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杭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倉前老街。在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余杭倉前的塘河畔,曾經誕生過一位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倉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體、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修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等部分。其中故居本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一弄,由轎廳、正廳、內堂、書房、避弄等組成,為晚清時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長,并度過了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進為歷史場景的再現,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時期故居的風貌;第四進辟為展廳,以多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法展現了太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故居匾額由趙樸初先生題寫。藝術成就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華的所在。無論是“扶雅堂”……[詳細]
張煌言墓(含張煌言故居)
  張煌言墓(含張煌言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1961年4月15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西湖區南屏山荔枝峰下。張煌言(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寧波市)人。南明兵部尚書,奉魯王監國,據守浙東山地和東南沿海一帶,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南田懸岙島(今象山縣)被捕,同年九月初七遇害于杭州弼教坊,遺體收于今址。墓建成后屢經修繕,于1966年底毀,1983年按1920年重修時舊貌修復。墓坐南朝北,三墓成品字形布列,張煌言墓居中,西側為參軍羅子木墓,東側為侍童楊冠玉及舟子墓。三墓皆圓形拱頂,墓壁清水磚砌,上封土植草。張氏墓直徑5.20米,高2.45米,前立“皇清賜謚忠烈明兵部尚書蒼水張公之墓”碑一方。羅氏墓直徑3.07米,高0.92米,前豎“故明參軍溧陽羅子……[詳細]
83、寶成寺
寶成寺
  寶成寺坐落在吳山東南麓,吳越國王妃仰氏建,原名釋迦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改額寶成院,北宋熙寧間,蘇軾第一次來杭任通判時,曾到過當時的寶成院,并題下了“寶成院賞牡丹”一詩。南宋寶佑五年(1257)賜額“寶成寺”。寺內的麻曷葛剌造像刀法簡練粗獷,藝術手法夸張,是國內惟一有絕對紀念的麻曷葛剌造像。麻曷葛剌造像是藏傳佛教“大日如來”范文的音譯,2001年7月,寶成寺麻曷葛剌造像因其在宗教歷史和宗教藝術史上的特殊地位,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成寺麻曷葛刺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紫陽山,開鑿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題材為佛教密宗造像。龕形呈橫長方形,龕頂略有弧度,高2.45米,寬4.1米。龕內又開三個小龕,中間為本尊麻曷葛刺像,左側為文殊騎獅像,右側為普賢騎象像,三像后為尖拱形……[詳細]
許家南大房
  許家南大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主要包括南大房、許氏家塾、許氏宗祠等建筑。南大房,明萬歷年間許氏四世大房魁始建,清光緒二十九年續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沿中軸依次列門廳、正廳、內宅、后樓及后宅,兩側分列廊廡廂房,總占地面積311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80平方米。門廳面闊十一間,正廳五間,明間五架抬梁帶前后單步,用材粗大,后樓為清光緒時續建,二層樓,面寬九間,后宅為兩進院落,面寬三間。南大房西側有許氏家塾及許氏宗祠,許氏家塾,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前后兩進,左右設廊,為當時許氏子弟讀書場所。許氏宗祠,清道光八年(1828年)始建,后屢有修葺,坐南朝北,總占地面積55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5平方米,三間三進,第一進為廚房和帳房,第二進為拜……[詳細]
甘溪方氏民居
  甘溪方氏民居位于更樓街道甘溪村村中心,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6),建筑坐西北朝東南,占地362.3平方米。由主體建筑(三進院落)和附屋建筑(三合院)組成的院落群,建筑為傳統磚木混合結構,硬山雙坡屋面、馬頭墻、石庫門。主體建筑為三進院落,由前廳,第二、三進主樓和四個廂房組成,大門為磚雕門樓,仿牌樓式六柱五間五樓,建筑面闊四柱三間,前廳進深四柱三間七檁,五架抬梁,前后帶單步梁,第二進主樓進深五柱四間,第三進主樓為二層結構,進深四柱五間。附屋位于主體建筑西南側,由主樓和兩廂房組成,三合院,二層結構,面闊四柱三間,主樓進深五柱四間。門樓磚雕雕刻繁瑣的蔓草紋、回紋、“萬”字紋、花卉紋、人物故事紋等,牛腿為雙面雕,雕刻亭臺樓閣、風景人物、柱礎帶覆盆,六邊形,上雕瑞獸。該民居規模較大,裝修較好,以磚……[詳細]
清泰第二旅館舊址
  清泰第二旅館舊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1933年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清泰第二旅館舊址,又名群英飯店,建造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其前身是由張恂伯等合伙創建于清宣統二年 (1910年)、位于城站下羊市街的杭州清泰第二旅館。當時同盟會主要成員王金發、顧子才等經常出入該旅館,孫中山先生也曾下榻于此。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府將原來的旗營開辟成湖濱新市場,清泰第二旅館也于民國二年(1913年)從下羊市街遷至湖濱延齡路。1933年,該旅館遷移到仁和路。此后,許多知名人士如邵力子、沙千里、沈雁冰、于子三等均出入過該旅館。抗戰期間,旅館曾被日寇占用,內部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抗戰勝利后,該店收回。1956年旅館實行公私合營。“文革”期間,旅館改稱群英旅館,后又改名為群英飯店。 清泰第……[詳細]
韓國獨立運動(杭州)舊址
  韓國獨立運動(杭州)舊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年代為民國。由長生路湖邊村23號、學士路思鑫坊41-42號、板橋路五福里2弄2號組成。1910年,日本吞并韓國。韓國民主革命志士--中國,積極開展反日復國運動。1919年,--志士在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32年4月“虹口公園0-案件”后,日本展開報復行動,臨時政府無法在上海立足,被迫遷往嘉興和杭州等地。臨時政府在杭州的活動地點約有9處,現查明的明確地點有3處。其中湖邊村23號是1932年5月時韓國臨時政府辦公處;板橋路五福里2弄2號則是1934年時韓國臨時政府辦公處;思鑫坊41-42號曾作為當時韓國獨立黨部。3處建筑均為民國時期典型的石庫門里弄式民居,在這些普通民居點從事革命活動,有利于掩藏身份。當時的臨時政府領導人金九就住在龍翔橋思……[詳細]
杭州東岳廟
  建于北宋的東岳廟歷史上幾經滄桑,但它始終是杭州人節俗文化的匯集點。現存東岳廟占地面積2470平方米,分“山門”、“中庭”、“主殿”、“后殿”與“廂房”5個片區。對外開放后,游客在山門口將首先看到一塊寬約5米的屏匾,匾上“善惡昭彰”4個大字為清代布政司方某所書。山門內左右兩壁前,重鑄了4尊太尉鐵像。這4尊鐵像分別稱“靈應”、“福佑”、“忠正”、“順佑”侯,杭州人俗稱“鐵哥”,鐵像始鑄北宋末年,元末重鑄。正殿為東岳廟主大殿,殿正上方“東岳之殿”為南宋理宗字跡。進入主殿,便見東岳大帝木雕彩色坐像,東岳大帝左右兩側,增設了炳靈公、火神和碧霞元君。為豐富文化內涵,有關部門還在東岳廟的中庭兩側,建了一組文化藝術長廊,今后展出的作品,主要描繪吳山一帶的各色廟戲及民俗裝扮。保護范圍:東、南、北至文物本體外擴……[詳細]
89、嘉欣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嘉欣園
  嘉欣園,位于富春江鎮俞趙村俞家自然村后溪北岸,始建于1922年,建成于1924年。因康有為題“嘉欣園”而得名。來到嘉欣園的正門,上方刻著“漁山樵水之廬”六個字。出于保護之意,并不能從正門進入,只能轉彎從第三個偏門進入園內。整個院落占地1900余平方米,由主建筑“漁山樵水之廬”、老屋及屋后一排平房組成。而主建筑“漁山樵水之廬”是較典型的中西結合建筑,占地949.2平方米,五間三進。如今除了主樓以外,其他老屋以及平房已經倒塌。嘉欣園主樓,四面高墻,屋頂內斂,屬于歇山式屋頂,形狀奇特,外看白墻黛瓦,西歐式羅馬柱、羅馬線條特征明顯,大門前左右二方座放二只明代的青石雕成的大花缸。整個建筑物的設計構思,體現了中西建筑文化結合的特獨風格。而高墻上部四周檐下塑有羅馬風格裝飾圖案,墻上四角凸出荷花短柱。主房五……[詳細]
90、過溪亭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溪亭
  過溪亭亦稱二老亭,正是這座過溪亭記錄了九百年前蘇東坡和辯才和尚之間一段友情佳話,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道。為什么一個亭子會有兩個名字,這里說的二老又是指誰呢?其實指的就是北宋時期的高僧辯才和大文豪蘇軾。蘇軾非常喜歡結交僧友,在眾多的高僧當中,他尤其欽佩辯才。辯才是上天竺法喜寺第3代方丈,俗姓徐,名元凈,他十八歲時來到杭州上天竺,學習天臺教義,因善說法義而聞名吳越。宋神宗特地恩賜紫衣袈裟,并賜法號“辯才”。蘇軾第一次來到杭州時就曾去上天竺拜訪辯才,辯才也非常欣賞蘇軾的為人和文采,兩人成了莫逆之交。當蘇軾因為朝廷黨爭遭受排擠,辯才因與蘇軾交往,受到牽連,一度被迫離開上天竺。辯才依然平心應對,泰然處之,并沒有因此而疏遠蘇軾。后來因時局改變,辯才重新回到上天竺寺,擔任住持。元豐二年(1079),辯才已年屆……[詳細]
吳越國王陵
  臨安吳越國王陵位于浙江省臨安市錦城鎮和玲瓏鎮,建于五代十國,是吳越國創始人之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豐富的人文資源。陵墓包括吳越國第一代國王錢繆墓、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及錢繆的父母錢寬、水邱氏墓。錢繆墓位于臨安市錦城鎮東北面的太廟山南坡,占地面積120畝。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約9米,長寬各約50米,有華表、石馬、石羊和錢王祠。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康陵,位于臨安市玲瓏鎮祥里村庵基山東北坡。墓葬為磚廊石室,分前、中、后室。墓內后室刻有天文圖,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繪的牡丹圖案。前室也有壁畫。該墓是目前吳越錢氏王室墓中保存最完好、內涵豐富的。錢寬、水邱氏夫婦墓位于臨安市錦城鎮西墅村明堂山,總面積2000……[詳細]
胡雪巖故居
  胡雪巖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元寶街18號,占地10.8畝,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巖共耗資10萬兩白銀所建,號稱“中國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巖子孫將豪宅抵債給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煜,后又轉讓蔣家,此后日漸破敗。古宅為典型明清院落風格,經杭州市大力修復后,于2001年重新對外開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樓宇、芝園等,亭臺樓閣,水榭通幽。從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運用大量名貴木材精雕細刻。故居內還有董其昌、鄭板橋、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書法石刻作品,以及兩頂為胡雪巖度身制作的紅木轎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薈萃,猶如一座民間工藝珍寶館。內中還有-長篇題詞:“胡雪巖故居見雕梁磚刻重樓疊嶂極江南園林之妙,盡吳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財傾半壁。古云富不過三代,以紅頂商人之老謀深算竟不過……[詳細]
杭州孔廟
  杭州孔廟(碑林)原為南宋臨安府學所在地,始建于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此后府學除焚毀重建或規模增擴外,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辦學府。現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區勞動路57號、西湖東南側的吳山腳下,占地約44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筑格局規整大氣,風格古樸典雅。其內收藏著唐至清代各類碑刻500多石,有帝王御筆、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畫像、天文星圖、水利圖刻等,其中以宋高宗的《南宋石經》、貫休的《十六羅漢像刻石》、李公鱗的《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刻石》以及五代的《五代石刻星象圖》等最為聞名。此外,還有王羲之、王獻之、蘇東坡、米芾、祝允明等歷代書法名家的手筆刻石和南宋及清代的帝王御碑。更值一提的是一批史實碑,記載了杭州及周邊城鎮有關興修水利、筑海塘……[詳細]
仁愛醫院舊址
  仁愛醫院舊址年代:民國紅會醫院位于下城區環城東路38號,前身是仁愛醫院,又名圣心醫院。1922年法國天主教仁愛會修女郝格肋捐出部分家產在刀茅巷的石板巷創辦了仁愛醫院,醫院由外籍修女出任院長。1928年秋天,英籍大姆姆彭(修女,俗稱白帽子姆姆)出任醫院院長時,在原有修女樓屋住宅、男女病房樓屋各1幢及醫師住宅1所的基礎上,又修建了1座哥特式教堂和X光室、施診所、免費病室、海星小學校舍等。1949年以后,醫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6月醫院改名為杭州紅十字會醫院。仁愛醫院是由外國教會組織創辦的,以西醫體系建立的醫院。院中的教堂建筑為哥特式,建筑用材考究,注重細部裝飾,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而比鄰于四周的四幢紅磚樓房同為仁愛醫院時期建筑,保存較好,與教堂建筑形成了一個具有歷史人文內涵和統一環境氛……[詳細]
吳越郊壇遺址
  吳越郊壇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五代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吳越郊壇,又名拜郊壇、登云臺,建于后梁龍德元年(921年),是吳越國王錢鏐祭天的場所。現存遺址大致分二層,占地約2000平方米,兩層平臺之間由數十級臺級相連,中間的山體皆以齊整長方形大石塊墊鋪,人工壘筑痕跡明顯。在兩層平臺上,散布多處歷代遺跡,如靈化洞、登云洞、“朱天廟洞”、甘露井、午夢床以及近十處摩崖題刻。其中,吳越國王錢鏐為建郊壇而鐫刻的題記全文為:“梁龍德元年歲次辛巳十一月壬午朔一日天下都元帥吳越國王錢鏐建置”,29字,豎排4列,每列約7字,字徑為9厘米,書體工整,鑿刻精良。該題記的發現,印證了《淳佑臨安志》、《西湖游覽志》、《方輿勝覽》、《兩浙金石志》等文獻中關于吳越郊壇的記載。吳越郊壇遺址為研究吳越國的歷……[詳細]
建德大慈巖寺
  大慈巖寺位于建德市大慈巖鎮大慈巖風景區內,以稱“江南懸空寺”。據縣志載,大慈巖開山于元大德(公元1297年至1307年)年間。臨安人莫子淵棄家來此、鑿石為佛,號曰大慈,大慈巖一名由此而來。江南懸空寺主建筑“地藏王大殿”。它是新安十景之一,景名“慈巖懸樓”,因建筑一半嵌于巖腹,一半凌空絕壁,與山西恒山懸空寺相類似,故稱“江南懸空寺”。據舊志記載:大慈巖為著名形勝之寺,傍巖建筑,巖高數十丈,四面玲瓏,宛如民屋,內有石筍從地涌出。元大德年間,臨安人莫子淵棄家居此,琢石為佛,號曰“大慈”。從地方志可以看出,山以寺名,寺以佛名。而佛、寺都是莫子淵所建。大慈巖高500多米,寺懸在400米左右的山壁上,懸空寺主建筑為清音閣,閣的立面即為山體,從左至右依次端坐著孔子、太上老君、釋迦牟尼的塑像。近年來為吸引游……[詳細]
慈云嶺造像
  慈云嶺造像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五代 公布時間:1961年4月15日 位于上城區玉皇山慈云嶺南麓。后晉天福七年(942年)五代吳越國在此建資延寺時鑿山造像。主龕內圓雕造像七尊,中間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后有寶珠形背光,內雕纏枝牡丹,邊緣飾火焰紋,均為全跏趺坐式,端坐于仰蓮須彌座上。兩側有菩薩立像和天王立像各兩尊。七尊造像的上部浮雕飛天和伽陵頻伽鳥各兩尊,作散花狀。龕楣呈拱弧形,正中橫列七佛,兩端為騎獅的文殊菩薩和騎象的普賢菩薩,均為浮雕。北面地藏龕,內雕地藏菩薩像和左右脅侍。地藏光頭大耳,作和尚打扮,半跏趺坐式,左腳下垂踏蓮座上,兩側脅侍持物恭立,龕左側引出云頭,繞向龕外上方,云際間浮雕“六道輪回”。附近還刻有“新建鎮國資延遐齡石像之記”十二字篆書題額和……[詳細]
浙江體育會摩崖題記
  浙江體育會摩崖題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民國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云居山巔東側。辛亥革命后,原光復會會員浙江軍政要人朱瑞、呂公望、葉頌清、沈鈞儒等為緬懷先烈,于秋瑾殉難五周年之際,舉行紀念會,重建秋瑾創辦的體育會,并在云居山巖壁刊刻題記一則。題記崖壁高4米,最寬處8米。共分三組,第一組位于巖壁左,上刻“云山萬古”,行書,字徑高0.45米,寬0.35米。第二組位于巖壁中部,分兩部分,上部書:“中華元年,浙江體育會成立,圣水寺僧大休捐山地,王君湘泉贈山巖供摩崖用,因題四字,以志不忘。永康呂望記,寧海葉頌清書。”行書,字徑高0.10米,寬0.10米。下部書:“逸趣”,行書,字徑高0.50米,寬0.50米。并有1916年落款。第三組位于巖壁右,楷書“貞固”,字徑高0.53米,寬0.……[詳細]
蓋叫天故居
  蓋叫天故居位于杭州金沙港26號,又名燕南寄廬,系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置地構筑。故居由門廳、正廳、后廳、左右廂房、佛堂等建筑組成,保持著青瓦白墻的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風格。故居內陳列著蓋老生前遺物達200余件,展示了蓋老的從藝經歷及藝術成就。2003年,蓋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復,陳列蓋叫天生前遺物和圖文資料。故居外觀白墻青瓦,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風格,內部由門廳、正廳(百忍堂)、后廳(藝人之家)、左右廂房(蓋叫天紀念館)、佛堂等建筑組成,是一獨特、完整的私家宅園。蓋叫天一生大多數時間生活于此,平日不僅在院內勤于練功、唱戲,而且還在此接待過梅蘭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藝人。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也曾來此拜訪。故居不僅見證了蓋叫天本人的生活經歷,而且見證了近代戲劇發展的一些片斷以及……[詳細]
西泠印社
  導 游 : 印社創建于1904年,以“保存金石, 研究印學”為宗旨,在保存和發揚中國的民族文化和藝術遺產、以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歷任社長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 介 紹 : 穿過西泠橋就是孤山了,自孤山南麓上達山巔,亭臺、廊榭、樓閣等,沿山勢、坡形而布設,于山林氛圍中,處處透溢出濃郁的金石藝術韻味和書卷氣。 “西泠印社”是我國專門研究的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著名學術團體。這里占湖山之勝,攬金石之華,是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交 通 : 乘游1、2、3路到西泠橋下,步行前往。浙江紹興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