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賀州市 > 昭平縣旅游

昭平縣文物古跡介紹

南山茶海景區
  南山茶海4A級景區位于昭平縣城南,距縣城3公里,總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約4500畝。它以旖旎的自然風光稱絕,以盛產古今名茶聞名。景區依托自身優質的旅游資源,打造了一個集康體運動、休閑養生、主題度假、研學體驗、觀光攝影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從而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目前在景區可開展戶外踏青、騎行、藝術照、婚紗攝影等特色旅游活動。南山茶海景區它以旖旎的自然風光稱絕,以盛產古今名茶聞名。景區高處海拔約1200米,群山環抱,常年云霧繚繞,登到高處觀景平臺,可俯瞰茶園,根據時節變化伴有野花、彩葉點綴,構建成的美景宛如畫卷,令人流連忘返。在昭平縣內的海拔千米的南山上種有各種有機茶,在高處俯瞰好似一片茶海,因此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風景區——南山茶海。這里經常云霧繚繞,茫茫云海猶如仙境一般,藍……[詳細]
樟木林葉氏宗祠
  樟木林葉氏宗祠樟木林葉氏宗祠,位于樟木圩邊的樟木根,座西北,向東南,背靠林木蔥郁的阿婆背兒抱孫石山,面朝重巒疊嶂的狀元山峰,祠前有一四季不枯的池塘,池邊還有一條自東向西延伸接桂梧高速公路的賀州至潮江二級公路,此即葉氏82世祖夢蕃公祠,慣稱樟木根總祠,葉公夢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間,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微宗、欽宗年間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學政,因進諫宋皇抗擊金兵,反被昏君貶為廣東南雄府太守,然而其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矢志不移,主政期間,盡職盡力,三年政滿,業績顯赫,深得百姓稱道和愛戴,其出于眷戀地利人和之情,決意定居南雄保昌縣,故有南雄始祖,北宋功臣之稱。隨歷史的推移,所傳后代瓜瓞綿綿,廣布全國各地。清乾隆五十三年,葉夢蕃之22世孫振開、振倫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廣東揭陽(今揭西)河婆約湖田上壩……[詳細]
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
  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原址寶珠觀,始建于明朝嘉靖3年(公元1524年),清朝乾隆9年擴建,嘉慶、道光、光緒及民國初年多次重修,供奉北帝、如來、觀音,定農歷三月三為廟會;過去有和尚十幾人,分上下殿,磚木結構,院落式建筑,正脊有琉璃構件,硬山頂,雙耳形烽火墻,琉璃瓦檐。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以錢興為書記的中共廣西省工委機關撤到農村,1945年夏遷到昭平縣黃姚鎮,以寶珠觀做隱蔽地開展革命工作。當時隨省工委疏散到黃姚的還有何香凝、歐陽予倩、千家駒、張錫昌等大批愛國知名人士。1947年7月,省工委奉命撤消。1986年修復中共廣西省工委黃姚舊址,建造錢興塑像,同年7月舉行盛大的典禮大會,同時開設紀念館。為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該革命遺址于1994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姚古戲臺
  黃姚古戲臺位于黃姚鎮東北,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為磚本石結構,單檐歇山頂,高8米。臺腳高1.6米,前臺寬8.5米,后臺及廂臺寬約13米,面積95平方米,戲臺兩側柱上有檐聯一副:“聞其聲樂則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觀其色人焉庾哉正須繼以心思”。屏風上懸掛“可以興”匾額,均為清乾隆年間當地舉子林作楫題書。清光緒年間重修,1981年,縣人民政府再次撥款修飾,現為縣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林作楫墓
  林作楫墓位于黃姚鎮連理沙棠底林家屋邊,占地面積20平方米。有主、副碑3塊,主碑高1.1米,碑總寬約2.3米,為清道光四十年(1850)立,作楫字濟客,號巨川,黃姚人,生于清康熙六十年(1701),終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為清乾隆十五年(1750)舉人。曾任贛州府安遠縣等職,遺墨頗豐。……[詳細]
興寧廟
  興寧廟在黃姚古鎮東側,是黃姚古鎮景點之一,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重修,并添建真武亭,護龍橋。廟背靠隔江山,面向真武山,左有鼓樂亭,壁上畫有八仙醉酒圖;右是牌坊,青磚墻,琉璃瓦蓋。真武亭柱上有對聯:“別有洞天藏世界,更無勝地賽仙山”,是清代舉人林作揖撰寫。前面石柱上對聯為:“襟帶河山,形騰甲出”,旁書“巨川林作揖題”。中間石柱上的對聯為:“山峙水停魚鼓浪,春華秋實鳥爭鳴”,旁書“云紀莫官生題”。里面的石柱上也有一副對聯:“帝網萬年垂保障,仙山千古仰聲靈”,旁書“玉田何其璋”。護龍橋下是石溪與姚江匯合處,溪水從廟門前蜿蜒流過,越過護龍橋20多步,左有天然石門,進入石門是一大石板平鋪的露天石臺;右有怪石無數,石旁有翠竹一叢,一石頂上長有榕樹一株,甚為奇趣。其風景之幽雅,足……[詳細]
窯子墩墓葬群
  窯子墩墓葬群在今鳳凰鄉大同村木埠坪,已確定的墓葬有7座,墓葬封土長寬約30米,座西北向東南,最大封土堆直徑33米,197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古隊曾發掘其中之一,出土有陶瓷等文物,屬漢代古墓群。……[詳細]
新華村客家圍屋
  新華村客家圍屋(含石城、泰龍、生利圍屋)位于昭平縣樟木林鎮新華村,年代為清。新華村客家圍屋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陀古墓群
  北陀古墓群位于昭平縣北陀鎮風清、樂群村、立教村,年代為漢。北陀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姚文明閣
  文明閣座落在黃姚鎮東南天馬山麓,前依姚江,右旁螺峰,為黃姚八景之首,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民國15年4次重修,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祿亭、惜字爐、天然圖畫、財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樓等12個建筑物,今存8個。閣內歷代名人題詩勒石頗多。1987年,自治區有關單位撥款10000元,當地群眾捐資2000元,再次修茸;區政協副主席莫乃群重書“文明首第”,韋瑞霖親書楹聯。現屬縣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黃仲拙墓
  黃仲拙墓黃仲拙字印州,生于明嘉靖年間,祖籍山東,遷居向武州,因鎮壓府江瑤壯農民起義,授古眉土巡檢,屯兵仙回,死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其墓在今仙回鄉大中村安子口圩場對河的雙魚背木赫嶺腳,坐東向西。墓地寬5.2米,長9.3米。墓碑3塊均刻有文字,為民國9年重修其墓時所立。……[詳細]
李道清墓
  李道清墓在鞏橋鄉界塘村山巖寨東南100米處,龍鳳山東麓山腳的土墩。李為廣東陽山人,明萬歷三年(1575),奉平樂府臺轉兵部御批授千夫長職,揭榜鎮壓五指山黎天龍起義,五載平“蠻”,-受獎,后在五指山塘安居,死后葬于該地。其墓長7米,寬7.6米,封土高1.1米,立前后兩碑。……[詳細]
昭平凌霄塔
  凌霄塔又名“梵塔”,俗稱“文筆”。原建于馬峽口東面的山旗嶺,坐東向西,為清末所建。民國23年秋,城鎮何武等士紳倡議把塔遷至河西殺人坪(今址在縣城南),初由縣人朱勝龍領銜主建,建成兩層后因朱病改為龍坪人潘先盛及廣東羅定人梁三記續建。塔高五層,坐南向北,為六角形磚木結構,壁厚0.40米,高14米;底層寬4米,由旋轉樓梯逐層而上,塔底層拱門兩側有楷書對聯一副:“兩粵通津石柱擎天扃馬峽;三城保障碉樓沿岸鎮龍坪”,為本地文人梁材鴻所作并書。”二層北面塔壁上 書--:“砥柱中流”,由國民黨陸軍少將何武所題。三層塔窗上直書“南天翹秀”亦梁材鴻撰寫,“超以象外”為縣人黎騰達手書。因頂層有“凌霄”兩字,故名凌霄塔。1985年11月,縣政府撥款重修,現為縣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一级a2021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