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文物古跡介紹

南京清涼古寺
  清涼寺位于江蘇南京鼓樓區清涼山上。清涼古寺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發源地。法眼宗為南唐高僧文益禪師所創,其禪學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價值,影響遠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歷史意義十分深遠。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廣州路西端。唐以前,長江直逼清涼山西南麓,江水沖擊拍打,形成懸崖峭壁,成為阻擊北敵南渡的天然屏障。吳主孫權在此建立石頭城,作為江防要塞,故又有石頭城之稱。相傳三國時諸葛亮觀金陵形勢為“鐘阜龍蟠、石頭虎踞”,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即指清涼山。清涼寺寺址所在,就在清涼山中,是南京最悠久的古剎之一,自建寺以來,歷遭毀廢。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創建寺宇,寺名不詳。五代十國(公元921-927年間)大丞相徐溫重建,名興教寺,請悟空休復禪師住持。南唐·升元初(公……[詳細]
無想寺冬竹農家樂菜館
  南京溧水冬竹農家樂菜館,坐落在省級森林公園無想寺風景區的小周村,具有典型的城郊結合部的特征,交通十分便捷,從省溧水縣高級中學驅車到該菜館5分鐘左右即刻到達。這里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有風景秀麗的無想山、有湖光瀲滟的無想湖,蒼松翠竹相互映襯,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在此用餐,既可徜徉林間小憩,也可擊水無想湖;既可徒步登山暢游,也可驅車到“天池”、“傅家邊科技園”、“毗盧寶殿”等景點觀景禮佛。“冬竹農家樂菜館”于2001年十月一日開業,經過八年來的不斷探索,規模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目前擁有汽車泊位60個,高、中、低檔包間20個,能容納200人左右同時就餐。“冬竹農家樂菜館”本著“堅持農家特色、滿足大眾口味”的經營理念,不斷豐富菜肴花色品種,讓游客吃的放心、舒心,目前特色菜肴有無想山野生竹筍、蕨菜、無想湖魚……[詳細]
天隆寺塔林
  南京天隆寺塔林是佛教南山律宗中興初祖古心和尚和古林寺、天隆寺歷代祖師的安葬地。古心是中國佛教律宗南山正宗隋、唐以來的繼承者,明、清乃至近代律學研究的開拓者。古心圓寂后,其全身塔即建在天隆寺后玉環山上。明萬歷皇帝親筆題贊:“瞻其貌,知其人,人三昧,絕六塵,昔婆離,今古心。”古心和尚對佛教律宗的重興功不可沒。天隆寺始建于明初,原名極樂庵。明宣德年間,寺僧弘升奏請賜額“天隆極樂寺”。據清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二十六日寺廟冊籍記載,計開江寧所屬12寺,天隆寺名列第三。該寺原有金剛殿、天王殿、佛殿、毗盧閣等建筑,有基址1200平方米,田地山塘13000多平方米。天隆寺塔林的塔多為四面或六面石刻,分塔基、塔座、塔身、塔頂等,經精雕細刻、投榫堆砌而成。石刻花卉、動物、紋飾等,都是精美的高浮雕,線條活潑……[詳細]
夫子廟奎星閣
  奎星閣--魁光閣古稱奎星閣,奎星閣是夫子廟古建筑組群中著名的古跡之一,又名文星閣。它在科舉時代是士子們“奪魁”的象征,很富時望。它肇建于清乾隆年間,道光時期曾重修,咸豐時毀于戰火,同治年間再度重建,抗戰期間日軍侵. 占南京時再次被毀,如今又屹立在秦淮河畔。過去古老的南京城無高樓大廈,因此方圓數十里內外都可遠望到這一秦淮名勝,成了夫子廟的標志。 “奎星”是何意?據古書載,它是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漢代《孝經援神契》緯書中有“奎主文章”之說. 相鉤,似文字之劃。”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為主宰文運與文章興衰之神。歷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但曲阜孔廟的奎星閣卻名奎文閣,專門收-代帝王御賜的各種書籍和墨跡,原名“藏書樓”。藏書樓在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詳細]
宋子文住宅舊址
  宋子文公館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北極閣1號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期間。抗戰勝利后重建。宋公館由基泰工程司楊廷寶建筑師設計,陶馥記營造廠承建。建筑面積720平方米,公館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呈曲尺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宋公館底層用毛石砌造,顯得極為堅固;上面兩層用磚砌,表面采用彈涂工藝粉刷而成,立體感極強。公館最為特別之處是其屋頂,頗有農舍風味,遠望上去仿佛是用茅草蓋成,所以俗稱其為“茅草屋”。宋公館的入口處設在二樓的西北面。室內裝飾富麗堂皇,擺設各不相同。既有西式布置,又有中式陳設。宋公館既是宋子文全家的居住場所,又是國民黨上層人士頻頻密會之地。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這里更是冠蓋云集,密會頻繁。一時間人來車往,不絕于途。同年12月20日、22日,宋子文兩……[詳細]
金陵大學舊址
  金陵大學舊址位于漢口路22號。1910年,由美國傳教士創辦的匯文書院、宏育書院兩所教會學校合并,成立金陵大學堂(又稱金陵大學)。不久后,美國教會募集資金在鼓樓西南坡購地2340畝,興建新的校舍。至1926年,學校已形成一定的規模。1951年,學校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合并,改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金陵大學文理學院并入南京大學,成立新的南京大學。金陵大學舊址建筑群包括:南京大學東大樓、東南大樓、北大樓、西大樓、小禮堂、小禮拜堂、圖書館(現為博物館)、四座宿舍樓(甲乙、丙丁、戊己跟庚、辛壬樓),共11幢樓,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這些建筑物一律都是青磚墻面.歇山頂,上覆灰色筒瓦,建筑造型嚴謹對稱,進深較大,窗戶較小.顯得封閉穩重,體現了中國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金陵大學以中國北方官式建筑風格為基調……[詳細]
江上草堂
  江上草堂[浦口區橋林街道林蒲村沈營組�1970年代——2000年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代書法大師林散之(1898-1989),浦口區烏江鎮人氏,自幼酷愛書畫詩文,自號“三癡”,曾師從黃賓虹等名師,后游學萬里,既師古人、又師造化,藝術功底深厚。1973年,草書條幅《東方欲曉》發表在《人民中國》第一期首頁,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當代草圣”。散之先生22歲時,為創造一個讀書學習、習字作畫的幽境,于宅后小山上筑草堂三間,取名“散木山房”,后改名“江上草堂”,并于草堂四周二十畝山地上種植花草竹樹。散之先生對“草堂”感情深厚,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50歲后雖遷居江浦和南京,但每年均回來住一段時間。該草堂及周圍園林于1954年尤其是1974年徹底被毀。只殘留了先生……[詳細]
江南水師學堂遺跡
  江南水師學堂遺跡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江南水師學堂遺跡1890年南京市中山北路江南水師學堂又稱南洋水師學堂、江寧水師學堂。光緒十六年(1890年)11月16日開設,校址在南京下關儀鳳門內,占地45畝。主要為南洋水師輸送人才。學堂設總辦一人;提調、監督、文案等職員十余人;中外籍教習十余人;附屬工廠工人及樂隊、雜役等60余人。學堂制度參照天津水師學堂,分駕駛、管輪兩科,每科又分頭、二、三班,每班派一教員專課。課程分堂課、船課。學生入學后進入三班,專門學習英語等基礎知識,升入頭班后方才教習專業知識,包括天文、海道、御風、布陣、修造、汽機、演放-等。學生還必須學習《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讀史兵略》等中國傳統軍事名著,以積累軍事戰略思想。學校有六員漢文教習,定期給學生……[詳細]
鐘山建筑遺址
  鐘山建筑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主峰頭陀嶺南麓。鐘山建筑遺址是一處南朝祭壇遺址,包括一號壇、二號壇及附屬建筑遺存,南北長300多米,占地兩萬多平方米。該遺址1999年被考古人員發現,被認為是劉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國家北郊壇遺存。2000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中山陵園管理局的配合下,對六朝時代大型祭壇中的2號祭壇進行考古發掘。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一處祭壇附屬建筑遺存。2號壇位于1號壇的北面,地處鐘山主峰南坡一突出于主山體的山嘴尖部,其東、西兩側為峽谷所環抱,谷水匯聚于山前形成小湖。兩壇相距約10米,2號壇高出1號壇23.18米,兩處祭壇均作南北走向,平面為方形。新發現的附屬建筑區位于1號壇南面山坡上,順坡而建。三組建筑遺存南北排列長達300多米,占地約2萬平方米,規模龐大,……[詳細]
民國公使館建筑群
  民國公使館建筑群 鼓樓區的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是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民國政要名人公館區,這里曾是民國政府上層人士的集居場所,同時也是南京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具有民國時期特色的高檔住宅區。該區總占地面積約378000平方米,道路總長6400米,擁有名人公館225處。這里曾經住居著汪精衛、蔣緯國、陳布雷、于右任、陳誠、湯恩伯、顧祝同、閻錫山、馬歇爾等眾多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曾經主人的一言一行,無不牽動著國人的神經,至今仍被演繹著說不完的傳奇故事;這里的一座座豪華建筑,就像一部部無言的書、有形的畫、哲理的詩,透逸出時代興替與變革的脈絡,幻影著百年風云際會的痕跡。這些成片的西式建筑,吸納了世界各國建筑藝術之精華,可謂是近現代萬國建筑博覽館,不愧為中國近現代建筑的瑰寶。 頤和路……[詳細]
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
  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南朝(548年)南京江寧區淳化鎮劉家邊1988年作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江寧縣淳化鎮劉家邊村南。蕭正立,蕭宏之子,梁武帝蕭衍之侄。初封羅平侯,改封建安侯,任丹陽尹,梁天監十年(511)卒于任,謚“敏”。蕭正立墓東向偏南,已平,墓前石刻現存2種4件,南北相向。石辟邪2,南雌北雄,相距16米。南辟邪長2.20米,高1.95米,右翼及胸部有裂紋,頭后部殘。北辟邪長2.15米,高2米,頭部剝蝕嚴重,舌、尾殘。二獸造型頭小身長,體態豐腴矯駿,翼、脊及前胸均刻有一道凹溝,顯得線條突出,體勢雄渾。二獸腹以下部分原埋入土中,1964年整修時清出并升高。神道石柱二,相距17米……[詳細]
夫子廟大成殿
  大成殿位于大成門的北面,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大成殿高16.5米,長28.4米,寬22米,奠基座高1.5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向下有木龕,龕內主要有“大成之圣文宣王之先師”牌位,兩旁配有孟軻、曾參、顏回、孔伋四亞圣漢白玉石像。用于祭祀的古樂器置于孔子像前。殿內基座上有孔子青銅像一尊,高4.18米,重2.5噸。大成殿內四周墻壁鑲嵌有《孔子圣跡圖》壁畫,采用玉石、雞血凍、壽山石、翡翠及黃金珠寶、羅鈿等名品飾件以浮雕鑲嵌造型,每幅畫高2.5米,寬1.3米,計38幅,內有人物雕像408位,所雕人像及亭臺樓閣、人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傳神。表述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典范形象。《孔子問禮圖碑》、《集慶孔子廟碑》、《封至圣夫人碑》、《封四亞圣碑》。以《孔子……[詳細]
南京沈萬三故居
  南京沈萬三故居南京沈萬三故居在太平天國期間為贊王府。7號院內尚存贊王府巨形石鼓一座、楠木大廳和兩進小樓。大廳抬梁式結構,面闊四間,門磚雕刻精致。廳后兩進樓房,屋頂未曾動及。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城南老區,有43路公交到馬道街,進出交通較便利,目前和該區其它旅游景點旅游聯系較少。沈萬三故居位于馬道街5、7、9號。沈萬三又名沈秀,是明初江南首富,原籍為浙江湖州南潯。洪武三年(1370年),輸糧京師,明太祖親自召見,故其名聲一時。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資財。《明史·馬皇后傳》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軍,此亂民也,宜誅之。’后曰:‘其富敵國,民自不詳。不詳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云南。”沈萬三因得罪朱元璋被流放邊疆,但是他資助南京城……[詳細]
南京美國大使館舊址
  南京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位于南京西康路33號(原西康路18號),現為江蘇省省級機關招待所。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大使館于1946年4月由重慶遷來南京。由于美國在國共對立雙方中充當調停人的角色,因而美國大使館也就成了世人矚目的焦點。1936年9月,美國政府任命詹森為首任駐華特命全權大使。抗戰前的美國大使館設在上海路82號,抗戰勝利后,1946年7月,美國政府任命司徒雷登為大使,接替詹森。大使館館址遷到西康路,原上海路館舍改為新聞處。西康路美國大使館館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規模相等的西式樓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構成,依山坡地勢而建。建于1946年,三幢館舍為公寓式建筑,磚石結構,高二層,另有地下室一層,每幢樓房建筑面積936平方米。正立面中部為門廊、陽臺,四面坡屋頂,屋脊兩側及后部豎有用來取暖的壁爐……[詳細]
北京西路44號民國建筑(賀耀祖舊居)
  北京西路44號印度駐中華民國大使館為賀耀祖,化名賀貴年,于1935在此購地1484.3平方米,并建有磚混結構的西式二層樓房2幢,西式三層樓房1幢,西式平房多間,計建筑面積817.9平方米,1946年11月至1950年4月租與印度大使館。后該處由市房產局代管。目前,此處現有房屋僅有主樓1幢,其樓坐北朝南,中部三層,小平頂,青瓦,四周為二層平頂,黃色拉毛外墻,白色勒角,整幢建筑,造型新穎,為西方庭院式別墅,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現該處為公安廳干部住宅,房產權為鼓樓區房產經營公司。賀耀祖又名賀貴嚴、賀貴年(1889-1961年)湖南寧鄉人,留學日本,與何應欽,谷正倫等為同學,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6年畢業回國后歷任團、旅、師、軍長,京滬衛成區司令,湖南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1935年……[詳細]
中山陵仰止亭
  中山陵仰止亭 南京仰止亭坐落在中山陵東面二道溝北的梅嶺上,東與光化亭相鄰,南與流徽榭相望,是中山陵園內唯一的由個人捐建的紀念性建筑。 仰止亭建于1931年,1932年秋落成。由著名建筑師劉敦楨設計,葉恭綽捐資建造。亭為正方形,四角攢尖頂,亭高6.7米,邊長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面覆藍色琉璃瓦,朱紅色立柱,梁柱、額枋、雀替、檐椽、藻井等均施有彩繪。四周臺階用蘇州花崗巖砌筑。亭子的南面額枋-有“仰止亭”三字.系由葉恭綽親筆題寫。“仰止”二字出自《詩經·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寄托了葉恭綽先生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 葉恭綽(1881-1968年),字譽虎,號遐庵,廣東番禺(今廣州)人。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次長、交通總長。1922年,孫中山聘其為廣東政府財政部長和建設部長。……[詳細]
南京天妃宮
  南京天妃宮南京天妃宮位于南京下關區獅子山麓,始建于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從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的八年里南京天妃宮在戰亂中屢遭毀壞。新建成的南京天妃宮位于南京下關區獅子山西南麓,護城河以東,占地約一萬七千平方米,整個建筑群采用明代官式建筑的形制和風格,主要由東西兩軸線建筑院落組成,西軸線為兩進院落形式,主要設有天妃宮大殿及兩側配殿;東軸線為單進院落,主要設有觀音殿、碑亭和兩側配殿。建成后的天妃宮恢復了明代天妃宮的主要建筑,成為吸引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祈福之地。據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利而歸后,為感謝天妃保佑海上平安,奏請皇帝加封媽祖。明成祖宣敕建造“龍江天妃宮”,并親撰天妃宮之碑文,加封天妃為“護國庇民妙靈照應弘仁普濟天妃”,同時正式將天妃廟賜額為:“弘仁普濟天妃之宮”。南京天妃宮建成后,成……[詳細]
浦口明因寺
  明因寺在浦口區橋林鎮東北的烏龍山下,始建于元代至元元年(133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橋林鎮古名“石磧橋鎮”,東濱長江,西北部山巒起伏,石磧河橫穿而過,把古鎮分為南北兩部分。昔日,古鎮寺廟林立,其中最為聞名的當以明因寺為首。明因寺原址已改為橋林中學、小學的校址,1997年易地重建。重建后的明因寺占地數十畝,有大雄寶殿、藏經樓、禪堂、羅漢堂等建筑,十分雄偉壯觀。明因寺起初由正建和尚獨力募捐建成,后為當時高僧、烏江縣非渡和尚的閱經寺。繼而有通明法師與江南高僧在此開壇、傳戒、說法.譽滿大江南北。后其徒宋權、宋鏡等感其恩德,遂募捐重建該寺。清咸豐(1851~1861年)年間,明因寺不幸毀于戰火。同治(1862~1874年)年間得以重建。重建后的明因寺占地數十畝,有大雄寶殿、藏經樓、禪堂、羅……[詳細]
南京惠濟寺
  南京惠濟寺南京惠濟寺始建于南唐,稱湯泉禪院,清咸豐年間毀于戰火,光緒年間僅復建其中部分,規模遠不及以前。寺內現存遺物有礎石、碑刻、古井及三株古銀杏。惠濟寺內三株千年古銀杏樹。一名曰“千年垂乳”,高20余米,胸圍7米有余,需七人方可合圍。有七根氣根,最大氣根長達2米多,氣根最大直徑30厘米,周長90厘米,猶如巨乳懸于空中,觀者神秘之感油然而生。二名叫“撐天覆地”,指的是此樹不僅高達24米,而且樹冠奇大,覆蓋地面半畝有余,夏日可容千人納涼。三名叫“雷擊復蘇”,此樹在咸豐年間曾遭雷擊燒毀半株,數年后又奇跡般地復蘇,因而得名。一進寺門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楊柳樹緊靠在湖邊隨風擺動,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信徒們。往前走,踩著淋漓的草地,聽著呼哧呼哧的聲音,仿佛感到這里的一切生靈都對游客的到來感到高興,都……[詳細]
陳文帝陳蒨永寧陵石刻
  陳文帝陳蒨永寧陵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陳文帝陳蒨永寧陵石刻南朝(566年)南京市甘家巷獅子沖1988年作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東北郊甘家巷東南獅子沖。  陳蒨(522—566),字子華,陳武帝陳霸先之侄,永定三年(559)六月繼武帝位,稱文帝,在位七年,于天康元年(566)夏四月崩,六月葬此。謚“文皇帝”,廟號“世祖”。  陵南向偏東30,已平。陵前僅存天祿、麒麟各1,東西相對,相距24.45米,距陵200米。  東為天祿,長2.60米、高2.75米,雄獸,雙角,頸及腰部斷裂。西為麒麟,長3.10米、胸寬1.45米、高2.85米,雄獸,獨角雙翼,較完整。  兩獸眥目張口,舌尖上翹,狀極獠戾,振爪欲攫。頦須下垂,耳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 |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