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徐州市 > 鼓樓區旅游

鼓樓區文物古跡介紹

徐州文廟
  徐州文廟始建于宋,位于現徐州市鼓樓區黃樓辦事處永康社區居委會河清路街道96 號。現存大成門、大成殿、月臺和尊經閣臺基。大成門為歇山式屋頂,面闊三間15.8 米,進深7.6 米,高9 米,木直欞門窗;大成殿面闊五間寬20.25米,進深13.1 米,高11.7 米,方格門窗,檐下三層斗栱;月臺長20.75 米,寬9.6 米;皆歇山頂覆琉璃瓦。原文廟格局完整,按照朝廷對地方孔廟的要求而建,共3路5進庭院,貫穿在南北中軸線上,占地近2萬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為影壁、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大成門前為泮池,左右為配殿,東南角為奎星樓。是徐州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后因歷史原因僅存大成門、大成殿。1989年徐州市人民政府撥款對大成門、大成殿重新修建。北宋詩人陳師道曾為徐州文廟州學教……[詳細]
吳亞魯革命活動舊址
  吳亞魯,原名吳肅(1898—1939),江蘇如東縣人,徐海地區共產黨黨團組織創建人之一。舊址為帶前廊的清式廂房建筑,坐西朝東,灰磚黛瓦,前有一排廊柱,共計14間,面積約300平方米。“吳亞魯革命活動舊址”所在的這一片地方曾是江蘇省省立徐州女子師范學校校址。1919年吳亞魯進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專科讀書,1922年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并負責團的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8月,吳亞魯從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后受上級黨組織派遣,到徐州開展革命活動。他以江蘇省立徐州女子師范學校教員的身份為掩護,組織青年互助社,引導學生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和進步書刊,在進步學生中間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員。1925年6月,吳亞魯等共產黨員成立了中共徐州支部,吳亞魯擔任支部書記,這是徐州地區最早的黨支部,并發展了第……[詳細]
九里山白云洞古生物化石地點
  九里山白云洞古生物化石出土地點位于九里山西坡,洞口呈半圓形,高3米,寬4米,白云洞為晚寒武世薄層白云質灰巖斷層破碎帶水蝕的裂隙洞,規模不大但延伸甚深。1994年,拾屯鄉在開發白云洞時,從洞內裂隙處淺層的粘土堆積層0-土數以千計的哺乳動物化石,經鑒定分屬三門馬、中國鬣狗、李氏野豬、葛氏斑鹿、腫骨鹿、羚羊(未定種)、熊(未定種)、牛(未定種)等3目6科8屬8種古哺乳動物化石。其地質時代大體與南京湯山第一地點古猿人動物群或北京古猿人動物群同時,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2.7—50萬年,被編為南京湯山第三地點。同時在該洞還發現了十數個人類頭蓋骨,已被鑒定為智人頭骨化石。另外,還出土并發現有部分的骨器、打制石器、疑似火燒遺跡等。至2005年一期發掘結束時,白云洞已深挖致距洞口地坪40m左右,新的化石不斷……[詳細]
白集漢墓
  白集漢代畫像石墓,1965年經由南京博物院清理發掘,該墓為徐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東漢祠畫像石墓。墓葬規模較大,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刻技法精湛、高超,對研究漢代的社會制度,特別是探討徐州地區漢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該墓采用了平地起墳的建造方法,上有較大的封土堆,墓葬整體結構由祠堂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墓室分為前、中、后室,中室附有左右耳室,后室呈長方形,并由石板隔開,為夫妻合葬放置器具的地方。整個墓室為疊澀式封頂。該墓畫像分別雕刻于祠堂及前、中、后室。畫面內容十分豐富,其題材涉及社會生活、神話傳說、仙境祥瑞、歷史故事等諸多方面。如反映現實生活的車馬出行、拜謁饗宴、博局對奕、舞樂百戲等;反映神話傳說的玉兔搗藥、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等;反映祥瑞題材的珍禽異獸、瑞木……[詳細]
徐州寶蓮寺
  寶蓮寺是典型的印度風格寺廟,位于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104國道旁邊,是香港人創辦的。寶蓮寺是一座重建的寺院,初一十-要門票,寶蓮寺平時門票賣60元。寺里有中國最大的室內佛,這是寶蓮寺的亮點。室內佛被安置在整個寺廟的最內處,信佛的游客可以去看一看。寺廟外有賣吃食的,都是簡單的當地食物。景點位置江蘇省徐州市長安大道楊山路口……[詳細]
徐州平山寺
  徐州市平山寺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九里山平山口北側,是徐州市歷史上八大名寺之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山寺始建于629年(唐貞觀三年)。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敕命在各戰場建寺,“以紀功業”,“祭奠亡靈”,因此而建徐州平山寺及功德塔,并欽敕寺額。當時名為“四面佛寺”,1343年(元至正三年)改建并命名為“平山寺”。平山寺是一個十分幽靜的千年古寺,在古時的徐州是一個大廟,虎山下面的雙峰寺、團山上面的白云寺都是平山寺的子廟。在清朝,它是云龍山興化禪寺的上院,比興化禪寺有名氣。原先寺廟里建筑十分宏大,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蝕,2005年修繕前大多已破損,但依然無法掩飾這座寺廟曾經宏偉的規模,這從寺廟的外觀建筑框架便可看出。寺廟所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從古至今,這里的香火一直繁盛。……[詳細]
臥牛山漢楚王墓
  臥牛山漢楚王墓位于徐州市區西處,山體并不高大,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海拔約21.35米。臥牛山楚王(后)墓開鑿在山的北麓,1980年發掘。現就地保護。(李館長填)墓葬為橫穴式巖洞墓,墓葬方向坐南朝北。整個墓葬由墓道、甬道及前室、后室、側室三個墓室組成,全長約40余米,總面積約100平方米。墓道為前寬后窄的長斜坡形,長18米、前端寬2米、后端寬1米,墓道內以紅黏土夯實。甬道位于墓道后,平頂,寬1.02、高1.8米。以前室為界分為前后兩段,前段長2.4米,后段長9.4米。甬道開鑿規整,四壁平整,轉角處棱角分明。前室位于前后兩段甬道之間,甬道從前室東部穿過。前室平面呈橫長方形,東西長5.9、南北寬3.5米,兩面坡式頂,中脊高3.2米。前室已被盜掘一空,未發現任何陪葬品。后室位于甬道的……[詳細]
張良墓道碑
  1983年在清理黃河故道時,在黃河故道壩子街橋東南地下8米處發現。石碑保存完好,碑題為“漢留侯張公諱良字子房墓道”,明嘉靖18年(1539年)直隸徐州知州陸時望等立。出土后存放于徐州博物館內,199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該碑被移至出土地點重立。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與韓信、蕭何并列為“漢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去向鮮為人知。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死后葬于留城附近的微山島上,現微山島上有張良墓及墓碑。在墓道碑出土地點同時出土有清雍正六年的渡口禁碑。可知……[詳細]
黃樓賦碑
  北宋元豐元年(1078),時任徐州知州的蘇軾為慶祝戰勝洪水而興建黃樓,九月九日重陽節,蘇軾主持盛典,慶祝黃樓落成。并將《黃樓賦》碑立于樓中,碑呈方柱型,文滿四面。《黃樓賦》碑文是蘇轍撰寫的長賦,由蘇軾親筆書寫刻制成碑。宋碑已毀,現存為明代摹刻碑,青石質,高2米,四面,每面寬0.54米,文33行,滿行35字,楷體。樓內另存碑刻13通。1987年重建黃樓,遺存的20多塊碑刻皆鑲嵌在樓內。北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蘇軾由密州調任徐州知州。七月十七日黃河在澶州決口,洪水波及徐州,大水圍城,水深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搶筑大堤,夜宿城上巡查險情。臨危時刻,以詩言志“坐觀入市卷閭井,吏民走盡余王尊。”一旦堤防潰崩,他甘愿像漢代東郡太守王尊那樣,以身填堤,力挽狂瀾,確保百姓和屬下脫險。抗洪保城的奮……[詳細]
米山墓群
  米山位于徐州市區以北六公里處,屬鼓樓區拾屯鄉天齊村,該山大致呈橢圓形,海拔100.2米。米山東南鄰簸箕山,西北為鳳凰山,此兩山中均發現有漢代墓葬。1986年,天齊山村民在米山西小山頭取土時,發現了一座豎穴墓。1991年,在米山山頂又陸續發現了3座墓葬,均由徐州博物館進行發掘清理。米山為頁巖結構不宜開鑿洞室,因此,此四座墓均為石坑豎穴墓。米山及其周圍的小山,是西漢墓葬較集中的地方,幾乎每座山頭都有墓葬的發現,墓主身份都相對較高,如龜山楚王劉注墓、宛朐侯劉埶墓等。因此,該地當為漢代貴族的重要葬區。米山四座墓的結構大致相同,出土隨葬品的時代差異不大,且四座墓葬位于同一座山上,應為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一號墓位于米山西小山頭頂部,長方形,,東西長3.5、南北寬3.12米。墓坑內以黏土夯實,夯土下為墓室……[詳細]
琵琶山漢墓群
  琵琶山漢墓群位于徐州市鼓樓區琵琶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至本體區域向外3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殷莊路西側道路紅線與山林紅線重合,西至現狀山間道路東側,南至琵琶山村北側與山林紅線重合,北至琵琶山制高點向北5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线码 | 色就是色亚洲欧洲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