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湘潭市旅游

湘潭市文物古跡介紹

湘潭秋瑾故居
  介紹  位于湘潭市十八總由義巷。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秋瑾女士與王延均結婚,居于由義巷源當。光緒二十八年(1902)秋瑾去北京。于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7年犧牲于紹興。原有房屋十間,為兩層磚木結構,其中七間在民國33年(1944)毀于日機轟炸大火中,所剩三間保存至今。為湘潭市文物保護單位。湖南湘潭市……[詳細]
102、望衡亭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衡亭
  望衡亭——顧名思義就是瞭望衡山之亭。望衡亭是湘楚名稱湘潭的勝景之一。望衡亭位于湘潭市雨湖區沿江西路石嘴腦湘江之畔,壺山之上。望衡亭共三層,均由花崗巖石砌成。二、三層之間有一鐵梯相連。亭中石柱上有一副楹聯:“地維天柱此孤石;岳色江聲萃一亭!本包c位置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沿江西路……[詳細]
趙啟霖故居
  趙啟霖故居名思古堂,位于湘潭縣石鼓鎮森梅村。趙啟霖(1859—1935年),書法家。清光緒八年(1882年),任麻陽、武陵、澧州訓導。光緒十八年(1892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任河南道監察御史。隨后,以江蘇道監察御史兼署山西道監察御史。在任御史時,以-權臣而聞名,時人稱他為“打虎御史”;陆y元年(1909年),先任湖南高等學堂監督(校長),后以道員署理四川提學使。趙啟霖故居是一棟傳統式的湘中士磚瓦房,一進四橫。前有槽門、圍墻,南有菜園,后有樹林、竹林。槽門橫額有“思古堂”三字,聯曰:“稼穡為寶:山川出云!贝箝T上有“!弊,字上懸掛茶盤匾,藍底上嵌有“翰林第”三字。大門聯曰:“淡泊明志;輝光日新!笔覂嚷撛唬骸靶伢炊鸥ηчg廈:氣壓陳登百尺樓!倍际恰[詳細]
104、烏石廟
烏石廟
  在湘潭縣的西南,一座青峰凌空而起。登上峰頂,可北望石潭,南望黃荊坪、花石,周遭的涓、漣平原盡收眼底。細看這座山,山體剛直挺拔,滿眼是裸露的黑色石頭,塊塊堅如鐵。如果留神瞻望的話,只見巖縫中的松杉,一棵棵堅韌不屈,一律向著峰頂,爭相挺拔而崛起,向人世間昭示著一種哲理,一種精神氣韻。烏石峰陡峻,坡度達78度,形似三國名將張飛手執的那一桿長矛。山徑如長蛇般蜿蜒,愈上則愈陡。到山頂了,一眼清泉汨汨浸出。泉邊長有花草瓜果。泉水蹦跳著下了山,一個筋斗便下漣水河去了。上得峰頂,到古廟坐一坐,享受那松間聽月、石上觀泉,蒼松翔如龍,靈花相輝映。當裊裊云煙飄來眼底,而萬千歲月,正匆匆大地走龍蛇。山頂巨巖上,建有石廟,所砌墻體都是花崗巖條石。廟門向南。其北面,廟背凸出三根石柱,觸目而驚心。廟門上,“烏石峰”三字,……[詳細]
105、大杰寺
大杰寺
  有碑刊道:“俾大杰之名,長留天地之間而不朽。”湘潭多人杰,這寺就名大杰寺了。大杰寺,坐落于五龍山中,系明朝吉王為慧庵得道高僧所修。五龍山,為衡岳向北延伸之脈,海拔164米,長與寬各4公里余。前山入中路鋪境,后山余脈至譚家山鎮。此山“鐘衡岳之靈,毓湘水之秀”,遠望五峰排闥,其形蜿蜒不斷,酷似五龍捧圣,因而得名。此山多神異。據清代記載:清同治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風狂雨驟,此山真武殿地大坼,酷似人形,中有龍吟之聲,甚是清越。記下這段實情者,是邑中大儒王湘綺先生。時至1965年夏初,該山再次發生地裂,寬處1米余。想湘綺先生所記,當不為佞。清光緒二十年,齊白石與王仲言等在寺內成立“龍山詩社”,號稱“龍山七子”。又因此地多白果樹,樹齡600年以上,胸徑達5尺,恰好是整整齊齊的7棵,故詩社又名“白社”。與五……[詳細]
106、朱五典故居
朱五典故居
  朱五典故居位于湘潭縣石鼓鎮。朱五典(1833.1—1890.11),派名作徽,號克存,行輔四,是左宗棠(1812—1885年)部參將,誥封振威將軍、賞花翎、提督銜總兵、晉勇巴圖魯。據清宣統錦章書局《鄉黨應酬》之《滿漢文武官級表》載:振威將軍屬一品武官級別。但據石鼓《朱氏族譜》載:朱五典是賞正一品封典,誥封三代。光緒十六年,因積勞成疾,殉職于甘肅任上。當時由部隊扶櫬返鄉,葬于青山橋鎮大倉村大倉山內。朱五典故居有兩處:一處是將軍村茶圫灣,距湘潭市區約75公里,是土磚茅房,約10余間,面積300余平方米。朱五典就出生在這里。他的父親連城,生有四子,他是0,家境貧苦,從小務農,在此度過艱苦的童年時代。茶圫灣雖為茅棚草舍,但地勢高敞。上有天帝廟、將軍橋。橋為一拱,花崗巖結構,建于清光緒初年。該橋橋名以……[詳細]
107、草衣寺
草衣寺
  談名勝不可不提草衣巖,這是今人不應遺忘的一大古跡。光緒二十年(1894),鐵面御史趙啟霖特為草衣巖綏福堂題五律一首:我來草衣寺,室內風翛然。不瓦禪房蔽,無楹古壁堅。苔痕侵佛貌,嵐氣雜爐煙。任是丹青手,難描小洞天。草衣巖在大羅山,即今青山橋鎮曉南管區草衣村。大羅山長16公里,寬12公里,峰體上下全是清一色的連體赤石。其巖縱深8米,橫達16米,高近5米。巖面有如眉月,巖內有草衣寺。寺建于一天然巖洞之半洞中,下為懸崖,周遭吞云吐霧,風雨霓虹。建寺之初,后周巴蜀高僧奉初,結寒草為衣,在巖內坐禪30余年,草衣巖由此著稱于世。奉初圓寂后,湘中名士倡首,即集資而建兩進寺院。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光緒《湘潭縣志》記載: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張南軒、林擇之等理學大師文壇圣手同游南岳,路遇暴風雪,……[詳細]
湘潭寶塔嶺高峰塔
  介紹  湘潭寶塔嶺高峰塔始建于明萬歷42年(公元1615年),文革被毀,1994年重修,位于湘潭開發區紅旗商貿城附近,107國道在此旁經過。面對湘江,在湘潭湘江一大橋和三大橋中間。湖南湘潭市……[詳細]
昭山禪寺
  朝始建昭山禪寺,宋朝時稱昭陽殿,清朝康熙時,陳鵬年詠詩“古殿靈衣肅,春草杜若香”。寺內有玄帝宮、玉皇閣、觀音堂、關圣殿等。昭山寺歷有僧人主持,香火不絕,每年重九,寺僧備齋4日,邀集捐士前來登高與拜佛。昭山傍湘江而起,仄立萬仞,該寺沿著險峰峭石建筑,顯得巍峨壯觀。昭陽殿坐東朝西,巖石奠基。有兩條曲折石級小路可通達到昭山寺參觀![詳細]
110、胡文定公墓
胡文定公墓
  位于隱山南麓名叫仙鵝孵蛋的一座小山北坡上,為胡文定公夫婦及季子胡宏(胡五峰)之合葬墓。與慈云禪寺、濂溪祠、三賢祠隔垅相望。1986年9月,湘潭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湘潭縣志•冢墓》載:胡文定在“紹興八年(1138年)四月十三日沒于正寢,葬于潭州湘潭縣龍穴山”。文定去世之后,高宗詔賜銀帛三百兩匹,令湖南監司應副葬事,賜田十頃,以給其孤。景泰五年(1454年)縣丞受知府張公鑾之命,以禮重新修護,題名為“宋胡文定公之墓”(胡安國卒謚文定)。清康照癸丑年(1673年),知縣趙光耀受川湖總督蔡毓榮之遣重修,題名為“宋儒胡文定公之墓”。這座墓,原有花崗石柵欄包圍,周圍種有松柏。正副碑文都用漢白玉鐫刻。其拜堂(即墓前地坪)縱180米,橫68米,全用花崗石鋪成。坪內置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免费国产AⅤ网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色色资源中文字幕 | 亚洲色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