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廣東省
>
惠州市旅游
惠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廣東省
惠城區
博羅縣
惠東縣
龍門縣
惠陽區
惠州市文物古跡
惠州市紅色旅游
惠州市名人故居
惠州市博物館
惠州市十大古村
4A景區
惠州市十大景點
惠州市十大免費景點
全部
惠州市特產
惠州市美食
惠州市地名網
惠州市名人
[移動版]
41、
淡水祖廟
“魁樓相映玉虛宮,落陽牛地半朝東。古井連通東海殿,曇華鐘鼓鬧嬋宮。梅嶂開屏真妙極,鐵湖書院永無窮。逆水蟹形扶會館,回龍顧主協天宮。”這是史有鐵筆御史之稱的鄧承修筆下的“淡水八景”。其中“回龍顧主協天宮”描寫的正是如今的淡水祖廟。淡水祖廟始建于目前公認的明朝神宗(朱翊鈞,即萬歷,1580-1620年)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據載,淡水從宋朝末年就居住著古老的詹、戴、李三大姓。起初三大姓為爭奪城中一塊公認的風水寶地,糾紛不斷,摩擦此起彼伏,居民生活很不安定。后來縣官判由三大姓人在該地共-筑一座廟,祭拜民間流傳的關帝,名為忠義廟(即現在的祖廟),意為三大姓人從此忠誠相待,講道義,各不相爭,平安度日。果然,忠義廟建成后,三大姓再也不為爭這塊地方而相互侵擾。安定的生活使淡水人丁越來越興旺,最終發……
[詳細]
42、
惠州黃氏宗祠
黃氏宗祠——中國惠紫河博地委成立舊址黃氏宗祠位于鎮隆鎮高田村,為三進兩井格局,門匾上寫著“循良第一孝友無雙”。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四大半圍支部、中共惠紫河博地委、中共惠陽縣委及路東新五區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在這里成立。中共惠紫河博地委在1927年發出《告全國同胞書》和《告國民黨戰士書》,聲討蔣介石叛變革命,發動-政變等十大罪狀。同時,根據當時中共廣東省委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暴-動計劃,組織實施暴-動,把武裝起義與土地革命結合起來,發動貧苦農民進行武裝暴-動。1928年夏,因斗爭需要,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撤銷。中共惠紫河博地委的建立,為東江地區發動土地革命,開展武裝運動起到了很好的組織和領導作用。……
[詳細]
43、
華首寺
華首寺又名華首臺,位于羅浮山西南麓,背倚孤青峰,踞高臨下,兩翼有山環抱,稱左青龍,右白虎,是著名的佛教勝地。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奉旨興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據說當年有500花首真人聚集此地面得名華首寺。明萬歷年間,羅浮山佛教興盛,有十八寺,華首寺被稱為“第一禪林”。羅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處。興盛時有九觀十八寺,十八寺中以華首寺為第一禪林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距今1259年。相傳有500華首真人會集于此而得名。沖虛觀、黃龍觀、華首寺連成一線,作為道佛信徒、香客朝拜地,成為核心景區。華首寺主要佛教建筑有:望海觀音、天王殿、萬佛塔、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華首閣、等。華首寺不僅佛教歷史悠久,而且自然景觀和摩崖石刻也數不勝數,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是“領南第一山”和“聞鐘發省”。而最負……
[詳細]
44、
介壽詒謀牌坊
“介壽詒謀”圣旨牌坊位于惠東縣多祝鎮皇思揚古圍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是全國皇帝圣旨賜建的牌坊之一。整座牌坊氣勢雄偉,結構模式美麗壯觀,施工技術巧妙絕倫。牌坊是四柱三開門,分三層,高約十米,中間大門寬四米。正門上部正、背面龍鳳板分別為豎排陰刻楷書“圣旨”“恩榮”,中間兩面均鑲御書“介壽詒謀”,據說是當時皇帝親手諭書,字跡端莊秀麗,筆劃剛健有力。牌坊的四根柱子均為方形,石柱上有蝙蝠、八仙過海、雙龍吐珠、文武百官、九龍海諄等精美浮雕;中間層有數百個石刻文字,每個約五平方厘米;下層前后有石獅二對,石鼓一對,石獅形態雄威,含珠帶笑。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介壽詒謀”圣旨牌坊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45、
鄧仲元故居
鄧仲元故居位于淡水街道紅星社區豬行街,建于清朝末年,為二進四合院粘土結構瓦房,是惠陽區文物保護單位。他先后在崇雅學堂、廣州將弁學堂學習。1910年籌劃廣州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后,與陳炯明等在東江舉事攻占惠州城,并任東江第一參謀長,后改編為陸軍第一混成協,任協統。1914年,鄧仲元在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任軍務部副部長,廣東討袁軍總司令。1921年,鄧仲元任廣州軍政府第一師師長兼總司令部,隨孫中山率兵北伐。1922年3月21日,在廣九車站下車時遭槍擊,傷重不治,于23日去世,24日被孫中山追贈為陸軍上將。在追隨孫中山期間,他積極推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是中國共產黨的忠實朋友。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46、
明月寺
明月寺位于博羅縣石灣鎮,屬羅浮山五寺之一,堪稱羅浮第一寺。明月寺唐朝時,佛教盛行。唐天寶三年(744年),唐玄宗敕立明月戒壇于羅浮山延祥寺。后來,“明月戒壇”刻石立于鐵場,鐵場成為東江中、下游一帶出家僧人剃度受戒之所。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僧人釋守容在鐵場建寺,因掘地得到“明月戒壇”刻石,遂取名明月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千年古剎。明月寺建于羅浮山南麓,鐵場東北至高處,座北朝南,布局為三進院落,依山勢次增高,寬60多米,長90多米,總面積約10畝地。四周圍墻高筑,古木成蔭,叢叢花卉,樹樹梅花,五株九里香更是沁人心脾。寺門前原建有石牌坊一座,上刻“羅浮初地”四個大字,牌坊對聯為:“羅浮聳具瞻堂構尊嚴仰止景行沛國聲名千古重,歲時供薦享冠裳環集俊斌越隊考恩俎豆萬年光。”……
[詳細]
47、
惠陽農民協會舊址
惠陽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惠州市市區都市巷13號。舊址為何姓住房,三進院落式,建于清道光年間。 1925年底,國民革命軍肅清了東江的反動勢力。國民政府任命周恩來為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負責惠、潮、梅三個地區的行政領導。東江各地的工農群眾運動蓬勃發展。惠陽縣農民協會在省農會的具體指導下,于1925年11月16日成立朱觀喜為農會委員長,戴云昭為副委員長,何聰為秘書,林喜、黃星南、余子光、何有等為執行委員。以此為會址。不久,惠州的各行業工會也紛紛成立。1926年春,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廣東省農民協會在惠州設立辦事處,辦公地點也在此處。 1978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48、
惠州東坡井
東坡井位于惠州市東區白鶴峰上。井口寬0.6米,深14.5米。青磚砌壁,外貌古樸。傍有井欄,立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名士關槐書“冰湍”兩字石刻。是北宋文豪蘇軾(東坡)寓惠州的重要遺址,現存完整。史載:北宋紹圣三年(1096年)蘇軾在白鶴峰買地數畝,“作屋二十間,規作終老計”。次年蘇軾遷進新居。由于地高水遠,蘇軾便雇人鑿井,并作詩記之:“今朝僮仆喜,黃土復可摶。晨瓶得雪乳,暮甕停冰湍。我生類如此,何適不艱難。一勺亦天賜。曲肱有余歡。”2015年12月10日,東坡井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49、
會龍樓
秋長鎮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許多地方仍保留著客家傳統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以客家圍屋為主的客家文化資源豐富,目前全鎮共有各式圍龍屋100多幢,其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好的有30多幢,是客家傳統文化遺產中的一塊瑰寶。其中,位于官山村的會龍樓,建成于1888年,是東江革命學校舊址,是東江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客家圍龍屋之一。位于周田村的碧滟樓,是由被譽為“開辟吉隆坡的巨人”葉亞來出資于光緒年間建成的。在葉挺故居周邊散布著一些客家圍屋,如會新樓、會源樓、瑞獅圍等,它們各具特色,融合客家歷史、民俗、風情、建筑、文化、人物等客家特色于一體,形成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區。201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0、
南樓寺
南樓寺為位于羅浮山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境內,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原名叫延祥寺,是梁武帝大同年間,由著名的景泰禪師興建的。一千多年來,南樓寺名人輩出,游歷過南樓的名人,更是不可勝數。南宋詩人陸游曾經兩次游歷羅浮,還揮毫寫下了“石樓自向云中見,仙島誰知海上來”,這石樓指的就是石樓峰上的南樓寺。主峰飛云頂海拔1296米,方圓總面積約260多平方公里。那里水流清澈,瀑布成群,谷內巖石因水流沖刷而形成各種形態,大小不等,環境十分原始,秀美、溪水清澈見底,山谷兩旁植被濃郁,藤蔓橫生,偶爾伴有的幾聲鳥叫蟲鳴,會使此地更顯靜謐。……
[詳細]
51、
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成立舊址(育英樓)
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成立舊址(育英樓)位于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周田村葉挺將軍故居的左后側。1938年10月,日軍在惠陽縣大亞灣登陸后,中共中央致電中共廣東省委和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指示要在東江敵占區后方開辟游擊區。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中共東南特委書記梁廣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在香港多次召開中共香港市委、海員工委和東南特委領導干部會議,決定由中共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帶隊到惠陽組織人民抗日武裝。10月24日,曾生、謝鶴籌、周伯明等帶領由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組成的臨時工作團到達惠陽坪山。30日,在坪山羊母嶂,由曾生主持召開了有香港惠陽青年回鄉救亡工作團和坪山、淡水、鹽田、沙魚涌等12個黨支部代表參加的干部會議,正式宣布成立中共惠寶工作委員會,同時決定成立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隊,由曾……
[詳細]
52、
愈南公家廟
愈南公家廟 位于博羅縣龍華鎮鶴溪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關懷所建。頭門樣似古牌坊。下分門三道,呈橢圓形,正門高2.9米、寬1.6米,兩側小門高2.4米、寬95厘米。門框用紅砂巖石壘筑。正門“愈南公家廟”石匾為翰林院進士凌云所書。石匾上方鐫有一塊紅砂巖石匾,上刻篆書“誥命”二字。頭門內為天井,種兩棵雞蛋花樹。兩側為廂房。北面為上廳,供奉祖宗神位。屋頂覆蓋灰色筒瓦,單檐懸山頂。關懷,博羅龍華鶴溪人,清咸豐年間任福建汀邵總兵。興建家廟紀念其祖父愈南。1985年博羅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3、
惠州中山公園
廣東惠州中山公園(原名惠州第一公園)位于惠州市的木余山,全園坐北向南,占地30,000平方米,建園于1920年代。民國14年(1925年)10月,北伐的東征軍攻陷惠州,蔣介石﹑-以及蘇聯顧問羅加覺夫在此園右側“望野亭”前廣場召開軍-大歡大會和追悼陣亡將士大會。民國17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公園”。民國27年(1938年)在園內北端建造“中山紀念堂”。1987年矗立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以紀念他的誕辰120周年。其他建設包括“廖仲愷先生紀念碑石”﹑“舊城墻遺址”等,該公園是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4、
葉夢熊夫婦墓
葉夢熊夫婦墓 位于惠州市西湖菱湖西畔猶龍山上。墓為灰沙黃泥夯筑,墓前砌有神道,神道口聳立高大的石牌坊,神道兩側立四對石象生:獬豸、馬、羊、翁仲。墓堂前面豎立著螭首龜趺的御賜祭葬碑,正中立有明吏部侍郎楊起元(惠州人)撰寫的墓表,還有大學士王宏誨撰寫的神道碑。現尚存墓室,獬豸、龜趺,石翁仲,石牌坊構件。葉夢熊(1531~1597年),字男兆,號龍塘,又號華云,惠州人,明萬歷二十二年(1592年)平定寧夏副總兵哱拜叛亂有功。累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萬歷二十五年卒,賜葬猶龍山。……
[詳細]
55、
惠州準提寺
準提寺,位于惠州市西湖西山北支山麓.始建于明代,氣勢宏偉.空隱,澹歸,雪槱,準提等高僧曾相繼在此布道傳法.曾是明清時期,嶺南最負盛名的禪林之一.1999年在原址復建.(免費參觀)在惠州西湖西岸綠樹叢中的準提禪院,明未清初時為瑞開閣,因閣中供奉準提菩薩,后稱準提閣。閣中有玉佛,高瞰全湖,是嶺南佛教著名禪院,很多高僧大德曾駐錫于此。其中空隱和尚道獨、澹歸和尚今釋、雪樵和尚真璞、準提和尚元桴這四大高僧相繼在此布道傳法,佛教文化非常豐富,是明末清初成為東江最負盛名的禪林之一。……
[詳細]
56、
義和古戲臺
博羅古戲臺 又稱戲棚,位于博羅縣義和鄉天上園小學內。戲臺距山約30米,當年觀眾圍坐在山上看戲。戲臺為清代建筑,是博羅縣唯一保留下來的古戲臺。戲臺高出地面1.5米,臺寬11.25米,懸山頂,灰沙瓦面。面寬一間,為5.25米。進深5.8米,面積為65.25平方米。壁墻有兩扇圓拱門,門高2米、寬0.95米。兩門之間有一矩形方窗,長2.1米、寬1.5米,窗均裝飾方格圖案。由拱門內進化妝間,深5.2米,面積58平方米。1985年博羅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7、
躍鯉橋
躍鯉橋位于惠州市惠陽區永湖鎮元嶺村。該橋建于清光緒17年(即1891年)位于麻溪河元嶺大隊河段,現在元嶺大隊部東南方向耀鯉山的西端,此橋原是永湖至惠州的主要通道,屬單拱行人橋,橋墩及拱部均由規格一律的方形和長扁形的白麻石切成,橋內跨徑30米,橋面寬1.8米,橋拱頂部至水面高25米,拱部頂端的厚度僅38公分,橋的承受壓力三噸以下,橋的兩邊建有石欄桿,東西二橋頭建有避雨亭和石雕人頭像為橋伯公。此橋是永湖境內的一座優秀的古建筑作品,九十年來,經無數次洪水沖擊,地震等自然災害沖擊,橋身仍完好無損,造型美觀、雄偉壯麗,安安穩穩地跨在麻溪河上。自元嶺大橋建好通車后,再沒有人行的橋成了三朝元老的展覽品,因橋東端避雨亭被毀掉,碑文也被毀了,因此此橋的設計師是誰也無從查考了。躍鯉橋屬于典型的單孔磚石拱橋。據《……
[詳細]
58、
九天觀
九天觀位于羅浮山景區內。又稱明福觀。始建于南漢,明末鄺露讀書于觀中,自號明福洞主,乾隆年間莫明星重建,名之九天觀。現存建筑為民國時期修建。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布局,通進深26.4米,通面闊20.4米,占地2245平方米,建筑面積532平方米。建筑均為灰瓦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大門上方懸掛“九天觀”木牌匾,門聯為“九轉丹成呈旭日;天生勝境樂游人。”正殿“金闕寶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楹聯為“萬脈盡朝宗法著南天開帝座;五云扶圣教氣騰北極普神府”。側殿為祿位堂、八仙殿、呂祖殿。觀內保存有一個完好的石香爐,爐身正中刻著“殿前寶爐”四字,下刻“咸豐十一年辛酉旦且虔奉沐恩弟子鄧信合誠心敬立。”觀前放生池雕塑有龜蛇,池旁植有七棵水夢松,基奇古,殆千百年物。1985年九天觀已進行修葺,恢復了宗……
[詳細]
59、
龍華嶺磚室墓
龍華嶺磚室墓位于博羅縣龍華鎮龍華圩側的小山上,該墓已被盜。墓向260°,墓長7.30米、寬2.40米,高1.70米~ 2.20米。墓室分為甬道、前室、棺室三部分。墓門早年已毀,甬道和棺室過道為五重磚拱,前室和棺室為三重磚拱,兩壁砌至1.10米處起券。前室兩側在70厘米高處有磚砌直欞窗,前室和棺室前部各有兩塊凸磚作為燈臺。前室比甬道高出30厘米,棺室比前室高出15厘米,地磚平鋪為人字形。墓磚淡紅色。在前室和棺室前部發現4件青釉瓷器。有四系罐、碗、碟等。……
[詳細]
60、
飛鵝嶺公園
飛鵝嶺見證了國民革命軍東征的歷史,留下了孫中山、周恩來等偉人和革命將領的足跡,留下了東征戰士英勇殺敵的豪情和熱血。飛鵝嶺是國民革命軍東征在惠州的重要遺跡。為了紀念國民革命軍東征,緬懷革命先輩偉業,新中國成立后,惠州市政府對東征遺址進行重點保護。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在飛鵝嶺種植大量樹木花草,隨后將飛鵝嶺辟為城市公園。1984年將其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市政府在飛鵝嶺樹立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士群像,并在登山樓上開設一間東征史料陳列室。……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惠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惠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惠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惠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惠州市A級景區名錄
·
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廣東省十佳國家級森林公園
·
第一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四大名山
·
廣東四大名剎
·
廣東四大名園
·
廣東十大最美濕地
·
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
第一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
第二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性色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第1页
|
亚洲天天做夜夜做天天欢人人
|
在线看午夜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