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連云港市 > 連云區旅游

連云區文物古跡介紹

龍門村摩崖題刻
  龍門村摩崖題刻位于連云區墟溝鎮龍門村小棺材山(后大門)臨海石壁上。石刻高1.5米,寬2.5米。為光緒己亥年(1899)黃道傳書。文曰“云水蕩胸”四字,隸體,字徑約50厘米。下為跋文,楷書。石刻之書體規整,結體豐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士大夫循規蹈距的風格,為研究晚清書法藝術提供了資料。1982年公布為連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宿城人民會堂
  宿城人民會堂(1968年)宿城人民會堂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宿城街道寶山村桃園路。建于1968年10月初,整體建筑全石結構,中軸對稱,進深46米,寬18米;門廳寬3.9米,長10米;廊柱直徑0.4米,柱基石直徑0.6米,高3.2米;三扇門偏門1.6米,高3.2米,中門2米,高3.2米。該建筑一直作為會堂、影劇院等使用。……[詳細]
“金剛石”摩崖石刻
  “金剛石”摩崖石刻(清)“金剛石”摩崖石刻位于宿城街道萬壽山南麓西側,清道光十五年(1835)兩江總督陶澍題勒于一突兀石壁上,文曰“金剛石”,楷書,刻面長3.6米,高1.2米,字徑約40厘米。該石刻與萬壽山抗日石刻群、仙人屋景點、仙人屋石刻群、宿城水庫游覽區渾然一體,人文與自然景觀積淀厚重。……[詳細]
龍潭澗摩崖石刻
  龍潭澗摩崖石刻位于連云區高公島鄉黃窩村龍潭澗的石壁上,共二處,一為民國辛酉(1921年)新縣張恩沛的隸書,一為民國十年(1921年)新縣張百川的楷書。二刻皆為詩刻。張恩沛之隸渾厚凝重,張百川之楷工整豐腴,有一定的藝術價值。1982年公布為連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
  “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東海郁林觀東巖壁記”摩崖題刻唐開元七年(719)連云港云臺山麓 ……[詳細]
東連島東海瑯琊郡界域刻石
  東連島東海瑯琊郡界域刻石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連島鎮東連島村蘇馬灣海邊沙灘。1987年發現,東連島東海瑯琊郡界域刻石共有兩處,一塊在蘇馬灣,海拔約5米;另一塊在連島東端的羊窩頭,刻石面向北方的大海,在海拔約8米處。羊窩頭刻石現已風化斷成兩截,只剩下20多字;而蘇馬灣刻石,全文60個字,字字清楚可辨,內容為:“東海郡朐與瑯琊郡柜為界,因諸山以南屬朐,水以北屬柜,西直況其。朐與柜分高頂為界,東各承無極。始建國四年四月朔乙卯,以使者徐州牧治所書造。”。它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完好,內容明確,有確切紀年的唯一一塊漢代界域刻石。……[詳細]
云臺山抗日石刻群
  云臺山抗日石刻群(省級)簡介:位于連云港市云臺山一帶,共有萬壽山、飛來石、東陬山、圍屏山、東磊、鹿場、徒然洞7處抗日石刻。石刻群真實地反映了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守軍在連云港保衛戰中的悲壯歷史。有“保我山河”、“保衛疆土、復興中華”、“人心不死,國必不亡”、“云臺山上霧茫茫,此是抗日大戰場。百日爭奪暫歸去,可恨倭兒未斬光”等石刻,并有題記。其中南城東山摩崖題刻的時間、人物、姓名鐫刻十分清晰,是一處珍貴的以愛國主義為題的生動教材。200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①萬壽山抗日石刻:以石刻為基點向東延伸至100米處;南至宿城水庫;西至仙人屋石刻;北至萬壽山山頂。②飛來石抗日石刻:南至大桅尖山路邊;東、西、北各延伸至20米處。③東陬山抗日石刻:以東陬山西南向防空洞口為基點,向東南延……[詳細]
東海孝婦祠遺址
  東海孝婦祠遺址位于連云區朝陽街道,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東海孝婦祠遺址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崇善寺遺址
  崇善寺遺址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唐。類別為古遺址。崇善寺遺址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0、由吾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吾廟
  由吾廟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由吾廟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長春庵石刻
  長春庵石刻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明。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長春庵石刻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霄洞石刻
  清霄洞石刻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元清。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清霄洞石刻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呂端山摩崖題刻(五言詩)
  呂端山摩崖題刻(五言詩)(民國)呂端山摩崖題刻位于高公島街道黃窩村呂端山上。在臨澗一石壁上的高1.3米,寬0.8米的淺龕內。題刻內容為五言詩,字徑10厘米,楷書。詩意為退隱山中淡泊名之意。--題并書,鈐印兩方,印文模糊不清。呂端山摩崖題刻與龍潭澗題刻、龍潭題刻遙相呼應,是黃窩風景區重要的人文景觀。……[詳細]
54、捍海埝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捍海埝
  捍海埝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隋。類別為古遺址。捍海埝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5、胡海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海墓
  胡海墓位于連云區連云街道陶庵丫髻山西側,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2018年11月13日,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連云港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華蓋山西周末春秋初墓葬群
  華蓋山西周末春秋初墓葬群位于連云區中云街道,年代為西周末春秋初。類別為古墓葬。華蓋山西周末春秋初墓葬群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興國禪寺遺址
  興國禪寺遺址位于連云區朝陽街道,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興國禪寺遺址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山始祖石
  平山始祖石(明)平山始祖石位于連云區云山街道平山社區黃墓莊南端,東港中學西北側,面向五羊湖平原,北側為云臺山西南麓。該石雕高1.66米,上部為“0-”部分,長0.43米,外徑長97厘米,上粗下細,下部分略呈方形的柱體,八面楞角渾圓,高1.22米。在“0-”與石柱相連處,0-突起,頭尖部平圓,有一凹槽,槽深2.2厘米。視其全貌,酷似成年男子的外生殖器。此石柱學名稱作“石祖”,或稱“始祖石”。是原始社會在崇拜特別是生殖崇拜、性崇拜的生命文化遺存,其習俗距今已有6000年。始祖崇拜始于原始社會后期,當時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人類在與自然界斗爭中迫切需要壯大發展實力,尤其是人類自身的繁衍。于是,生殖崇拜成為人類的原始宗教,進而逐步確立了男性生殖崇拜的生命文化現象。隋唐以來一直在東部沿海地區流行,平山的……[詳細]
抗日紀念碑
  抗日紀念碑位于連云區朝陽街道,年代為民國。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抗日紀念碑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山黃兒墓
  平山黃兒墓(宋)平山黃兒墓坐落在云山街道平山社區黃墓莊居民區。黃兒墓全石結構,墓高7米,墓道口寬13米,墓室方形、石砌、條石壓頂,封土2米。占地面積600㎡,原系黃氏墓葬,后為藏軍洞。宋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在《夢溪筆談?卷四?辯證二》中記到:“海州東海縣西北有二古墓,《圖志》謂之‘黃兒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