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張學良囚禁地舊址——屈將室
  蘇仙嶺屈將室——張學良囚禁地舊址位于郴州市蘇仙嶺風景區頂峰蘇仙庵東北角。1936年12月,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打破了蔣介石集團“積極-,消極抗日”的計劃。蔣介石惱羞成怒,隨即將張學良囚禁。南京淪陷后,張學良將軍也由南京先后遷禁于溪口、黃山、萍鄉等地。1938年1月被轉移囚禁在郴州蘇仙嶺的蘇仙閹。1938年春天,轉移至沅陵軟禁。屈將室共有房舍三間,南一北二呈品字形布局,磚木結構,青磚粉壁,占地約60平方米。門前有楹聯一副:請戰有功當年臨潼以兵諫,愛國無罪此日南冠作楚囚。北間房是張學良囚居時用的寧波式柱床、書桌、靠椅、燈具等生活用品和他題寫于此室墻壁的“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拓片條幅。西間房設張學良生平事跡史料陳列,實物保存完整。屈將室迄今存在72年,它見證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詳細]
后壇巖兵工廠舊址
  后壇巖兵工廠舊址地址:白沙圩鄉圣公壇村時代:1928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級別:省級概況:兵工廠舊址地處圣公壇村后山石洞中,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軍在宜章發動湘南年關暴-動后,蔣介石聞訊急令軍閥許克祥師6個團奔襲湘南,企圖撲滅這團革命烈火。為避強敵,朱、陳于1月28日,率工農革命軍向圣公壇轉移。在此,收編了綠林首領王光佑,并組建工農革命軍后方營,還在巖洞中創辦兵工廠,自制梭標、大刀、土槍、土炮,準備打擊來犯之敵。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詳細]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位于桂東境內,主體包括唐家大屋和城隍廟兩部分。唐家大屋始建于清朝末年,城隍廟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928年8月,紅軍從井岡山分兵進軍湘南,遭遇失敗。在革命遭受嚴重挫折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率部來桂東迎還紅軍大隊。8月23日,兩支部隊會合后,在唐家大屋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總結了“八月失敗”的經驗教訓,決議重返井岡山,從而挽救了紅軍主力,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到恢復和鞏固。期間,毛澤東曾在此城隍廟戲臺上發表了重要演說,宣傳革命真理。2019年10月7日,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成公宗祠
  成公宗祠地址:黃沙鎮伍甲村時代:清類型:古建筑級別:省級概況:成公宗祠一開三進,大氣豪放,建筑面積為860余㎡。一進門樓,二進戲臺,三進為祭祀廳。“成公宗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建筑內的支柱全都是由石頭、古木組成,最前門是躍進門,第二道門便是由三道門組成,中間大門上刻有“成公宗祠”,進去后是戲臺,兩側是觀戲臺,中間是大坪,全是由青石板鋪成,最后是大廳,可容納數十人,兩側是廂房,“成公宗祠”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其雄偉壯觀是方圓僅有的建筑。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詳細]
105、蔡倫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倫井
  蔡倫井位于縣城西南部,又名蔡泉。公元62年,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誕生于此。州志記載:“州南門有蔡倫井,傳云倫故居也。其井深不可測,下有隧道,石秋曲折,旁多刻識。頃遣井工轉斛涸泉,將拓其泉。工入數十丈,言石砌可窮,而泉源難竭。從上開通,礙于民居,競不果入。造紙不必曲池。此恐是蔡侯舊冢。后漢黃門,勢顯力富,和熹垂廉,政在帷闥。疑敬仲生時,造此幽壙。及后飲藥,未必還葬。后人相傳,但云蔡倫井耳。”蔡倫井清澈見底,流水潺潺。井邊還依存當年造紙所用的石臼。……[詳細]
汝城文塔
  文塔在汝城城內高25米,共七層,磚石結構,距今有400余年之久,宏偉壯觀。文塔又稱汝城寶塔,位于縣城南門橋畔。明成化五年(1469)興建,清道光(1850)因“科舉不利,毀而夷之”。清光緒六年(1880)重建而成,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了大修。塔高七層45.95米,“岌峰玲瓏,亦雄亦秀”。塔基八面,每面寬2.9米,徑14米,基腳及第一層均由長138厘米,寬63厘米的長青石塊砌成。第二層至第七層均為青灰色火磚結構,中空,砌有臺階,可盤旋而上至塔頂,塔頂及每層檐牙蓋琉璃瓦,“陽光普照,溢彩流光”。……[詳細]
汝城仙人橋
  離汝城縣熱水鎮北面一公里處,有一座古石拱橋,叫仙人橋。這座橋高十五米,寬十二米,是湖南省跨度最大的,高度最高的古石拱橋。這里兩山夾峙,自古以來就是汝城通往江西的天塹。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想在這里架設一座拱橋,使“天塹變通途”。然而,人們從外地請來一名身懷絕技的建筑師傅,組織了一支百人施工隊伍,晝夜奮戰,居然僅花了幾天的工夫,拱橋就指日可成,速度之快讓人們不可思議。一個工人通過細心觀察,發現做工的有一百人,而吃飯時卻總是只有99人,此時人們才明白,原來是有仙人相助。于是搭橋竣工后人們就把此橋叫仙人橋。……[詳細]
石鼓古村古民居群
  石鼓古村古民居群位于資興市程水鎮,因皇上御賜石鼓一對而得名。古村有傳統古民居4棟,古書院1個,古墓1座,古道一條和眾多古樹。其中規模最大的為程氏大屋,建于1810年。正棟有7扇大門,6條直巷,2條橫巷把整棟分為上、中下共21個天井。有正房72間,屋檐墻架有雞冠斗子,上有泥塑龍、鳳及蝙蝠,氣派不凡,棟宇宏大,整潔實用。程子楷將軍1827年出生于此。程子楷將軍1904年東渡日本學軍,1905年加入同盟會,他積極抗日,并以身殉國。1946年被追授為上將軍銜。2011年石鼓古村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仙水馬氏官廳
  馬氏官廳是由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第三十三代馬氏家族官拜正八品的修職朗、儒林朗于清朝中期建造,當時主要用來接待過往官員和家族居住。官廳距今已有200多年,官廳建設隨坡就勢,共有7級臺地,以官廳為中心,分側廳和正側,大小官廳15個,共330間房。廳內總有24個天井。總建筑面積2450多個平方米,廳內檐飾、窗飾、吊欄裝飾、石刻豐富多彩,山水人物花鳥栩栩如生。整棟建筑格局嚴謹,莊嚴氣派,形制完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湘南地區最大的“官廳”。2019年,仙水馬氏官廳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工農革命軍后方醫院舊址
  工農革命軍后方醫院舊址地址:白沙圩鄉圣公壇村時代:1928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級別:省級概況:舊址長7.8米,寬5.2米,占地面積為40㎡,較低矮黑暗,一進三間。1928年初,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軍余部在宜章發動湘南年關暴-動后,國民政府急令許克祥率6個團即刻進剿,企圖撲滅這團革命烈火。為避強敵,朱德、陳毅率工農革命軍主動退至圣公壇,運籌殲敵方案,并在此設立后方營醫院,治療隨軍傷病員,朱德也曾在此醫治過背疾。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詳細]
郴州南塔
  南塔建于何時,尚無考證。北宋詩人阮閱在郴江百詠中有南塔詩云:“江岸南峰對石城,僧房高在亂云層,臺前天闊秋月多,塔上風微夜有燈。”可知北宋時已有塔。現存塔重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七層,塔身呈八方形,八方中惟東南西北四面有巷門。五層以上為假巷門,塔身夾墻中有石級螺旋上升,可登至四層。各層有雕石突出,支撐檐板。第一層有雕石24個(八方,每方四個),二至七層,每層16個(每方三個)。過去,上三層轉角斗拱吊有鐵鐘,有風則鳴,聲聞遐邇。故景名叫“南塔鐘聲”。……[詳細]
“天下第十八泉”摩崖石刻
  “天下第十八泉”,即圓泉。位于郴州城南約8公里的蘇仙區坳上鎮田家灣村。泉水自石壁一圓竇中汩汩而出,匯為圓潭,故稱之“圓泉”,泉水晶瑩,被譽為“香雪”、“圓泉香雪”因此而得名,是郴州古八景之一。早在《方輿勝覽》中,即記述了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詩人張舜民,字浮休,由環慶行營機宜被貶為郴州稅監。剛到郴州城,就匆忙尋找圓泉,欲一飲為快。一天,他來到城南的永慶寺,見寺側有一清泉,以為就是聞名天下的圓泉,便欣然而飲,飲后頓覺悠揚解醒,澈骨開襟,十分高興,于是作《永慶寺記》,把圓泉的名聲、水質,以及飲后所感,大書特書了一通,認為能喝上這樣好的泉水值得慶幸,即使遭貶也不后悔。但在他遇赦北歸,弄清了圓泉的地址后,才知道自己并沒有真正喝到圓泉水,為此深感遺憾,惆悵不已。之后,郴州百姓為了紀念他對圓泉的一片……[詳細]
湘南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
  湘南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時代為清。湘南年關暴-動舊址【1928年】,宜章縣城關鎮起念巷82號。年關暴-動在我軍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其舊址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民國17年(1928)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在湘南黨組織的配合下智取宜章,成立了“中國革命軍第一師”和“宜章縣農民自衛軍”。宜章年關暴-動的勝利,揭開了湘南暴-動的序幕。此后三個月內,革命風暴遍及湘南,工農革命軍由1000多人發展到一萬多人,宜章、郴縣、永興、耒陽等五縣成立了各級蘇維埃政府。4月,朱德、陳毅率領湘南暴-動隊伍,挺進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舊址原為清守備署,始建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民國7年(1918)改為縣立女子學校。1949年改為城關鎮完小。1987年修復并部分恢復了……[詳細]
程子楷書院
  程子楷書院位于資興市唐洞街道石鼓村,時代為清。程子楷書院位于唐洞街道石鼓村,建于1905年,為中日式設計,壁瓦結構,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這座書院為程子楷將軍所建,是當時眾多有識之士滿懷“教育救國”的理想,努力提高民族素質,尋求強國之路艱辛歷史的真實寫照。2018年,程子楷書院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學堂外墻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1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延30米處。……[詳細]
曾中生曾希圣故居
  曾中生曾希圣故居始建于1896年,位于資興市州門司鎮春牛村,200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系土木結構的湘南民居,即土磚墻、木框架、木樓板、清水墻、小青瓦,有正房四間,偏廂一間,共二層。曾中生和曾希圣系同胞兄弟,倆人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其后外出求學,早年投身革命,為中國解放和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兄弟倆是我黨歷史上兩個重要人物,在黨的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史上有重要地位,其故居具有很高的革命歷史價值。……[詳細]
東川書院
  東川書院地址:白沙圩鄉桐木灣村時代:清類型:古建筑級別:市級概況:書院建筑占地面積為300平方米。一進為正門,兩側為廂房。二進為天井,兩側是廻廊屋。三進是教室,是私塾學生上課的場所。據村人反映,民國元年(1912),桐木灣村私塾先生李昌淦在湖南第一師范讀書,(與同在第一師范讀書的毛澤東為同班同學),回來后便在東川書院任教,授課教徒。公布批次:郴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公布(第三批)……[詳細]
朱子奇故居
  “世界和平詩人”朱子奇故居朱子奇故居位于盧陽鎮津江村。200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朱子奇(1920-2008年),男,1920年4月13日出生。1937年12月,經徐特立介紹去延安。1977年,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書記處常務書記。朱子奇被譽為“世界和平詩人”,譯文集《北京—莫斯科》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詩歌《致越南人民》曾獲越南胡志明朗誦獎,長詩《和平歌》獲國際和平獎。……[詳細]
鎮南人民公社舊址
  鎮南鄉這棟舊式“公社”辦公樓建于1958年,平面呈長方凸形,坐東北,朝西南,寬38.6米,長12.5米,占地面積500平方米。房子為二層磚木結構,小青瓦歇山式硬山頂,正面兩側左右對稱,形成品字形,外壁為墻柱,橫線墻脊裝飾圍繞和彩式抹灰墻裝飾。內部呈十字形,布局結構上下共有會議室,干部住房30余間。鎮南人民公社舊址是臨武縣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公社”樓房,2011年被列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家塝門樓(含下關)
  黃家塝門樓(含下關)地址:莽山鄉黃家塝村時代:明類型:古建筑級別:市級概況: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長7.9米,寬6.6米,高9.5米,建筑占地面積60余平方米,進士坊前有13級臺階階梯依次而上,門額懸清代“進士”匾牌一塊。橫梁額枋上雕刻高浮雕龍鳳、人物、花草圖案,造形生動,雕刻工藝高超,可謂木雕精品。2019年,黃家塝門樓(含下關)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120、玉公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公祠
  玉公祠地址:迎春鎮碕石村時代:清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級別:省級概況:1928年1月12日,宜章年關暴-動爆發以后,碕石中共特支書記彭曬于當月19日以團防隊商量買槍防共為名,召集碕石村豪紳30余人在玉公祠開會捐款,一舉捉拿土豪,成功地發動了碕石暴-動。玉公祠是碕石暴-動舊址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申報國保已通過專家評審,待公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久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州AV有码乱码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