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衡陽市旅游

衡陽市文物古跡介紹

周旭公祠
  周旭公祠始建于民國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是周氏二十世嗣孫陸軍上將周斕發起修建的。它位于祁東縣白鶴街道黃龍居委會(原源山村老祠組)。根據周氏族譜記載,周氏原是江右泰和縣人,元末周氏始祖儀公舉家遷往我縣,后分為鵬鶚旭幽四房,其中旭公后裔徙居源山。額上刻“周旭公祠”,莊嚴肅穆,楹聯“牧野陳雄師名芳萬代,濂溪闡理學德澤千秋”鐫刻兩側。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祠堂正殿為傳統磚木結構建筑,臺基以及墻裙為磚石壘疊,接砌青磚至頂,覆以黑瓦,主體梁架為抬梁與穿斗混合式的木構架。梁上的浮雕花木細膩,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技藝已不是今天的木匠所能為。中間斗拱成正四邊形,四角采用三角雕花點綴,正方形內部又被三角形切割成大八卦陣,大八卦陣內連一個小八卦陣,小八卦陣中間呈圓形,內嵌雕龍。堂左墻上存“新建周旭公祠堂記”石……[詳細]
耒陽凌云塔
  凌云塔又名青麓塔,俗稱青龍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陽知縣張應星建。凌云塔為樓閣式磚石塔,坐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于高0.6米的石臺基上,臺基邊長5.76米。塔各級出檐,檐角飛翹,塔頂置鐵質葫蘆寶瓶,由下至上逐級漸收。第一級塔身以紅砂石構筑,底邊長4.3米,檐高4.1米,余均以青磚砌筑。第一級四向辟拱券門,南門門額鐫“云梯初級”,其余各級辟3門。同時塔身下面部分施鰲魚、力士、龍、獅、云氣、卷葉紋等雕飾。塔內沿塔身施夾壁踏步可登各層,外壁辟6個拱券窗。一、二層塔心室平面為四邊形,余為八邊形;室頂分別為券頂、平頂和穹窿頂。凌云塔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距今已近300年,是我省為數不多的始建年代較早的古塔之一。凌云塔修長挺拔,相對于湘南大多古塔的雄渾敦實,其形制有獨特……[詳細]
蔣家山墓葬(天子墳)
  蔣家山墓葬,又稱天子墳,位于珠暉區酃湖鄉的酃湖町中。墓葬封土堆呈圓形,夯筑而成,底徑約為25米,高6米,占地面積150平方米。1954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蔣家山大型封土堆巨墓進行實地調查,認定為漢代鐘武侯劉望之墓。歷史上,劉望聚眾汝南伐莽,自稱“天子”,故俗稱天子墳。天子墳位于蔣家山空軍495醫院內。在該醫院內操坪左側高冢堆,呈橢圓形,寬11米,高6米,周長40米,全部由夯土筑成,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重,當地居民皆稱之為“天子墳”。1954年,湖南省考古隊在這座墳墓的山頭發掘出一大批西漢古墓。緊靠天子墳清理了一個小型墓,出土文物100余件,其中商周銅器最為精美,還有一件1斤多重的馬蹄金,送至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查《衡陽縣志》鐘武侯劉度世家,王莽地皇4年,諸劉起兵誅莽,故鐘武侯劉圣,聚眾……[詳細]
周家大屋古建筑群
  周家大屋古建筑,又名“五美堂”,始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時由北宋宋明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后裔周德智所建。據周氏族譜記載,周敦頤系周德智的先祖(周家大屋原住民為周德智的后裔),周家大院還增設了愛蓮池和愛蓮說碑記,讓游客在欣賞古建風格的同時,瞻仰周敦頤這個歷史人物,在休閑的同時,又能回味歷史,增加文化底蘊。建筑群坐東南朝西北,建筑面積3680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封火墻;三進四廂,大小房屋51間。整個古建筑群布局嚴謹,設計精巧,建筑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距今已有120年的歷史。整個建筑群占地面積7800平方米,建筑面積3680平方米 ,共有48根木柱,51間房屋,屋內家家相通,戶戶相連,在屋內行走,晴不戴帽,雨不打傘。大屋布局嚴謹,設計……[詳細]
歐陽海紀念塔及墓
  歐陽海紀念塔及墓時間為1967年。位于湖南省衡東縣新塘鎮。此為“愛民模范”歐陽海的紀念建筑。1963年11月18日,歐陽海為救列車在此光榮犧牲,1967年在此建成紀念塔。塔坐東朝西,高8米,基座用花崗巖砌成,塔身石砌,呈方柱體,正面刻“歐陽海烈士紀念塔”八個隸書大字,塔頂有烈士推馬救列車的塑像。塔兩側建陳列室。展出烈士生平事跡。塔周圍栽種柏樹、雪松、山茶、紅梅等花木,占地1980平方米。歐陽海墓在耒陽市灶市石花坳。墓圓形,水泥封頂,高1.8米,底徑4米。墓碑高1.85米,上刻“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歐陽海烈士之墓”。落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6954部隊政治部司令部”,碑陰刻烈士生平事跡。墓前有烈士半身塑像,連基座高2.5米,墓的三方圍有護欄。歐陽海(1940—1963),桂陽縣人,1958年參加中……[詳細]
太河灘古街道
  大河灘,地處“五龍抱珠”、引人入勝的風水寶地。據《耒陽縣志》記載:大河灘,在唐朝就已形成集市,到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有二十多家店鋪。因緊靠水路,每逢“一、六”圩日前后,均有永興、資興、郴州、安仁和本縣各地的客商往來,上市以土紙、紙漿、茶油、豆油、豆筍等商品及楠竹、木材、煤炭及漢白玉制品等遠銷長沙、漢口、北京等地,輸入以大米、豆類、布匹、南雜貨等為主。大河灘古街以三角形圩坪附近的中正街為商業中心。商店鋪宇以磚瓦結構為主,整齊寬敞,高大明亮。合面街的鋪宇各有2米多寬的屋檐街基,整齊粗大的檐柱沿街林立,支撐屋檐接出滴水,下雨天在街檐內走不會濕腳。在合面街檐內擺攤、陳列商品,可避免日曬雨淋。在街檐的中間有一條2米多寬的青石板路,從上街到下洲街全長共有600多米長,古街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詳細]
127、花藥寺
花藥寺
  花藥寺位于現岳屏公園的西南面,它始建于南宋景祐5年(1257),當時名為“報恩光孝禪寺”,而衡陽當地人都習慣地稱它為“花藥寺”。據史料記載,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寺廟莊嚴,雄偉,清幽雅靜,為當時衡陽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寺內供奉的主神為春秋“二十四孝”中排名第二的大孝子“老萊子”(相傳他曾居住在本市蒸水河畔);寺西草深林密,山經曲折,數十道溪流,蜿蜒其間,最后注入一口方井之中,名曰:“春溪井”。(“水漾影動,雕龍屈伸”;)春時井水流溢,煙霧迷蒙,望之如繪,夏秋輒止,泉水清涼,飲可解暑。每當日光返照,倒現寺上鍍金雕龍,水波蕩漾,龍形張牙舞爪時隱時現,若有若無,故有“花藥春溪龍現爪”之說。是衡陽“八景”之一。該寺后殿(現為動物園)毀于日軍戰火,幸存的前殿,我小時候曾經到那里去玩過,可惜它毀于196……[詳細]
南岳藏經殿
  藏經殿:舊名“小般若禪林”。在衡山赤帝峰下。相傳為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僧慧思所建。明太祖朱元璋送來大《藏經》一部,因此命名藏經殿!恫亟洝吩缫咽。藏經殿附近,林壑幽深,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有“藏經殿之秀”的盛譽。藏經殿,是一座寺廟,在衡山赤帝峰下,距離民俗文化城約1.5公里。寺廟始建于南朝陳光大二年(公元568年),當時名為“大般若禪林”,是南朝慧思禪師的道場;鬯级U師學識淵博,生前曾把佛教和當時高度發達的中國文化傳給了日本僧人,在日本佛教史上很有影響。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賜給該寺《藏經》一部(后失散),所以改名藏經殿。藏經殿在明萬歷年間被大火燒毀,1936年又重建,2011年依據原貌再次重修。如今此處古樹參天,環境幽靜,游人也不多,歷來以風景秀麗和清靜而著稱。藏經殿的殿宇建筑極具特色,……[詳細]
培蘭齋——中共耒陽縣委機關舊址
  培蘭齋——中共耒陽縣委機關舊址位于衡陽市耒陽市群英中路一側、聶州居委會10組。始建于清朝雍正三年,原為聶州謝氏宗祠與私塾。土地革命初期,培蘭齋為中共耒陽縣委秘密辦公地點,湘南起義時期仍為耒陽縣委機關所在地,并在此設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招兵處。朱德、王爾琢等湘南起義主要領導和耒陽縣委主要領導都在這里辦公,組織開展一系列革命活動,從而成為當時全縣乃至湘南地區的革命指揮中心。他們在這里運籌帷幄,領導耒陽人民開展了一場改天換地波瀾壯闊的土地革命斗爭,在耒陽乃至在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耒陽共產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和損失。8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派鄧宗海潛回耒陽,于9月份在南嶺背文家村重建耒陽縣委,不久即將縣委機關秘密遷至培蘭齋辦公。在此創辦了縣委機關報《耒潮》,由……[詳細]
130、謝維俊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謝維俊故居
  謝維俊故居位于衡陽市耒陽市肥田鄉肥美村1組毛沖廟。謝維俊,字蔚青,化名廢若、非若,1908年10月9日出生在一戶富裕農家。他從小聰穎好學,做生意的父親望子成龍,自幼在家施教,使他3歲能識字,6歲可作文。8歲又送入蔣家祠堂讀書。1921年,經蔣嘯青安排,謝維俊到衡陽三師附小就讀,在那里經常閱讀一些進步書刊,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4年考入蒸湘中學,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并被推舉為湘南學聯代表。1925年元月,他與鄰村蔣嘯青的妹妹蔣祥英完婚,新房就在正廳堂左邊一間廂房。此后,這里便作為他的臥室兼書房,經常在此會晤親友、讀書寫作。1926年夏,經蔣嘯青介紹,謝維俊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工農特派員身份回耒陽開展工農運動。在縣城,他籌建了青年工友社。在北鄉與蔣嘯青組織成立了肥田農會、碼頭工會。大革命失敗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