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信陽市 > 平橋區旅游

平橋區文物古跡介紹

扁擔會革命舊址
  扁擔會革命舊址 1935年 信陽縣 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舊址,又稱扁擔會革命起義舊址。在信陽市西北45公里處的邢集鄉高堰村小石嶺莊,有一處座西朝東的院落,這里就是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地舊址。 1935年,河南省委和鄂豫邊工委遭到破壞后,合并成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不久,省委確定在屬桐柏山區的信陽、確山、桐柏、泌陽四縣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這年九月,派周俊鳴同志(原河南省委軍委書記)來到這一帶,聯系當地大革命時期的老黨員吳仁輔及汪心泰、吳恒秀等建立起中共尖山支部,書記汪心泰。月末,省委書記張星江、委員王國華等來這里指導工作,認為此地偏僻,群眾基礎好,遂將省委機關遷到這里(當時省委也曾經在此舊址活動),著手建立紅軍游擊隊的準備工作。 ……[詳細]
信陽楚王城
  楚王城 信陽市平橋區 泛指市區楚王城商業區域。另歷史上,在河南、湖北和湖南境內發現以“楚王”命名的古城遺址達六處。又名城陽城,是中國現存的6坐楚王城中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座。民國《續修信陽縣志》記述:“楚王城在縣北六十里,東臨平漢線,相傳楚王春秋屯兵處。城東西約四十丈,南北略長,基址尚存,東南面城濠寬十余丈,深二丈許。”此城相傳為楚武王破申時所筑,當時稱“城陽”。……[詳細]
城陽城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北部,南距信陽市25公里。京珠高速、滬陜高速轉107國道可達。是我國現存六座楚王城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該城始建于春秋,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郢都,楚頃襄王逃至城陽,把這作為臨時國都,“亡羊補牢”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秦漢魏晉時為城陽縣、郡,是當時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隋唐以后逐漸廢棄,前后計1000多年。信陽市于2004年12月成立城陽城址保護區。城陽城址包括內城、外城、太子城、楚墓群等。內城分南北兩城,面積68萬平方米,部分墻體保存完好,城外壕溝輪廓清晰可見。外城亦名防御城,東、西、北三面基本以地勢防御,南墻西接內城,面積182萬平方米。太子城位于城址的東北角(相傳是西周申伯候筑以居太子宜臼),西……[詳細]
卞小莊故城
  卞小莊故城位于信陽市平橋區邢集鎮卞樓村。年代為漢。 2016年1月22日卞小莊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柳河故城
  柳河故城位于信陽市平橋區邢集鎮尖山村。年代為漢。 2016年1月22日柳河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薛場故城
  薛場故城位于信陽市平橋區胡店鄉沈莊村。年代為漢。 2016年1月22日薛場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昌故城
  平昌故城時代:漢地址:信陽市平橋區平昌鎮古城村……[詳細]
信陽紅軍橋
  紅軍橋 信陽市區東南17公里的五里店鄉辛店村 辛店村有一座抗戰時新四軍五師所屬的信(陽)羅(山)邊縣委指揮部為當地群眾所修的灌溉、行人兩用的渡槽橋。橋長107米,高2.6米,均由石條砌成,當地群眾稱它為“紅軍橋”。誕生在抗戰時的新四軍五師,主要活動在豫南、鄂中、鄂東北一帶,并成立了豫鄂邊區政府。為了打破敵偽頑的武裝包圍和經濟-,邊區政府決定在這一帶興建水利事業,發展生產。當時辛店、郝堂一帶,南靠大別山,北靠平原湖泊,因水利失修,經常水旱災荒不斷,嚴重影響了邊區人民的生活。為解決這一帶農民的疾苦,一九四一年冬,信羅邊區政府指戰員帶領群眾一道冒著嚴寒挖溝運石,不到一年便建成了長約八百多米的灌渠。從此,山水順著灌渠流入平原,使1500多畝稻田受益,為邊區的抗戰作出了貢獻。這座“……[詳細]
燒盆店遺址
  燒盆店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信陽市平橋區龍井鄉燒盆店村……[詳細]
孫寨遺址
  孫寨遺址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岸辦事處孔莊村孫寨村民組。遺址地處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為游河入淮處,也就是《水經注·淮水》篇“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所在。遺址主要由東南、西北兩個臺地構成,高出周圍約2米。東南臺地為橢圓形,東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積5.2萬平方米左右。西北臺地近方形,東西84~127米,南北114~120米,面積1.3萬平方米左右。兩個臺地周圍均有壕溝環繞,現用作魚塘,兩者之間有道路相通。2008年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欲色天天网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