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邵陽市旅游

邵陽市文物古跡介紹

漢昭陽侯城遺址
  邵陽侯城遺址時代為西漢。位于湖南省邵東縣黃陂橋鄉同意村。此為本省保存完較好的漢代城址之一。《寶慶府志·沿革表》載:漢孝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分昭陵縣東境置昭陽侯國,封長沙刺王之子,漢景帝六世孫劉賞為昭陽侯。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廢侯國。三國時,吳寶鼎元年(226)改為昭陽縣,隸昭陵郡。晉武帝司馬炎執政時,為避司馬昭諱,改昭陽縣為邵陽縣。直至唐初又在昭陽侯城舊址設昭陵縣治,武德七年(624),撤邵陵入邵陽,城廢。昭陽侯城歷經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及隋代,達600余年之久,一直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城現存黃土夯筑城垣,城呈長方形,東西寬250米,南北長250米,殘長約100米,殘高6~7米,寬5~10米,夯層厚約8公分。城址總體保存完整。城址內曾出土漢代的青銅劍、矛、鐵刀、銅……[詳細]
綏寧于家大院
  在山清水秀、美麗而神奇的綏寧縣東北部,有一處頗具規模、保存較為完好、始建于明清的古建筑群大院落,它就是隱姓埋名200多年的深藏閨秀,李熙橋鎮李熙橋村的于家大院。于家大院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建筑群體,排列整齊,屋頂飛檐翹角,雕梁畫棟。至今仍完好保存著窨子屋25座。從遠處觀望,座落于太極圖陰陽分界線S形山脈彎里的于家大院,享受著朝陽防暑、背風通氣、近水防洪、靠山安全、視野開闊等五大風水之利。古落建筑群里的窨子屋巷道交錯,共有4條縱道,8條橫巷,巷巷相通,巷道相連。整個建筑群的布局按照太極八卦陣建造。院內巷子過道,均用花崗巖鋪就,防火防盜墻設計周密。每座窨子屋的墻上方,均勻地留著幾個磚頭大的小孔,那叫防火孔,一旦鄰居家發生火災時,就用鼻孔防火磚(磚的一面特制了個人鼻形狀的凸狀,便于手抓)堵住窗孔,……[詳細]
鄒門歐陽氏坊
  隆回縣羅洪鄉下羅洪村有座建造精美的古牌坊,這就是著名的輿地世家鄒門歐陽氏節孝坊。緊靠牌坊有一清代驛亭。鄒門歐陽氏坊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系樓閣式石牌坊,四柱三門,面闊9米,高9米。底座為四塊條形基石,四根立柱,主體內外兩側各有圓雕石獅。正樓有匾,正背分別鐫刻豎額“圣旨旌表”四字;橫額“貝也贈修職郎縣學生鄒漢紀妻歐陽氏坊”楷書大字。青石雕刻四周為鏤空浮雕的龍云。豎額與橫額之間嵌有陰刻小楷“貝也贈八品孺人旌表節孝”碑文,記述歐陽氏節孝事略及碑坊修建年月等。坊頂端為鯉魚高翹,檐口飾一斗三升斗拱,正頂上圓雕為葫蘆寶瓶,寶瓶上有一淑女雕像,雕刻精美。鄒門歐陽氏之鄒漢紀(1795—1825),是輿地世家鄒氏七子中鄒文蘇之長子,其輿地學造諧頗深,著作有《今古輿地學》、《蠻村志》等,可惜英年早逝。妻歐……[詳細]
64、湖公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公祠
  湖公祠位于邵陽市隆回縣西洋江鎮湖橋村,位于縣城西北角,距離縣城大約40公里。建于清代咸豐年間,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座西北朝東南,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前后三進,兩側為廂房。公祠為湖南地區典型的清代建筑,其脈絡清晰,布局完整,保存完好,功能齊全,給我們留下了清代傳統建筑實例,為我們研究我國南方清代時期建筑提供了重要事物資料和參考證據。湖公祠建筑特別是牌樓,據有較高的文物和歷史藝術價值。大門牌樓為四柱三門,有五龍拱圣及山水、花卉、鳥獸等浮雕,鏤刻精細,栩栩如生。正門陰刻對聯:“拜禮歌詩猶是當年世胄;來雍止肅常懷入厝精誠。”右門聯曰:“一派衣冠承典禮;千秋文物篤宗祊。”右門聯曰:“一水淵源開鏡鑑;諸峰羅列有兒孫。”第一進為戲樓,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明間筑戲臺,臺頂為內收八角交錯疊澀式,屋頂重檐翹角……[詳細]
65、孔圣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圣廟
  孔圣廟又名文廟,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民國三十四年增建魁星閣,系磚木結構四合院,廟北朝南,前后四進,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后殿,魁星閣,兩側為廂房,大成殿前有四柱三門石坊,題為“櫺星門”。1990年公布為邵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0年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孔圣廟位于縣城儒林鎮南側,巫水北岸,處東徑11°10′。北緯26°12′。距省會長沙市436公里。孔圣廟的東、西面是雪峰山余脈黔峰山和馬鞍山。南與巫水河距100米。北面是城南路和印刷廠。座北朝南,北高南低,廟周圍緊鄰的是學校和居民區,整個建筑呈梯形狀態修筑。孔圣廟由湖北鄖陽總兵花翎提督龔繼昌回原籍城步時,以宋代的普和寺為基地,從城北遷文廟擴建而成。擴建此廟時,曾參照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北京故宮太和殿和蘇州寒山寺的建筑風……[詳細]
中龍院古民居
  中龍院古民居位于新寧縣一渡水鎮石樓村,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古民居由何儒達等兄弟修建,系“三渡水節孝坊”所旌表之人李趙錢之妻何氏的出生地,該建筑占地1710平方米,坐西南朝東北,為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圍成的院落式布局。2011年被邵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居設計精巧俊秀,布局主次分明,呈左右對稱之式,分為前院和后院,前院為主體建筑。其坐西南向東北,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飛檐起角,檐面施油彩。房屋兩橫兩縱,結構巧妙精密,四屋相連,又互相通達。民居主人系秀才出身,精通書法、繪畫。古民居木作雕刻古樸精致,石刻精湛非凡,繪畫半工半意,書法端莊飄逸,是一渡水古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古民居極其講究因地就勢,布局設計精巧,各種木雕、石雕、繪畫、書法無不體現出古代文人雅士……[詳細]
城步藍氏宗祠
  藍氏宗祠 時代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太坪村。 宗祠始建于明隆慶五年(1571)。民國21年至23年(1932—1934)曾先后擴建。門聯曰:“創立功成繼續黔旺,重光偉績紹恢汝南。”門面及外檐墻壁上飾有彩繪圖案,進前廳為戲樓,中廳左側豎有“國先塋”石碑,上廳中間為宮殿式神龕,上有飛檐樓閣及橫匾兩塊,一曰:“數寧宗功”,一曰“靈爽貳憑”。占地面積1234平方米。 祠堂系三正兩橫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臺基長方形,總面闊15.2米,總進深46米,建筑面積699.2平方米。此為祭祖、議事、宗法、讀書、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建筑。此祠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牌坊、戲樓、山墻、飛檐翹角,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宗祠的石雕、木刻、泥塑、彩繪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木、石構件中有許多精雕細刻的神話故事一……[詳細]
正板村古建筑群
  正板村屬綏寧縣寨市苗族鄉,總面積6.12平方公里。正板村國土總面積6.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1445畝(水田1087畝,旱地358畝),現轄10個村民小組,313戶,1123人,其中移民261人,現有人口中80%為楊姓,苗族。2008年被縣樹立為文物保護單位“正板古民居”,2011年被省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版村古建筑群。正板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余棟,石板古巷道6條,古井3口,消防水塘3口,明代古樹5棵等。正板古民居按三橫六縱排列,具有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和藝術特點,規模較大且保存完整。民居均屬木結構房屋,建筑與建筑之間有高大的封火墻阻隔,地面全是青石板巷道相連。正板古民居主體建筑由六座四合院和五座三合院組成,房屋共計300余間,建筑總面積達10580平方米。整個民居均為木……[詳細]
武岡武穆宮
  武岡武穆宮座落在離武岡城33公里的司馬沖鎮長抄村汪家坪。“武穆”系岳飛謚號。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趙眘(shèn)為頌揚岳飛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按封建宗廟建制,立謚號為“武穆”。其后,各地相繼修建“武穆宮”或“武穆祠”……武岡武穆宮擴建于公元1876年(光緒二年)。之前為公元1406年(明永樂四年)始建的一座興隆庵,內藏岳飛、岳云父子和張憲的塑像。擴建后的武穆宮宮宇座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655米,仿古代宮殿式磚木結構。宮殿正面有三座門。中間的大門是方形條石拱門,左右兩邊的側門是圓形拱門。大門上方寫著“武穆宮”三個字,剛勁有力,光輝奪目。大門兩邊的石柱上刻的楹聯是:“奉詔班師常使英雄襟淚滿;現身說法為酬明德廟模(疑為“謨”字誤寫)新。”大門上方門框條石上刻有雙龍搶寶圖,其底面刻有……[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寨市古鎮西河街,系綏寧老縣城所在地,是鄧小平、張云逸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重要軍事活動的紀念地,也是鄧小平、張云逸當年指揮部舊址。1930年12月20日,時任紅七軍前委書記兼政委的鄧小平與軍長張云逸一起在此指揮了攻占綏寧縣城的戰斗。這是自百色起義以后,紅七軍連續征戰扭轉戰局取得的第一場重大勝利,這一勝利的戰略意義在于從軍事上糾正了當時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鼓舞了士氣,保存了革命火種,壯大了革命力量。該舊址始建于宋代,系磚木結構的二層四合院,門聯、浮雕精美、鰲頭高聳,充分反映了湘西南苗、侗族地區的建筑特點。舊址周圍至今仍保存有宋代的水井、明代的城墻、鐵鐘、風雨橋和石板街等。在指揮所舊址附近的山頭上還完整地保留了一座紅軍哨堡、兩條紅軍標語和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