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樂清市旅游
樂清市文物古跡介紹
溫州市
樂清市文物古跡
樂清市紅色旅游
樂清市名人故居
樂清市十大景點
全部
樂清市特產
樂清市美食
樂清市地名網
樂清市名人
[移動版]
21、
王十朋墓
王十朋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宋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四都鄉梅岙村牛塘山麓。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中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士第一名,詔以龍圖閣學士致仕,謚忠文,是南宋愛國愛民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著有《梅溪王先生文集》。墓園占地約1600平方米。墓丘呈扶椅式,塊石壘砌。下壇臺地有兩碑亭,中立墓志;二壇臺地正中有蓮花池,圍墻兩側設臺階、斜坡,依次前后分五級臺地,最上級為墓丘。神道上殘存石羊、石馬、石人各2尊,石虎1尊,均殘。……
[詳細]
22、
白鶴寺大殿
白鶴寺大殿位于樂清市樂清中學校內。東晉永和三年(347)張薦(文君)捐建。北宋景祐二年(1035),寺僧上京請得溫州最早一部藏經。宣和三年(1121)五月,永嘉俞道安響應方臘起義,攻占樂清縣城,駐兵此寺達兩月之久;辛亥革命時期,月空和尚(黃飛龍)曾在此創辦“僧民學校”,進行革命活動。該寺民國初年修建,黎元洪題贈“法苑猶龍”匾額。原有山門、前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和方丈樓等建筑,今僅存大雄寶殿。木構建筑,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通面寬18米,通進深14.20米,臺基高1.10米。……
[詳細]
23、
會文書院
會文書院初建于北宋,為大觀三年進士陳經邦及其兄弟陳經正讀書處。陳氏兄弟受業于程頤、程顥,回鄉辦學,開平陽學派之先聲。南宋學者朱熹曾于此講學,成為美談。書院由臺門、主樓、“棣萼世輝”樓等組成。臺門一字形,塊石墻基,青磚空斗墻身,灰瓦屋頂。書院主樓五開間二層,屋頂歇山形式,其中底層明間辟格扇門,余設檻窗。梁架形式為分心前后雙步梁帶前單步、后兩個單步,后檐挑檐枋下用吊柱,制度具有地方特色。“棣萼世輝”樓,為仿西式二層磚樓。現書院建筑掩映在南雁山水中,周圍名勝佳景,殊為大觀。……
[詳細]
24、
慈濟橋
慈濟橋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大界村。梁式石橋,四墩三跨,略呈拱形,長11.6米,闊2.80米。中孔橋面南側正中橫刻“慈濟橋”三字,中間兩墩左外柱刻“太夫人解氏舍錢”,右外柱刻“咸淳十年(1274)六月吉旦謹建”等字。橋東大榕樹,干圍2.35米,枝葉茂盛,覆蓋橋面。倒影入水,恍如畫圖。劉黻母解氏,慈惠勤靜,深明大義。《宋史●劉黻傳》載:劉黻放逐之時,歸別其母。解氏曰:“為臣死忠,以直被貶,分也,速行。”可以概見。劉母咸淳十年(1274)六月十七日卒,此橋是其逝世前最后義舉。……
[詳細]
25、
蒲岐所城城門
蒲岐所城城門位于樂清市蒲岐鎮。宋淳熙(1174—1189)間建寨城,后幾經修筑。至明初,信國公湯和相視要害,始加筑城池,置守御千戶所,隸屬磐石衛。明萬歷《溫州府志》載:“蒲岐千戶所城,在瑞應鄉,洪武二十年(1387)建,周圍六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二丈,門四,敵臺十二,窩鋪二十四。”清順治十八年(1661)遷海,城圮。康熙九年(1670)展界,修砌如故。咸豐十一年(1861),邑紳鳩金復修。現存四門,城墻雖毀,護城河未改,當時城墻布局仍可辨認。該城為明代樂清抗倭軍事設施。……
[詳細]
26、
壽寧堡
壽寧堡位于樂清市虹橋鎮瑤岙村,明代樂清人民抗倭的重要設施。萬歷《溫州府志》載:“壽寧堡,在窯岙,嘉靖間邑人朱守宣倡議,筑以防倭。周五百丈,門五”。五門名迎曦、臨清、駐景、來重和登龍。現存迎曦(東)和登龍(北)兩門:東門闊3米,進深5.5米,高2.8米,門上石額大書“壽寧堡”三字,門中石梁鐫楷體“溫臺第一關”五字,下刻“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北門闊1.75米,進深5.6米,高2.2米。門中石梁刻“大明嘉靖四十一年秋建”,門上石額則書“龍山毓秀”四字。……
[詳細]
27、
劉黻墓
劉黻墓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嶺頭村。系衣冠冢,坐西朝東,圈椅式,三壇,占地約560余平方米。劉黻(1217—1276),字聲伯,號蒙川,樂清石帆大橋頭村人。早歲就讀雁蕩僧寺,淳祐十年(1250)入太學,以氣節著,時稱“六君子”。景定三年(1262)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德祐二年(1276),元軍入臨安,陳宜中、陸秀夫、張世杰圖謀恢復,擁廣、益二王由溫州入海,迎黻共政,遂率眷屬隨王入廣。至羅浮,病卒。夫人林氏隨之舉家蹈海。遺著有《蒙川集》10卷。……
[詳細]
28、
雁蕩山烈士墓
雁蕩山烈士墓位于樂清市雁蕩山風景區獅子峰南麓。1953年為紀念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面積約1萬平方米,大門門楣嵌粟裕書“雁蕩山烈士墓”橫額。墓葬形式有棺木葬、骨灰盒葬、骨灰塔3種,共安葬402位烈士。墓后崖壁鐫有毛澤東書“為國犧牲”四字。墓室前屹立高大的由張愛萍將軍題書的“雁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嵌有中共樂清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立的墓志銘,系著名書法家馬公愚所書。青山綠水,雄偉肅穆。郭沫若《詠雁蕩山》詩贊:“煌煌烈士墓,風光第一流。……
[詳細]
29、
紅巾軍起義舊址
紅巾軍起義舊址位于樂清市虹橋鎮東街。鴉片戰爭以后,外患內憂,民不聊生。虹橋人瞿振漢有志反清,密制武器,準備起義,由金佩銓與天京太平軍取得聯系。咸豐四年(1854)十二月二十日在瞿氏宗祠祭旗誓師,自任水陸兵馬大元帥,以陸紹芳、黃用烺為先鋒,紅布纏頭為識,即日率義軍攻克縣城,張貼檄文,聲討清廷罪行,浙南震動。后被鎮壓,振漢等壯烈犧牲,瞿氏宗祠被清廷焚毀。1946年于原址重建,木構樓房五間,內有墓葬,傳為紅巾軍頭領瞿振山、倪廷模犧牲后埋葬處。……
[詳細]
30、
攀龍坊
攀龍坊位于樂清市大荊鎮蔗湖村。明萬歷《溫州府志》載:攀龍坊,“為舉人連稷立”。木石結構,重檐式歇山頂。六柱(左右兩正柱前后各添一柱支承出檐),單間建筑。枋高6.2米,面闊6.4米,進深3.2米。磚砌清水屋脊,兩端飾龍吻獸,中設山云圖案。屋面鋪筒瓦,瓦當模印圖案有朱雀、菊花、草花等。牌樓正面匾額為“攀龍”二字,背面為“圣旨”二字。原系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立,后毀。匾額雖由后人書寫,但主體建筑仍保持明代風格。……
[詳細]
31、
李顯墓
李顯墓位于樂清市樂成鎮吳岙村涌泉山麓。設五壇,圈椅式。四周砌有圍墻,壇坎立面雕飾精致,惜已大部破壞。現存華表、翁仲、石馬各一對、石羊一只,墓志一方。李顯(1483—1545),字崇絅,號臺南,樂清人,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任閩縣令,拜御史,巡按貴州,遷貴州布政使。世宗初,中官誣陷大臣,顯抗疏解救,群奸切齒,出為淮安守,調知贛州、蘇州,遷巡撫南贛都御史,卒于官。著有《臺南集》。……
[詳細]
32、
吳杜墓
吳杜墓位于樂清市磐石鎮重石村庵山山麓。占地1410平方米,圈椅式,分六壇。墓前原有圣旨門、墓道門,均毀。現墓為1978年重修。墓壇內有翁仲二尊、文官一尊、石馬一只、石羊一對、石虎一對。其中翁仲身著盔甲,雙手按劍,濃眉睜眼,甚為威武。石馬體態瘦勁,鞍、蹬、轡、鬃、尾等,無不精雕細琢。這批石像生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雕精品。吳杜,號珠松,宋開禧元年(1205)進士,歷官禮部尚書。……
[詳細]
33、
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
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年代:唐—民國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位于雁蕩山靈巖龍鼻洞。洞中摩崖分布在兩壁最上層。以唐貞元十年(794)包舉題名為最早。宋刻中7處有紀年,13處有干支紀年或題名,其中“沈括”二字尤為珍貴。元代1處,明代23處,清以來9處。另有宋以來碑刻7通。洞口嶺旁巨石上鐫“天開圖畫”四大字,為明代朱晦翁書。2019年10月7日,雁蕩山龍鼻洞摩崖題記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34、
樂清古橋群
樂清古橋群位于樂清市白石街道、北白象鎮、石帆街道、虹橋鎮,年代為宋。山海之城的樂清,在縱橫交錯的河流之上,橫跨著眾多的古橋梁,它們或古樸,或端莊,或美觀。據清道光《樂清縣志》記載,共有271座,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橋群有4處,分別為趙鎮橋、合湖橋、慈濟橋、瑤溪橋,它們跨越著歷史,聯系著古今。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5、
白象塔
白象塔位于樂清市北白象鎮。據明永樂《樂清縣志》載“白塔院,宋天圣九年(1031)邑民陳氏舍宅建,治平四年(1067)賜額,后廢。國朝洪武六年(1373)僧道成重修佛塔。”萬歷《溫州府志》載:“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僧大穩重建”。塔為樓閣式青石結構,平面呈六角形。五層,高約14米,中空,整體逐層遞減。經鑒定,臺基為始建時遺物,塔身則為重建時建筑,顯示明代風格。……
[詳細]
36、
東石梁洞摩崖石刻
東石梁洞摩崖石刻位于樂清市雁蕩山。東石梁洞又稱石虹洞,早在宋慶歷二年(1042)即在洞前建寺,今洞中存有摩崖碑刻14處。其中有宋嘉祐七年(1062)浙漕李復圭、明嘉靖御史蕭一中、嘉靖十一年(1532)推官吳子孝、嘉靖三十八年(1559)石梁山人吳宗袷等題刻。尤以吳宗袷《石梁堡記事碑》記載“今年三月倭亂□□莊屋及義樓,具告院司撫縣行令捐資筑堡城御備”最為珍貴。……
[詳細]
37、
石刻照壁
石刻照壁位于樂清市黃華鎮殿后村。照壁通體石結構,高2.7米,闊2.47米。正面刻獅子銜劍,旁鐫楷書“嘉慶廿二年(1817)冬月立”,及五律一首:“天遣靈獅下,追球過海東。身翻毛有色,目怒力無窮。聲吼千山振,口呼一劍風。舉頭驚百獸,善化石屏中。”兩側刻聯一副:“云開日鏡球出色,水受風棱劍有聲。”背面刻鯉魚化龍,一鯉魚作昂首跳躍狀,生動逼真。……
[詳細]
38、
發祥嶺棧道
發祥嶺棧道位于樂清市雁湖鎮巨坑庵村。發祥嶺,俗稱長蛇嶺,為樂清西北地區通往永嘉古道。棧道全長124米,現存僅50米,寬1-1.7米。路面由梁柱支撐,均系條石結構。采用榫卯連接,并灌生鐵加固。道旁有摩崖石刻:“發祥嶺林毅公子乾亨建”十字。據當地《林氏宗譜》載,該嶺和棧道為富房林乾亨于明崇禎間(1628-1644)建。2023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39、
小群山遺址
小群山遺址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小群山。遺址分布面積300平方米。遺物主要有石鏃和印紋硬陶兩種。印紋硬陶質地堅硬,器表呈灰黑色,拍印紋飾有籃紋、方格紋、人字紋、席紋等。可辨認器物有罐、釜等。1970年文物干部在調查中發現完整印紋陶罐一件,灰胎,手制,圓底內凹,器表拍印籃紋,紋深淺不一。遺址應屬商代。……
[詳細]
40、
文虹橋
文虹橋位于樂清市樂成鎮文虹路西運河上。明天啟七年(1627)邑令胡良臣建,故又名胡公橋。因年代久遠,橋面移位,欄板、望柱早已無存。1963年政府撥款按原狀修復。橋長34米,為三孔石拱橋。橋面鋪砌別具匠心,中間闊4.37米,向兩邊呈喇叭形展開。每個拱頂為平臺,其間有石階成斜面相聯,兩旁置垂帶。……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樂清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樂清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樂清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樂清市A級景區名錄
·
溫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溫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国产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99
|
在国产在线视频a在线视频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