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文物古跡介紹

  陽高縣署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西北街1912年淮軍途經陽高,火燒玉皇閣及商店鋪面,禍及縣衙,將建筑化為灰燼。1929年,縣長馬維珍重修縣衙,后歷經多次修繕,現為陽高縣政府辦公場所。陽高縣署舊址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布局,南北長約125.9米,東西寬約65米,占地面積約8183平方米。中軸線僅存大堂、二堂、三堂,院落布局完整。大堂面寬五間,進深八椽,梁架結構為前后單步梁對七架梁通檐用四柱,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前檐柱施蓮瓣柱礎,前后檐均踩飛,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二堂面寬五間,進深四椽,五架梁通檐用二柱,前后均踩飛,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三堂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后均踩飛,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陽高縣署……[詳細]
  永興北岳行宮(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永興社區北岳行宮,又稱南宮、恒岳廟。據碑刻記載,北岳行宮創建于北魏延興元年(公元471年),到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將尉遲敬德進行擴建,并封該宮為太貞宮。北岳行宮坐北朝南,原為三進院落布局,山門已毀,現為二進院落,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天王殿、太貞宮、九天宮,天王殿前東南角為前殿,一進院與二進院分別設西配殿和東西廂房。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前后檐明間均施六抹隔扇門六扇,兩次間施窗。太貞宮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前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卷棚筒板布瓦頂,前四架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為一殿一卷式勾連搭建筑,太貞宮前檐明間施六……[詳細]
  直峪圣佛寺塔林(第五批省保)時代:遼、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宜興鄉直峪村圣佛寺,全稱為圣泉林山包峰禪院,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間(1201—1206),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內各建筑毀于1967年,現僅存寺院基址和塔林等。圣佛寺塔林當地俗稱“和尚墳”,東西長50米,南北寬80米,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從裸露的溝紋磚判斷,時代應為遼金至清代。現存舍利塔16座,直徑1.5~2米,殘高3~5米,舍利塔由臺基和覆缽塔身及相輪塔剎構成,其中臺基多為兩層八角形須彌座砌筑。壸門磚雕精致,是寶峰寺院歷代主持的墓地。直峪圣佛寺塔林保存較好,壸門磚雕精致,是研究當地宗教史的珍貴寶藏,具有重要的歷史。……[詳細]
  麻家大院(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永安社區麻家大院為清末舉人麻席珍建造,是一座規模較大,規格較高,工藝考究的一組古民居建筑群。麻家大院坐北朝南,東西長51.3米,南北寬66.54米,占地面積約3411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三進院帶東西跨院布局,正院中軸線建有大門、過廳、正房、0-,東西兩側建廂房。西跨院現存兩進院。東跨院現存后院。麻家大院現存建筑整體保存較好,該民居是渾源縣保存較完整的一處民居大院,為研究渾源縣的傳統民居建筑提供了實物資料。大門面闊五間,進深五椽,后單步梁對前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后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屋面。一進院東西廂房面闊兩間,單坡硬山筒板布瓦屋面。過廳面闊五間,進深三椽,四架梁通達前后通檐用兩柱,單檐卷棚硬山筒板布瓦屋面,明間為通道,前后兩次間均為六……[詳細]
  新平玉皇閣(第五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新平村內玉皇閣又名鎮邊樓。整體坐北朝南,南北長14.3米,東西寬10.4米,占地面積約148.7平方米。據梁上墨書記載,玉皇閣創建于明萬歷十一年(1583),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四十六年(1781)、1992年均有修葺,現建筑保存較為完整。玉皇閣坐落在高5.55米的磚砌臺基上,臺基中部為磚碹券洞十字形通道,可四面通行,上部四周為條磚勾欄,是大同地區保存完好的古代0-。玉皇閣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原為重檐歇山筒板布瓦頂,1992年經后人修葺,改成黃琉璃屋面。上層梁架為四角施抹角梁上托老角梁交于垂花柱承托平梁,下層為承重梁承托樓楞木、木板形成二層地面,在建筑的東南角設有樓梯口。上層柱頭科斗栱為三踩單昂,平身科斗栱每間一攢。下層……[詳細]
  首善醫院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大同市城區雁同西路22號首善醫院舊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706平方米,由主樓和教堂兩座建筑組成,為歐式風格建筑。民國六年(1917),大同發生鼠疫,英國圣公會派教徒史梅禮大夫等10余人來大同進行防治,回國后史梅禮向圣公會建議在大同建一所醫院。1922年開始籌建,1924年竣工開診,命名為“首善醫院”。1942年,日軍強行改名為晉北醫院,并新建部分房屋。1947年,重命名為首善醫院。首善主樓舊址,2013年之前一直為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辦公樓,建筑坐北朝南,頂部為硬山頂磚木結構,主體建筑二層,中心建筑三層,東西長25.73米、南北寬66.34米,于1922年施工至1924年竣工開診,當時大樓內有門診部(不分科)、住院部、辦公室等。教堂舊址(圣益多雅堂)位……[詳細]
  趙承綬舊居(第五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大同市城區戶部角街12號趙承綬舊居坐北朝南,二進院格局,1928年建。東西長21.66米,南北寬41.72米,占地面積903平方米。南房、過廳、正房各七間,東西房各五間,均為硬山頂木結構建筑。院門、室內裝飾具有西式特征,供暖等設備基本保持原貌。趙承綬(1891-1966)字印甫,五臺縣槐蔭村人。1919年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1927年參加北伐戰爭,任閻錫山部隊二師師長,1928年任晉綏軍騎兵司令,駐防大同。1948年6月,晉中戰役中被俘投誠。195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參事。趙承綬舊居為民國時期建筑,2007年進行重修,現為云岡畫院占用。趙承綬舊居現保存狀況基本完好,基本保存了原建筑布局,且建筑的主要結構特征未發生大的變化,歷史真實性較好。趙承綬舊……[詳細]
  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第六批國保)時代:民國地址:大同市西郊西巖山下的五周川學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大同中學堂”,此后校址校名幾經變遷。1913年,山西省立第三中學正式創建,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名為“山西省立大同中學校”,1972年改為“大同師范學校”一直沿用至今。建筑坐北朝南,校門由八根方形磚柱組合而成,形成正門和側門。進入校門后是一字形辦公樓,為單層建筑,正面樓外有半出檐的中式廊柱雨棚。辦公樓后20多米處便是富麗堂皇的大禮堂,其平面布局構圖儼然一頭頭朝北方的巨型臥象。禮堂后面是12個獨立的教室,位于校園中央,南北各4個,東西各2個,形成一個方陣。此外,還有開闊的校園和操場。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的建筑,既保留了我國傳統的建筑風格,又吸收了……[詳細]
  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第五批省保)時代:1943年地址: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劉莊村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占地面積約1125m2。1943年3月1日凌晨,駐上北泉據點的日偽軍80余人,突然將劉莊村包圍,強行將村民驅趕進劉檀院的東、西房,然后把門堵死,四周堆積柴草,澆上汽油點火焚燒。大部分群眾被活活燒死,民兵劉貴全及部分沖出的群眾也被敵人架起的機-打死。1946年5月9日劉莊群眾將死難者遺骨合葬于村西,并建紀念碑樓,內立石碑一通,記載當年慘案發生經過和死難者姓名。1971年村民與駐軍重修碑樓,并在碑樓南側新建紀念亭一座,內立漢白玉復制碑一通。“三•一”慘案殉難者達243人,是日軍侵略罪行的鐵證。三一慘案遺址見證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種種罪行,此遺址是其屠殺無辜中國人民的鐵證,三一……[詳細]
  侵華日軍大-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9月12日,日軍東條旅團和偽蒙軍從天鎮城東北角豁口侵入城中,兵分三股趕殺居民。一股沿北城墻往西的日軍,在北門口堵截了欲逃出城外的300多名居民,將他們驅趕到北門月城奶奶廟內,一一用刺刀全部捅死,只有西北街侯明未被刺中要害而幸免一死。下午,這股日軍在東街、北街大肆抓捕居民500多人,將他們集中趕押到北門外一小溝側,分批用刺刀挑入溝內,無一幸免。居民王振文的父親、叔父、堂弟都被刺死在這里,他本人左肩被刺一刀,右肋下被刺兩刀,夜間與未被刺死的王君一起逃走。一股沿東城墻往南的日軍,到南街逐戶搜抓成年男人,抓一批往南街馬王廟前送一批,然后又分批趕到廟內進行-。日軍嫌人們穿著衣服用刺刀捅起來費勁,就逼他們脫光了上衣。廟院的糞坑、山藥窖堆滿了死尸后,他們又逼活人把死人拖……[詳細]
  玉皇閣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鎮縣最北端,東與河北、西和北與內蒙古兩省(區)交界,人們所說的“雞鳴聽三省”之地。明長城縱貫于堡城西面和北面,為明代宣化、大同兩鎮的咽喉要地,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馬經常南下侵擾爭戰之地。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了土堡,派兵駐守。為新平路駐地。早在秦、漢以及北魏時,新平堡就建有延陵城和琦城。明代東聯宣化府西洋河堡,南接大同鎮東路瓦窯口堡,為極沖之地。隆慶六年(1572年)堡城重修并包磚,設有東門和北門。北門名鎮虜門,東門稱迎恩門。城墻周長3里,高3丈。明《三云籌俎考》載,新平堡內設參將署、守備署,駐新平路參將1員,新平堡城守備1員,中軍、千總、把總共7員,駐有援兵營官兵1309人,馬騾589匹,老家營官兵589人,馬騾58匹。平常儲糧530石,草18254束。……[詳細]
  高山遺址高山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大同市城西30公里高山鎮西約1公里的臺地上遺址是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李星學先生于1950年5月發現的,同年7月下旬,文化部雁北文物勘查團裴文中、陳夢家先生等至此復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77年9月和1983年3月,曾作進一步的調查。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遺址臺地由砂質黃土沉積而成,西高東低,高出現河床15米左右,臺地西側是孟家灣河,北臨武周川,南靠109國道,由于常年受河水的沖刷,臺地的相當一部分已被侵蝕,遺址也相應地遭到了破壞,并且已成為斷丘。在最北的一段臺地上,石片和陶片較多,尤以石片最多,可能是當時人類活動的主要場地。高山遺址細石器屬于典型細石器文化。遺址豐富,類型較多,既有我國細石器遺址中的常見類型,如細石葉、錐狀石核、圓頭刮削器、石……[詳細]
  大同展覽館(第五批省保)時代:1969年地址:大同市城區西街大同展覽館是一座誕生于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建筑,大同人民對它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特別情感。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受當時政治風潮影響,沈陽、石家莊、杭州、張家口等城市都興起了“毛澤東思想萬歲展覽館”(俗稱萬歲展覽館)的建設。大同毛澤東思想萬歲展覽館也于當年4月1日黨的“九大”召開的日子正式奠基開工。全市黨政軍領導和數以萬計的工農兵學商各界人士懷著極大的政治熱忱參加了建館的義務勞動。建成后的展覽館以其類似首都人民大會堂的宏偉氣勢,成為全市各類政治--和社會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從初始設計到施工完成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創下了當時令人難以置信的“大同速度”。上世紀90年代末,國營的紅旗商場終結歷史使命,之后當地政府-有關恢復其……[詳細]
134、孤山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孤山廟位于陽高縣羅文皂鎮孤山村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30米。……[詳細]
  平城朝陽寺位于平城區古城街道朝陽寺社區居委會朝陽寺街,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城雁塔位于平城區古城街道云路街社區居委會云路街,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遷移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院內。……[詳細]
  澗西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廣靈縣壺泉鎮澗西村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堡墻為界,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60米。……[詳細]
  六咀東廟位于廣靈縣一斗泉鄉六嘴村東南,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30米。……[詳細]
  東石門觀音廟戲臺位于廣靈縣加斗鄉東石門村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向外延伸60米,西向外延伸30米,南向外延伸40米,北向外延伸30米。……[詳細]
  殷家莊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廣靈縣蕉山鄉殷家莊村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大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