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韶關市旅游

韶關市文物古跡介紹

南華寺
  南華寺座落于韶關市區東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這里創立了禪宗,是佛教禪宗的祖庭。1983年,南華寺最早一批被國務院定為重點寺院。禪宗是中國的獨創,是典型的中國化佛教。印度教只有禪學,沒有禪宗。相傳達摩從印度來到北魏,提出一種新的禪定方法。達摩把他的一禪法傳給慧可,慧可又傳給僧璨,然后傳道信、傳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傳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傳,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漸趨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經弟子神會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禪宗的正統地位,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成為禪宗實際上創始人。由于從達摩到慧能經過六代,故傳統舊說將達摩視初祖,而把慧能稱為“六祖”。禪宗創立之后,影響不斷擴大,自身也不斷發展,形成了曹洞、云門、法眼、臨濟、溈仰五大宗派(世稱“五家……[詳細]
2、珠璣古巷 AAAA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珠璣古巷
  珠璣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據傳唐敬宗寶歷年間,敬宗巷孝義門人張昌,七世同堂,朝庭聞其孝義,特賜與珠璣絳環,為避敬宗廟諱,就將敬宗巷改名珠璣巷。珠璣巷全長1500米,南起駟馬橋,北至鳳凰橋,路面用鵝卵石砌成,寬約3---4米,古驛道穿巷而過,巷內南、中、北三座門樓為清初所建。南門內約二十米處有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有一古井,傳說當年胡妃就投進自盡于此。關于胡妃,宋史有一段記載: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當朝宰相賈似道陷害,被令出宮為尼。后胡妃逃出寺廟,四處流浪,在杭州被運糧到這里的南雄珠璣巷富商黃貯萬搭救帶回。納為妾。不料此事被家仆告發,朝廷乃派兵前來圍剿,于是珠璣巷連同周圍數十里的民眾紛紛逃離家園,大舉南遷;而胡妃自感連累大家,就投井自盡……[詳細]
滿堂客家大圍
  滿堂圍位于廣東省始興縣隘子鎮西南3公里處,是客家圍樓民居建筑,中國五大民間傳統建筑形式之一。滿堂圍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咸豐十年(1860年)建成,歷時28年,為當地富豪乾榮所建,是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特色客家民居建筑一一抵御性營壘式圍屋。圍樓平面近似長方形,有十二院、九廳、六天井,建有平房、樓房、炮樓等居室數百間,包括大小祠堂、議事廳、民居、糧倉等。占地1.3萬平方米,正面還有門坪長180米,寬7米,鼎盛時居民800多人,由“中心圍”“上新圈”“下新圍”三組相對獨立的圍樓組成,各組圍樓均環以外廊。中心圍平面呈“回”字形,四角樓最高四層,高17米,兩翼衛城最高三層,高12米。四周墻厚近3米,外砌磚石。正中大理石條石券頂大門,高2.24米、寬1.27米,上砌一水池,水池下瀉可制火攻。……[詳細]
廣東梅關古道(梅嶺古道)
  梅關古道分為兩個景區,南邊的廣東南雄市的梅關古道景區,門票30元,北邊的是江西大余縣的梅關古道景區,門票25元。梅關古道設關始于秦朝,后來關樓為戰爭所毀,所以從漢至唐,梅嶺只有嶺之稱,而無關之名,宋嘉佑年間建關樓后,才有梅關古道之稱。梅關古道位于廣東省南雄市約30公里梅嶺頂部。梅嶺,是五嶺(南嶺山脈)之一的大庾嶺一段,故梅嶺又稱大庾嶺。“梅嶺”其名相傳源于戰國末年,越王后人梅絹率越人南遷居此拓荒筑城,并在嶺上廣種梅樹,因而得名。得文人過客傳誦,梅嶺山中十里梅花終為世人所知,名傳至今。梅嶺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梅嶺古道從梅從向南北兩邊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連廣東湞水,象一條紐帶,把長江和珠江連接起……[詳細]
云門寺
  云門山大覺禪寺,簡稱云門寺,位于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門宗的發祥地。云門寺創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門宗始祖六祖慧能九傳弟子文偃禪師所建。公元928年,南漢王劉龔賜額“光泰禪院”,后又改為“證真禪寺”。至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漢王劉長敕封文偃禪師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師”,并賜“文銖衣”一件,同時將“證真禪寺”敕升為“大覺禪寺”。因該寺座落在云門山,故稱“云門山大覺禪寺”。云門寺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莊嚴雅靜。它的殿堂與國內大型寺院相仿,有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等建筑。但云門寺的建筑風格獨特,除放生池在寺前外,其余殿堂連成一體,殿、堂、廳、樓等共一百八十余楹,建筑面積7000多平方米,門、廳、殿、……[詳細]
馬壩人遺址
  馬壩人遺址就在馬壩鎮獅子巖,是兩座石炭紀石灰巖孤峰,遠觀如獅伏地,頭低尾高。山中溶洞縱橫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水清且洌。1958年在獅頭山北面第二層溶洞中的一條裂隙發現人類頭骨化石,粘接后,計有額骨和部分頂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經有關專家鑒定是直立人向智人過渡的早期類型人類化石。馬壩人的發現,對研究古人類在這一地區的活動和當時的地理氣候及生態環境都有很大幫助,同時為進一步探討人類演化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去韶關市區西南20公里,可見南北并列一高一矮兩座玲瓏秀麗的石灰巖孤峰,其形如獅,故名獅子巖。巖內洞穴縱橫,遍布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底層終年積水,水質清洌;巖外草青木綠,郁郁蔥蔥,仿佛一幅潑墨山水畫。馬壩人遺址正坐落其中。馬壩人頭蓋骨的發現純屬偶然。1958年的一天……[詳細]
經律論文化旅游小鎮
  經律論文化旅游小鎮在曲江區美麗的小坑國家森林公園盛裝開園。這是韶關市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關于促進粵東西北跨越發展、建設國家級旅游產業集聚區取得的又一驕人成果。旅游是城市之窗,文化是旅游之魂。“經律論文化旅游小鎮”實現了溫泉、森林的自然生態與禪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目前我市最大型的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綜合旅游度假項目。景區占地面積約17公頃,內集禪修、溫泉、度假、養生為一體,充分利用既有優質地熱溫泉資源、優美清涼山景,完整詮釋韶關山水自然之美,突出以“禪文化”為特色的核心理念。“經律論文化旅游小鎮·森林溫泉世界”以禪修養生、休閑度假、旅游服務為主營業務,單體設計主要采用東南亞地區建筑風格。景區內集溫泉、度假、禪修、養生為一體,充分利用已有的優質地熱溫泉資源、優美清涼山景,完整詮釋自然之美,突出以“禪文……[詳細]
南雄大雄禪寺
  南雄大雄禪寺,位于南雄市珠璣古巷沙水湖畔,原名沙水寺。1994年南雄縣政府為了開發珠璣古巷宗祠旅游項目,通過海內外熱心人士的支持,劃地4萬余平方米,初建了山門和大雄寶殿。因缺乏建寺經驗和其它緣故而于1997年停工。1998年,南雄市政協及-部禮請上本下煥老和尚來寺視察。后于1999年初決定無償劃給老和尚續建,2001年4月吉旦,在愛徒李達民、李蕭錦賢夫婦首捐天王殿建設款150萬元人民幣為緣起,續建寺院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同時由老和尚將該寺重新命名為大雄禪寺,并禮請國家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寺名。為劭隆佛種,續佛慧命,上本下煥老和尚不顧年事已高,悲心宏愿,不辭勞苦,多方奔走,得十方檀施信護鼎力慨助,凈資漸聚。老和尚對寺院的建設十分的重視,從規劃到建設方案都親自過問,提出了極其重要的建筑方案,并擴……[詳細]
月華寺
  位于曲江烏石鎮蒙里村的月華寺是與南華寺同時同僧建造的。建造時間都是在南北朝時期天監年間(公元505-519年),建造寺廟的僧人都是來自印度的智藥和尚。據說這個大和尚不僅很有道行,而且還是個很出名的“預言家”,能斷定五百年內的世事,有點像中國后來明朝初的劉伯溫。他對弟子說:中國現在正是弘揚佛法的大好機會,不如到中國傳教去吧。于是,他就帶了幾個高足從海上而來。首先到達中國南海(廣州)。廣州光孝寺方丈率領上千僧眾到碼頭迎接,就像國家禮待外國元首一樣隆重。智藥和尚在光孝寺小住了幾天,臨別時,他對方丈說:“我初來貴國,身上別無它物相贈,只此小樹一棵,名為菩提樹。佛陀就是在這種菩提樹下冥思六天六夜后成道的。如今我把它植在貴寺里,一百七十年后,當有一肉身菩薩在此樹下落發為僧,開演上乘。可以立碑為記,絕不妄……[詳細]
錦石巖寺
  筆者去過3次廣東韶關的丹霞山,也許是機緣未到,3次都是匆匆而過,覽山觀石,竟不知此山中還藏有一座千年古寺。直到幾年前,一位朋友說,韶關有不少白領階層周末會住進寺廟體驗生活,而丹霞山中正好藏有這么一處妙地錦石巖寺。于是,在某個周末,筆者到此小住兩日,聽晨鐘暮鼓,食清粥素餐,讓清凈之所“為心靈減壓”。 峰回路轉疑無徑 柳暗花明別有天 丹霞山風景區分為上、中、下3層以及錦江風景區,錦石巖寺位于丹霞山之下層風景區。車開進第一道山門不久,朋友就指著半山絕壁說:“看,那中間狹長的巖石縫隙間便是錦石巖寺!”從下往上看,千仞絕壁半腰處,一座古樸石窟寺廟的飛檐翹角橫空而立,在“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懸崖半空,有一排從山石里長出來的房舍。 車繼續往前開了幾百米,到第二道山門前停下,我們往……[詳細]
南畝鎮魚鮮村紅軍標語、漫畫
  南畝鎮魚鮮村紅軍標語、漫畫 (一)保存在南雄縣南畝鎮魚鮮村王瑞東住屋樓上。寫于1932年夏“水口戰役”之后。標語有兩條。其一長1.3米、寬0.90米,字大8×6厘米。內容是: 粵軍弟兄是工農出身不要替軍閥-工農! 粵軍弟兄暴-動起來拖槍來當紅軍! 歡迎粵軍弟兄來當紅軍! 粵軍弟兄要使家里老母有飯吃,只有暴-動起來! 醫治白軍傷病員! 優先待白軍俘虜兵! 其二長1米、寬0.90米,字大8×10厘米。內容是: 農民打土豪分田地 消滅廣東敵人 打倒一切帝國主義 反對第二次世界大戰 消滅地主武裝 紅軍I45甲A 該樓壁還存有:“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出兵東三省,反對帝國主義進攻蘇聯。”、“打倒國民黨政府,建立蘇維埃政府,反對拉夫”等標語,據當地老人回憶說,紅軍只去過南畝一次,時間是1932年夏“水口戰役”……[詳細]
12、細美寨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細美寨
  細美寨是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風景區陽元山背后的山上一個古寨遺址,建于明朝,現在已無人居住。他的存在有兩種說法,一是說細美寨是古時當地富人為防土匪而依山修建的堡壘,但是當地村民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土匪為了躲藏而在山上建了一個寨子居住。不管是哪種說法,古時能在細美寨居住,上上下下的一定很艱苦,沿著山體旁邊陡峭的臺階爬向山頂,在小徑中幽然佇立著斷壁殘垣。從細美寨遠眺,四周是壯觀的丹霞地貌,偶爾有老鷹盤旋在天際。游客們在半山腰的平臺處紛紛停下腳步,等待美麗的落日。可惜今天的落日不算最美,沒有晚霞的陪襯,顯得有些孤獨,蒼鷹的忽現為天邊多點綴了一點墨色。發現細美寨純屬偶然。緊鄰著陽元石的就是陽元山,陽元山壁立千仞,石壁因流水侵蝕,留下道道豎印,宛如一幅布掛在崖上,遂名為“曬布崖”。在山體一側窄窄的、如魚脊一般……[詳細]
梅嶺鎮紅軍標語、歌謠
  梅嶺鎮紅軍標語、歌謠(一)保存在南雄梅嶺鎮梅關街尾頭村公廳墻壁上。高1.1米,寬2.3米,字方大10×15厘米,據調查分析,該標語寫于1932年夏。內容是:建立蘇維埃政府推翻國民黨政府組織工農赤衛軍消滅豪紳靖衛團親愛的工友們自動的團結起來加入工農的武裝消滅豪紳地主的武裝參加到戰場上去消滅贛南的白軍活捉余漢謀紅天星丙、青年一組制另一條是:紅軍不殺敵方投誠官兵(六)紅軍四軍擁護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二)保存在南雄縣梅嶺鎮中站村陳福林住屋樓壁。標語有二條。一為“紅軍不殺敵方投城官兵”,黑墨字,全長6米,字大55×60厘米,末尾編號六,署名是“紅軍四軍”。另一條為“擁護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紅色油墨字,全長6.6米,字大55×70厘米,末尾署名無法辨認。(三)保存在南雄梅嶺鎮角灣村。其中第一條《調十……[詳細]
新豐雁塔
  清新豐雁塔又名文峰塔,位于新豐縣城東郊雙角村背老圍山。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為平面六角形,外觀七級,樓閣式磚塔,高33.2米。底層邊長3.6米,壁厚1.57米,六面辟門,其中3門通本層塔心室,3門內砌梯級上二層塔心室;西面門額題刻“文光射斗”四字,兩旁對聯是:“雁塔呈祥昭日月,龍門瑞啟震風雷。”二至七層則每層二面有門,余四面為壸門。塔檐砌磚仿瓦件,是雁塔最有特色者。塔梯原為穿心壁繞平座式,盤旋而登頂層,但平座淺窄無欄桿。1986年維修時恢復木樓板,增加塔膛內木樓梯。1984年新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對面山墓群
  東周—唐 樂昌 對面山墓群位于樂昌市城西南1公里處的河南鄉大拱坪村后。1987~1988年發掘。清理墓葬202座,是迄今為止廣東清理古墓葬數量最多的墓地。對面山是一處高約30~40米的低丘陵山地,西北距武江邊上的洲仔秦漢城址僅1公里。墓葬分布在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范圍內,可分為四期。其中一至三期墓均為豎穴土坑。人骨與葬具均腐朽無存。第一期,屬于前段的有6座,墓葬形制有帶腰坑墓(Ⅰ型)、窄長坑墓(Ⅲ型)、長方形坑墓(Ⅳ型)。典型器物主要是陶器甕、缶,陶器拍印組合紋,以夔紋為特征。鑄飾勾連雷紋的銅戈也歸入本段。大致屬于春秋時期,最晚不遲于戰國早期。屬于后段的有17座。墓葬形制有二層臺墓(Ⅱ型)和Ⅲ型、Ⅳ型墓;主要隨葬品有銅器鼎、匕首、矛、斧、削;鐵器鍤、斧;陶器瓿、鼎、罐、小盒、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色欧在线影院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