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甘肅省
>
天水市旅游
天水市文物古跡介紹
甘肅省
清水縣
秦安縣
麥積區
甘谷縣
秦州區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天水市文物古跡
天水市紅色旅游
天水市博物館
4A景區
天水市十大景點
全部
天水市特產
天水市美食
天水市地名網
天水市名人
[移動版]
121、
水簾洞廟宇遺址
水簾洞廟宇遺址位于清水縣永清鎮白土崖村。年代為北魏、明代,類別為古遺址。2015年12月22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以崖壁為界;西:以斷崖為界;南:以斷崖為界;北:以崖壁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詳細]
122、
溫泉詩碑
溫泉詩碑位于清水縣白沙鄉湯浴溫泉院內東側。年代為明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1982年12月31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南、北以房屋墻為界;西:以碑座為中心,向外延伸1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詳細]
123、
順林寺遺址
順林寺遺址位于清水縣土門鄉西坡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遺址。2013年5月2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以寺院院墻為界;西:以寺院院墻為界;南:以寺院院墻為界;北:以寺院院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詳細]
124、
洛門關帝廟
洛門關帝廟位于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東街村繁榮路西側,始建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占地面積約239.4平方米。現存大殿坐東朝西,面闊三間,寬19米,進深12.6米,高9米,為11架梁硬山建筑。其面闊窄、進深深的構造特點為省內僅有,是地方建筑的獨創。斗拱簡練且有承重作用,承襲了明代風格做法。……
[詳細]
125、
秦州汪氏民居
汪氏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區自由路,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筑面積787平方米。宅院建筑較為古樸,整座建筑平面呈矩形,為一進二院,前后兩座四合院形制。有主廳樓、廂房、過廳、繡樓、耳房、倒座、門廳等建筑。院北軸線上過廳三間,緊依兩側有懸山頂耳樓為繡樓。東西各建廂房五間,格局與后院廂房相同。……
[詳細]
126、
靳家古民居
靳家古民居位于清水縣白沙鄉白沙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代主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以民居院墻為界;南:以縣道公路為界;西:以民居院墻為界;北:以民居院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27、
軒口窯遺址
軒口窯遺址位于清水縣永清鎮樊峽村馬場溝東北陽坡臺地上。年代為齊家文化,類別為古遺址。1962年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南、東北、西北以圈椅形崖壁為界,西南以馬場溝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50米。……
[詳細]
128、
南下關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縣城南下關民族路解放巷內,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占地面積1231平方米。清康熙年間進行了修繕,擴建了東大庭子和南大庭子,以及講學堂、阿訇居室和學生宿舍等。中華民國9年地震,許多建筑被毀。現存的古建筑僅有主體建筑禮拜殿和邦克樓。禮拜殿為庭堂式,懸山頂,面闊3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200平方米。邦克樓為重檐歇八角攢尖頂樓閣式,牙檐高啄,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室內保存著壁砌磚刻阿拉伯文和花卉圖案,刻工精細,別具匠心。秦安清真寺是甘肅現存清真寺建筑中保存較為完整、時代較早的木構建筑之一,為系統研究甘肅伊斯蘭教建筑史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1989年秦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29、
上邽城址
上邽城址位于清水縣永清鎮李崖村。年代為秦、漢,類別為古遺址。1982年12月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以公路西斷崖;西:以天火溝為界;南:以白土崖村為界;北:以古城壕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0米。……
[詳細]
130、
陳馬明代石造像
陳馬明代石造像位于清水縣豐望鄉陳馬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以石佛寺東、南、西、北四面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圍墻為基礎各向外延伸10米。……
[詳細]
131、
秦亭魏碑
秦亭魏碑位于清水縣秦亭鎮秦亭村秦樂寺東側。年代為北魏太和二十年,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1982年12月31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碑座四周1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詳細]
132、
平道地遺址
平道地遺址位于天水市甘谷縣白家灣鄉梁家莊,遺址北至大墳區,南至華溝,東起小沙溝,西至平道地,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約8.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地表暴露灰坑等,采集的標本有馬家窯類型的旋紋紅陶片、齊家文化的繩紋夾砂灰陶片等。……
[詳細]
133、
武山拉稍寺
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山中曲徑幽林,百鳥爭鳴,空谷回應,與水簾洞隔山相對。《武山縣志》載,相傳鳩摩羅什運鬼斧神工,拉樹梢成山,因有此名。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刺史尉遲迥初建,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在一塊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達四十余米的釋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為壁畫,現存部分極其珍貴。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旁有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墨書題記。佛坐蓮臺上,鐫有獅、鹿、象3排,上層6獅,中層9鹿,下層9象,周圍諸多佛龕佇立著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筑風檐以蔽風雨,檐端雕刻飛云走獸,懸掛……
[詳細]
134、
大坪頭遺址
大坪頭遺址位于武山縣坪塬村,渭河和魯班河交匯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面20-5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暴露的遺跡有灰層、灰坑、白灰地面。灰層厚1-2米,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錛、細泥紅陶片、彩陶片、夾砂粗紅陶片和單(雙)耳陶罐。……
[詳細]
135、
張羅遺址
張羅遺址位于天水市北道區二十里鋪鄉張羅村羅家溝階地上,高出河床約20米,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文化層厚0.5—1米,遺存紅陶片、灰陶片等。1964年發掘,為廟底溝類型和馬家窯類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36、
儀制令碑
儀制令碑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趙充國陵園碑廊內。年代為宋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北三側均以碑廊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37、
錦衣將軍馬公塋記碑
錦衣將軍馬公塋記碑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趙充國陵園碑廊內。年代為清•嘉靖十四年,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北三側均以碑廊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38、
丁公鑿池守城去思碑
丁公鑿池守城去思碑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趙充國陵園碑廊內。年代為明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北三側均以碑廊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39、
韓遇春碑
韓遇春碑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趙充國陵園碑廊內。年代為清•乾隆七年(1742),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北三側均以碑廊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40、
陳昺碑刻
陳昺碑刻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趙充國陵園碑廊內。年代為明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3年5月2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北三側均以碑廊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不另劃定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天水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A級景區名錄
·
天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甘肅省第一至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资源网久久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