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鎮江市旅游

鎮江市文物古跡介紹

揚中文昌宮
  文昌宮大殿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共5間,占地面積222.25平方米,當時設公所、壇所及接嬰局于此,拜壇供關圣帝君。1953年在此辦小學,F學校不辦了,改為治安村倉庫,堆放雜物,因年久失修,破爛不堪![詳細]
李培根、張日化烈士墓
  烈士墓兩座,掩映在翠柏叢中,占地面積230平方米。李培根,1910年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新四軍挺進縱隊,歷任新四軍民運股長、戰地服務團團長,揚中縣抗敵委員會主任、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鎮江縣抗日民主政府秘書長等職在任職期間,堅持原則,辦事認真,廉潔奉公,不徇私情。1941年1月25日因壞人告密被偽自衛團包圍,在突圍時壯烈犧牲,年僅31歲。張日化,1910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1939年10月到揚中工作,先后擔任中共揚中地區工作委員會組織科長,揚中縣工作委員會和揚中縣組織部長,帶領群眾積極開展抗日工作,1940年6月5日在開展工作時不幸被捕,6月18日被敵人殘忍殺害,年僅30歲。……[詳細]
雕花門樓
  雕花門樓原為張家埭雕花門樓是三茅鎮建設村十九組張慶云私宅。為清代末年所建(約1900年),白石板托底,四層磚,雕花雕字,高430厘米,寬270厘米,占地面積235.28平方米,工藝細膩,雕刻精致。因建設需要,住宅拆遷,雕花門樓于2004年被原樣遷移到國土公園內![詳細]
184、義成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義成橋
  義成橋位于句容市后白鎮二圣北河橋村西1公里,清代。清嘉慶年間建,光緒十二年(1866年)重修。南北向,跨鎮北河,三孔石拱橋,全長31米,寬4.48米,三孔的凈跨分別為4.6米,6.1米,4.6米,矢高4米,水深2米。該橋部分石塊缺失,總體保存較好。……[詳細]
185、柳詒徵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柳詒徵墓
  柳詒徵墓原位于潤州區官塘鄉嚴崗大隊朱家崗,土墳包,另有父母親等的墳包形成一墓葬群,該墓群向東南是一片開闊地域,西依山坡,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此處交通不便,后墓移至鎮江市南山風景名勝區。柳詒徵(1880-1956),字翼謀,另劬(qu)堂,又號龍山*。自幼穎悟,16歲與趙聲同案入學(考中秀才)。1902年經陳慶年介紹,到南京江楚編譯局擔任教科書的工作,后赴日本考察學校,1916年始任教十年,1927年后主持江蘇省國學圖書館,解放后,應陳毅之聘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他一生著述眾多,著名的有《中國文化史》,被胡適稱為“開山之作”,《歷代書略》、《中國歷史教科書》、《國史要義》、《中國教育史》等。柳先生是我國現代的文學家、史學家、圖書館事業家,當今著名的史學家蔡尚思稱他有四個“最”,即擔任大圖書館……[詳細]
楊塘崗土墩墓
  楊塘崗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開發區街道楊塘崗村中部,共有兩座封土墩,其中1號墩位于句卓路與楊塘路交匯點東北側。墩的規模較大,墩地面海拔37.2米,墩高12.4米,面積3017平方米。墓頂有兩個廢棄的水池。2號墩位于句卓路和楊塘路交匯點的西北側,地處山丘崗坡,墩周地面海拔39.3米,高4.3米,面積316平方米。2號墩四周被民房蠶食及有農民在墩上開墾山芋窖![詳細]
187、徐明烈士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明烈士墓
  徐明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鎮行香中心村北塘莊東山頭村南500米。1945年十月新四軍北撤后,他擔任茅山工委書記兼新四軍茅山留守處政委,堅持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頑強斗爭,1946年4月17日于句容,中心村東山上遭敵重兵包圍,在率部隊突圍中不幸犧牲,被懸首于句容城門門頭上,時年二十六歲。徐明烈士對黨無限忠誠,其革命精神彪炳千古,永世長存。烈士墓的附近雜草較多無人管理,墓及碑保存較好。……[詳細]
肖國生烈士墓
  肖國生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鎮鄭庠村北150米處。肖國生(1917-1939),湖南瀏陽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8年任茅山抗日根據地二團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在白兔鎮下榮莊與日軍作戰中陣亡,年僅22歲,墓原為土堆,解放后改作水泥結構,1973年前后整修過。四周為農田,墓有墳塋。……[詳細]
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
  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為中國江蘇省鎮江市的一處歷史建筑,位于市中心潤州區京畿路82號。1923年,世界紅卍字會成立鎮江道院,又名紅卍字會江蘇分會,1934年擴建,中西合璧風格,共有52間。2019年3月,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句容城頭山遺址
  城頭山遺址位于句容縣大卓鄉本湖村,1957年發現,1983年南京博物院發掘,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遺址現存面積約2萬平方米,為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臺形,文化層堆積厚5米以上。根據文化遺物的特征,遺址的文化層可分為新石器時代,以及相當于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早期等時期的堆積,發現墓葬57座,房屋基址2處,灰坑14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主要有陶鼎、鬶、豆、杯、壺、罐、石刀、斧、錛,以及玉璜、鐲、瑗等。其中有些陶器與崧澤文化晚期器物特征一致,時代與崧澤文化晚期相當。相當于夏、商、周的文化遺物有陶鼎、匜、罐、鬲、甗、豆、缽、石刀、斧、錛、鑿、青銅削、鏃等。內涵屬典型的湖熟文化,尤以帶角狀把手鬲、高檔半實心足甗及大量梯格紋裝飾等最富地方特色。……[詳細]
夏道立墓
  夏道立墓位于句容市寶華鎮上柳泉村寶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國家森林公園大門東南約100米處。夏道立是明代早期一個知府,句容古代縣志沒有更為詳細的記載。此墓是夏道立和夫人陳氏的葬墓,墓的周圍有石人、石羊各兩尊。墓葬面積約743平方米,高約5米。墓的周圍樹木雜草叢生,碑有些風化,字跡不清楚,有石人、石羊,保存較好![詳細]
192、下蜀井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蜀井
  下蜀井位于句容市下蜀鎮南街向西16米處?滴跞吣晔。此井欄保存好,附近居民長年使用該井水![詳細]
句容七星堆古墓群
  七星堆古墓群,位于句容市開發區街道三里井行政村西環路和北環路交匯點的西南側,因農業開墾消失一座,現僅存六個封土堆。三國吳“楷書鼻祖”《吳葛府碑額》在此出土!稘撗刑媒鹗陌衔病吩疲簠枪屎怅柨ぬ馗鸶D拱慈、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排列,有著濃厚的道教色彩。現僅存六座封土堆,另外一座由于農業生產消失。從外觀看現存六個封土堆保存較好,但是其中三個封土堆上面有盜洞,總體保存較好![詳細]
194、京口閘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京口閘遺址
  京口閘位于江蘇鎮江,是江南運河上的第一座閘,堪稱漕運咽喉、交通樞紐,歷經唐代至清代,民國時期填埋為路。2011—2012年,考古揭示出唐代堰(閘)及北宋至明清京口閘東側閘體、河道、碼頭、道路、碑亭等遺跡,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陶瓷生活用品、祭祀供器等各類遺物,其中兩件元代青花香爐尤為珍貴。京口閘遺址是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精華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019年,京口閘遺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丹徒區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
  1938年6月,陳毅率新四軍一支隊挺進江南茅山地區,司令部設于此。該屋原為祠堂,三間平方,面闊4米,進深9米。1988年撥款維修。部分屋面漏雨,保存完好。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新四軍抗敵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于1999年被鎮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宏開鷲嶺”刻石
  宏開鷲嶺”刻石刻于明代,刻面總寬5.01米,高1.03米,橫嵌于墻壁上!昂辍弊忠环,高1.03米,寬0.92米;“開”字一方,高1.03米,寬0.85米;“鷲”字一方,高1.03米,寬0.85米;“嶺”字一方,包括落款高1.03米,寬1.34米,落款為“出寰上人修甘露寺書此贈之,米萬鐘”!昂觊_鷲嶺”為佛家語,其書法蒼勁剛健,深厚莊重![詳細]
王宗培烈士墓
  王宗培(?—1925),鎮江西鄉牌崗人,小學教員。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他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鑒于反動當局腐敗無能,于同年7月投江自盡。之前寫下給《鎮江諸父老公鑒》遺書,遺體安葬北固山,墓封土直徑2米,封土高1米,前有白石墓碑刻“王宗培烈士之墓”(楷書),1988年重新整修,在原位置改為近代墓葬形制,長方形大理石板覆蓋墓穴,前立石碑,上刻王宗培給《鎮江諸父老公鑒》的遺書全文,原墓碑樹立墓后![詳細]
太史慈墓
  太史慈(165—206),山東萊黃(今山東黃縣)人,任東吳建昌都尉等職。建安十一年(206),與曹操部將張遼交戰,中箭受傷,卒葬于此。原墓已毀,今墓于1985年重修,封土直徑3米,高1.7米,前樹碑,刻篆書“東萊太史慈之墓”,碑高1.43米,寬0.67米,座高0.55米。墓依山構筑,有直徑約2.1米的半月形擋土墻![詳細]
私立京江中學舊址
  私立京江中學舊址建于1937年4月,創建人有陸小波、冷御秋、嚴惠宇等,經省教育廳立案批準開辦,同年9月開學,12月鎮江淪陷,學校停辦,隨后學校輾轉江都、上海,屢經停復,1953年3月,改為鎮江市第一中學,2007年改成鎮江市外國語學!,F存3座教學平房,磚木結構,青磚疊砌![詳細]
焦山快炮臺遺址
  焦山快炮臺遺址面闊東西向(呈兩連接弧形)6.6米,進深4.6米,護墻高1米,墻厚0.73米,混凝土構筑,系明臺炮堡,正面朝北,從形制看可放置兩門火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