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廣陵區旅游

廣陵區文物古跡介紹

小流芳巷徽州會館
  小流芳巷徽州會館清代,坐北朝南,現存門房、二道儀門及大廳筑,建筑面積293.9平方米。第一進門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門房前原有高大門樓,上嵌“徽國文公祠”石額,已改。第二進為儀門門房,儀門為磚刻門樓,匾墻上開光如意紋內,雕刻福、祿、壽三星圖案,其下有春、夏、秋、冬四季圖案。第三進大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前有卷棚,天井三面有抄手披廊。在小流芳巷北端嵌有一塊石質“新安 恭善堂界碑”,是當時徽州會館的西北界。……[詳細]
162、沙鍋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沙鍋井
  沙鍋井位于東圈門砂鍋井巷,清同治二年(1863)《揚州府治圖》即有記載。黃麻石井欄,呈圓弧狀,卷邊,形似砂鍋,故名。井壁磚砌,現為居民日常生活使用。……[詳細]
163、蜀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蜀井
  蜀井位于揚州東北郊上方寺遺址,今邗溝中學內。上方寺即唐禪智寺,一名竹西寺,唐張祜詩句:“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即指此,井在寺后,亦名“第一泉”,原有“第一泉”石碑立于井邊,今碑已不存。原井欄不存,今為后建。方形青石井臺,井壁磚砌。……[詳細]
164、玉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井
  玉井清代水井,位于玉井巷內。青石井欄,上刻“玉井”、“丙寅”字樣。井壁青磚砌筑,井臺已改動。今仍為附近居民生活用井。……[詳細]
165、滾龍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滾龍井
  滾龍井清代水井,位于丁家灣龍井巷口。《揚州畫舫錄》中所載:“……路西為井廳,通廚子庵,中有泉清洌”,此即為今滾龍井原址。井上原架木棚,裝滾筒,井繩兩頭系桶,交替汲水,今木棚架已拆除。井壁青磚砌筑,青石井欄,保存完好,現為居民生活用井。……[詳細]
166、板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板井
  板井位于板井巷內,巷因井而得名。青石井欄,井欄已改,后配井欄上刻“板井”二字,磚砌井壁,現仍為當地居民使用。……[詳細]
大東門橋
  大東門橋位于大東門街東首,東西向橫跨于小秦淮河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原為明代舊城東城門外護城河上的木構吊橋。1927年改為磚石拱橋,石砌橋基、磚券拱頂,橋面長10.7米、寬4.7米。沿用至今,保存完好。……[詳細]
揚州小虹橋
  小虹橋小虹橋位于北城根、南柳巷之間,東西向橫跨于小秦淮河上。始建于明代,為磚拱橋,保存完好。1913年、1976年、2002年修繕。磚拱結構,石砌橋基、磚券拱頂,橋面中間為石砌階梯式,兩側磚鋪。……[詳細]
169、迎恩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迎恩橋
  迎恩橋位于鳳凰橋街中段,南北向橫跨于漕河上,俗稱“鳳凰橋”,是五代、宋、無揚州城北門通衢上的橋梁,始建于五代或北宋。清中期,乾隆皇帝來巡時更名“迎恩橋”,《嘉靖惟揚志》中的宋大城、宋三城及明揚州府城隍三圖上皆有迎恩橋;清雍正五年,邑人陸時達重造;1947、1952、1965年維修。迎恩橋現為磚石拱橋,保存完好。……[詳細]
170、漢廬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廬
  漢廬位于石牌樓7號,原為清鹽商許公澍住宅,清道光年間金石書畫家吳熙載、現代揚州書法家陳含光及牙雕家黃漢侯先后在這里居住。漢廬占地面積-.23平方米,房屋31間5廂,建筑面積807.01平方米。住宅由火巷分為東西兩路,南北向前后各三進。大門在西路北向,連門堂一排三間,青石板庭院中有福祠。左折磨磚對縫二門,對開實拼,門旁列石鼓一對。門上磚雕雀替,其上匾墻嵌磨磚斜角景,屋檐下砌磨磚三飛式。其旁檐口下為磨磚拋方。二門南側有門通火巷,火巷巷道青石板鋪墁,條磚勾縫墻面。東路,民國19年(1930)陳含光租賃使用。入西二門,門廊前小天井青石板鋪墁,朝北客座一間,朝南書舍一間,為陳含光畫室。木雕燈籠景式和合窗桶扇上下分三檔,中嵌玻璃,下置木裙板,對開木雕桶扇玻璃門,至今依然尚存,雖已陳舊,不失古樸典雅。天井……[詳細]
揚州市規劃展示館
  揚州市規劃展示館地處揚州市曲江公園東北側,位于建設大廈裙樓的第四層和一、三層的局部,展陳面積約4300平方米,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文博城建設項目。展館于2010年5月2日開工建設,2013年1月1日正式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展館在展板、模型等傳統展示方式基礎上,采用高科技手段,將現代聲光電技術融入展示環節,以豐富的展示內容,新穎的展示理念、靈活的互動模式,生動詳實地介紹我市歷史變遷、規劃建設發展成就和美好未來,全方位、多角度地集中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規劃建設愿景,力爭將展館打造成為展示和宣傳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的城市客廳、規劃展示和公眾參與的信息平臺、廣大市民了解市情、學習交流的教育基地。展館共分為五個功能區,即數字沙盤區、規劃展覽區、互動模型區、臨展公示區和規委會……[詳細]
揚州教案舊址
  揚州教案舊址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皮市街147-149號。舊址為基督教堂,1868年(同治七年)英國傳教士戴德生所辦,為揚州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此前,有法國傳教士于1867年冬在揚設育嬰堂,僅半年多即虐死嬰兒四十多名,激起民憤。1868年夏,揚州人民張貼揭貼,反對“洋教”,清兩江總督曾國藩妥協媚外,將揚州知府撤職,賠償“損失”,并立碑保護外國教會,是全國影響最早的教案。教案舊址占地約800平方米,大門東向,現存兩幢南向二層樓房及水井一口。樓房基本保持原樣,后樓面闊五間,前樓面闊三間,兩樓間教堂原址已改建為平房。原大門仍在,門前碑已不存,另在兩樓前東墻開了便門。現用居民住宅。……[詳細]
173、四眼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眼井
  四眼井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大實惠巷23號。又稱“胭脂井”。井所在地常府巷為明初名將常遇春(1330-1369)賜第。四眼井,傳內常府廚房用井。井上覆蓋四塊外方內圓井口石,上置四石欄。今井欄已不存,余皆完好,為居民用井。……[詳細]
174、邱氏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邱氏園
  邱氏園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廣陵路292號。民國初年染料商邱天一建。現存大廳、二廳及住宅樓計四進。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大廳硬山頂,前帶卷棚,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原西部花園毀于1966年。位于廣陵路至南河下鹽商住宅群歷史文化街區北側,應加以控制保護。……[詳細]
175、如意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意橋
  如意橋如意橋位于太--頭西側,東西向橫跨于小秦淮河上,始建于清光緒七年(1868)。磚拱結構,橋面長15米、寬2.7米。磚砌橋欄,上鑲“如意橋”、“同治七年立”、“埂子街公捐重修”石額題記。1978年、2002年修繕。……[詳細]
紫竹觀音庵
  紫竹觀音庵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槐樹腳小井巷5號。系晚清陳氏所筑之家庵,坐北朝南,前后三進,占地約1260平方米。第一進面闊七間,第二、三進面闊均為五間,東西兩側配有廊房。后院東側和北側各有住房三間。第三進大殿進深七檁,前廊為海棠紋卷棚,整個建筑,保存完好。東為吳道臺宅第,西鄰朱自清故居,文物景點可連點成線,形成旅游區。……[詳細]
旌德會館
  旌德會館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位于彌陀巷1-7號,為清代安徽旌德鹽業客商創辦。揚州城區內原屬于旌德會館產業的老房子頗多。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城區內彩衣街90號、92號、94號、75號;彌陀巷1號、3號、5號、7號;國慶路360號,原史可法路123號、339號;原埂子街152號(現為埂子街146號),皆有原屬旌德會館的產業。旌德會館,也是揚州最早設立的會館之一。根據現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老房契記載“立賣民地民房文契許蓼齊今將祖遺承分民房一所,坐落大東門外司前三鋪大街,彌陀寺巷口西首朝南地方……出賣給梅德盛名下永遠為業,當日憑字中估值時價白銀捌佰侍拾兩……。”其中大東門外司前三鋪大街,即今彩衣街;彌陀寺巷品,即今彌陀巷口。梅德盛名義買房之后即為旌德會館產業,在這后來原契紙上印記注明“此系……[詳細]
178、灑金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灑金橋
  灑金橋單孔磚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于汶河(唐代官河)之上,東西長21.2米,寬13米,矢高5.2米,橋凈跨7.3米,建筑面積275.6平方米。橋底座基礎為青石質,在近外側有石槽,最初可能有水關設置,重修后廢棄水關,成為進出城門甕城的橋梁通道。從拱券上的銘文磚“咸豐二年二月六日修”來看,清代中晚期對其進行了大修。2005年南門遺址考古發掘并修復。……[詳細]
南河下116號民居
  該民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南河下街116號,清代建筑。該民居占地面積64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三進,硬山頂。第一進為大廳,面闊五楹,進深七檁,前置卷棚廊軒,大小柁梁兩端均有卷殺,前有抄手廊環抱,南廊中部為大門,磨磚門樓。第二進為兩層樓房,底層面闊五楹16.3,進深七檁5.8米,兩側有廂房,第三進面闊五楹16.3米,進深七檁6.8米,兩側有廂房,西廂房均有門通西側火巷。大廳為機電設備公司用作倉庫,北側兩幢樓為城南房管所直管公房,現為居民住宅。……[詳細]
180、藕香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藕香橋
  藕香橋石拱橋,長29.1米,寬4.8米,矢高4.8米,建筑面積139.68平方米。原名法海橋,明嘉靖四年(1525),揚州衛指揮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為畫舫到達平山堂的必經之地。1963年,橋石欄桿改為水泥預制,上飾蓮花圖案,重修石級,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