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旅游

哈爾濱市文物古跡介紹

哈爾濱普照寺
  哈爾濱市普照寺是黑龍江省一所較大的尼眾道場。它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3號。東臨文化公園,西接極樂寺塔院。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其建筑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取佛光普照之義而得名。寺院坐北朝南,共分三進。山門殿建于1995年,其匾額為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題字。山門楹聯由省內的書法家王田、寒石、洪鐵軍、李大維等書寫。鐘鼓二樓左右對峙,與之相連的是東西兩處畫廊,壁上嵌有四大佛山的油畫。案上依次井然地供奉108尊觀世音菩薩示現尋聲救苦救難化身石雕像。彩繪形象栩栩如生,常使信眾流連觀看,贊嘆不已。第二進是大雄寶殿建于1992年,其面積390多平米,高15米。大雄寶殿匾額為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題字。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兩旁侍立迦葉……[詳細]
依蘭財神廟
  依蘭財神廟距今已有230多年歷史。《盛京通志》記載原財神廟“正殿為三楹,東西配廡各五間,大門三楹,鐘鼓樓各一”。民國時,配殿為商會所占,偽滿時期又被法院所占,解放后在財神廟舊址建立了縣第四小學,文革期間財神廟的建筑全部被拆毀。2000年,民營者王慶林先生將財神廟復建。現在,財神廟占地約6000平方米,整個廟宇方向坐北朝南。廟內建筑布局由門殿、正殿、后殿和東西配殿構成。門殿結構集山門、戲樓、鐘樓、鼓樓于一體。一層門殿共三大間,長24米,寬7.5米,總計180平方米。鐘樓的鑄鐵大鐘重1.3噸,鼓樓的大鼓直經1.3米,這兩件吉祥之物為鎮廟之寶。門殿中門西側供俸的“四大金剛”,也稱“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西方廣目天王。這四大天王腳 下踩著-、惡鬼等人間-的小人。財神廟……[詳細]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址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初葬陵址位于黑龍江省阿城市南郊2公里,東距金上京會寧府遺址西垣約420米,當地俗稱“斬將臺”。陵址為呈龜形的高約10米的大土阜,封土堆底周長百余米,占地近千平方米。1981年1月27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陵址為完顏阿骨打的初葬地,素有“金源故地第一陵”之稱,因金初在陵址上建有寧神殿,又稱“太祖廟”、“阿骨打廟”。陵冢呈龜背狀的高大土阜,封土高出周圍地面約13米,封土堆底部周長百余米,占地近千平方米。經1975年和1993年兩次對陵冢進行鉆探,測得陵冢為夯土筑就,夯土層為6至10厘米不等,黑黃土相間。地表散布著布紋瓦片、綠釉琉璃瓦、灰色雕磚、柱礎石等,與金上京皇城內宮殿址發現的建筑材料相同,應為金世宗大定年間修復后的遺物。陵址附近村……[詳細]
道臺府遺址文化公園
  哈爾濱關道也稱濱江關道衙門,俗稱道臺府,光緒末年由清政府建立,是哈爾濱當時最高級別行政機構,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建立的最后一個傳統式衙門。哈爾濱關道的設治,成為哈爾濱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歷史見證。2005年5月哈爾濱關道開始實施修復工程,并于同年10月31日舉行了修繕工程竣工儀式,幾經滄桑的道臺府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坐落于哈爾濱道外區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間,是哈爾濱市重要標志性建筑之一。修復后的哈爾濱關道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17平方米,整體建筑坐北面南,按古式建筑風格呈對稱式布局,遵循封建禮儀,左文右武、前衙后寢,主從有序、錯落有致,莊重不失灑脫,威嚴不失活潑,堪稱中國傳統式建筑與北方建筑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宛如一部氣勢恢宏的古代衙署藝術長卷。園內展廳陳列文物藏……[詳細]
呼蘭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法國傳教士戴治逵主持修建。建筑占地面積327.5平方米,教堂主體高26米,東西長19米,南北寬11米。建筑中所有的門、窗均用青磚砌成圓形。整體建筑為青磚、青瓦土木結構。主體建筑模式系雙塔型,直立沖式。是仿哥特式風格的典型歐洲教堂建筑。她的外觀及內廳與法國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建筑有相似之處。素有“東方巴黎圣母院”之美譽。蕭紅的同學為反對強權壓迫到這個教堂做了修女,蕭紅小學畢業后,父親不想讓她去哈讀書,曾被迫輟學在家,蕭紅為了上學就威脅父親說不讓上學也進教堂做修女。在天主教堂主建筑的兩側1.5米處,有兩座祈禱亭分別為圣母亭與耶穌亭。祈禱亭內圣母像高1.85米,耶穌像高2.08米,亭內為正六邊型,有六柱為木質,柱高3.50米,亭外有鐵護欄高1.20米。在主……[詳細]
哈爾濱華藏寺
  黑龍江省五常市拉林滿族鎮,曾誕生兩位高僧,一位是美國加州萬佛圣城佛教創始人--宣化上人;一位是吉林市佛教協會會長,北山玉皇閣寺院主持--清樂法師。二位高僧都有心愿,家鄉拉林滿族鎮能有座院。釋果杰法師自幼篤信佛法,跟隨清樂法師多年,深得法義。1987年受邀請與清樂法師,隨中國佛教法務團赴美國萬佛圣參加:祈禱世界和平水陸空大會。期間,皈依宣化上人座下,受菩薩戒。回國后,機緣成熟,到九華山祇圓寺剃度出家,參禪禮佛,-利生。學習研究佛法。1995年春,回鄉探親,感悟宣公上人及清樂法師的心愿,順應信佛群眾的心聲,萌生在家鄉拉林滿族鎮,恢復建立寺院的動機。當地各級政府,積極支持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撥地五萬平方米,經黑龍江省宗教事務局批準,于1995年4月28日,在五常市拉林滿族鎮舉行華藏寺奠基儀式,釋果杰……[詳細]
尚志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佛光山上,由護國法于禪法師和地方紳士發起, 籌建于偽大同元年(1932)年, 偽康德五年(1936)年始建成。寺院規模宏大,殿堂宏偉壯觀,彩塑威嚴,千姿百態,神采各異,栩栩如生,尤寺內墻壁配有大量的壁畫尤為雄偉壯觀。普照寺同當時哈爾濱極樂寺營口的’楞嚴寺’并稱為東北三大寺,文革間遇難寺內佛像全部砸壞,寺內僧侶全部遣散。天臺宗四十四代祖上倓下虛大師曾諑錫在此-過普照寺建成后由極樂寺派盧光法師接第一任方丈,駐持三門后盧光法師調走,由定僧法師任第二任方丈,第三任普瑞法師,第四任成懿法師第五任申新法師第六任寶生法師。至現在因緣成熟經政府和宗教局,批準2004年5月16日舉行奠基動工,修建本寺主體建筑大雄寶殿’預計2004年十月末竣工。此項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詳細]
呼蘭清真寺
  清真寺坐落于西環路212號。始建于1877年清光緒三年,現遷建于1956年。主要建筑面積為182平方米。清真寺主要建筑為拜殿、瑤殿為161平方米,拜殿建筑特點為清式硬山、明柱、卷棚蓋、磨磚對縫雕花式。一幢三間,進深三間。瑤殿位于拜殿南2米處,建筑面積為17平方米,通高二層樓高度近10米。建筑形制及特點為方形翹檐,攢尖頂古塔式。塔下雕筑四個大字:“清真古風”。寺院內北側是一排五間的仿伊斯蘭式建筑物。東側為三間休息室,西側為二間暖殿。寺院磚墻院套方正,大門南開。整個建筑布局古樸典雅,簡潔大方。原清真寺建于呼蘭河岸附近,當時由于河水侵蝕而倒塌。現在的清真寺建筑中的大部分構件均是原建筑中的。清真寺已成為多年居住在呼蘭縣內伊斯蘭教民們的活動中心。地址:呼蘭區西環路212號呼蘭清真寺西瀕風光秀麗的呼蘭河……[詳細]
馬迭爾賓館
  馬迭爾賓館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89號,始建于1906年,1913年竣工,原名馬迭爾旅館,建筑屬新藝術運動風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賓館是旅游涉外賓館,是中國友誼旅游飯店集團成員單位。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路易十四式建筑。賓館位于繁華的中央大街,北倚風景秀麗的松花江,東臨冰燈游園會展(兆麟公園),交通便利,是哈爾濱文化娛樂、商業活動中心地帶。馬迭爾賓館既具有歐洲建筑風格、豪華典雅、古樸新奇,又有濃郁的現代氣息。擁有標準間、單人間、豪華套間、復式套間;設有各具特色的中、西餐廳,可同時容納480人賓館還附設俄式風味冷飲廳、商場、酒吧、美容美發、多功能廳、游泳池、網球場、KTV包房、出租汽車公司、旅行社、飯店管理公司、商務中心等一應俱全,是集吃、住、行、購物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理想場所。馬迭爾愛國主義……[詳細]
哈爾濱中共北滿分局舊址
  位于哈爾濱市賓縣縣城三為路賓縣教育局院內,距哈爾濱市60公里,同三高速公路和221國道可達賓縣。為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景點,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黑龍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為磚瓦結構,東西長15米,南北寬7.5米,建筑面積112.5平方米。正面門額上方懸掛著-同志題寫的“中共北滿分局舊址”牌匾,室內保存有陳云同志當年從事革命活動的照片、資料及用過的鐵床、麻花被、辦公桌、角柜、壁爐、臺燈等一大批珍貴革命歷史文物。中共中央北滿分局于1945年11月建立,書記陳云,1946年11月并入東北局。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25日,陳云同志率中共北滿分局和松江軍區在此工作半年之久,以非凡的膽識和智慧,同國民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許多文件、政令均為陳云、張聞天等同志在這里起草和頒布的,當時被譽……[詳細]
依蘭慈云寺
  依蘭慈云寺依蘭慈云寺座落在古城依蘭城北,松花江南堤內,依蘭國有糧食儲備庫西側,背倚浩蕩的松花江,西臨北宋徽欽二帝“坐井觀天”遺址,南望古老的五國頭城。慈云寺創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是東北抗日名將、依蘭鎮守使李杜將軍為其胞姐在龍王廟基礎上修建的。“慈云寺”三個鎏金大字是由2000年5月中旬仙逝的中國著名佛學專家趙樸初先生親筆所題。寺廟的整體建筑主次分明,主體建筑為三座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龍王殿,自南向北整齊的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前二殿為南向,龍王殿為北向。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西配房,天王殿前有鐘鼓二樓。歷史上,慈云寺曾幾經坎坷,數歷滄桑。偽滿末年,寺內原有的大部分銅器、銅像,為捐獻日本的侵華戰爭而被拆毀。文革期間,慈云寺再遭厄運,佛像被毀,尼僧四散,連同院外的獅子也被砸毀。1977年……[詳細]
哈爾濱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
  四塊石景區是東北三省以抗聯遺址為主要內容的重要紅色旅游景區,是東北抗聯堅持抗日戰爭14年之久的最好見證。四塊石位于依蘭縣北境,是小興安嶺南麓在依蘭境內的最高峰,海拔980米。這里不僅山勢險峻,景色壯觀,而且曾經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秘密營地。抗聯三、四、五、六、八、九、十一軍都在這里活動過。1936年,抗聯三、六軍在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的機關駐地。四塊石由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在這里曾經多次召開重要會議,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會議是在1936年9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6月,第三次會議是在1938年5月。這幾次會議均討論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重大問題。其中1937年的那次會議被稱為〈帽兒山會議〉是北滿省委的擴大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趙尚志(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兼三軍軍長)、馮仲……[詳細]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
  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坐落在呼蘭區西崗公園內東側500米處。建于1992年11月。蕭紅紀念碑、蕭紅墓占地面積為690平方米。紀念碑與墓系坐北朝南。紀念碑和墓為一個景區,分兩個主體建筑。紀念碑位于南側,墓地在北側,相距5米。四周是方鋼混凝土砌筑的書形圖案圍欄。蕭紅紀念碑高2.4米,寬3.4米,厚0.7米,是由一塊北方產的大青石雕成。紀念碑正面左邊鑲著黃銅鍍金“蕭紅紀念碑”五個大字,落款小字:“哈爾濱日報社、呼蘭縣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建”。字體為蒼勁有力的行書。題字是由我省老書法家王田先生書寫。紀念碑正面左邊鑲嵌著銅鑄浮雕蕭紅頭像,為我省著名雕塑家王松引先生之作。頭像下端鑲嵌著鍍銅浮雕花環。碑的基座高出地面0.8米,是仿白玉式的鋼混斜面基座。蕭紅墓,占地面積為14平方米,墓地表高0.8米,……[詳細]
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是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系全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靈柩葬于此地。陵園由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筑組成。由中國-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哈爾濱烈士陵園,整座陵園蒼松翠柏林立,四季常青,環境幽雅整潔、莊嚴肅穆,陵園里,有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斗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還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朱瑞將軍墓位于陵園中心,建于1953年10月,墓碑高7米,呈長方體,乳白色……[詳細]
雙城觀音寺
  雙城觀音寺位于雙城鎮東北隅,占地2400平方米,是雙城現存最完整的寺院之一。觀音寺原名觀音堂,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到極其嚴重的毀壞。文革后在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下,在雙城市政府的關懷下,由信教群眾布施12萬元,將年久失修的正殿扒倒扶起,同時將東西配殿修葺一新。觀音寺現有佛家弟子37人。每逢陰歷的初一、十五、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廟會,上香祈禱膜拜之人來自四面八方,香煙繚繞,誦經之聲不絕于耳,平時瀏覽參觀的人士也絡繹不絕。觀音寺由彌勒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大雄寶殿正脊上鑲有瓷頂大穩,二龍戲珠雕塑兩旁,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璀燦奪目。三層飛檐四出,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檐下雕梁畫棟,四角刻有:“清凈廉潔、慈悲為懷”八個大字。殿內穩坐一派安祥的釋迦牟尼佛,倒坐觀音旁,佇立著文……[詳細]
巴彥縣靈隱寺
  驛馬山原名野馬山,山中素有金馬駒的美麗傳說。由于古代此處方圓百里沒有驛站,清政府特在此設立驛站,并將此山改名驛馬山。清代國師看此山風景異常美麗,贊不絕口,稱“此山風水北方最佳,名五子登科,祖墳落此地,富貴多珍、最旺子孫、代代腰金、平步青云、家道亨亨、方可富貴、福壽雙全。”靈隱寺為核心景點,該寺占地超10萬平方米,位于驛馬山主峰東北面,整座寺廟坐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布有寺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藏經閣等;進入寺門左右各設一座鐘鼓樓,寺院內東側布設送子觀音殿、羅漢堂和塔林;西側布設齋院、居士生活區、舍俐塔和比丘塔。在靈隱寺北端的五座形似坐佛山峰的中部布建一座13級浮圖,總計23座建筑物,現均已建成。靈隱寺每年二月十九、清明、四月初四、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六月十九、七月十五、九月……[詳細]
清真寺廣場
  清真寺廣場西起十二道街,東至十四道街,南起育民街,北至靖宇街,是國家一類保護建筑,該寺始建于1897年,1904年改建,1935年在眾多穆斯林朋友的倡議和捐助下再次擴建。1998年哈爾濱清真東寺被評為為全國百座模范清真寺之一。2003年道外區政府再次對清真寺進行了擴建改造,現清真寺占地1.8公頃,新建兩座附屋用房,建設面積440平方米,新增綠色3000余平方米,還將建設7500平方米體現回族文化特色的的商服中心,可供市民休閑、教民-活動,目前是東北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廟,也是全國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清真寺的配套設施和宣禮塔是按照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麥加和沙特麥地那大寺的宣禮塔設計而成。塔高50米,塔分五層,各有走臺。白天雙塔聳立云霄,莊嚴神圣,夜晚在燈光的輝映下,燈與塔渾然一……[詳細]
頤園街一號
  頤園街一號在哈爾濱南崗區的中心地帶,有一座仿法國古典府邸式的歐式建筑及一個樹影婆娑的小院,這就是頤園街1號。它建于1909年,原本是波蘭籍木材商葛瓦利斯修建的豪宅,卻因解放后我們黨的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蒞臨、下榻而成為名宅。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主席在結束訪蘇的歸途中視察了哈爾濱,也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視察黑龍江。當天晚上,省市領導在此準備了豐盛的晚宴,為毛主席、周總理及同車抵達的越共總書記胡志明主席接風洗塵。但領袖們對當地的名貴特產卻一點未動,只吃了些青菜、米飯。飯后毛主席對市長饒斌說:“我們的國家還很窮,人民群眾很苦,我們不能這樣鋪張,吃米飯和蔬菜就可以嘛!”第二天,省市領導一致請求毛主席為省委、市委和哈爾濱第二次團代會分別題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學習”、“奮斗”、“發展生產”、……[詳細]
哈爾濱清真寺
  哈爾濱清真寺位于哈爾濱道外區中心地帶。是宗教建筑類人文風景旅游區。是黑龍江省一類保護建筑,建于1837年,2003年擴建,占地面積0.016平方公里,是東北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廟,是全國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哈爾濱清真寺主殿高13米,可容納500—600人。后窯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稱望月樓),每逢齋月和開齋節前夕,可以從旋轉式階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尖塔上有電燈裝置的用有機玻璃裝飾的透明“月牙”,為開齋時間信號。寺內有2個敏拜爾(象征性的講壇)。中間弧形的圓門周圍鑲著若干紅綠黃色的電燈,裝飾著禮拜殿,并照耀著圓拱門的《古蘭經》金字-。清真寺的配套設施和宣禮塔是按照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麥加和沙特麥地那大寺的宣禮塔設計而成。塔高50米,塔分五層,各有走臺。白天雙塔聳立云霄,莊……[詳細]
哈爾濱華嚴寺
  華嚴寺建寺時間比素有東北四大叢林之首的極樂寺還早,是依據佛教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命名的。寺院原有四座大殿,供奉著諸佛菩薩,名家題字甚多,其兩層磚雕與木結構更突出華嚴寺的獨特之處,其磚雕藝術極為獨特,青磚采取“磨磚對縫”的壘法,是哈爾濱市保存完整和造型獨特的文物。在經歷戰爭、土改等歷史的多次磨難后,磚雕人物依然栩栩如生。如今的華嚴寺占地一千兩百多平方米,僅剩下天王殿、華藏世界兩座大殿,但整個寺院宏偉依然。從其四周的高樓上望下去,華嚴寺四周近距離地建起車庫與高樓,僧人們擔心,四周樓房和車庫越來越多會影響寺院建筑,也不利于磚木結構的安全防火。一九九六年,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與南崗區為落實宗教房產政策,保護好華嚴寺,將寺院旁的飯店遷移,這時候才算基本恢復原貌。目前,文物管理站正在整理資料,七月份將華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婷婷色综合2020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