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州市旅游

荊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程家集民居
  程家集民居位于監利縣程集鎮。程集鎮始建于南宋,形成于明清。街巷主次分明,呈“魚骨”型布局。沿街兩側共有店鋪110余棟。主體建筑一般面闊三間或五間,進深一間或兩間,均為硬山布瓦頂,或穿斗或抬梁式結構,前壁多為木板墻體。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程家集歷史上曾是“有商必爭”的監西重鎮,被譽為“小漢口”,是研究地域經濟發展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82、樊妃冢
樊妃冢
  稱九里冢。在荊州市江陵區城東北約3公里。樊妃是春秋時楚莊王的夫人,常勸莊王選賢用能,勤政治國。據史載,莊王好田獵,不問國事,樊妃極力勸諫,但莊王不聽,她即不食肉,以明心志,莊王受到感動,乃停田獵,故此冢又稱“諫獵墓”。唐張說游此時留有“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懷沈尹祿,誰進叔敖賢”的詩句,詠物抒懷。冢封土高14米,直徑為100米,平地隆起,猶如小山。……[詳細]
承天寺碑
  承天寺碑位于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辦事處荊中路。全名“承天僧伽妙應塔記”,始刻于北宋。碑陰刻“荊南彌勒瑞象記”,紹圣四年(1097)款。碑陽文677字,記承天寺主持智珠重建妙應塔經過,黃庭堅撰文,崇寧元年(1102)款。現碑為元至正七年(1347)重刊。通高2.46米、寬1.19米。原位于荊州區屈原路,后遷至荊州博物館今址。(第一批)……[詳細]
牛長嶺抗日戰士紀念碑
  1943年5月,原-第51師步兵151團在團長王昌奎的率領下,在街河市牛長嶺地帶,與日軍某部第19、13兩縱隊激戰了晝夜,共殲敵500余人,-陣亡114人。當地民眾眼含熱淚掩埋了100多位將士,后連年高培墳堆,久之稱為“白骨塔”。為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忱,緬懷英烈,教育后人,于1998年修建紀念墓,修建“牛長嶺抗日戰士紀念碑”。……[詳細]
紗帽江灘公園
  紗帽江灘公園,公園分為兩個平臺,設置了運動休閑區、生態密林區、室外廣場區、文化體驗區、園林觀賞區五大功能區,是一個居民茶余飯后散步的好去處。公園內楊柳依依,青石畫橋。放眼四周,彩蝶翻飛,翠木蔥郁,芳草碧連天,倒也養眼清目。湖對岸,一灘繁花似錦,長在在湖畔,邊有石橋幾座,相映如畫。地址:武漢市漢南區紗帽正街與月亮灣路交叉處附近……[詳細]
城濠崗遺址
  城濠崗遺址位于石首市高基廟鎮喻家碑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呈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不規則橢圓形,面積5.8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0~2.30米。地表隨處可見紅燒土、石器、陶片等。采集有較為完整的石鉞、石斧及大量陶片,陶片以紅陶為主,夾沙黑陶和灰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鼎、罐、盆、碗等。該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詳細]
川主宮戲樓
  川主宮戲樓位于荊州市沙市區碧波路,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1984年拆,1986年,利用原構件復建。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積約960平方米。由戲樓及兩側廂房組成,磚木結構,二層單檐歇山式與單檐硬山式復合形式。該戲樓構思巧妙、雕刻精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對研究江漢平原建筑史和戲劇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過脈堰墓群
  過脈堰墓群位于松滋市楊林市鎮黃石崗村與湖南省澧縣鹽井鎮官橋村交界的山崗上,東漢時期墓群。呈東西向分布,東西長325米,南北寬80米,面積2.6萬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殘墓磚,飾十字交差、菱形、三角形等幾何紋飾。暴露有少量墓室,采集有泥質灰陶罐殘片等遺物。該墓群面積較大,分布密集,整體保存狀況較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詳細]
周梁玉橋遺址
  周梁玉橋遺址位于荊州市沙市區玉橋開發區,商代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0.7米。曾多次發掘,發現祭祀坑、灰坑和“呂”字形房基等。出土有銅魚鉤、銅削刀、卜骨及陶器。卜骨經鉆、鑿,無卜辭。陶器一夾砂紅褐陶為主,紋飾有方格紋、繩紋、弦紋、藍紋、乳釘紋、云雷紋,器形有鼎、鬲、豆、罐、甕、杯等。(第三批)……[詳細]
紅軍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紅軍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于石首市東升鎮焦山河移民建鎮街。1930年11月,洪湖紅軍軍事政治學校遷至此地,更名為湘鄂西赤色軍政班干部學校,劉鳴先任校長。為主力紅軍和各縣赤衛隊培訓900多名軍政干部。舊址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懸山布瓦頂,面闊15.5米,進深14.4米。該舊址是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史的重要的遺存。(第五批)……[詳細]
紅四軍軍部與紅二團總部舊址
  紅四軍軍部與紅二團總部舊址位于松滋市劉家場鎮柳林河社區。占地面積206.7平方米,建筑面積284平方米。1928年~1930年,賀龍率領紅四軍、紅二軍團轉戰湘鄂邊,多次駐扎于該處。舊址為帶0前店后宅四合院土木結構建筑,墻體為土磚砌成,配有低矮木樓,屋頂覆蓋青灰布瓦。該舊址是研究賀龍在松滋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實物資料。……[詳細]
92、云聯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聯塔
  云聯塔位于松滋市老城鎮。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角五層樓閣式空心磚石塔。通高25米,底邊長3.68米。塔門面西南,二至五層各交錯設一拱門及左右圓窗。塔內設石階51級,可盤旋登至塔頂。塔檐均設有三角形青石昂嘴,用以懸掛鈴鐸。該塔是當地唯一一座風水塔,對于研究當地建筑技術和社會習俗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迎龍紅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
  迎龍紅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1930年):位于洪湖市府場鎮迎龍街,始建于清末,面積307平方米。1930年8月,出征襄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回師洪湖,在府場、峰口等地休整待命,紅二軍團司令部便設在此處,前后達半月之久。該舊址是我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歷史遺跡,是我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資源。保護范圍:迎龍紅二軍團總指揮部舊址本體及周圍一定范圍。以舊址外墻為基準,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基準向外延伸10米。……[詳細]
青山遺址
  青山遺址位于江陵縣資市鎮青山村,東周時期遺址。南北長約1600米,東西寬約1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可見8個較為規整的臺基,均高出地面2~3米。文化堆積包含有灰色繩紋筒瓦、板瓦。遺址中部偏東處有朱家冢墓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地面采集到東周時期遺物。該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2019年,青山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華廊廟遺址
  華廊廟遺址位于荊州市沙市區岑河鎮東湖村,新石器時代、東周時期遺址。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5米。地表可見紅燒土和灰坑。采集陶片以夾碳、夾砂為主,陶色以紅陶為主,褐陶次之,灰陶極少,紋飾有弦紋、籃紋,器形有鼎、簋、甕、盂、杯、缸、盆、豬嘴形支座、罐等。該遺址是內涵豐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詳細]
小城壕城址
  小城壕城址東周城址,位于荊州市洪湖市烏林鎮胡家灣村,城址東西長約36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城外有護城河遺跡,城內文化層厚0.5米左右,內涵豐富,曾采集到石器、陶器(片)和銅器。該城址據文獻記載應為東周州國古城址,對于研究這一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大城壕城址
  大城壕城址西漢城址,位于荊州市洪湖市烏林鎮胡家灣村,城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80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城外有護城河遺跡,城內文化層厚2米左右,內涵豐富,曾采集到石器、陶器(片)和銅器。該城址據文獻記載應為西漢州陵城址,對于研究這一地區的古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荊州碑苑
  荊州碑苑位于荊州古城東隅,為詠頌江陵的專題書法碑刻園地。建筑依南國園林布局,呈中軸對稱,仿明清建筑風格。苑內集古今中外名家的詩詞書法作品碑刻三百余通,書法作品內容為歷代詩人詠頌荊州(江陵)的詩、詞、古楚成語,也有當代書法家、詩人自吟自書頌江陵的書法作品。地址: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南路2號……[詳細]
湘鄂西特委機關舊址
  中共湘鄂西特委舊址位于荊州市監利縣容鎮鎮民主路239號。1930年9月下旬,鄂西特委和紅2軍團前委在監利縣城北正街方松泰商號處(現容城鎮民主路239號)舉行聯席會議。由于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聯席會議決定成立湘鄂西特委。24日,中共湘鄂西特委成立,由21人組成,紅2軍團占7人,其余為地方黨政負責人。特委常委7人,鄧中夏任書記,周逸群任軍委代書記,后任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周小康任組織部部長。特委辦公地址設監利城方松泰商號處(現容城鎮民主路239號)。1931年3月,蔣介石對洪湖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湘鄂西特委機關遷至橋市鄉克塘村,駐王斯梅家。中共湘鄂西特委舊址于1992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國共產黨新堤市委員會舊址
  中國共產黨新堤市委員會舊址(1926-1927年):位于洪湖市新堤辦事處民主街9號。磚木結構西式二層樓房,面積161.59平方米,1927年4月,中共新堤市委在此成立,熊傳藻任新堤市委書記。該舊址是我市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跡,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