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甘肅省
>
天水市旅游
天水市文物古跡介紹
甘肅省
清水縣
秦安縣
麥積區
甘谷縣
秦州區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天水市文物古跡
天水市紅色旅游
天水市博物館
4A景區
天水市十大景點
全部
天水市特產
天水市美食
天水市地名網
天水市名人
[移動版]
81、
付家門遺址
付家門遺址位于武山縣馬力鎮付家門村南100米。是一處多種文化共存的大型遺址。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2米,暴露有白灰居住面、灰坑和墓葬。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網紋、弧線紋、圓點紋彩陶片和泥質褐紋紅陶瓶、罐、盆、碗殘片等;齊家文化泥質、夾砂紅陶片,飾繩紋、籃紋、附加堆紋、錐刺紋,器形有折腹罐、單耳罐、雙耳鬲及石刀、石鏟、陶紡輪、石斧等。另外還有辛店文化夾砂灰陶罐。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有重要價值。……
[詳細]
82、
觀兒下遺址
觀兒下遺址位于武山縣郭槐鄉觀兒下村西北300米。是一處仰韶文化與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米,暴露有灰坑、灶坑、墓葬和白灰居住面。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勾葉紋、弧線三角紋彩陶片及泥質、夾砂細繩紋紅陶片,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卷沿曲腹盆、圜底缽等。另有齊家文化幾何紋彩陶片、泥質和夾砂繩紋、籃紋、劃紋紅、灰陶片及石斧、石刀、研磨器遺物。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83、
秦州關帝廟
秦州關帝廟位于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第二小學院內,占地面積750平方米,建筑面積353平方米,屬明代建筑群。廟院坐西朝東,現存有大殿、拜殿、前殿并南側小殿及拜殿等建筑。該建筑群規模較大,各單體建筑工藝精細,結構復雜,裝飾華麗,保存較好并有明確的建筑和增建年代紀年的墨書題記。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較好的完整性和延續性,不僅對研究秦州區明清時期廟宇建筑的歷史、技術、工藝、文化內涵等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確定天水地區明清建筑的時代有著重大價值。……
[詳細]
84、
隴南機器局舊址
隴南機器局舊址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岷山廠內東側,始建于民國十年(1921年),系當時隴南鎮守使孔繁錦主持建造,占地面積520平方米。舊址內現有廠房建筑兩座,磚木結構,建筑面積498.9平方米。主建筑坐南朝北,三開間通長23.8米,進深11.2米,磚木結構兩層,次建筑坐北朝南(與主建筑相背)三開間,單層。建筑屋檐與墻體之間由青磚疊澀向外延伸,一二層之間有明顯的青磚腰線,窗洞上拱下方,建筑整體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向現代建筑演化的過程。……
[詳細]
85、
武山圣壽寺
武山圣壽寺,又稱官寺,原名壽圣院、壽圣寺,位于武山縣城南門坡西側,是城內現存的唯一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官寺承載了700多年的歷史信息,原建筑規模較大,從北向南,分山門和下、中、上三院,曾有天王殿、三官殿、股肱殿、鐘樓、鼓樓、燃燈佛殿、十八羅漢堂等建筑,現僅存中院的燃燈佛殿及其東西兩配殿,保存著鮮明的元、明、清三代修筑風格。198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86、
樊家城遺址
樊家城遺址位于天水市中灘鎮雷王集村背灣西村西40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6.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米。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變體魚紋、弧線三角紋、勾葉紋彩陶片,器形有盆、缽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圓圈紋、平行線條紋、網紋彩陶片,器形有碗、罐、壺、喇叭口尖底和平底瓶,并有石斧、石刀、骨錐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廟底溝與馬家窯的相互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87、
柴家坪遺址
柴家坪遺址位于天水市北道區伯陽鎮柴家坪村東500米渭河西岸。內涵分屬馬家窯與齊家兩種文化。面積約15.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8米,斷崖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曾出土有泥質橙黃陶喇叭口尖底瓶、泥質紅陶陶塑人面型器蓋,屬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齊家文化遺物有夾砂紅陶、灰陶片,飾籃紋、繩紋、刻劃紋、附加堆紋,器形有夾砂紅陶雙耳罐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相互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88、
劉坪墓群
劉坪墓群位于天水市清水縣白駝鎮劉坪村,為戰國晚期文化遺存。面積約20萬平方米。發現墓葬約20余處,最大墓穴約18平方米,最深墓穴約15米,出土青銅飾件、配件、金銀箔飾片、匕、戈、劍、刀、戟等兵器以及瑪瑙、綠松石、煤精串珠等近5000件。為研究戰國時期西戎文化、秦與西戎的關系、戰國時期甘肅東南部和中國北方草原及歐亞草原文化交流提供了資料。2010年被清水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群基準點為基點,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0米。……
[詳細]
89、
石嶺下遺址
石嶺下遺址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關鎮石嶺村,隴海鐵路南側,石嶺下文化類型命名地。甘石溝河水將遺址分為兩段,東段為崖頭,西段為西坪。遺址整體呈扇形,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遺址分布范圍內散落著多處文化層,厚約1.7米,深1.5—2.5米。1955年甘肅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過試掘,出土有彩陶碗、盆、罐和石器等,陶器紋飾主要有旋紋、變體鳥紋、魚紋等。……
[詳細]
90、
毛家坪遺址
毛家坪遺址位于甘谷縣盤安鎮毛家坪村西側。1984年曾進行過發掘。面積約3.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2米,遺址有房址和灰坑等。出土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黑色帶紋、條紋、同心圓紋彩陶盆、缽。另有齊家文化刻劃紋、附加堆紋、籃紋、粗繩紋泥質紅陶罐、折肩罐及石斧、石刀、石鏟等。還采集有周代夾砂灰褐陶罐、鬲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的相互關系及其文化發展序列有重要價值。2019年,毛家坪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91、
苗圃園遺址
苗圃園遺址位于張家川縣龍山鎮西川村西100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存。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3米,暴露有灰坑等遺跡。曾出土有彩陶葫蘆瓶、繩紋尖底瓶、夾砂深腹罐、細勁壺、盆、圓底缽和碗等30余件完整陶器。多夾砂紅陶,彩陶次之,彩陶紋樣有魚紋、寬帶紋,多黑彩。另采集有研磨器、石斧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與發展以及與馬家窯文化的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92、
雁掌坪遺址
雁掌坪遺址位于天水市秦安縣五營鎮焦溝村西,清水河南岸臺地上,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10萬平方米,屬仰韶文化遺存。地表及斷崖上暴露有泥質及夾砂紅陶罐殘片,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等。2008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輸油管道建設,對該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出土有石刀、帶孔石斧、陶刀、紡輪等生產工具,以及彩陶壺、尖底瓶、紅陶單耳罐、紅陶盆等生活用具。保護范圍:以遺址基準點為基點,東至焦家溝西崖邊緣以西50米,南至賀家崖山根以北100米,西至萬崖溝東崖邊緣以東50米,北至清水河石咀下(河灘)南緣以南200米。……
[詳細]
93、
灰地兒遺址
灰地兒遺址位于甘谷縣新興鎮頭甲村西北1公里。屬馬家窯文化。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1米,暴露有灰坑和白灰面居址。1959、1972年局部發掘,出土有平行帶紋平底瓶、葉紋彩陶壺、同心圓紋白彩盆、泥質紅陶素面缽、斂口碗、卷沿盆、侈口細頸瓶、罐、杯及泥質陶屋模型、灰陶壺、罐,還有石刀、石斧等生產工具。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內涵有重要價值。……
[詳細]
94、
石門山古建筑群
石門山古建筑群位于天水市麥積區伯陽鎮石門村,多為明清時期修建,現存古建筑29座。主要建筑有玉皇殿、王母宮、圣母宮、三官殿、三仙庵、祖師殿、三清殿、靈官殿、文昌宮、財神殿、趙公殿、山門、聚仙橋、鐘鼓樓、戲臺等。各建筑依山就勢,體量較小,構造精巧,做工精良,小巧玲瓏。石門山古建筑群對研究中國道教史、地方道教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價值。1982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無量殿:以大殿臺明底邊為基準,向東延伸2米,向南延伸5米,向西延伸2米,向北延伸3米。趙公殿:以大殿臺明底邊為基準,向東延伸2米,向南延伸4米,向西延伸2米,向北延伸3米。圣母殿:以大殿臺明底邊為基準,向東延伸3米,向南延伸1米,向西延伸2米,向北延伸3米。王母殿:以大殿……
[詳細]
95、
白崖溝摩崖石刻
白崖溝摩崖石刻位于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南溝村,石刻通高2.25米、寬1.62米,總面積3.65平方米。四周皆有攔線,個別字殘損,全文共計276字,分16行,首行9字,次行3字,0-19字,其余各行均20字。內容記載了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在開封重修宣德樓、集英殿于隴右伐木的事跡。系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弟子劉燾的楷書,書風淳古遒勁、體態端莊。……
[詳細]
96、
泰山廟塬烽燧遺址
泰山廟塬烽燧遺址位于清水縣永清鎮東關村泰山廟塬北邊200米處。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遺址。2010年3月30日公布為清水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中心點為基點,東:以烽燧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西:以烽燧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南:以烽燧為中心外延10米以內;北:以斷崖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周界為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
[詳細]
97、
連騰霄宅院
連騰霄宅院 位于天水市秦城區北關連家巷。原占地1500余平方米,現占地約1100平方米。共南、中、北三院,房屋約50間。除后花園已改為私房和南院房屋及中院大門已毀外,其余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中院有懸山頂虎座門一座,門枋上脊飾寶相,其左又獨設二進大門,門左側有照壁一面。此院長16.5米,寬14.35米。北房為懸山頂二層木樓,檐柱通高4.83米,飾花鳥云紋。……
[詳細]
98、
西旱坪遺址
西旱坪遺址位于武山縣洛門鎮吉家莊西南1公里。是一處史前和商周遺物共存的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1--1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等。采集有泥質和夾砂紅陶陶器,飾繩紋、附加堆紋、籃紋,器形有單、雙耳罐,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石鐮等生產工具,均屬齊家文化。另有周代夾砂灰陶繩紋鬲、豆、細頸瓶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古代史有重要價值。……
[詳細]
99、
貫寺李氏宗祠牌坊
貫寺李氏宗祠牌坊貫寺李氏宗祠牌坊是大石鄉紳李善吉為其李家宗祠修建,屬紀念性的牌坊,也是為教化孝行宣傳封建禮教而建的。貫寺李氏宗祠牌坊建于民國初,全部用磚筑造,磚雕藝術精湛,磚雕24孝圖,風格細膩。橫枋斗拱、匾額全部用磚雕表現。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些寺院在修建中也建起了牌坊,其中,椿樹坪羅家廟牌坊,金山鄉白衣寺寺六都是很在特色的牌坊仿古建筑。……
[詳細]
100、
渭水峪遺址
渭水峪遺址位于甘谷縣渭陽鄉渭水峪村北500米。是一處廟底溝類型與馬家窯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暴露有灰坑和居址。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弧線三角紋、弦紋、寬帶紋彩陶盆、缽殘片等。另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泥質紅陶罐、缽殘片和漩渦紋彩陶盆殘片及石刀、石斧、石彈丸。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相互關系有重要價值。……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天水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天水市A級景區名錄
·
天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甘肅省第一至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亚洲一区欧美综合
|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五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