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汕頭市旅游

汕頭市文物古跡介紹

林國英故居
  林國英故居 位于澄海市隆都鎮鵲巷村。建于清代。為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100平方米。 林國英(1878—1951年),澄海縣隆都鵲巷村人。早年留學日本,結織孫中山,并參加同盟會。1907年受孫中山派遣,到汕頭與許雪秋等人聯系,策劃黃岡丁未起義,擔任后方指揮工作。抗日戰爭期間,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工作,為群眾贈醫送藥,并賣掉在安南的谷倉賑濟難民。他撰寫的《丁未潮州黃岡舉義記》碑文現仍立于饒平縣黃岡鎮。……[詳細]
秀夫宅第
  秀夫宅第位于澄海市區港口管理區。南宋末年,陳宜中、陸秀夫、張世杰、文天樣等在福州擁立宋帝昺為王,與元軍對抗。陸秀夫因與陳宜中政見不同,于景炎元年5月被貶來潮,攜家眷住于辟望港口(即今澄海市區)原潮州知州蔡磐溪的宅第。陸還在郭厝巷楊厝大院內設館課徒,宣傳民眾,培植抗元力量。該地歷來被稱為“陸厝圍”。該宅第遺址原為澄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潮海關舊址
  潮海關舊址,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外馬路2號。該建筑建成于1921年,原為潮海關辦公樓,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筑之一,現為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潮海關舊址建筑面積1556.2平方米,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走廊環繞四周,內部裝飾考究,正門樓頂有大鐘一座。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戰爭并于1858年在大沽口戰役中攻占大沽炮臺,兵臨天津。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條約劃潮州為通商口岸。但由于潮州城區民眾強烈反抗,使得外國人主動放棄在潮州城區貿易,改而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澄海縣所屬沙山頭埠為通商口岸。1860年1月1日(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在籌辦海關過程中允許美國先行開市。7月26日(咸豐十年六月初九日),潮海關(正式名稱為“汕頭新關”)正式在媽嶼島開關,美國駐華公使華若翰之弟華為士(Wil……[詳細]
澳前天后古廟
  澳前天后古廟,明萬歷年間建,乾隆五十九年重修。是南澳縣繼深澳天后宮之后最早的天后宮。為勾連搭式硬山頂建筑結構,木雕精美,駝峰多做成草花式或獅子、蟹等造型式樣等。屋脊以嵌瓷形式塑雙鯡魚吐草,魚形龍頭,尾部翹卷。其裝飾題材與風格,顯示出鮮明的地方特色,這也是與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微妙產物。廟內現有南澳第一塊網桁碑記——皇明兩院詳允南澳海桁禁示碑記。……[詳細]
南澳謝氏宗祠
  謝氏宗祠位于汕頭市南澳縣深澳鎮海濱村新街104-1號,祠坐南朝北,三落二天井的格局,主座為穿斗式結構。據 1945年《南澳縣志》記載:浙江補用道謝友德(其父謝國泰)宅縣城(今天深澳鎮)南。其祠約為清道光年間建。內有“藻奮儒林”匾,內容為:(咸豐七年)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兩廣總督部堂一等功爵葉/為/藻奮儒林/明經進士分發儒學正堂謝繩武立。……[詳細]
黃氏家第
  黃氏家第也稱狀元先生第,位于隆都鎮龍美村。黃石庵,龍美村人,為明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之老師,該第為林大欽請旨為黃石庵所敕建的。全座為硬山頂三進土木結構,造型精巧雅致。大門石匾刻“黃氏家第”四字,門聯是“狀元先生第,進士世范家”,落款為“門人林大欽題”,均系林大欽手書。該第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賴氏家廟
  賴氏家廟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鮀蓮街道賴厝居委賴瘄祠前街21號。坐東北向西南。始建于明朝丁亥年,在民國十四年重修修繕。通面闊19.8米,通進深15.3米,占地面積1044平方米,建筑面積303平方米,系五瓜抬梁式硬山頂“二進一天井”單比劍格局,貝灰木結構。賴氏宗祠建筑運用木雕、嵌雕、具有潮汕建筑特色,對研究潮汕建筑有一定價值。……[詳細]
龍泉巖寺廟群
  龍泉巖位于廣東汕頭市沱浦鎮北1公里,是五嶺支脈桑浦山的最近海處。有許多相通的石洞,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覽吟詠,留下許多石刻。后人在此興建眾多寺廟,近年尤甚。山中有泉水,故曰龍泉巖。1988年列為汕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巖分上巖和下巖。上巖是天然石洞,巨石蓋頂,可容數十人,下巖由人工筑成寺院,今存殘跡。巖邊還有“紫來巖”、“師賢亭、“翁公書院”等建筑。“翁公書院”傳為明嘉靖年間進士、官任兵部尚書的蓬洲人翁萬達少時讀書處。巖自明代起為游覽勝地,留有不少名家墨客詩題和文章。龍泉巖周圍,至今仍留有古人題詠石刻。龍泉巖有古龍吐水。相傳,古時有一黃龍受玉帝降旨,為民消除疫災,臥于巖石之上,口吐涓涓細泉,附近疫災頓消,從此留下此泉,寺里僧人視為至寶,常年收集在葫蘆里,饋送各方施主,教之:“此乃龍涎,……[詳細]
深澳康氏宗祠
  南澳縣康氏宗祠,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南澳縣深澳鎮新街107號,是清嘉慶五年(1800年)有“南澳康百萬”之稱的南澳康氏第五代祖康耀德、康耀美兄弟所建的,堂名“裕德堂”。康氏宗祠(當地人稱康厝祠),它不僅是島上現有的古建筑之一,也是當年康氏家族盛極一時的見證,更隱藏著主人“康百萬”傳奇的發跡故事。康氏宗祠由主座三進,兩側巷厝、后包廳及大門口埕、戲臺、書齋等建筑物組成。大門口埕左側樹有“朝議大夫”旗桿座。主體建筑進深54.6米,面闊28米,門埕連戲臺深42米、闊28米。二進大門兩側梁檐及墻壁有精致石雕。有名蓋九縣的一對油麻石鼓、屋檐倒吊鏤空石花籃。二進大門內有精工漆金木雕屋架。二進與三進之間的兩廊墻壁上有清嘉慶六年辛酉科二甲第二十名進士、四川岳池人康以銘所題寫的“忠、孝、弟、敬、義、禮、廉……[詳細]
澄海塔山風景區
  澄海的塔山風景區因山色秀美,碧水平湖引人入勝。但歷史上并塔山無塔,這遺憾使塔山缺少了內涵。1998年以來,經汕頭及澄海一批領導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塔山建起了一個以記載史實,啟迪后人為主題的公園——“塔園”。塔園以七層、35米高的“思安塔”為主體,4座小塔遙相呼應,不僅改寫了塔山無塔的歷史,而且在潮汕乃至全國首創建設既可供游人觀賞,又可全面博覽、反省“文革史”的歷史教育基地。澄海的塔山風景區位于國道324線涂城路段的西側,屬南峙山脈的一部分,塔山古寺原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清代多次重修,1958年因建水庫,古跡被湮沒,1988年重建并辟為旅游勝地,形成了一寺一廟一天池,二室四橋七牌坊,八泉九路十二峰,十三亭臺卅二石的系列景觀。但塔山依然沒有塔。1998年,在李習楷、莊明瑞、彭啟安……[詳細]
胡文虎大樓
  是汕頭老市區一座歷史久遠的地標性建筑,坐落在市區民族路。它曾是汕頭市第一高樓,胡文虎在汕頭建胡文虎大樓投資創辦永安堂制藥廠,虎標萬金油是家喻戶曉的良藥,近百年來,享譽數十個國家,其產品包裝盒背面的圖案,正是汕頭這座胡文虎大樓。景點位置廣東省汕頭市民族路環島處……[詳細]
汕頭郵政總局舊址
  汕頭郵政總局大樓位于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對面,俗稱“老安平郵電局”或“安平郵局“。始建于1922年,到現在已經矗立近百年,相較老城區其他建筑老郵局保存極好,也是整個廣東省保存最完整的兩座歐陸式建筑風格郵政建筑實體之一。如果來老城區,這里便是必來之地,很多海外華僑歸來會來此追尋兒時的記憶,平時也會有很多批著婚紗的情侶新人借景拍攝。老郵局的主題建筑為兩層,正門上方的鐫刻的“郵政“依然非常清晰,人字形屋檐下是夕陽紋樣的裝飾三角形山墻,由花崗石砌成的基座和帶漩渦的希臘式大圓立柱,高高的木制百葉窗,讓整個建筑顯得莊嚴端莊而神秘,二樓凹進形成陽臺讓整個建筑又具備了潮汕騎樓建筑的特點,是當時汕頭最為壯觀的建筑之一。據說當時建樓時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國外進口,墻體厚實,冬暖夏涼。雖然汕頭郵政總局大樓已有近百年歷史……[詳細]
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古埕聯絡站舊址(正賢堂)
  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古埕聯絡站舊址(正賢堂)位于潮南區井都鎮古埕居委四中隊,年代為抗日戰爭時期,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10日,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古埕聯絡站舊址(正賢堂)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4、青云巖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云巖
  位于達濠區大望峰山腰,依天然石洞建成,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有“海國風光第一山”之稱。自明代中葉起,佛教和道教相繼在山上建筑殿堂,山上的云巖禪林,雖為佛殿卻又與道家的玄武廟相對。山腳的道觀里也供奉著佛祖塑像,體現了潮汕地區佛道不分的特點。山下山樓閣巖洞,回環宛轉,有飛泉濺石成聲,鏗鏘有致,故命為“龍泉琴韻”,此地有茶室可供游人休憩。地址: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區東南的大了望山類型:寺廟道觀洞穴山古跡游玩時間:建議3小時開放時間:8:00-18: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交通8、16、33路b線、35、37路公交車至青云巖公交站下車可到。……[詳細]
中共潮陽縣委龍港地下情報交通站舊址(彭氏祖祠)
  中共潮陽縣委龍港地下情報交通站舊址(彭氏祖祠)位于潮陽區貴嶼鎮龍港村龍光路,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筑。2010年3月22日,中共潮陽縣委龍港地下情報交通站舊址(彭氏祖祠)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在线影片亚洲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