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寺在芙蓉峰后,居祝融、紫蓋二峰之間,這里是衡山云霧茶的主要產地之一。廣濟寺周圍的方圓五十里,相傳為禹王城,是夏禹治水時停留過的地方,至今還有“禹王城”三字石刻碑。寺廟依山勢而建,為矩形,約占地兩畝,左右均有高峰聳立,寺前寺后都有松、杉、楓、柏等樹木。廣濟寺位于衡山紫蓋鋒與祝融峰之間的峽谷平地上,始建于唐朝,在明朝萬歷年間由無礙和尚擴建,距南天門東約4公里左右。這里終年云霧繚繞,在日出時常出現彩虹。據說無礙和尚便是因看見佛光映照,才在此建造廣濟寺,供奉毗盧遮那佛。寺內曾供毗盧遮那佛像一尊。據佛經解釋,毗盧遮那佛的的智慧能光明普照一切。所以廣濟寺又叫毗佛洞。南岳廣濟禪寺明萬歷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無礙和尚募建。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年間智犁和尚重建,現存建筑有二進,外有石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