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文成縣旅游

文成縣文物古跡介紹

蔣介石、張學良題詞墓
  蔣介石、張學良題詞墓位于文成縣百丈漈鎮石莊村取基自然村,坐北朝南,建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呈椅子形,由碑亭、上、下拜壇與墓室組成,以花崗巖石為主要材料。墓門前安置三塊石碑,中間墓碑上 書-八字:“富公松亭/府君之墓”,左碑為著名愛國將領、時任國民革命副總司令的張學良篆書題詞:“利其嗣人”,右碑為蔣介石(蔣中正)行楷題詞:“既安既固”。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82、劉廌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廌墓
  劉廌墓位于文成縣百丈漈鎮鎮頭村大墳前,坐東南朝西北,為劉廌與夫人合葬墓,因墓前設有七級石階,當地俗稱“七步墳”。全墓由亂石堆土,呈扶椅式,總占地面積146平方米,墓穴由塊石封穴,上條石壓邊。拜壇設一級,長約8米、深約6米,泥土地面,略呈長方形。拜壇前設有多級踏步,花崗巖質,寬約1米。墓室外圈中間立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墓碑一塊,上記述著墓主人身份等。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濠、劉瑜墓
  劉濠、劉瑜墓位于西坑鎮塘垟村黃坑自然村金釵橋邊,原墓地面積有2700多平方米,坐東朝西。據《南田山志•古跡》載:“宋翰林劉濠墓在南田西十里之黃坑水口,十二世孫劉瑜襲封誠意伯附葬墓前,俗稱石馬墳。”墓神道兩側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獅、石羊各1對,殘留墓碑2通。此墓為文成縣內唯一一處置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的古墓。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文成白云庵
  白云庵位于文成縣大峃鎮珊門社區巖庵嶺古道上,又稱“巖庵”。始建于唐代,明永樂十五年(1417)重建后又歷經數次重修,1984年列為文成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坑雙龍橋
  雙龍橋原建為清康熙元年(1662)木橋樓,清嘉慶十八年(1813)改建為雙孔石拱橋。該橋座落于西坑畬族鎮西坑村,設計獨特,橋身總體呈東西走向,東孔橫跨在吳坳溪上,西孔橫跨在古洞溪上,橋墩建在兩溪交匯處,整體溪流呈“丫”形。橋全長22米,座寬6米,面寬3.5米,每孔拱跨11.40米,矢高6米,外加兩端引橋各5米。拱圈由條石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橋面緣置串聯精雕石欄桿。橋中間北側又設有十二級踏步。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峃貓貍擂嶺古道
  貓貍擂嶺古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嶼根社區三叉路口至垟丼村,明清時建造,海拔約為400米。全程從嶺腳到垟丼嶺頭約3590米。路面即有用長1.3米-1.4米不等,寬0.35米-0.36米不等的青石板鋪設,又有寬約1米左右的亂石鋪設。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峃松龍嶺古道
  大峃松龍嶺古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下沙垟社區至里陽垟外村貓貍塘,南北走向,始建于明代,全程約2.4公里。古道路面主要以花崗巖條石鋪就,多拐。古道兩旁遍布多種名木古樹,以楓香為主。沿途有竹林、農家樂、高山民居、徐三公廟、龍兒頭路亭、金畔相公殿等人文景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途中香楓旁設有水井,有條石做成的坐凳,供路人休息。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峃吳垟嶺古道
  大峃吳垟嶺古道位于大峃鎮吳嶺村靛青山電廠至里陽余山村下余自然村,西南過往東北,始建于明代,全程約2.5公里,總共36拐。古道路面主要以花崗巖條石鋪就。兩旁植被茂盛,名木古樹眾多,以古楓樹為主。沿途有楊府殿、拐路亭、靛青山路亭、靛青山亭、瀑布崖石拱橋等人文景觀,還有自然景觀瀑布崖和“望夫石”。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川五十二嶺古道
  龍川五十二嶺古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上馬村至龍溪村丘口亭,東南、西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約3.5公里。古時上通百丈漈鎮、南田鎮,下達黃坦鎮、大峃鎮,路面早期用不規整毛石,晚期用條石鋪就而成。古道兩側遍布楓香、松樹等,沿途有五十二嶺上、中、下三座單孔石梁橋,有板栗、梨子、葡萄、桃子、柚子、李子等園地,還有供人們假日休閑、吃喝玩樂的場所----農家樂。201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樟坑嶺古道
  樟坑嶺古道位于文成縣大峃鎮龍川社區樟坑村店基坑自然村至龍馬村,東西走向,為明、清古道。全程約2.7公里,路面由單塊或多塊不規整塊石鋪砌,局部路段山土鋪就,路陡且多拐,寬約0.3米—1米不等。沿途伴有84株楓香樹、數棵榅樹、杉樹,竹林、農田基地等,途經路亭三個,碇步一條,還有建于民國三年(1915)的崇福橋一座,景觀豐富。2012年12月,合并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玉壺五十都嶺古道
  五十都嶺古道位于玉壺鎮龍一村龍坑自然村至二源鎮嶺頭村,東南過往西北,明清古建筑,全程約3公里,平均路寬1.10米,路面前期以毛石鋪就為主,中、后期條石修繕。古道東南上通往二源鎮、南田鎮,西北下可達玉壺鎮、周壤鎮。沿途人文景觀有增福橋、安定橋、五十都嶺石板橋、嶺頭村觀音殿、嶺頭路亭、茶垟坑路亭、坳門亭、天然瀑布兩處,還有榅樹、竹林等,其中還有古楓香樹105株。古道邊有茶垟坑,發源于談陽嶺頭,經茶葉山、楓樹龍、上村流入玉泉溪。2012年12月,合并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陽嶺根嶺古道
  武陽嶺根嶺古道位于南田鎮武陽村至青田嶺根灘坑水庫埠頭,南北走向,原為山間小道,明洪武年間劉基之子劉仲璟與侄仕端集資造嶺,民國二十二年,劉耀東等集資重修,為舊時南田出山之嶺,全程10.1公里。路面早期大多由毛石鋪就,平均路寬1.2米,途中有古楓香樹86株和明劉仲璟造嶺時種植的古松數十株。此嶺也是明時劉基到青田石門洞讀書的必經之路。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渡瀆口糧倉舊址
  渡瀆口糧倉舊址位于峃口鎮渡瀆村渡瀆口自然村,建于1960年,坐北朝南,由糧倉、糧管所組成。糧倉高6米,內直徑6.4米,外直徑7.1米,呈圓錐形,由青磚砌成,小青瓦攢尖頂,頂端立一鐵質五角星,檐口磚砌層層外挑,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斜風細雨,倉上方設二小窗戶,底層設門。糧管所四大間均為塊石壘砌而成,總長29米。糧倉與糧管所之間設有水泥踏步,可通往糧倉側門,供人站在上面往糧倉里倒糧食用。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底園省干部訓練團舊址
  底園省干部訓練團舊址位于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底園自然村,坐西北朝東南,建于民國三十年(1941)。由正廳、東北廂房、門臺組成。正廳三開間帶兩披,明間進深四柱九檁,抬梁式結構,五架梁帶前后雙步梁,懸山頂。東北廂房為磚木結構簡易房。門臺由規整塊石砌筑,三山造,為后期重修,與天然毛石緊密砌筑的圍墻相連。抗日戰爭期間(1942~1945)省干部訓練團100多人在這里工作、訓練。 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坑八都嶺古道
  西坑八都嶺古道位于文成縣西坑鎮塘垟村洪橋自然村橋頭至南田鎮橫山村橫山底,南北走向,明代古建筑,全程約3.6公里,平均路寬0.9米,路面以毛石鋪就為主,臺階用條石。古道南上通往南田鎮,北下可達西坑鎮,是舊時南田鎮與西坑鎮的交通要道。沿途有古楓香樹38株,大松樹8株,其中有腰圍0.7米的大松樹,人文景觀有官鍾橋(水泥鋪面,現代建),八都嶺石板橋、洪橋、八都嶺涼亭、塘塆水井、養豬場、茶葉基地等。2009年1月,列入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96、三官亭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官亭
  三官亭位于文成縣大峃鎮龍南村季宅路。民國癸亥年(1921)建,坐南朝北,系三層六邊亭閣式木結構建筑。平面呈正六邊形,臺基邊長5.3米,亭設六檐柱和六金柱,東西兩側檐柱之間用坐凳連接。屋面六坡相交成六條脊,頂部的攢尖處安裝葫蘆頂。雀替、牛腿、斗拱等雕刻精美。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岙底文昌閣
  岙底文昌閣位于文成縣周壤鎮岙底村村口,坐北朝南,清同治十年(1871)建造,由門臺、正殿、圍墻組成合院式結構。門臺屋面雙落翼式懸山頂,脊首吻獸為龍,用單柱三檁,穿斗式結構,兩側用蓮花狀懸柱,設坐凳,前檐柱下雕刻栩栩如生的松鼠、小鹿牛腿。正殿兩層,屋面歇山頂式,面闊三開間,一樓明間設藻井,出三跳,施令拱,前廊用平棋天花,后部置神龕,供奉龍王、土地爺等塑像。二樓明間設五環八角藻井,前廊設美人靠,明間后部神龕供奉三港文帝,正殿屋脊正中塑“三星”,兩首設吻龍。……[詳細]
夏時光墓道坊
  夏時光墓道坊位于文成縣黃坦鎮上坪三村,坐東朝西偏北,建于清嘉慶八年(1803),青石質結構,四柱三間,三樓式,面闊6米,高5.5米,柱子方形,落于長方形底座石上,前后皆用抱鼓石支撐,明間過道寬1.3米,方形額枋兩面楷書陰刻“清修職郎峰城粹齊公墓道”字樣,牌坊石梁上陰刻“嘉慶八年”,抱鼓石為水波紋,雀替為卷草紋,屋脊龍頭鴟尾。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99、周冕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冕墓
  周冕墓位于文成縣黃坦鎮馱岙村石亭自然村墳亭山南麓,坐南朝北,建于清光緒壬午年(1882),為西坑鎮岙底村人周冕夫妻合葬墓。扶椅式,青石構筑,占地面積95平方米。分上中下三級拜壇,墓室為規整塊石鋪面,中有龜背狀隆起封堆。墓穴青石門上陰刻篆體“周公墓”三字。圈椅立面用青石質條石砌筑,小青瓦屋面,石仿木建筑,懸山頂,脊頂中央堆塑革龍,兩頭飾卷草紋。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灘省立溫州中學分部舊址
  三灘省立溫州中學分部舊址位于文成縣南田鎮新南村三灘自然村,坐東北朝西南,清代建筑,由頭門、戲臺、正殿、廂房組成合院式建筑。頭門五開間,明間進深四柱九檁,穿斗式結構,雙落翼式歇山頂,明間后建四柱戲臺,戲臺施藻井。正殿五開間,明間進深五柱十檁,抬梁式結構,五架梁帶前后雙步梁再帶后單步梁,屋面歇山頂,蓋陰陽合瓦。兩側廂廊均三間、單層。圍墻為不規則塊石砌筑。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日韩专区国产99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