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番禺蓮花塔原名文昌塔,位于廣州市番禺蓮花山。據清乾隆年間《番禺縣志》載:“明時有南海龐端業生員郭等冒認稅山,招商開采,傷地脈,人文罹厄,萬歷四十年(1612年)邑舉人李惟風、劉如性、林彥樞、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復建浮屠其上,今呼石礪塔”。因塔雄據珠江口,外來船舶以此為航標。塔平面呈八角形,青磚砌筑,為壁內折上樓閣式塔,外觀九級,內分11層,高48米,每層平座和腰檐均用菱角牙磚疊澀挑出。柱梁、額枋均涂朱紅色。首層外邊長3.6米,內邊長1.24米,西北方向設門。每層有收分,高寬遞減,壁內磚砌寬0.73米的步級螺旋而上,每層開有門通風采光。原塔每層樓板為杉木。1981年旅居澳門同胞何添、何賢昆仲捐資修繕,1983年竣工。每層復建了樓板。塔檐改用綠琉璃瓦、瓦當及滴水,角梁下懸掛銅鐘。塔心柱改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