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黃乃裳、黃乃模墓
  黃乃裳、黃乃模墓位于閩清縣坂東鎮(zhèn)湖頭村,三合土構筑,寬13米,進深40米。平面呈“風”字形,四層墓埕。墓前豎石望柱1對,石旗桿2對。柱上鐫刻楷書:“清欽賜恤銀祭葬大東溝殉難世襲罔替臣黃乃模”、“光緒庚子年北洋水師游擊黃公乃模附葬衣冠處”,由陳寶琛撰書。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應松祠堂
  高應松祠堂位于長樂市古槐鎮(zhèn)洋布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知縣王遵道建,全稱“錦嶼高氏忠烈祠”。清代及民國時期均有修葺。前后兩進,保留明代祠堂建筑規(guī)制,尚存牌匾10余塊。1986年,長樂縣(今長樂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杜錫珪摩崖石刻
  杜錫珪摩崖石刻位于馬尾區(qū)羅星街道沿山社區(qū),自右至左橫刻顏體楷書“鶴壽”,落款“杜錫珪”,刻于民國16年。該石刻具有一定典型性,為研究馬尾石刻藝術提供實物參考。 2020年1月2日,杜錫珪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向東延伸20米,向西延伸至沿山西路,向南延伸20米,向北延伸20米。……[詳細]
際上石刻群
  際上石刻群位于閩清縣云龍鄉(xiāng)際上村,年代為宋—清。簡介:保存有南宋詩人張孝祥楷書“起傅巖”摩崖題刻,字徑1米,以及“早入中書”、“高折仙桂”、“龍首崗”和落款為張詠的七律詩一首等摩崖題刻,附屬文物有張安國、蕭千巖聯(lián)名作七律一首石碑。2013年,際上石刻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詳細]
泛船浦天主教堂
  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朝陽路新民街54號,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國22年(1933年)重建,為哥特式建筑。主堂北端,建有20多米高的鐘樓,樓頂豎立近3米高的十字架。昔時鐘樓報時聲揚十余里,號稱“江南第一大堂”,其至今仍為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總堂。泛船浦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國22年(1933年)重建,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53.7平方米,為哥特式建筑。主堂北端,建有20多米高的鐘樓,樓頂豎立近3米高的十字架。昔時鐘樓報時聲揚十余里,號稱“江南第一大堂”,其至今仍為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總堂。地址:福州市倉山區(qū)朝陽路新民街54號類型:教堂游玩時間:建議30-40分鐘電話:0591-834……[詳細]
旗峰林公祠
  “旗峰林公祠”位于林春澤故居南側,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祀明程番知府林春澤、子林應亮、孫如楚。為三進院落,各進均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穿斗扛梁式木構架,歇山頂,建筑面積389平方米。正門上方石刻橫匾“旗峰林公祠”,橫匾上方是石刻直匾“奉旨祀典”。進大門為一進門頭房,上懸掛有皇帝冊封的“鄉(xiāng)賢祠”。……[詳細]
高峰書院遺址
  高峰書院遺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qū)壽山鄉(xiāng)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發(fā)現(xiàn),2003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顯示整個書院遺址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高峰書院為宋理學大儒黃榦講道著書和歸隱之所。黃榦一生致力于普及理學和整理朱熹文集,其死后就停柩于高峰書院,后安葬于高峰書院西南側的庖犧谷。……[詳細]
張元干故居
  張元干故居位于城關鎮(zhèn)登高路。張元干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因張家世代屢中科舉,遂名世科里。現(xiàn)保存明、清不同時期的三落建筑。該組建筑木雕構件精美,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人文、歷史、建筑價值。2007年4月,張元干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舊厝,西至照墻,南至賽芳民房,北至國信民房。……[詳細]
永泰大圣廟
  大圣廟位于城關北門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寺中保存我縣唯一一尊較好的大圣塑像,是我縣群眾喜愛的一個民間信仰場所。2007年4月,大圣廟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本屋檐下滴水溝(溝邊任寶明厝),西至北門通往三池頭大道,南到郭宅圍墻,北至檐下水溝。……[詳細]
黃閣重綸坊
  黃閣重綸枋是葉向高后裔為紀念葉向高兩次入閣主政,于明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建成的。全坊由一色黛青色花崗巖構成,仿木樓閣式重檐四坡頂。通高10.07米、面闊四柱三間約11米,進深三柱兩間約3米。牌坊門洞跨街,門額為巨大月梁。梁雙面均淺浮雕鰲頭、牡丹、雙鳳等圖案。梁下有透雕神鰲的雀替承托。梁上置青石雕隔扇,雙面鏤空透雕人物3組。中組內容為撫琴、奕棋;透雕人物僧俗,長幼神態(tài)各異,袍履、須發(fā)分明。隔扇上方為誥封牌,列葉向高、葉父朝榮、祖廣彬、曾祖仕儼四代誥封官銜,有文字21行,每行6字,另加款識8字,計134字。牌上用柱頭枋,雙面有淺浮雕。枋上置匾,橫向陰刻楷書“黃閣重綸”四字。牌坊頂樓面寬一間,進深兩間。樓閣中豎立牌匾,署“恩榮”二字,匾周鏤刻飛龍,匾左右一組斗拱,承托橫梁正檁。坊頂正脊中置寶……[詳細]
331、大廟山
大廟山
  又稱南臺山。位于臺江區(qū)上杭路、大廟路和延平路之間,面積約6公頃,山高31米。秦末,無諸從諸侯滅秦,又助劉邦擊楚有功,漢高帝五年-為閩越王,在山上建立一個臺,作為舉行儀式的場所,就是“越王臺”。后人為紀念無諸,又在臺旁建立一座廟,稱閩越王廟,俗呼“大廟”,故南臺山又叫做大廟山。……[詳細]
杜申故居
  杜申故居位于霞拔鄉(xiāng)霞拔村,始建于宋代,原為“學士府”,至今已有八百余年歷史。經明、清兩朝修繕,后改造為“杜氏宗祠”,留存完好的院落木構框架,具有明、清建筑特色。2007年4月,杜申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公路,西至后山,南至糧站,北至王金佃厝。……[詳細]
和平街陳氏民居
  和平街陳氏民居(清,古建筑)位于長樂區(qū)和平街。該建筑為明兵部右侍郎陳省府第“司馬第”建筑群之一。清代由長樂著名海商陳利事購置后重建。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780平方米,前后共四進,均為穿斗屋架,西側設有書齋。該民居規(guī)模宏大、用材精良、雕刻裝飾精美、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研究價值。……[詳細]
晦翁摩崖石刻
  晦翁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亭江鎮(zhèn)長安村西巖寺后院石壁。“仙苑”2字為楷書直下,1行字高0.59米、寬0.53米,旁署草書“晦翁書”,字徑5.2厘米。慶元三年至四年(1197~1198年),朱熹避偽學禁,寓居長安村時到此留刻。1996年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補山精舍
  補山精舍始建于宋朝,是寺僧接待達官貴人的客房。它是建在榕壽巖上,巖石上有多處題刻。古建筑藝術與書法藝術、樹根藝術融為一體。1933年秋,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曾在此召開秘密會議,發(fā)動反蔣“閩變”。補山精舍在萬歲寺東側,從法雨堂東邊過圓門,即進入補山精舍。補山號稱于山第一峰,補山精舍建于榕壽巖上,木結構單層歇山頂,與一般傳統(tǒng)建筑不同的是木構件尺寸都很小。榕壽巖是一塊巨石,在巖隙間生長著一株古榕,垂須屈干,懸立倒掛。巖壁上鐫有一個大“壽”字,字徑2.20米,是清代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有人為榕樹做壽所刻,這塊巨石也因此得名榕壽巖。巖前小坪為避暑休憩佳處。補山精舍東面圍墻外為戚公祠。圍墻上嵌有大石一塊,石頂部有小石塔一座。石頭上布滿題刻,早期題刻傾斜,后期則中正,說明此石曾被震傾斜,頂……[詳細]
魁岐炮臺
  魁岐炮臺位于鼓山鎮(zhèn)魁岐村坐北向南,控扼閩江。原有炮臺三座,已毀1座。較完好一座位于民居中,為封閉式,呈圓形,三合土夯筑。內徑6.75米,高4.59米,厚1.47米,設一炮位;另1座露天,由若干三合土墩組成,今僅殘存一墩。1992年公布為福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公正古城墻
  公正古城墻,位處鼓樓區(qū)觀風亭西側。相傳為漢無諸冶城的東城墻遺址,晉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皆沿用舊址。城墻殘高約四米,殘長約一百五十米。1992年11月被福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城墻西五十米,城墻東、南、北各十米。……[詳細]
福州翠微寺
  翠微寺位于福州市郊紅竂鄉(xiāng)芹石村,始建于唐天成元年(757年),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占地840平方米。坐北向南,有大殿、廂房、配殿等,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脊檁墨書鼓山涌泉寺于清光緒丁緒丁亥年,重建翠微寺之事。……[詳細]
同安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位于同安鎮(zhèn)同安村,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其設計及建筑工藝獨具匠心。2003年10日入選《中國名祠匯編》。2007年4月,張氏宗祠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后山,西至大路,南至山60米,北至高嶺厝路60米。……[詳細]
方聲洞故居
  方聲洞故居位于北大路內九彩巷16號。故居原是兩座相連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大門原懸有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朝元”牌匾。門頭房和首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花廳、魚池和第二進院落都已改建。現(xiàn)僅存第一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有声小说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日韩专区国产99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