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玉皇山古跡群保護范圍:山頂部分:東至山道東側及玉皇飛云東側駁坎,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至230米等高線處,西、北至山道內側。紫來洞部分:東至七星亭外擴約60米、至150米等高線處,南至茶室,西至七星亭外擴約15米、至175米等高線處,北至七星亭外擴約15米,總面積為1696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玉皇飛云”碑亭下的停車場駁坎和紫來洞停車場駁坎,南至玉皇山紫來洞-山公路(接吳越郊壇遺址建設控制地帶),西至玉皇山福星觀后小停車場駁坎,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30米,總面積為44887平方米。……[詳細]
  太平天國聽王府原范圍甚廣,包括今小營巷58號、61號和舊城改造中拆除的62號及龍驤里3號。晚清建筑尚存一座三架卷棚廊及后墻的小部分壁畫樓下為四架前后卷棚廊,木構件雕刻較為精細。保護范圍:東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南至小營巷南界,西至馬市街東側道路紅線,北至清吟街南側道路紅線,總面積為3685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直大方伯西側道路紅線,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30米(接錢學森故居建設控制地帶),西至馬市街東側道路紅線,北至清吟街南側道路紅線(接湖州會館、杭州綢業會館舊址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為11460平方米。……[詳細]
423、大諸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諸橋位于轉塘鎮大諸橋村百子山前,現村委會附近,南北向跨大諸河口。《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一:“朱橋在徐范村”,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移建至現址。現橋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建。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通長28米,寬6米。券拱用縱聯分節并列法砌筑,拱腹有精美的“二龍戲珠”圖案。橋面中間為平臺,兩側有低矮欄板,上面刻有紋飾,無望柱,兩邊各有多級踏步。大諸橋歷史上名稱眾多,各有說法。因橋旁原為朱氏聚居,故名朱橋、大朱橋。相傳元初朱清以海運功官轉運所萬戶,其微時擔柴為業,出入于此,故有貴人擔柴路之名。為和鳳山門外的諸橋(南星橋)區別,又名上諸橋。明萬歷十六年(1588)橋被潮水沖毀,太守余良樞組織重建,有個敝衣道人到工地乞食,吃完后即說此橋為萬年橋也,言罷忽然不見,于是橋重建后就起名為萬年橋。而該……[詳細]
  排衙石詩刻位于將臺山的排衙石上。鳳凰山右極頂上有石筍數支,兩佾排列,如同衛士拱立,吳越錢鏐命名為“排衙石”,并刻詩文于石上。時代為五代吳越,地址在將臺山頂。保護范圍:山頂至192米等高線,總面積約為6783平方米。……[詳細]
  思母亭遺跡位于五常街道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五常港西側。年代為明,類別為古遺址。2009年,思母亭遺跡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總面積為1229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道路西界,南至魚塘邊界及保護范圍外擴約20米,西、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20米,總面積為3855平方米。……[詳細]
426、桑廬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廬位于拱宸橋西小河路西側前后晝錦里之間,屬于拱宸橋街道衢州路社區。桑廬又名新光蠶種場,始建于1935年,由安徽省績溪縣汪協如女士創辦。汪協如曾東渡日本留學,攻讀蠶桑學。1934年,汪協如偕大學時期的同窗好友共同在杭州耶穌堂弄租屋創辦新光蠶種制造社。1935年冬,汪協如等籌款在拱宸橋置地造屋,翌年春將新光社遷入,整個工程于1937年春竣工,卻由于日寇的全面入侵,只得棄屋避難內地。抗日戰爭時期,蠶種場曾被日本海軍內河水上巡邏隊強占。1945年日軍投降,汪協如返回杭州,重新修繕房舍,為籌集資金,遂將樓房及東北側的連片廂房出租給杭州第一紗廠(后來的杭一棉廠)作為該廠職員家屬宿舍。1946年春,汪協如等掛出了“新光蠶種場”的招牌進行運營。同時,紗廠的職員家屬為通訊、郵寄等的方便,把所租用的大樓命名為……[詳細]
  夏山埭抗日陣亡將士墓位于蕭山區所前鎮山聯村夏山埭自然村鷺鷥山,年代為1940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夏山埭抗日陣亡將士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桃村革命烈士陵園編號:總序23時代:抗日戰爭時期地址:煙臺市棲霞市桃村鎮英靈山陽坡保護內容:保護范圍內的所有建筑、構筑物、碑刻、古樹名木及其他各類文化遺存。保護范圍:1-34保護范圍標樁,陵園現有田產,控制點坐標為:標樁1:37°11′13.2″N,東經121°06′46.3″E,標樁3:37°11′16.5″N,東經121°06′53.1″E,標樁6:37°11′19.2″N,東經121°07′0.6″E,標樁11:37°11′36.9″N,東經121°07′02.3″E,標樁16:37°11′53.3″N東經121°06′59.6″E,標樁20:37°11′55.0″N,東經121°06′46.3″E,標樁25:37°11′41.2……[詳細]
  浙東運河纖道(蕭山段、紹興漁后橋段、紹興皋埠段、上虞段)以浙東運河纖道蕭山段為例,不經意看,它只是運河邊一條細細長長的石板小道,其實,它的來頭挺大——這條小道,是曾在交通運輸中起過重大作用的唐朝古纖道,蕭山段的范圍從城區北干街道,經過城廂、新塘街道,終點為衙前鎮。……[詳細]
  鳳山水門,在鳳山門東側,橫跨中河,亦為張士誠所筑,后人因其緊連鳳山門,故叫它為鳳山水城門,是至今杭州市區惟一的一座保存600多年的古城門。風山水城門山由兩座不同跨徑的石砌拱券并聯而成,南面跨徑為一丈三尺有余,北面為一丈七尺,兩者之間為石砌方形閘檔,閘檔后部有石雕門臼,可以啟閉閘門。每座拱券的頂部中央,有一塊雕有蟠龍的鎖石,用以鎖住閘門。城上建有一樓,可屯兵百余,既可防御敵兵偷襲,又可開閉閘門調節河水,可惜水城門因年久失修,城樓坍圮,城墻破損,閘門今已難覓。20世紀80年代治理中河時,按照原水城模樣修復,并在其旁辟為公園。公園內有原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張愛萍將軍題書的“銀河雙落”石碑一座。……[詳細]
  浙江建德古橋南浦橋,位于壽昌鎮南浦村,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距今已有550多年歷史。南浦橋呈西南東北走向,橫跨于清潭溪之上,原為壽昌至龍游大道上的一座古橋。橋兩岸植有四棵古樟,均有數百年歷史,與橋共同構成一幅和諧自然的優美畫卷,極具江南水鄉風韻。現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德330國道壽昌到大慈巖段有兩個行政村,一個叫南浦村,一個叫烏石村。這兩個村各有特色。烏石村地方不大,祠堂卻有三座,而且祠堂的檔次也很高。而南浦村卻有很多座古橋,而且有一座橋還特別的漂亮,就在330國道旁。這座古橋旁還有幾株古樹,環境相當美麗。橋的對面都是農田,橋上經常有農人或牽著牛或背著鋤頭或挑著簸箕走過,看上去極具鄉村田園風光之亮麗。這座橋不僅好看,而且它的名字也特別美,叫霽月橋。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距今已有1……[詳細]
  錢塘江海塘(余杭段)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喬司鎮、臨平鎮,年代為清。錢塘江海塘北岸余杭段新發現近7000米保存較為完好的清代捍海塘。這條氣勢宏偉、工藝高超的捍海塘為清中期修筑,大體呈東西走向,西起喬司鎮勝稼村與江干區九堡鎮交界處,東至南苑街道錢塘社區與海寧市許巷鎮翁家埠交界處,總長近8000米。此前,2003年,文物部門在喬司吳家村至喬莫公路東三村發現約1000米“喬司海塘遺跡”,被列入首批市級文物保護點。程浩大的錢塘江海塘堪稱我國古代海塘工程技術的巔峰之作,其砌筑技術在世界海塘史上是一項杰出的創造,與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三大建筑工程。塘線全長317公里,其中北岸海塘西起杭州轉塘鎮,東至平湖市金絲娘橋,長160公里。錢塘江海塘古稱“捍海塘”,早在漢代就開始修筑,《水經注》記載:“東……[詳細]
433、桂芳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芳橋又名東茆橋,橫跨臨平上塘河,始建年代不詳。南宋時,臨平徐宣與弟寅、垓同登進士,3人聯合太學生數十人,上 書-劾賈似道,入獄。賈敗,沉冤昭雪,徐氏兄弟皆衣錦榮歸。里人為表彰徐氏昆仲敢于與權貴斗爭,在重建時改名桂芳橋,寓兄弟蘭桂騰芳之意。元、明、清歷經修葺。1990年12月,當時的縣政府對其進行了搶修,現為保護單位浙江文物。……[詳細]
  杭州關稅務司署舊址位于杭州市溫州路126號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屬于拱宸橋街道溫州路社區。年代為清、民國。895年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簽訂《馬關條約》,杭州被迫成為開放商埠。同年10月,商定在拱宸橋附近劃出土地作為日本商民居留貿易之地。公共通商場與日租界的設立,正式撕開了杭州對外通商的口子,英、美等國均要求在拱宸橋的通商場內租地經營,浙江巡撫只得“照復諸國”,拱宸橋一帶遂成為各帝國列強經商、投資、掠奪的樂園。因應這樣的情勢,清政府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6、7月間,在杭州設立“海關”開港通商,當時杭州“海關”的全稱為“杭州關稅務司署”,即人們所說的“洋關”,關署建在杭州拱宸橋通商場(現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1896年10月1日,杭州海關與通商場及日租界同時正式使用。當時的杭州海關是杭……[詳細]
  塘棲乾隆御碑與水利通判廳遺址位于塘棲鎮水北社區水北街。年代為明、清,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1年,塘棲乾隆御碑與水利通判廳遺址被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36、柏廬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廬位于杭州鳳起路622號,民國時建筑。柏廬左側是護城河,右側是昭慶寺,曾先后做過浙贛鐵路局局長杜鎮遠、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的官邸,其院子格局和主體建筑歷經六十多年風雨而舊觀依然。1937年,“西安事變”后不久,周恩來、葉劍英、蔣介石等在這里秘密會談,為第二次國共合作打下基礎。該樓為杭州鐵路柏廬招待所。“一縱三橫”工程中,柏廬的主體建筑、院落格局保持不變,而院內植物被重新調整,同時也整治建筑立面。保護范圍:現有圍墻范圍內,南接昭慶寺舊址建設控制地帶及鳳起路南側門樓外擴約3米,總面積為3332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桃花河,南至鳳起路北側道路紅線,西起城河下路,北與保護范圍重疊,總面積為9975平方米。……[詳細]
437、夢筆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夢筆橋俗稱江寺橋。位于城廂鎮文化路江寺前,跨城河,為單孔石拱橋。南宋《嘉泰會稽志》載,為南朝齊建元(479—482)中建,傳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現橋為清代重修。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上設欄板、望柱。1984年,在橋畔立一石碑,鐫“古夢筆橋”,祝遂之書華鎮詠橋詩。1993年4月,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南朝齊建元中建,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現橋為清代重修,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跨于江寺前城(蕭紹運河)上。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上設欄板、望柱。……[詳細]
  浙江省中山紀念林碑修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其倡導的植樹綠化運動而建。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893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就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舉行植樹儀式,并將植樹節由原來的清明提前到他的忌辰,即3月12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紀念碑刻有省政府告示,全文如下:照得植樹典禮,總理忌辰舉行,擇地鳳凰山側,建造紀念森林。用以永垂……[詳細]
439、龍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風篁嶺上,是一個裸露型巖溶泉。龍井泉本名龍泓,又名龍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龍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龍井茶的五大產地之一。而龍泓泉,歷史悠久。龍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為與大海相通,有神龍潛居,所以名其為龍井。又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三泉”。龍井泉水出自山巖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鏡。龍井泉的水由地下水與地面水兩部分組成。地下水比重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攪動井內泉水,下面的泉水會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線,當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時,分水線漸漸縮小,最終消失,非常有趣。據說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與與新涌入的泉水間的比重和流速有差異之故,但也有人認為,是龍泉水表面張力較大所致。……[詳細]
440、洋關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洋關位于拱宸橋市二醫院內。1895年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簽訂《馬關條約》,杭州被迫成為開放商埠。同年10月,商定在拱宸橋附近劃出土地作為日本商民居留貿易之地。公共通商場與日租界的設立,正式撕開了杭州對外通商的口子,英、美等國均要求在拱宸橋的通商場內租地經營,浙江巡撫只得“照復諸國”,拱宸橋一帶遂成為各帝國列強經商、投資、掠奪的樂園。因應這樣的情勢,清政府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6、7月間,在杭州設立“海關”開港通商,當時杭州“海關”的全稱為“杭州關稅務司署”,即人們所說的“洋關”,關署建在杭州拱宸橋通商場(現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1896年10月1日,杭州海關與通商場及日租界同時正式使用。當時的杭州海關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稅機關,也是貨物進出的樞紐。1937年12月日軍侵占杭城前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 亚洲成年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