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大理州旅游

大理州文物古跡介紹

李瑞棻宅院
  李瑞棻宅院位于劍川縣,年代為民國。李瑞棻宅院為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元陽墓
  李元陽墓位于蒼山應樂峰下崇圣寺三塔西200米處,段功墓的東南側,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元陽,字仁甫,號中溪,明代大理白族名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7年)生。明嘉靖五年(1526年)中進士,授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陰縣令,荊州知府,監察御史等職。嘉靖十八年辭官還鄉后,精研理學,專修地方史籍,編纂《云南通志》、《大理府志》,著有《中溪漫稿》、《心性圖說》等書。維修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瑞鶴觀等文物古跡,為地方的歷史文化作出貢獻,深受大理白族人民愛戴。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病故,葬于蒼山應樂峰麓。李元陽墓坐西向東,建造宏偉,墓體高大,墓前依中軸線布局建有石牌坊一座,通道兩側立有石人、石馬、石獅、石象、石鹿10軀,墓高約10米,寬5米。“文革”期間被毀,現僅……[詳細]
163、長春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春洞
  長春洞位于巍寶山西麓,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道人李法紀、楊法蔭創建。清代嘉慶、道光、咸豐、光緒年間又增其規制,始成現今之規模,為國內全真教純陽派著名宮觀。長春洞呈坐東向西,依山而建,占地1656平方米。平面布局按道家“八卦”形制排列組合而成,依次由山門、前殿、大殿、廂房、道舍、花園等組成。大殿建在1.85米的石砌須彌座上,為重檐歇山頂建筑,抬梁與穿斗式結構,上、下檐皆施斗拱。內塑玉皇,兩側塑起、問二帝。大殿藻井為八卦圖,內雕蟠龍,四周天棚板滿繪“天宮諸神”,四周裙板繪“二十四孝”以及山水、花鳥等道教壁畫,是我國道教建筑的代表作。長春洞為巍寶山勝景之一,被稱為“古洞藏春”。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詳細]
  金華山石刻位于劍川縣金華鎮,年代為大理國。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金華山石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云南驛機場舊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祥云縣下川壩,是滇西抗戰時期的一個重要軍事設施。‌在抗日戰爭期間,云南驛機場作為中美空軍的一個重要基地,發揮了關鍵作用。機場的修建和擴建主要依靠人力完成,沒有現代化機械,老百姓用石碾子壓實跑道,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不屈精神。‌機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當時國民政府修建了云南驛機場。隨著滇緬公路的開通和怒江以西被日軍侵占,云南驛機場的戰略地位變得更加重要。機場成為盟軍中緬印戰區的重要前線基地,大量戰機在此起降,支援前線作戰。今天的云南驛機場舊址保留了許多歷史遺跡,包括戰機機庫和跑道等。這些遺跡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對那段艱苦歲月的紀念。當地居民對機場的歷史有著深刻的記憶,許多老人仍然記得當年修建機場的艱辛和日軍的轟炸。……[詳細]
166、通京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京橋通京橋俗名大波羅橋,現名“解放橋”。位于云龍縣城北長新鄉大波羅村,橫跨江上,距縣城38公里。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通京橋為伸臂式單孔木梁橋,全長40米,寬4米,凈跨徑29米,高12.5米。橋采用木方交錯架疊,從兩岸層層向河心挑出,中間用長長12米的五根橫梁銜接,上鋪木板組成橋面。橋上瓦頂橋屋,橋內兩側平置兩排木凳供人歇息。橋外兩側用高約1米的木板遮擋,以作為橋面的圍欄。橋兩端建有牌樓式橋亭,亭高5米,通面闊6米,內連一條長5.5米的石梯甬道.通京橋建筑奇巧,雄偉壯觀,是今大理州境內的同類橋梁中跨度最大的古橋。1998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利克村傳統民居建筑群位于廟街鎮營盤村委會利克村,壩子和山地交界處,背靠青山,前面臨箐,布局井然有序,民居依山勢遞升,分上、中、下三排,共30余院,東南西北各建有一個柵門,所有民居既為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頗有營寨之感,體現出當時規劃建設村落時,明顯受到規劃人軍事思想的影響。民居院落布局或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細致精巧,工藝精湛,且多有主人書畫于照壁及門窗,散發出濃厚的書卷氣息。原數戶大門門額上曾懸有古匾,現僅存清道光二十七年“盛世耆英”匾一塊。與民居群相對的小山包上,建有鄭氏宗祠和土主廟,鄭氏宗祠保存了清代所制的祖宗牌位三個,土主廟現存明代觀音老祖和土主石像各一尊。民居群整體風貌保存完好,格局完整,建筑工藝精湛,是研究本地區鄉土建筑村落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并集中了農耕文化、軍事文化、山地民族……[詳細]
  圓覺寺俗名大寺,位于巍山縣城東靈應山,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萬歷年間重修,后焚毀。天啟二年(1622年)重建,清代康熙重修。寺座東向西,依山而建,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南北為觀音、文昌、地藏、伽蘭等殿。共有十個院落,其布局巧妙而引人入勝,把寺廟建筑與園林融為一體,層層升高,步隨景移,且在有限的山坡上,向中軸線兩側發展,體現出小中見大的建筑格局。雙塔分列于寺門南北二側,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為方形九級密檐式實心磚塔,高17.8米,大小結構相同,塔基石砌,設二層磚砌須彌座,上建塔身,第一級四面各設塔龕一個,置大理石佛像各一尊,塔身密檐以菱角牙子與疊澀向外挑出,使雙塔秀頎厚重,高聳壯觀。2003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圓覺寺及雙塔為第六批……[詳細]
  毗沙門天王位于劍川縣金華鎮,年代為南詔大理國。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毗沙門天王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上登坡火葬墓群位于劍川縣甸南鎮,年代為元至明。類別為古墓葬。上登坡火葬墓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羊鼻角火葬墓群位于劍川縣甸南鄉,年代為元至明。類別為古墓葬。羊鼻角火葬墓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丁卯城后山沖霄王墓位于劍川縣甸南鄉,年代為元。類別為古墓葬。丁卯城后山沖霄王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73、朝天笏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天笏位于劍川縣沙溪鎮,年代為清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朝天笏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長樂村魁閣位于劍川縣沙溪鎮,年代為民國。類別為古建筑。長樂村魁閣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城藤橋水城藤橋位于云龍縣城北面約68公里的白石鄉水城村,橫跨沘江上,因橋用藤子編綴而成,故名藤橋。藤橋是用本地所產的山葡萄藤編織成的吊橋,架在江兩邊對生的老栗樹上,全長25米。橋架設在兩根藤子扭編成的直徑約5公分的長繩上,再在下面懸吊一張用藤子編織成的長圓形網,網底穿進一根寬1尺、厚5寸的木方作為行走的橋面,橋身兩端緊系于作為橋墩的樹干上。整座橋從遠處看就像一張懸掛在江面上的漁網。藤橋古稱“笮”,漢代設置的越西郡,內有定笮縣,也是因其境內有藤橋而名。云龍縣境內的藤橋是當地白族所架設,是今天研究古代橋梁的重要史料。1987年公布為云龍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滿賢林摩巖石刻位于劍川縣金華鎮,年代為清-民國。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滿賢林摩巖石刻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理市下關街道人民街113號白族民居四合院,建于20世紀40年代。整體布局和工藝體現了民國大理地區白族傳統民居的建筑風格和精湛的工藝水平。 建于20世紀40年代,為喜洲 “復春和”商號尹氏古宅。1950年為大理地委辦公、住宿院;1981年成立大理州文化局時,作為文化局辦公院一直沿用至2004年。2004年后曾作為大理白族文化傳習所。2015年,院落修葺完畢,辟為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該建筑坐西向東,為傳統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相結合的合院式民居建筑,整體布局由正房、南北廂房、照壁、南北耳房、南北門樓、后花園組成。大門位于院落南端,院落北門樓為東北漏角的隨墻門。正房為二層單檐硬山頂,前廊式土木結構建筑,抬梁式梁架結構,通面闊三間11.54米,通高8.86米。該院三坊主體建筑形……[詳細]
  象鼻洞舊石器遺址位于劍川縣甸南鎮,年代為舊石器時期。類別為古遺址。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甸心五孔橋位于劍川縣金華鎮,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甸心五孔橋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80、段良府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段良府位于劍川縣沙溪鎮,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段良府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胸大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