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鎮江市 > 潤州區旅游

潤州區文物古跡介紹

稅務司公館舊址
  稅務司公館舊址位于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原前進印刷廠內。二層西式樓房,長近19米,高近10米。稅務司是一種操縱關稅的機關。1858,鎮江被辟為通商口岸。1865年設鎮江關署,清政府按《通商約章》規定任命英國人赫德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由其遴派洋員孝辦收稅號,稱鎮江關稅務司,東自南通狼山,西到南京江面輪船眼其稽查,中國產品出口或外國貨物入關交納百分之五十稅外,再交百分之二點五的子口稅,美、英商人以鎮江為立足點,向沿江和內地銷售外國貨物。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鎮江關由中國自己管理。該舊址于1982年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美孚火油公司舊址
  美孚火油公司舊址位于迎江路馬路東側,臨街而立,原為工人文化宮的一部分,現經修繕后作為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的辦公場所。占地面積約330平方米,為三層西式建筑樓,整座樓層是曲尺形,高度約14米,正樓南北向,面西,長約29,寬約11米。連樓東西向,長約9米,寬約11米,面北。美孚火油公司系美國洛克菲勒石油壟斷集團于清光緒年間在鎮江設立的支公司,是當時鎮江最大的一家火油公司。該公司主營火油,兼營汽油、瀝青、機器油、滑潤油、白蠟、礦燭等。該舊址于1992年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位于金山公園內,又名中泠泉、南泠泉。泉水四周筑池,正方形,邊長約10米,岸上四周有石欄,池南壁石上嵌有一塊寬2.15米,高0.63米的白石,刻有“天下第一泉”五字。泉水原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豐、同治年間登陸。此泉唐代時已天下聞名,唐代評茶專家陸羽品中泠泉水為天下第一,以后唐名士劉伯分全國水為七等,把中泠泉列為第一,從此中泠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光緒19年,清末狀元鎮江知府王仁堪書寫了“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即現存在池南石壁上的五個字。……[詳細]
鎮江伯先公園
  鎮江伯先公園坐落在樹木蔥郁、景色秀美的云臺山。1926年鎮江人民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趙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議籌建,辟云臺山為伯先公園,園藝專家陳養材精心設計,歷時5年,至1931年6月落成開放。園中有手握望遠鏡,腰挎指揮刀的趙伯先銅像;有小型動物園,展出熊、鹿、狐、猴以及孔雀、鴛鴦等珍禽異獸;有“紹宗藏書樓”,珍藏古籍圖書近八萬冊;有“五卅”演講廳,建于1925年8月,是鎮江各界人士紀念“五卅慘案”,進行反帝愛國活動的-場所。……[詳細]
崇實女中舊址
  鎮江崇實女中始建于1884年,系美國衛理公會創辦,是長江流域最早的女塾,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曾在此就讀和執教。這里是賽珍珠念念不忘的故園,曾被譽為“南國女宗”“女學前鋒”。1952年收歸公辦,更名“鎮江市第二中學”,男女兼收,2004年增掛“茅以升中學”校牌。2013年復辦女中,定名“鎮江崇實女子中學”,是鎮江市教育局直屬全日制完全中學。女中的復辦,使得學校再次站立在新世紀教育改革的潮頭,探索著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2019年3月,崇實女中舊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鎮江自來水廠舊址
  鎮江自來水廠舊址又名江邊水廠,該建筑目前有出水間、清水池、濾水間、混凝池等4幢建筑和進水間的崗樓1座,占地11.36畝,另在北固山中峰建有2000平方米的鋼混結構蓄水池。初為解決城西商業區防火消防所設,故曾名鎮江市第一救火會自來水廠,后因設備簡陋,經費支絀,供水不足,于1936年由地方名流倡議加以擴建。整個建筑群,青磚清水疊砌,磚木結構,兼有鋼混結構。為全省創建最早的自來水廠,目前為鎮江民國時期僅存的典型公共事業建筑。……[詳細]
德士古火油公司舊址
  德士古火油公司舊址,原來在蘇北路鈦-廠大門東側,磚木結構,西式二層樓房,座西朝東,面闊三間14.5米,進深8米多,樓高約9米。此處亦是亞細亞火油公司下行。該建筑造于1866年,該舊址于1982年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后因長江路改造擴建,遷移保護于西津渡鑒園內。……[詳細]
昭關石塔
  昭關石塔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昭關石塔元建,明萬歷十年(1582)重建鎮江市五十三坡•昭關石塔是我國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過街石塔。景點介紹因塔上刻有“昭關”兩字,故名“昭關石塔”。又因其外形像一只瓶子,故又稱“瓶塔”。相傳為三國時孫權與劉備聯姻時所建,當年稱之為“石瓶”。其實它建于元末明初。昭關石塔是喇嘛式的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塊石壘砌,成四根石柱,頂部鋪滿條石,筑成一個框架形的臺座,下面可以通行人馬。它橫臥在小街中間,給這個臨江小鎮增添不少古樸的雅趣。石塔即建于這個臺座上。塔高4.69米。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皆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兩個相同的須彌座迭成,須彌座上為覆蓮圓座和扁鼓形塔身。再上有13圈帶形浮雕,象征13層天,上置0和圓形仰蓮小座,輪上刻有“八……[詳細]
鎮江古城墻遺址
  鎮江古城墻遺址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2000年9月鎮江古城墻遺址三國、東晉鎮江市含:三國鐵甕城古城墻遺址、東晉花山灣古城墻遺址。晉陵古城遺址,位于花山灣,東至象山茶廠,北至東吳路南側,南至大學山,西至鼓樓崗與鐵甕城舊址相連。這是鎮江的第二座城。建造年代據專家認定最晚是唐代。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時發現城墻,上面刻有“晉陵”、“城東門”等字刻。鐵甕城位于北固山的前峰,即青云門以上的鼓樓崗以上,現存的遺址呈馬蹄形。鐵甕城又名子城、京城。它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國孫吳時期的建筑;以后晉、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繕治,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1991年至2005年,鎮江市文物部門共對鐵甕城遺址進行了十余次考古勘探、發掘,總計面積近千平方米,發現鐵甕城西垣、……[詳細]
鎮江江邊自來水廠舊址
  鎮江江邊自來水廠舊址原在龍窩口江岸,1924年6月建,初名鎮江第一救火會自來水廠。水廠設備簡陋,設于江邊的取水口,僅搭設一間蘆席工棚。2019年3月,鎮江江邊自來水廠舊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
  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為中國江蘇省鎮江市的一處歷史建筑,位于市中心潤州區京畿路82號。1923年,世界紅卍字會成立鎮江道院,又名紅卍字會江蘇分會,1934年擴建,中西合璧風格,共有52間。2019年3月,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布業公所
  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大門在布業所巷26號(現已毀),磨磚雕花門樓座北朝南,存“布業公所”石額,門口有戶對一對,有兩進,面闊三間兩廂,樓上下房屋共兩套,每進面闊10.5米,進深6.4米。……[詳細]
嵇直故居
  稽直是鎮江第一位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布業公所巷8號為他的住宅。建筑四間兩廂式結構,二層小樓,一進。外墻為斗字墻,硬山頂,上覆小瓦,單峰防火墻。2014年公布為鎮江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京口閘遺址
  京口閘位于江蘇鎮江,是江南運河上的第一座閘,堪稱漕運咽喉、交通樞紐,歷經唐代至清代,民國時期填埋為路。2011—2012年,考古揭示出唐代堰(閘)及北宋至明清京口閘東側閘體、河道、碼頭、道路、碑亭等遺跡,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陶瓷生活用品、祭祀供器等各類遺物,其中兩件元代青花香爐尤為珍貴。京口閘遺址是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精華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019年,京口閘遺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鎮江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
  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在蘇北路面側,為二層西式樓房,高近10米,占地400多平方米,大門入內,有卷門兩道,左有小門,通向地下室,是貯油庫。1864年英國人來鎮江通商,建立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鎮江支公司。英人將火油從上海中轉到鎮江,然后銷往大江南北各城市。該建筑后為長江旅社使用,現為鎮江市民間文化藝術館館舍。該舊址于1982年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松子頭遺址
  松子頭遺址位于潤州區鳳凰山路北側,長山河東,萬科沁園小區內。松子頭遺址為一高出周圍數米的臺地,形狀不規則,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60米,其頂部南邊平坦,北邊呈斜坡狀,最高處高出地面約5米。2009年進行了試掘,發現了湖熟文化房屋基址、水溝、灶坑、窯址、灰坑等遺存,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標本。通過試掘可以看出該遺址的堆積上下兩層區別明顯,下層代表的是以夾砂紅陶為主兼有中原商代及周邊文化類型因素的土著文化,屬于湖熟文化早期堆積,時代相當于中原商代中晚期;上層代表的是以夾砂紅陶、印紋硬陶、原始瓷等為主的西周早中期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相結合形成的先吳文化堆積,屬于湖熟文化中晚期。松子頭遺址是一處鎮江土著文化不斷吸收周邊先進文明,最后在西周中原文化的影響和主導下走向吳文化的典型遺址,鎮江先民在該……[詳細]
東長安里2、4、6、8號民居
  據初步了解,原主人徐姓。該建筑為硬山頂,青磚小瓦,坐西朝東,外墻全部由青磚疊砌到頂。房屋前后四進,由于地處緩坡,整體四進由東向西逐級抬升。第一、二進為磚木一層,第三、四進為磚木二層,四進均為三間兩廂結構,南有窄院子。該建筑體量較大,砌筑完整,布局清晰,花窗美輪美奐,木雕匠心獨具,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筑特色。第四進二層,木質窗扇尚存,雕花欄桿較精致。 第三進封火墻上有“福”字磚雕,木質雕花鏤空連續門保存較好,堂屋為原貌木質板壁墻隔斷,木質樓梯上下。 第二進北門為磨磚外八字。門上方嵌有方石,石上刻虎頭,虎頭下有八卦圖案。其南院內有井一口,白石六角形井欄,內壁甃磚,邊鐫“徐”、“家”、“井”、“甲子春建”。 第一進前墻有磚雕“福”字,邊鑲四環圖案,四個角花均保存完整,天井地面有雕花,南面為木質板壁墻。……[詳細]
鎮江官塘橋
  官塘橋位于潤州區官塘橋路以東,四明河以西。官塘橋始建年代不詳,現橋為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橋體為單孔石拱橋,長約12.25米,凈跨4米,凈矢高2.42米,縱聯分節并列式砌筑。橋西石塊鐫刻“光緒乙未年孟冬月重建”。官塘及橋名最早見于宋《嘉定鎮江志》。清光緒《丹徒縣志》云:官塘橋在城南十里,為城南驛路。2012年在官塘橋北側考古發現唐宋以來歷代道路疊壓有序,證明了官塘橋是唐宋以來鎮江東南出入鎮江城的重要交通節點,也是官塘橋地名之由來,與文獻記載基本一致,顯示了官塘地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具有重要價值。官塘橋雖部分遭破壞,但橋體保存完好,歷經百年,巋然不動,風貌猶存。兩側道路保存基本完好,格局清楚,歷代道路時代清晰。……[詳細]
39、茅謙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茅謙墓
  茅謙(1848—1917),清末舉人,為已故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之祖父,其本人亦是一名水利建筑專家,有遺著《水利芻議》等書。墓原以兩塊青石板蓋封,棺木懸吊于墓室,墓四周以白石望柱相圍,墓前有供桌,石鼓座等物。現墓封土底徑約4米,高約2米。……[詳細]
40、大興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興池
  大興池位于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京幾路4號,據傳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侵華時建造,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距今有7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鎮江市西郊居民洗澡沐浴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建筑坐北朝南,正門為一牌坊式建筑,上有一方匾額,上 書-“大興池”。建筑為青磚砌成,面積24平方米,縱深17.9米。一層,收銀臺為老式紅木漆成,上有圖案,內分為理發室,休閑區,男、女浴室四部分。該建筑整體結構保存完好,內部格局仍按照原有格局布置,但由于長期作為浴室使用,內部木質結構腐蝕,整體質量較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A级亚洲A级欧美A级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亚洲大型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