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湖北省
>
咸寧市旅游
咸寧市文物古跡介紹
湖北省
赤壁市
咸安區
通城縣
通山縣
崇陽縣
嘉魚縣
咸寧市文物古跡
咸寧市紅色旅游
咸寧市名人故居
4A景區
咸寧市十大景點
全部
咸寧市特產
咸寧市美食
咸寧市地名網
咸寧市名人
[移動版]
21、
壽昌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壽昌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崇陽縣金塘鎮金塘村,清代建筑。1935年2月,為紀念1934年11月犧牲的原湘鄂贛省委書記、紅十六師政委陳壽昌,湘鄂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以崇陽金塘為中心,將崇陽、通城、修水三縣邊隅之地區建立“壽昌縣”,縣政府駐金塘村。該舊址占地面積約750平方米,為兩層磚木石結構建筑,坐東朝西,面闊七間,一進二重,硬山灰瓦頂。正門墻壁上共有六個雕花石窗,紋飾各異,人物形態栩栩如生,石窗之下為條石壘墻;屋內橫梁上雕刻戲劇人物,刻劃精細。該舊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同時,也為我省古民居相關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詳細]
22、
米應生故居
米應生故居位于崇陽縣,共有兩處,一處在白霓鎮浪口村,是其出生及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另一處在天城鎮白泉村,是其自京師返鄉后的居所。浪口村米氏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坐西朝東,四合院式布局,一進三重,有門廳、中堂、后堂和廂房,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白泉村米氏故居建于嘉慶初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有門廳、正屋及廂房,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單檐硬山青瓦頂,明間抬梁式構架,兩山穿斗式構架。米應生(1780-1832),字石泉,號桃林,京劇創始人之一,漢調名伶。其故居是研究中國京劇發展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
[詳細]
23、
節山大夫第
節山大夫第位于通山縣通羊鎮鄭家坪村,清代建筑。包括大夫第、孝子坊、種子橋。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年間,坐東朝西,面闊五間,通深三進,占地840平方米,硬山頂式,青磚及頂,青瓦覆蓋,前后廳穿斗木構,正廳抬梁構架。孝子坊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28),平面呈“八”字形,面墻呈三門四柱牌樓形式,正門頂額匾牌為欽賜“皇恩旌表”龍風碑,中額為“孝子坊”,二側及上下均為磚塑面墻與彩繪的裝飾。種子橋為單拱單券單伏石拱橋,拱券石排列為橫聯拱券。節山大夫第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對于研究地方傳統文化及宗族倫理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24、
汀泗橋烈士陵園
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遺址位于咸寧市汀泗橋鎮京廣鐵路西側西山頭上,距汀泗橋鎮500余米,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6年8月25日至26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葉挺獨立團等將士同吳佩孚的北洋軍在此展開了一場空前的激戰,北伐軍大敗吳佩孚的北洋軍,使反動軍閥吳佩孚從此一蹶不振,為北伐軍進軍武昌開辟了道路,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烈士陵園主體建筑有紀念碑、六柱亭、墓、紀念館等,占地2500平方米,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詳細]
25、
羊樓洞志愿軍烈士墓
羊樓洞志愿軍烈士墓位于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1951年5月,中南軍區在羊樓洞組建第七預備醫院,11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七預備醫院。在創建后的五年里,共收治抗美援朝戰爭前線傷員和中南軍區內部傷病員六批1200多人,經醫治無效死亡142名,全部安葬在老營盤茶山上,形成現有的烈士墓。墓坐東朝西,12排142座,其中137座有碑文,記錄了每位烈士的籍貫、所在部隊番號和犧牲時的年齡。國內集中安葬抗美援朝時期革命烈士的地點僅有三處,此為其中之一,具有較高的價值。……
[詳細]
26、
吳王行祠
吳王行祠位于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界石山,三國時期吳蜀兩國以此山為界來劃分各自勢力范圍,故此山得名界石山,此山所在村落得名界石村。赤壁之戰期間,東吳大帝孫權曾在界石山上設立行宮,坐鎮指揮抗擊曹軍。后人為紀念孫權,于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635年)在行宮原址上修建吳王行祠。行祠內供奉有吳主孫權及張昭、周瑜、魯肅、諸葛瑾、呂蒙、陸遜、徐盛、丁奉等八位東吳名臣塑像。因歷史原因,行祠兩度被毀,現存吳王行祠復建于1993年。地址: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建議游玩時間:1-12月……
[詳細]
27、
無名英雄墓
在黃龍山天岳關西側。是國民革命軍92師為紀念該部隊在魯南、鄂南抗戰陣亡的將士,于1939年2月至10月修建的。整個陵墓區占地500畝,由儀門、墓道、永久亭、主墓、英雄泉、墓群組成,全部用條石構筑。主墓前方有高2米,寬5米的石碑墻,鐫刻蔣中正題詞“氣壯山河”。1988年,為紀念抗日戰爭爆發50周年,通城縣全面修繕了該墓。199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中央電視臺在7月18日的新聞聯播中播放介紹了該墓。……
[詳細]
28、
中共通城縣蘇維埃舊址
中共通城縣蘇維埃舊址位于咸寧市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建于清代,為黃氏宗祠。1927年,羅榮桓領導通城、崇陽農民暴-動后,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成了革命根據地。自1929年建立第一個黨小組起,繼發武裝暴-動、建立武裝隊伍,并在塘湖鎮黃氏宗祠內成立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面闊14米,進深20米,一進二重,單檐硬山灰瓦頂。設有戲臺。該舊址為研究通城縣清代宗族祠堂的建筑形制、風格以及通城縣革命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詳細]
29、
長山垴遺址
長山垴遺址位于咸寧市咸安區賀勝橋鎮桃林村,商周時期遺址。分布于仙姑山、涂角山、孵雞山、長山、長山垴5個山包上,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3米。2008年考古發掘,在長山垴發現東西走向壕溝兩條,相隔20~30米。壕溝口寬5~10米,底寬3~7米,深1.5~2米。壕溝內文化堆積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紅燒土塊及陶片。在遺址中部發現有夯土臺階。該遺址布局很有特色,對研究鄂東南地區青銅時代文化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價值。……
[詳細]
30、
蒲圻城墻
蒲圻城墻位于赤壁市區。始建于唐貞觀七年(633)。歷代均有修繕,現城為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周長3.5公里,城墻高7米,厚5.3米,設“聚奎”、“迎薰”、“豐樂”、“寶城”、“通匯”、“拱極”等六座拱券式城門,高5.2米,寬4.4米,深5.3米,券石縱聯砌置,三券三伏。城樓、“寶城”、“豐樂”門及部分城墻被毀。蒲圻城墻是湖北省現存最完整的石城墻,對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縣級城市防御體系建設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
[詳細]
31、
白泥譚氏宗祠
譚氏宗祠位于通山縣大畈鎮白泥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576平方米。中軸對稱布局,自前至后逐步抬高,有門廳、前廳、后廳、祖堂及配房、廂房。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梁柱、枋、門、窗施多種圖案木雕構件。該宗祠是鄂東南富水沿線現存規模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大型公共建筑。(第五批)1930年3月,通山縣蘇維埃政府在此召開一、二次代表大會,選舉了政府主席,通過了土地法令,成立了縣、區、鄉三級政府。……
[詳細]
32、
王氏老屋
王氏老屋位于咸寧市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積736平方米,由正屋、橫屋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闊五間,深四進,青磚筑體,硬山青瓦頂,一字式山墻,八字形面墻,檐下以磚砌成倒須彌座式,通飾斗拱彩繪,一、二、三進為穿斗抬梁混合構架,四進為穿斗木構。橫屋依正屋東墻而建,大門頂飾磚質貼面門樓,面闊三間,通深四進,各進巷門與正屋連通,裝飾基本與正屋相同。該老屋對研究清代鄂東南山區鄉土建筑布局、結構與形式有重要意義。……
[詳細]
33、
陳壽昌烈士墓
陳壽昌烈士墓位于崇陽縣金塘鎮畈上村。陳壽昌(1906-1934),浙江省鎮海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蘇維埃全國總工會委員長、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湘鄂贛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六師政委等職。1934年犧牲于此。墓封土堆高1.5米,底徑3米,墓前立“陳壽昌烈士之墓”碑。它對研究陳壽昌烈士革命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第五批)……
[詳細]
34、
通山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位于咸寧市通山縣九宮山管委會楠竹廠。建于清代。建筑面積4400平方米,有房屋100余間,天井30余個。坐東朝西,采取以正屋為軸線,側屋分布于正屋南北兩側巷道的對稱布局,互設堂屋,按左為大的順序排列,總體上形成南北拱衛的形式,平面布局呈“井”字狀。正屋中廳尚存“旌表節孝”、“晉秋繹師”兩方木匾。該建筑功能設施齊全,文化內涵豐富,是鄂東南自然農業經濟條件下的典型居住形式。(第五批)……
[詳細]
35、
牮樓橋
牮樓橋位于咸寧市通城縣麥市鎮天岳村牮樓咀。天岳村牮樓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距天岳關約五里左右。在腳踏三省指示牌路口向右下走一里路,古橋、驛路、古樹都在牮樓咀。保護范圍:牮樓橋及周圍一定范圍,由橋體、橋頭兩側石砌駁岸端點以及西北側70米古道邊沿連線圍合而成的區域,呈不規則圖形。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基準,向東、南、西南延伸至村級公路邊沿,其它方向與保護范圍邊界重合。……
[詳細]
36、
青山崖洞堰
青山崖洞堰位于崇陽縣青山鎮青山村青山巖洞內。建于咸豐六年(1865)依托天然巖洞建成,圓形洞口,寬2-15米,洞內約250米處有一深潭,潭內以磚石砌筑攔水壩,再用陶涵管將潭水引至洞外。共拼接陶涵管200余件,全長400余米。因架設涵管壘砌磚石墩座20多個,洞穿鐘乳石十余處,巖壁上插裝石挑梁160多根。近洞口處立光緒二年(1876)石碑1通,記修堰經過。(第三批)……
[詳細]
37、
南如寺
南如寺位于風景秀麗的三湖連江湖畔,背倚白云山麓,始建于唐代,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毀。1994年嘉魚縣政府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成立了縣佛教協會,并由佛教協會自籌資金重建南如寺,寺廟于1997年落成。廟內現有殿宇5座,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另有地藏王殿、大悲殿、觀音閣等,總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地址:嘉魚縣魚岳鎮牛頭山村建議游玩時間:1-12月……
[詳細]
38、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何功偉烈士故居位于咸寧市桂花鎮花園村,故居為清朝民居建筑形式。何功偉烈士(1915——1941),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后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就義舊址含楊家老屋、集中營囚禁處、就義處,位于恩施市小渡船辦事處方家壩村,1941年何功偉在此被關押、殺害。李先念、王任重、錢瑛為其題詞。(第四批)……
[詳細]
39、
重修咸寧堤記碑及石枧堰
重修咸寧堤記碑及石枧堰重修咸寧堤記碑位于嘉魚縣潘灣鎮蔡家店四邑公堤赤壁管理段,清代,碑文內容是記述重修四邑公堤的有關事宜,共844字。石枧堰位于崇陽縣白霓鎮堰下村白石港中段,系唐代始建、清代重修的水利工程,方條塊麻石拌石灰漿砌成,長185米、寬16米、高6米,保存有清雍正三年“重修石枧堰碑”。(第四批)……
[詳細]
40、
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
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位于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街道、新店鎮街道,明、清代。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全長1000余米,青石板街面,保留有鋪面建筑80余處。磚木結構,為一進二重、三重、四重;新店明清石板街全長1500余米,青石板街面,街面兩邊現存古舊民宅200多處,為前店后宅,一進三重、五重。(第四批)……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咸寧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咸寧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咸寧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咸寧市A級景區名錄
·
咸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2020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區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優質服務景區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氣景區
·
2021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區
·
湖北省2022年最美城市公園
·
2022年湖北省旅游休閑街區
·
2022年度湖北省旅游度假區
·
2022年湖北旅游名街
·
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
2023年湖北旅游名街
·
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
亚洲色在线观看
|
亚洲成aⅴ人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