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柯城區旅游

柯城區文物古跡介紹

孔氏南宗家廟
  孔氏南宗家廟位于衢州市區新橋街中段北側,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490平方米。家廟東軸線、中軸線建於清道光年間,后經修繕;市政府出資1600萬元于1998年11月開始復建的家廟西軸線與孔府、孔園,2000年5月竣工,2000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一、家廟主要建筑:東軸線:正門、恩官祠、啟圣祠、圣澤樓。中軸線:正門(孔氏南宗家廟)、大成門、東西兩廡、大成殿。西軸線:正門(孔府先宗)、五支祠、襲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魯閣。孔府:照壁、正門(東南闕里)、大堂、花廳、內宅,西側為長廊及臨街廂房。孔園:以大中堂為中心的園林,其間有亭、臺、閣、榭、假山、回廊和池塘。二、沿革:自南宋建衢州孔氏家廟至建國前夕,一直由孔子世代嫡長孫掌管“衍圣公府”、“博士署”和“奉禮官府”。解放后由政府委托文化部……[詳細]
衢州書院
  衢州書院位于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年代為清。衢州書院始創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當時衢城名士、雍正元年舉人吳士紀所建,初名修文,后經多次毀廢重修。現存書院位于衢州市區小西門,為清代建筑。書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850平方米,平面呈縱長方形,從南至北依次為大門、前廳、后廳和樓房。前后廳之間有天井,兩側有廂房和走廊,后廳與樓房之間亦有天井。前后兩廳為教學空間,通面寬均為24米,通進深均約8米。前廳面闊十三間,采用七檁硬山前后廊的形式。后廳面闊九間,為硬山檁八前后廊的形式。梁架之間多懸柱,為古代室內減柱的做法,其目的是騰出空間,便于實際使用。后樓為跑馬樓的形式,為先生起居之所,也供遠道而來的學生寄宿。衢州書院建筑位于市區繁華路段,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其建筑中垂花懸柱的減柱做法較為獨特,構……[詳細]
北二藍氏宗祠
  時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航埠鎮北二村,該祠是浙江省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畬族宗祠。宗祠建于明崇禎年間(1628年),面積650平方米,建筑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清嘉慶14年重修后廳,咸豐7年重修。1998年被立為省級文保單位。2006年作整體維修。建筑為磚木三開間三進二天井結構。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門樓、前廳、天井及兩廂正廳,天井和兩廂、后樓。建筑做工精細,門樓步廊設卷棚,為三重檐歇山頂,前廳明間設戲臺,次間為二層廊樓,戲臺頂施藻井,為歇山頂建筑。中廳明間為四柱拾梁式,次間為五柱穿斗,前設卷棚,后為雙步架,中廳上掛有“種玉堂”文匾一牌。后廳設太公堂,抬梁式屋架。整座建筑用料粗大,雕梁畫棟,帽梁疊頂,雕刻極為精細。具有很高文物價值。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地游客想……[詳細]
衢州鄭氏民居
  鄭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石梁鎮下村,有一座建于清中期的古宅,原建筑規模較大,清咸豐年間后屋被燒毀,部分保留至今。2009年,該古宅評為市級文保單位。 據了解,該古宅坐西朝東,磚木三開間三進二天井二樓,前樓后廳結構,面寬10.9米,進深25.3米,面積276平方米,為硬山頂。 走進鄭氏老宅,發現該建筑由東至西沿中軸線依次為前樓、天井、中廳、天井、后廳。前屋為二樓四合院結構,后廳為二進一層廳式結構,整個建筑做工考究,用料粗大,雕刻極為精細。門面磚雕人物生動,花紋豐富。 據柯城區文化文物科負責人余仁洪介紹,此建筑的發現對研究浙西地區的民居提供了較好的實物資料,特別是門面磚雕人物生動,花紋豐富,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詳細]
衢州孔廟
   浙江衢州孔廟是孔氏南宗所在地。是中國僅有的兩處孔氏家廟之一。 浙江衢州的這座孔廟,建于八百多年的南宋時代。當時金兵大舉侵犯中原,帝京開封淪陷,徽欽二帝被擄。新帝宋高宗南渡,孔子的四十七代孫衍圣公亦自山東老家南逃,受皇家照顧,賜居于衢州。衍圣公原指望趙家皇帝在抗金戰爭中獲勝北返中原,重歸故土,可是南宋王朝,茍且偷安,且把“杭州當汴州”。這位小小的奉祀官亦無可奈何,乃求助于朝廷及地方官府資助,沿襲曲阜孔廟型制在衢州建造了這座孔氏家廟。 浙江衢州市政府于2005年9月28日上午在孔氏南宗家廟舉行公祭大典。參祭人員以新上崗的教師為主,旨在弘揚師德教育,突出教育界祭孔。此外,還舉行中小學生《論語》朗誦比賽、小學生《論語》章句書法比賽展覽等。 ……[詳細]
明果寺
  明果寺始建于公元684年,正當武則天稱帝的時候。民國《衢縣志》記載:“康熙《西安縣志》,在縣七十里,山勢靈秀,溪水回環,前有缽盂山,極似缽形,寺場最古唐女主則天親書額,有白居易傳法堂記。寺為唐大徹禪師道場,有師漆布真身,又有元和證真塔楊光弼記。今寺廢,惟一鐘尚存。嘉慶《西安縣志》順治六年僧形山來衢結庵于此,康熙五十年僧書贊建大殿,雍正二年僧永念建地藏殿及回龍庵,乾隆二十八年僧慧緣重建大殿、觀音閣,四十四年僧自扳建講堂、方丈嘉慶四年僧道德重整觀音閣,建山門。寺復振此寺香火極盛,與九華同,今雖凋敝,好善之士猶愿輸貨重整,惜寺僧無人善為住持也。……[詳細]
周宣靈王廟
  時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下營街18號該廟又稱“孝子廟”,始建于南宋,是為紀念孝子周雄而建。相傳周雄在母親去世時因為過于哀傷,哭泣而死。現存建筑是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建筑面西向,由門廳、正殿和后殿組成。其通面寬19.1米,通進深43.70米。硬山頂。門廳后原有戲臺,現存藻井裝飾,其額枋上雕人物故事及鳳鳥。山墻嵌碑八通。正殿五開間,通面寬18.1米。通進深11.2米。檐柱用方形石柱,柱礎菱形。梁柱粗大,木雕精美,工藝講究。1997年8月29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衢州古城墻
  衢州古城墻分為四層,分別為“京城”、“皇城”、“宮城”和“外郭”,而衢州由于不是皇室所在,所以衢州古城墻只有“宮城”和“外郭”兩部分,大的城郭有八個城門,中型城郭有六個,而小城只有四個。衢州作為浙西交通要沖,擁有東門、北門、大西門、小西門、大南門、小南門六個城門。衢州古城墻有屯兵、存糧的作用,體現了古代修筑城墻的初衷,一切為戰爭服務。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時代的進步,城墻的這一功能正在逐步淡化,并失去其原有的價值。……[詳細]
衢州古城
  衢州是99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漢代,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分大末置新安縣,為衢州市區建城之始,自南朝陳永定三年(559年)置信安郡治始,歷代至今都縣州,府治所在,縣城內仍存孔氏家廟、周宣靈王廟、趙祠、天寧寺、神農殿、天妃宮、古城樓等景點,均對外開放。……[詳細]
天皇巷天后宮
  天皇巷天后宮位于中國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下街街道天皇巷24號,又稱天妃宮,是衢州城內唯一一座天后宮,2011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坐東朝西,縣城前殿、正殿和南北廂房。正殿面闊開間(16.3米),進深9.6米,硬山頂。……[詳細]
東岳山廟
  東岳山廟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并于道光三年(1823年)修過一次。抗戰期間,臨浦淪陷為敵占區,1942年俞繼鵬部隊打游擊時,從寺廟后攻山時,放火燒了。1945年抗戰勝利后,有人發起重建。……[詳細]
九華鄉土建筑
  九華鄉土建筑位于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年代為明至民國。包括谷口世家牌坊、鄭氏宗祠門樓、豐東山老宅等。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衢州孔氏民居
  衢州孔氏民居位于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年代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蔣村蔣卸福民居位于柯城區萬田鄉下蔣村西南面204號,年代為清。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麻蓬天主教堂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石梁鎮麻蓬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原為中式房屋,民國元年(1912)改建為西式1。建筑坐西朝東,門面呈四柱牌坊式,周圍原附建有神父住宅、修女住宅、培信小學、育嬰室及傳教士墓地等,教堂所在的麻蓬村亦為天主教教徒聚居村。……[詳細]
  衢州侵華日軍細菌彈投放點舊址位于衢州市柯城區,年代為1940年。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徽州會館位于衢州市柯城區,年代為清。徽州會館由在衢安徽商人捐資籌建而成。會館保存完整,體量大,用材粗大,牛腿、雀替等雕刻精美,有較高的歷史、藝術、文化科學價值。1993年,徽州會館被列為衢州市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現為衢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辦公地點。徽商作為一個商人群體,在近500年的歷史長河中,成為整個中國商人的翹楚與標志。明清時期,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大城市里,都建有徽州會館,這些會館為徽商聚會、商議大事場所。民國《衢縣志》認為,舊時衢州多為徽商貨殖之地。衢州徽州會館位于府山街道縣學街78號,會館座北朝南,原址占地約629平方米,為三進兩天井結構,硬山頂。在衢安徽商人捐資籌建徽州會館的初衷,不僅為經商地的徽州坐商與途經衢州的徽州行商服務,還為外出的徽州人——如趕考的讀書人提供食宿、給予資助。可以……[詳細]
  神農殿位于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年代為清、民國。神農殿,坐落于浙江省衢州市寧紹巷11號。神農殿又名藥王殿,現存建筑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修建,光緒以后重修,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神農殿平面呈縱長方形,坐南朝北,為四合院布局。大門上端懸長方形石匾,題為“神農殿”。字體意古品高。左右各有小門,上嵌青石匾,為“壽國”、“春臺”,蒼潤簡古。進大門則有朱漆屏風一座,上掛巨形仿古竹簡,刻隸書之文,黃底翠字,古色古香。天井中兩株綠樹生長得異常繁盛,樹蔭下放置著兩口大水缸,缸中小荷尖尖,蓮葉田田,三兩尾錦鯉嬉戲。其間后檐柱牛腿刻“劉海戲金蟾”,劉海手持銅錢六、七枚一串,銅錢上刻有“太平天國”字樣。正殿殿堂上塑有神農像,高丈余,泥金填描。神農右手持靈芝,左手束禾穗,雙膝間置一藤筐。神農坐像上懸一巨匾……[詳細]
  國民政府空軍第十三總站遺址位于衢州市柯城區雙港街道,年代為民國。在雙港街道汪村村新塘山草木深處,有一處不起眼的石洞,高88.6米,洞內呈梯形狀。洞口崖壁上刻有“FITZHUGH、RADNEY”字樣,現今已難看清,勉強拼寫后,卻發現生硬拗口,據現有資料記載,這兩個英文單詞分別是“杜立特”行動中B-25轟炸機群2號機副駕駛和--手的名字。這里,是空軍第十三總站遺址,是1942年二戰“杜立特”行動美軍閃電空襲日本后返程的首站,也是第一次、更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公民營救美國飛行員行動的救援地。原美軍四星上將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將軍與他的戰友曾在崖洞內避難,與抗戰時的衢州百姓,結下了不解之緣。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巨化電石工業遺址位于衢州市柯城區衢化街道,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巨化電石工業遺存是最具典型性的工業遺產,也是衢州市現代化工業遺產的代表。近年來,巨化在取得經濟發展新成就的同時,也積極為衢州文化強市建設作貢獻。2014年6月,巨化電石工業遺存被衢州市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去年又被推薦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充分體現了巨化電石工業遺存作為全國僅存、保存完整的早期開放式電石爐的獨特價值。巨化從1958年開始建起了一套套的生產裝置,延伸出一條條產業鏈,歷經三次創業,打造出全國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基地、十里化工城。在創業的過程中也形成了“海納百川、艱苦創業、企業利益、群眾觀點、與時俱進”的巨化精神,巨化人要繼續將“不老、不倒、不背時”的優秀基因代代傳承下去。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有码aⅴ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脚交在线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