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深圳市 > 寶安區旅游

寶安區文物古跡介紹

文氏古墓群
  文氏古墓群: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松崗街道潭頭社區潭頭工業園內。為松崗街道潭頭村文氏家族墓地。坐東向西。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目前保留有明代至中華民國時期墓葬22座,其中明代墓1座,清代墓17座,民國墓4座。墓葬形制均為“太師椅”狀,由墓堂、拜堂及月池組成。多數使用青磚砌筑,部分為石塊或夯土砌筑。該墓群對研究寶安地區葬俗及文氏家族史提供了實物資料。2010年9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寶安縣政府舊址
  寶安縣政府舊址: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一路1號。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寶安縣政府大樓、寶安縣委大樓、食堂及花園組成,寶安縣政府大樓1983年7月竣工,坐西北向東南。平面呈長方形,磚混結構,高六層。寶安縣委大樓于1987年10月竣工。坐東北向西南。平面呈“工”字形,磚混結構。1992年撤縣設區后成為寶安區委區政府所在地。2010年9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浪心古村
  浪心古村: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石巖街道浪心社區浪心老村內。始建于清代早期,至今有270多年歷史。現存建筑大部分為清代中晚期建筑。古村落坐東向西,有祠堂、書室、民居、碉樓等組成,排列整齊,完善排水系統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其民居建筑風格多樣,屋脊、山墻、門額等處裝飾有灰塑或壁畫,內涵豐富,為研究廣府民系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2007年10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文氏大宗祠
  文氏大宗祠: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松崗街道東方社區東方大村三巷。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三開間三進布局,面闊13.7米,進深30.3米,占地面積415.11平方米。磚木結構,清水磚墻。前堂開凹斗式門,門額石匾陽刻“文氏大宗祠”。兩側塾臺上立石柱,石月梁上置異型石柁墩。穿斗式與抬梁式混合梁架。硬山頂,船型脊,紅瓦面,綠琉璃瓦當。2003年11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沙井蠔加工廠
  沙井蠔加工廠: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三社區蠔三水產綜合市場后。1955年建成投產。坐西北向東南。磚木結構,廠內設置有煮蠔房、機房、烘干車間及曬場,面積350平方米。廠內共有五個煮蠔灶臺,有煙囪伸出屋頂。五口煮蠔大鍋,鍋前搭有涼蠔的木架及水池,爐后有煤池。日生產加工能力500擔熟蠔,是當時廣東省規模最大的蠔業加工廠。2010年9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曾耀添宅
  曾耀添宅: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新橋街道上星社區新沙路149號。民國建筑。混凝土結構,坐東向西。高三層,占地面積195.6平方米。外形呈現濃郁的歐式風格,其內部為傳統民居布局。三層有羅馬式外挑拱廊,樓頂大平臺上建穹窿頂涼亭。中央是內院式天井,房間沿天井四周排列,每面各三間。一層西面開門,底層對外不開窗,有較強的防御功能。2003年11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壆崗陳氏大宗祠
  壆崗陳氏大宗祠: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社區村前路93號左側。始建于清乾隆甲寅年(1794年),1987年重修。坐西向東。三開間三進布局,由前、中、后三堂及天井、廊房組成。磚木結構。門額石匾刻“陳氏大宗祠”,落款為“乾隆歲次甲寅(1794年)三月吉旦”。穿斗式與抬梁式混合梁架。硬山,博古脊,綠琉璃瓦面。2017年3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文應麟墓
  文應麟墓 位于深圳市寶安區馬山頭村鲇魚溪,建于元代,清光緒年間重修,1992年由香港、深圳兩地文族后人修復。墓規模較大,用花崗巖石砌筑而成。墓堂寬6米,進深9米,墓碑高1米,上刻“元義士應麟文公墓”。文應麟是愛國義士,文天祥從孫,抗元失敗后,隱居于福永鳳凰巖一帶。他性格豪爽,為人正直,曾建望煙樓,凡見沒有炊煙的農戶則救濟之;其美德廣為流傳,被譽為“義士”。……[詳細]
寶安北帝古廟
  北帝古廟: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西鄉街道西鄉社區真理街24號。清道光八年(1828年)、1994年歷經兩次重修。坐西向東。三開間兩進一天井布局。面闊7.8米,進深14.78米。磚木結構。前殿開凹斗式門,屏門上掛“玉虛宮”木匾一塊。天井兩側各有卷棚頂廊廡。后殿內神臺供奉“北帝”神像。2017年3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津石塔
  龍津石塔當地的人們又叫它花塔公。它是古代人用于鎮水的風水塔。整個塔并不高大,單層方形塔身,下為方形竹節角柱須彌座,上為纘尖塔頂。塔身正面為浮雕半身佛像,兩側鐫刻雙手合十、仗劍除妖形象以及佛經咒語,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樣。深圳之北的沙井古鎮,經濟繁榮,是一個古文化大鎮。鎮中保留的古代建筑計有大住宅、炮臺、祠堂、私塾、廟宇、碉樓以及古塔等等,是非常豐富的建筑組群。在那么多的古建筑中,比較重要的是一府石塔。塔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塔上雕刻體現出許多佛教特征。這座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至今已有八百年歷史。這座龍津石塔,建在鎮內偏北的一個巷口。石塔平面方形,高約一點八米,臺基四轉角刻蓮節柱,正面刻出了壺門。塔身亦做方形,正南面刻出較深的龕,再刻佛像半身,從其手勢來看,是“捏二伸三”,……[詳細]
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素白陳公祠)
  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素白陳公祠)位于寶安區燕羅街道燕川社區107-108號之間,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鳳凰山石刻群
  鳳凰山石刻群位于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鳳凰山森林公園鳳巖古廟內,是寶安區現存唯一一處摩崖石刻群,內容豐富,刻藝精湛,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鳳凰山石刻群: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鳳凰山鳳巖古廟旁。由“鳳舞石刻”、“明代進士鄭文炳《秋日游鳳凰巖》節選”、“凈瓶灑露”、“鶯石點頭”、“良極文公拜石”、“飯熟菜香”、“瓣香精舍”等碑刻及摩崖石刻組成。年代從明代至中華民國陸續題寫雕刻。是寶安區現存的唯一一處石刻群,其內容豐富,雕刻技藝精湛,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及歷史價值。2017年3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3、黃舒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舒墓
  黃舒墓: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沙井街道步涌社區沙井北環路與工業一路交叉口東北側。始建于東晉時期,歷代多次重修,現墓葬為清代風格。坐南向北。呈“太師椅”形,長7.3米,寬4.8米。由墓堂、拜堂組成。用青磚砌成,花崗巖墓碑上刻“晉欽旌孝子始祖考鄉賢參里黃公之墓”。黃舒,字展公,晉代著名孝子,以孝行聞名于世,清康熙年、嘉慶年《新安縣志》均有記載。該墓是研究寶安歷史及黃氏家族史的實物資料。2005年7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信宜遺址
  信宜遺址: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石巖街道信宜村西北石巖湖南側山崗,商周時期遺址。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10米,面積約52500平方米。文物普查中采集有磨制石器、泥質印文陶片、素面夾砂陶片、陶豆、陶罐等遺存。該遺址的文化內涵既有新石器時代晚期,又有商周時期,文化遺物豐富,對研究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價值。2010年9月寶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鎮海文閣
  文昌閣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閣內存有清光緒《重修文閣碑記》。鎮海文閣共3層,閣身方形,邊長4.2米,高約12米,每層之間均是砌蓮花托或大牙磚,檐上又砌琉璃麒麟,周圍浮雕花、草、樹木、人物等圖畫,工藝技術較高。閣內有樓板和門洞,可登臨觀海。鎮海文閣三層石門額上分別刻有“聯登內閣”、“更上一層樓”、“會極”三條橫幅。據傳是幾百年前仙人下凡至固戌時手執文筆所書。原閣頂立有一支木制毛筆,稱“文筆”,乾隆年間失火被焚。鎮海文閣是深圳僅存的古閣建筑,至今保存完好,1984年公布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社區。……[詳細]
富足山墓群
  漢-南朝 深圳 富足山墓群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鎮流塘村西北,墓地位于南頭古城的東北面6公里處。1986年發現并發掘。墓群排列在富足山的東、南、西三面山坡上,均在海拔50米以下,清理22座,其中二十三號墓為漢代土坑墓,其他均屬晉、南朝時期的墓葬。這批墓大都遭盜掘,出土文物主要為青瓷器,共70件。墓葬大多數為中、小型墓,其平面結構多呈“日”字形,墓的劵頂部分遭毀。較大型的墓葬建筑較講究,如十九號墓,平面呈“中”字形,長7.6米,寬1.9米,分墓道(斜坡式)、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等五部分,中室左右壁上砌有欞窗,后室后墻上砌壁龕,在前室還設有水井和通往墓外的排水道,該墓被盜,僅剩青瓷器20件。東晉以來,南頭是寶安縣、東官郡的行政中心,該古墓群的發現,為研究當地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詳細]
寶安鳳凰塔
  寶安鳳凰塔位于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鳳凰古村道入口,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