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秦淮區旅游

秦淮區文物古跡介紹

81、淮清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清橋
  淮清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建康路東段,因古青溪與秦淮河在此匯流而得名。橋建于南朝時期,原名淮青橋,但后人通稱它為淮清橋。古橋畔有亭,供人歇息。橋亭有聯,集唐代詩人劉禹錫、韋莊的名句:“淮水東邊舊時月,金陵渡口去來潮”。意境清雅,為金陵橋聯佳作,F橋為清嘉慶年間重建,惜亭未重建,聯亦不存。東晉王獻之迎桃葉的渡口桃葉渡,即在此橋附近。明末詩人余懷寫“青溪”詩,對當年淮青橋面貌有描述。詩云:“樽前絳雪押冰綃,海上仙云墮砌橋,欲問先生歸游處,青溪渡口赤欄橋”。《儒林外史》一書多有述及。解放后,橋面和橋欄都進行了整修,現橋長17米,橋寬14米仍為石拱結構;辞鍢驗槟暇┦形奈锉Wo單位![詳細]
常府街30號民國建筑(陳果夫陳立夫公館)
  常府街30號民國建筑位于秦淮區常府街30號,年代為民國。陳果夫陳立夫公館位于常府街30號,坐北朝南,南臨常府街,后靠文昌宮,四周有圍墻,原占地3000平方米。前面沿街一幢二層樓房是交通銀行借用陳氏地于1946年建,作為該行職工宿舍,立約若干年后房屋無條件歸陳氏所有。此屋于1993年拓寬常府街時拆除,后延街建了新樓仍為銀行使用,F存后面西式樓房兩幢:東樓三層,原為陳果夫所住;西樓二層,原為陳立夫所住。另外還有平房五幢。樓房、平房共92間,建于1935年。1949年由第二公產管理處接管,1952年復查時原有格局及裝飾皆基本未變。2006年6月,常府街30號民國建筑被公布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83、玄津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玄津橋
  玄津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西安門西側,是一座三拱石橋,始建于明初,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因明代皇城建造在南京城東,當時官員日常出入皇宮大多經由玄津橋對面的西安門,當年是使用頻繁的交通要道。據史載,玄津橋橋欄原兩端各有一對石獅子,如今僅余一只。盡管如此,在橋東南側保留著的這一小截原始橋欄,還是珍貴異常。依照這一范本,2001年仿照明代風格用漢白玉修復了橋欄。粗壯的方形柱頭,上面覆以蓮瓣紋樣。欄板處采用的則是傳統的寶瓶裝飾,意喻“出入平安”。玄津橋下沿河道有可供散步的約一米寬的小道,玄津橋的橋墩呈階梯狀,堅實牢固并且極具藝術美感,具有防幢擊、減緩水流的作用。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京郵電局舊址
  南京郵電局舊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建康路110號,太平南路與建康路交匯處,是南京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郵局,是民國時期保存下來的一處重要郵政舊址,也是20世紀20年代西方古典建筑形式傳入中國的代表作之一。南京郵電局舊址始建于民國九年(1920年),民國十二年(1923年)正式建成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為建康路郵政支局,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清朝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南京貢院街設立的南京郵政支局標志著南京郵政事業的開始。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南京辟為通商口岸后,郵政事業迅速發展,網點建設由城區擴展到句容、浦口、溧水、六合等地。民國九年(1920年)12月,南京郵政總局在貢院街原南京郵政局舊址(今金陵路15號、建康路110號),購買基地1112平方……[詳細]
侵華日軍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
  利濟巷侵華日軍慰安所舊址是亞洲最大的日軍“慰安所”舊址利濟巷侵華日軍慰安所舊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利濟巷,由利濟巷2號“東云慰安所”舊址和利濟巷18號“故鄉樓慰安所”舊址組成,是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日軍“慰安所”舊址。道勝堂舊址位于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408號,南京市第十二中學校園內,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曾在此居住并傳教。道勝堂舊址是侵華日軍--的重要歷史見證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2019年10月7日,侵華日軍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86、南京九龍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九龍橋
  九龍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龍蟠中路通濟門橋西側秦淮河上,明南京京城通濟門遺址外。橋始建于明,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因與通濟門毗連,又稱通濟橋。九龍橋為無鉸五孔石拱橋,長約51米,寬13米,五拱分別坐落在四只棱形分水橋墩上。抗戰初,九龍橋中部大拱毀于戰火,后一直用木板架搭通行,1966年由市政建設部門修復,增設水泥橋欄,F九龍橋東側為龍蟠中路,東南臨節制閘,西與東水關遺址公園和明城墻連為一體。九龍橋是明代秦淮河上重要橋梁之一,是研究明代南京城市格局、水系格局及城市歷史的重要實物遺存。2019年,南京九龍橋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唐宮城及護龍河遺址
  南唐宮城及護龍河遺址位于秦淮區張府園、洪武路,時代為南唐。南唐宮城及護龍河遺址在南京張府園南側、建鄴路之北,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南唐宮城東南至升平橋,南至今內橋,西南至今羊市橋,北至今洪武路北虹橋。宮城成方形,周長月2.7公里,高約7.9米,下闊約4.74米。當年皇宮的大致位置:“內橋之北,東盡升平橋,西盡大市橋,北至小虹橋”,南唐皇宮呈方形,宮城東、西、南三面都有城門,只有北面沒設城門。南唐皇宮的具體位置,按照現今的地圖來看,其北界為今羊皮巷、戶部街一線,南界為今內橋北建鄴路、白下路一線,西界在今張府園小區有石砌駁岸的水道一線,今木料市、大香爐、明瓦廊一線道路為當時宮西外側大街,東界約在今火瓦巷一線。宮城的中軸線大約為今洪武路一線。宮城的平面形狀大致接近方形,南北略長,東西略短。當時的南唐……[詳細]
南唐城墻遺址
  南唐城墻遺址位于秦淮區江寧路東側,時代為南唐。南唐城墻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89、大中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中橋
  大中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通濟門內,龍蟠路、大光路、建康路、白下路交匯西側,古稱白下橋,是南京古橋,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橋墩為歷史原物。大中橋幾經拓寬,現為南京城南的一處交通要道。早在六朝時期,現在的大中橋一帶是當時建康城的衛城“白下城”之東門,楊吳(后為南唐)筑城時,就青溪河挖掘護城濠,有橋跨濠而處東門之外。門前青溪橫跨大橋,得名“白下橋”,這便是最初的大橋。抗清名臣黃道周在白下橋畔殉難,南京人將白下橋名改為大忠,后為避清廷--,稱大中橋,橋名沿用至今。大中橋已有近千年歷史,早在六朝時期,現在的大中橋一帶是當時建康城的衛城“白下城”之東門,楊吳(后為南唐)筑城時,就青溪河挖掘護城濠,有橋跨濠而處東門之外。門前青溪橫跨大橋,得名“白下橋”,這便是最初的大橋。唐高祖武德九年(六……[詳細]
90、封四氏碑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封四氏碑
  封四氏碑位于秦淮區夫子廟大成殿內,時代為元。封四氏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91、內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橋
  內橋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新街口南,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中華路、中山路、建鄴路、白下路于此交匯,因系南唐國都的宮城(大內)所直之橋,故稱內橋!渡显h志》:內橋在御街(中華路)北,(南唐)宮前橋也。宋政和中,蔡嶷重修,又名蔡公橋。(趙構)南渡后,建行宮于此,改名天津橋,不忘西京,故以名之(西京大內前橋)。內橋的歷史要追溯到南京歷史上的楊吳時代。楊吳時期,在今洪武路地區建了一個“金陵府衙”,范圍是淮海路以南、內橋以北、王府園以東、太平南路以西。南京是楊吳的西都,楊吳由楊行密所建,他把揚州定為東都,而把南京定為西都。雖然楊吳不久后就為南唐所取代,但是這個政權卻給南京留下了一個珍貴的財富——金陵城和楊吳城濠。南唐時期,“金陵府衙”被改為“南唐宮城”,內橋以下的河流變成了護城河,宮城也叫“大內”,因此宮……[詳細]
92、韓恢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恢墓
  韓恢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門外老寧杭公路與陵園大道交會處,也是在衛崗半山坡的位置,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28年11月1日,韓恢殉國六周年時,遺骸從小營遷葬于此。1988年修復韓恢墓時,已無法按原貌恢復墓園和墓道,只能因地制宜,加以重修。被列為《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筑》名錄。韓恢墓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93、石貓坊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貓坊
  石貓坊又稱百貓坊、御貓坊,位于現今的彩霞街上,這里曾有一座豪華的府邸,門外矗立著兩座并列的高大石牌坊尤其引人注目,石牌坊上100只千姿百態、形象逼真的石貓更是令人嘖嘖稱奇。百貓坊的南邊是秦淮河,北邊是明代開國功臣俞通海的弟弟俞通源、俞通淵的府邸。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很是擔心那些功勛蓋世的臣子們謀逆,還請風水師在城內各處查看。風水先生說,秦始皇之所以二世--,就是南巡時沒把王氣掃滅,而南京的秦淮河上鱗光閃閃。朱元璋一聽,怒了,大喊“劉軍師”!讓他查查哪個大臣住在秦淮河邊。心知不妙的劉伯溫回稟朱元璋,可為俞家兄弟建座牌坊,不過要在牌坊上雕刻100只貓,守住俞家大門,這叫“百貓叼魚”。朱元璋連連點頭,轉怒為喜。建成后的石坊刻滿了千姿百態的貓![詳細]
南京大華大戲院舊址
  南京大華大戲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67號,地處新街口南端,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戲院之一,規模、設施均居民國南京之首。大華大戲院與世界大戲院(后改稱延安劇場)、首都大戲院(后改稱解放電影院)、新都大戲院(后改稱勝利電影院)并稱為民國南京四大影院。大華大戲院始建于1935年,由美籍華人、大華大戲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徒英銓籌資,基泰工程楊廷寶設計,上海建華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6年5月29日建成開業,擁有1768個軟席座位,以及冷暖氣設備等,成為當時南京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戲院。南京淪陷后為日偽合辦的中華電影公司經營,1945年后為國民政府接管,20世紀50年代末,經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批準,大華移交地方政府。大華大戲院曾先后更名軍人電影院、東方紅電影院、大華電影院等,2013年改造維修……[詳細]
95、三藏殿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藏殿
  三藏殿位于秦淮區清潔村43號,時代為清。三藏殿,原為報恩寺之別院,祀三藏法師。殿后有方塔,塔中藏有唐玄奘法師舍利。宋天禧寺的和尚可政,從陜西紫閣寺得玄奘頂骨,遷葬于此。后塔毀于戰火,遺址尚存,F存兩進,前殿面闊五間19.8米,進深十三檁15.5米,后殿面闊五間18米,進深九檁12.7米,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891平方米。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三藏殿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貢院碑刻
  江南貢院現存碑刻22塊,主要記載了皇帝、大臣、名士對貢院的贊譽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國碑1通。其中有康熙御題碑、兩江總督鐵保碑、重修擴建貢院碑等,是研究明清貢院歷史沿革和科舉制度的實物資料。明清和民國年間刻石。位于夫子廟金陵路1號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為明清科舉考場江南貢院遺物。有碑22通,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國碑1通。分布于明遠樓兩側碑廊內。內容主要為江南貢院歷史、歷代擴建和維修情況及考官題名。最珍貴的是清康熙帝御筆《為考試嘆》,上 書-:“人才當義取,王道豈紛更。放利來多怨,徇私有惡聲。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問生前事,尚憐死后名!逼渌有兩江總督鐵保題詩碑和重修擴建貢院碑等![詳細]
吳家賬房
  吳家賬房位于秦淮區釣魚臺83、85、87號,時代為清。吳家賬房,該處建筑號稱百年賬房,保存基本完好,門窗掛落雕刻精細,布局完整,建筑年代至少在道光年間以前,有150年以上的歷史。吳家賬房為舊時的貿易公司,是釣魚臺四大賬房之一,經營綢緞出口貿易。該建筑共有三路,釣魚臺83號現存房屋三進,85號現存房屋四進,87號現存房屋二進,93巷1號現存房屋3進。建筑均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其中85號第四進為二樓,其他都為平房。83號、93巷1號通面闊11米,通進深57米;85號通面闊12米,通進深45米;87號通面闊11米,通進深20米?傉嫉孛娣e1387平方米。吳家賬房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陵機器制造局廠房遺跡
  金陵機器制造局廠房遺跡位于秦淮區中華門外正學路1號晨光集團內。同治四年(1865)夏,署兩江總督李鴻章創辦金陵機器制造局,次年建成,并遷入蘇州炮局。這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機械化工廠,后成為僅次于上海江南機器制造局的全國四大兵工廠之一。主要生產連珠炮、過山炮、開花-、各類洋槍等新式西洋軍火。宣統二年(1910)裁撤,1912年復工。至1928年歸并上海兵工廠,次年改稱金陵兵工廠,F存廠房遺址主要有7處。第一組為機器正廠、右廠、左廠,分別建于同治五年(1866)、十二年(1873)和光緒四年(1878),2層,均被改建,建筑面積分別為946平方米、919平方米、457平方米。第二組為光緒七年(1881)所建炎銅廠和卷銅廠,1層,建筑面積1174平方米。第三組光緒十二年(1886)所建木廠和十三年(1……[詳細]
99、沈家糧行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家糧行
  沈家糧行位于秦淮區悅來巷1-2號,時代為清。沈家糧行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00、封至圣夫人碑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封至圣夫人碑
  封至圣夫人碑位于秦淮區夫子廟大成殿內,時代為元。封至圣夫人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在线观看视频久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