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秦淮區旅游

秦淮區文物古跡介紹

飲馬巷古民居
  飲馬巷古民居位于秦淮區飲馬巷67、69、71、90號,時代為清。飲馬巷古民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下路清代建筑
  白下路清代建筑位于秦淮區白下路101號,時代為清。白下路清代建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育群中學舊址
  育群中學舊址位于秦淮區中華路369號,時代為民國。育群中學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工兵學校舊址
  工兵學校舊址位于秦淮區海福巷1號,時代為民國。工兵學校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二適故居
  高二適故居位于秦淮區六合里3號,時代為民國。高二適故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四眼井
  古四眼井位于秦淮區漢西門大街,時代為南唐。古四眼井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卞壸墓碣
  卞壸墓在南京市朝天宮大成殿西,南京市博物館內。卞壸(28l~328),字望之,濟陰冤句人。東晉明帝時,官至尚書令。成帝立,太后臨朝,卞壸與庾亮共輔朝政。后在平定蘇峻叛亂中與二子俱捐軀陣亡,葬于“冶城”(今朝天宮)。據《寰宇記》載:晉安帝末有人盜卞壸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握拳,爪甲穿過手背”,后安帝出資重葬,以后歷代均有修葺。南唐時在墓前建忠貞亭,從地下掘出一塊刻有卞壸姓名的殘碑。現存碑碣為北宋慶歷三年(1043)建康知府葉清臣所重立,碣高1.73米,寬0.66米,碑文刻:“晉尚書令假節領軍將軍贈侍中驃騎將軍成陽卞公墓”。墓東原有“忠孝亭”,現已廢。清末又重建牌坊和卞公祠,現祠宇已為民居。……[詳細]
紅花機場別墅
  紅花機場別墅位于秦淮區七橋村國際路南端西面,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紅花機場別墅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復成新村14號民國建筑
  復成新村14號民國建筑位于秦淮區復成新村14號,年代為民國。該建筑為邱清泉于抗戰勝利后所建,混合結構,西式樓房。邱清泉(1902-1949),又名邱慶余,浙江永嘉人,原國民黨第五軍軍長。2006年6月,復成新村14號民國建筑被公布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原國立中央政治大學門樓
  原國立中央政治大學門樓位于秦淮區建鄴路168號,時代為民國。原國立中央政治大學門樓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牛市古民居建筑
  牛市古民居建筑位于秦淮區牛市64號、顏料坊49號,年代為清代。這座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占地超過1000平方米,為一組二路六進住宅,并保存有走馬樓和大量精美的木雕、磚雕。1988年,紀錄秦淮河邊市井生活百態的電視劇《秦淮人家》就是在牛市64號古民居群拍攝的。這部電視劇當年風靡全國。2006年6月,牛市古民居建筑被公布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基督教青年會舊址
  基督教青年會舊址位于秦淮區中華路26號,時代為民國。基督教青年會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崗里39號古民居
  高崗里39號古民居位于秦淮區高崗里39號,年代為清。該處建筑自陳家牌坊44號至高崗里39號共六進,坐南朝北,南為陳家牌坊,靠近城墻,北門為高崗里39號。有門廳、轎廳、書房、廂房,第三進為房主人的后人居住,立式門窗雕刻精美,為典型的城南古民居。第一進門廳開間比較大,據房主人說為其祖上的云錦機房。第一、第二、第三進通面闊三間12米,第四進、第五進、第六進通面闊二間17.2米,六進通進深60米,占地面積878平方米。第四、第五、第六進曾為織錦機房。第二進與第三間院內有口古井,井欄直徑約55厘米,進壁厚10厘米,井欄高38厘米,井臺長、寬2米。2012年3月,高崗里39號古民居被公布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原天山協會舊址
  原天山協會舊址位于秦淮區利濟巷30號,時代為民國。原天山協會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
  民國時期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南京分行舊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現為中國工商銀行城南辦事處。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與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新華信托儲蓄銀行均為江浙資本家集資創建,合稱“南四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成立的時間在“南四行”中為最早。其總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開設下關辦事處;1921年7月,改為南京分行;1933年4月10日,遷至建康路自建行屋營業;1937年11月27日,遷往武漢;1938年6月,遷往重慶;抗戰勝利后,1945年12月15日在建康路原址恢復營業;1952年10月歇業。該行主要經營存、放、匯款,兼營儲蓄、信托和倉庫等業務。據1948年6月對南京14家商業銀行的存款統計,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存款額名列第一。該銀行建筑原高三層,街角門廳高五層,鋼……[詳細]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舊址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舊址位于秦淮區朝天宮街道張府園社區洪公祠1號,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舊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政府首都電話局舊址
  國民政府首都電話局舊址位于秦淮區五老村街道淮海路社區游府西街8號,年代為民國。2023年6月,國民政府首都電話局舊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原國民政府財政部舊址
  原國民政府財政部舊址位于秦淮區中山東路128號,時代為民國。原國民政府財政部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京文德橋
  南京文德橋 南京文德橋位于南京秦淮河上。六朝時為浮知,由于朝代更迭,到明代才建成石墩木架橋。伴隨著歷史的變遷,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文德橋的奇景聞名于世世代代。據說每年農歷11月15日夜,立橋中央俯視,能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邊月亮。這一天下奇景,可與西湖“三潭印月”相媲美,曾使多少人駐足!唐代大詩人李白酷愛明月。有一年農歷11月15日的夜晚,他來文德橋附近酒樓飲酒賦詩,只見皓月當空,銀輝瀉地,便趁著酒興上文德橋觀景。突然,他發現月亮掉在水里,便醉意朦朧地跳下橋去,欣然張開雙臂撈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兩半。從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們都爭相來文德橋觀賞半邊月,萌生著秦淮夜談中許多栩栩如生的佳話。李白投水撈月的故事,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很多文人墨客和學士名流也因文德橋畔的半邊月慕名而來,曾為她寫下……[詳細]
糖坊廊河房
  糖坊廊河房在糖坊廊61號,有跑馬樓二進,河廳一進,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保存較完整的一組河房。建筑平面呈菱形,為清代中晚期建筑風格,原主人為陶氏。所謂“河房”是指從東關頭到西水關之間,十里秦淮兩岸臨水的一種特殊建筑。它的布局是前門臨街,后窗面水。正廳對河開大窗,以便欣賞秦淮風光。明清之際,這種河房在秦淮兩岸比比皆是,形成了獨特的城市居宅風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少妇高清在线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婷婷色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