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滁州市旅游

滁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西王遺址
  西王遺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柯湖村,時代為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64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范圍:南至水庫,東至公路,西、北至農田。建設控制地帶:南至水庫、東至公路、西、北至農田。……[詳細]
梅花壟古墓群
  梅花壟古墓群位于滁州市全椒縣,年代為漢、南北朝、宋。梅花壟古墓群以廣平園藝場為中心,西南至卜集鄉西石行政村的大汪、韓莊、胡姚等自然村;西至峨嵋行政村的高莊、田谷、大何、小錢、大王、山吳等自然村;北至廣平鄉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東到程家市汽車站。墓區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2公里。在此范圍內,古墓“棋布星列”堪稱“奇觀”。2012年,梅花壟古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程家市行政村,西南至卜集西石行政村,西至峨眉行政村,北至廣平行政村、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襄河古橋
  襄河古橋位于滁州市全椒縣,年代為明清、民國。全椒太平橋原名賀魯橋,因為相傳隋大將軍賀若弼曾在此造櫓。清康熙后改名為太平橋,為舊時滁州至廬州(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古驛道的必經之橋。1931年前后,國民政府全椒縣建設局曾修整過。太平橋原為石拱型單孔橋,建國后改為木面橋,后在橋上增鋪了砂土。傳說劉平作全椒縣令時,劉平將朝廷撥下的建城款購買糧食救濟災民,結果被罷官獲罪,押解京城問斬,全椒百姓得知消息后,傾城相送至城東太平橋,此時恰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時,百姓必到此橋焚香燃竹,追念劉平。后漸漸衍化成走太平。全椒一直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民俗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縣獨有的傳統民俗,自東漢開始,傳承迄今,盛況不衰。《漢書》載有“澄日太平”之諺,此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檁《荊楚時記》……[詳細]
抗大八分校舊址
  抗大八分校舊址天長市銅城鎮龍崗社區1942年5月,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八分校成立(簡稱抗大八分校),校長為新四軍副軍長兼二師師長張云逸,二師副師長羅炳輝任副校長,馮文華任教育長。下設政治部、軍事訓練處、文化教育處、供給處等。歷時4年多,于1945年8月結束,共招收學員四期,先后培養了近3000名抗日軍政干部,為二師和淮南根據地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舊址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有教室舊址、校務部舊址、政治部舊址等共17處,房屋100余間。現存建筑均為清至民國時期,其中真武廟為學員教室舊址、學員二隊駐地舊址。真武廟始建于元惠宗元統二年(1334年),早年被毀,現存建筑建于清嘉慶十八年三月(1813年),有房屋24間和1座藏經樓,正殿3間為學員二隊教室舊址,偏殿3間為學員二隊駐地舊址。……[詳細]
后陳遺址
  后陳遺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腰鋪鎮姑塘村,時代為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33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范圍:遺址東、西、南、北各1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西、南、北各100米。……[詳細]
186、赤欄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赤欄橋
  赤欄橋位于鳳陽縣紅心鎮,時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面積為216平方米。為鳳陽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鳳政[2016]6號。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向東南外放5米;西南外放20米;西北外放10米;東北外放2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內四周外放各30米。……[詳細]
187、董槐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董槐墓
  董槐墓位于定遠縣定城鎮建設小學內,時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176平方米。為定遠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定政字[1992]37號。保護范圍:以原墓冢為中心,東20米,西10米,南10米至教室,北20米。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九梓遺址
  九梓遺址位于定遠縣吳圩鎮九梓村西一村民組,時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14850平方米。為定遠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定政字[1992]37號。保護范圍:以遺址正中為基點,向東南西北各1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西、南、北各50米。……[詳細]
玉蟹泉摩崖石刻
  玉蟹泉摩崖石刻位于鳳陽縣殷澗鎮,時代為唐、宋、清。摩崖石刻鐫于玉蟹泉附近的巖石上,據考察,共有17處,其中唐刻4處、宋刻7處、清刻4處。這些石刻多為游記之作,或為詩刻、題詠、題名等,其書法風格各異,流派紛呈,真、草、隸、篆、行、魏碑等皆有,堪稱書法藝術寶庫。蟹泉摩崖石刻為唐至清代游人題刻。位于宋集鄉境內三峰山玉蟹泉周圍壁上。石刻共27處。有的在高達5米之處,有的在清泓水際之旁;有的直接鐫于巖表,有的稍修整巖面刊刻;小者長、寬數寸,大者數尺見方。這些石刻中有7處因風雨剝蝕或人為毀壞,字跡已湮沒無存;尚有20處文字全部或大部分可識。其中唐代5處,宋代7處,清代3處,未署年代的5處。石刻均為陰刻,少者兩字,多者百字,或題詩,或題記,或題名。書體真、草、隸、篆、行、魏碑齊備,風格各異,流派紛呈。最早……[詳細]
楊捷墓石刻
  楊捷墓石刻位于天長市諭興鄉,時代為清。楊捷(1618—1700年),江蘇寶應人,官為清光祿大夫昭武將軍少保并太子太保督江南總兵。他戎馬一生,屢建戰功,死后贈少傅兼太子太傅。墓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為一高大山丘,墓前有長400米、寬30米神道,神道西高東低,用磚鋪砌,墓前有雙牌坊、雙碑亭、7對石象生,1對石柱,整個墓地氣勢壯觀。墓前石刻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區外四周4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60米。……[詳細]
門臺復烤煙廠舊址
  門臺復烤煙廠舊址位于鳳陽縣門臺鎮陳咀村南(現門臺工業園區新城社區),時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面積為2300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秘[2017]122號。保護范圍:每棟建筑四面外擴5米的范圍面積。建設控制地帶:西花園處建筑主體所在的西花園一周院墻內及廠區處廠區院墻四周外放50米的范圍面積。……[詳細]
鳳陽白衣庵
  鳳陽白衣庵位于鳳陽縣臨淮鎮,時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為鳳陽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鳳政[2016]6號。保護范圍:寺廟院落四周外放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內南18米處至京滬鐵路;東、西、北各20米。……[詳細]
193、普濟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濟橋
  普濟橋位于滁州市天長市,年代為清。歷史上銅城叫過銅城市,下設三海、普濟等鎮,普濟橋在普濟鎮上故名普濟橋。據史書記載,當地有一位叫曾省三的老者奉出一生積攢下來的錢,振臂一揮募捐建橋于是當地方紳平民百姓熱烈響應,用了三年的時間于1818年建成。普濟橋南北走向,寬約6米長約20余米四個船型橋墩,中間兩個橋墩上雕有龍紋。直徑約半米的圓杉作為橋梁。上鋪45塊巨型花崗巖為橋面,在橋的兩邊各有15根欄柱。橋欄上有鯉魚跳龍門、蝠盤壽、鳳凰戲牡丹、萬事如意等浮雕,圖案精美,形象逼真。最著名的要算橋上橋,其創意獨特,已成為石欄浮雕的代表作。歷史上普濟橋遭到三次大破壞,又使這座大橋到了風燭殘年。據鎮上老人說,太平軍攻占銅城,曾斬下橋墩上的龍頭龍尾以向清政府--;抗日戰爭期間,日寇飛機兩次轟炸,炸飛了欄柱上的三個石……[詳細]
陳葛遺址
  陳葛遺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吳港村,時代為西周,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10500平方米。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滁政[2012]44號。保護范圍:南至滁河,西至小河邊,東、北至公路。建設控制地帶:南至滁河、西至小河邊、東、北至公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亚洲天堂AV女优一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