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旅游

廣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惠巖何公祠
  惠巖何公祠惠巖何公祠是奉祀何氏留耕堂第22世何惠巖及以下列祖的家祠,該祠背北朝南,頭門面闊10.3米,深6.1米,花崗石腳,3級石階登臨,大門為少見的“趟櫳門”,頭門的屋檐下有精美的灰塑和壁畫。惠巖祠為二進式的小祠堂,跨過“趟櫳門”,面前有一扇褐色屏門,上面雕刻精美的花式和窗欞,十分古樸雅致。頭門兩側耳房有木構子閣,房間北面開窗,陽光透過雕花木窗,營造出溫馨的氛圍。上、下窗外墻之間有綠釉瓷質欄桿裝飾。祠堂天井縱深4.4米,由花崗石鋪砌而成,兩側建有高墻,西墻開有小門貼巷,東墻開有六角門接書齋小天井,門上嵌陽刻行書“得少佳趣”石額,字體娟秀,伴以浮雕花紋裝飾,書齋亦為前后二進,中隔小天井,前座自建門口貼街。在小天井處還專門建有一口水井,井口為麻石砌成,井邊的墻腳陽刻“升泉地脈龍神”6個字。井邊……[詳細]
廣大路中共廣州市委機關舊址
  廣大路中共廣州市委機關舊址位于越秀區廣大路廣大二巷4號四樓。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東側8層建筑西邊線,北至文物本體北邊線,南從文物本體邊線外延5米,西至東西向廣大二巷10號聯排舊建筑西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廣大路規劃路西邊線,北從保護范圍外延30米至廣衛路規劃路南邊線,南至東西向廣大二巷規劃路南邊線,西至南北向廣大二巷規劃路東邊線。……[詳細]
廣州蔣光鼐故居
  蔣光鼐故居位于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7號。整棟建筑屬民國風格,青磚墻,三層高,建筑面積達833平方米。故居原是陳廉仲的物業。后來,女眷出嫁了,陳廉仲便把它賣給蔣光鼐。蔣光鼐故居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筑,建筑風格兼具西關大屋及西式樓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嶺南大宅民居。蔣光鼐故居建于民國初年,民國期間曾用作廣州私立莞旅中學,1993年被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蔣家后人將其捐贈給荔灣區。蔣光鼐故居在2010年亞運前已修復完畢,經過一段時間對蔣光鼐生前文物的收集,荔灣區文化部門用聲光電影、實物以及圖片等在故居內再現了這位抗日愛國名將的生平。蔣光鼐故居從一棟瀕臨倒塌的危破房,到今天可以完整穩固地保存下來,其修復前后經歷8年,而且三易設計施工方案。現場:聲光電影沙包工事再現十九路軍抗戰景地點:龍津西……[詳細]
越秀濂溪書院
  越秀濂溪書院位于越秀區西湖路小馬站19號。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小馬站現狀路東邊線,北至“周濂溪祠后墻界碑”及附屬建筑北墻線一線,南至“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所在建筑北墻線一線,西至“冠英書院”建筑東立面一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小馬站路規劃路東邊線,北至“見大書院”北側規劃路南邊線,西至流水井街規劃路西邊線,南至茂陵新街11、13號9層住……[詳細]
潭村姚氏宗祠
  姚氏宗祠年代為明嘉靖年間(1522~1566),位于冼村街道潭村大街西。建于明嘉靖年間,歷代有重修。坐東朝西。三間兩進,建筑占地面積288平方米。龍船脊,人字封火山墻,碌灰筒瓦。青磚墻,紅砂巖石腳。梁架裝飾繁復。封檐板有纏枝花果雕花紋飾。墻上端有花鳥壁畫,畫面清晰。山墻墀頭有磚雕。前有廣場和水塘。梁架雕花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禘長鐘公祠
  禘長鐘公祠年代為清咸豐八年(1858),位于珠吉街道珠村中東街12號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坐西朝東。三間兩進,占地面積136平方米。人字形封火山墻,龍船脊上有灰塑花卉。青磚墻,勒腳分別用花崗巖和紅砂巖。檐檔有簡單花卉,檐下有咸豐年間壁畫5幅。該建筑保存部分明代清初建筑構件,基本風格為清代建筑。有一定史料價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溪村民居
  高溪村民居位于花都區花東鎮高溪村田心莊,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獻堂家塾、歐陽可輝民宅東側相鄰建筑西墻線,北至高溪村田心莊120號北墻線,南從獻堂家塾外延5米,西至歐陽可輝民宅西側相鄰建筑東墻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東側現狀鄉道西邊線,北至田心莊31號2層民宅北墻線一線,南至池塘南岸線,西至田心莊73、75號民宅東墻一線。……[詳細]
268、馮如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如墓
  馮如墓在黃花崗公園內。馮如,恩平人,中國第一個飛行家,1909年9月21日試制成功中國第一架飛機,在美國奧克蘭試飛,飛高15英尺,航程2,640英尺,揭示了中國航空史上的第一頁。 但不幸于1912年8月25日在飛行表演中失事犧牲,遺體葬于黃花山崗。前為“中國創始飛行家馮君如之墓”石碑,后為孫中山以少將陣亡例撫恤馮如家屬及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的命令石碑。 ……[詳細]
六松園古石橋
  六松園古石橋,位于廣州市荔灣區醉觀公園內,建于清乾隆年間(約1770年)。石橋原來是清代花地六松園中的一景觀。六松園原為潘有為所建,潘是清乾隆年間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康有為、張維屏曾在此寄居,該石橋曾留下他們的足跡,并寫下不少詩文。新中國成立初期,該橋異地重建在醉觀園內,今整體結構保存完整。該橋用花崗巖石料砌筑,屬單孔拱石橋,橋長6.2米,寬2米,南北走向,南接公園小道,北連公園盆景區。……[詳細]
八角古廟
  八角古廟位于花都區花東鎮莘田二村。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至古廟北側1層舊建筑北墻線,西南側局部至相鄰建筑外墻線,其余從古廟建筑外緣外延約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延約15米,局部至古廟前廣場東側村水塘西岸線,北從保護范圍外延約20米,南至廟前現狀方形水塘南岸線,西從保護范圍外延約13米,至古廟前廣場西側村建筑外墻一線。……[詳細]
景祚樊公祠
  景祚樊公祠位于龍洞街道龍洞村東大街108號。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2006年重修。坐西朝東。正祠三間三進,面積352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墻,博古脊祠堂左邊有襯祠,前有曠地。該祠堂梁架上的裝飾比較繁復,木雕和部分壁畫都保存原始面貌,非常精美,是嶺南地區典型的裝飾風格,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72、楊家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祠
  楊家祠位于越秀區越華路116號省輕工業廳大院內自編第五棟。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東側相鄰3、4層樓西邊線,南至南側相鄰2層建筑北邊線,北至北側相鄰6層建筑南邊線,西至西側相鄰1層建筑西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珠江國際大廈西側規劃路西邊線,北從保護范圍外延約15米,南至越華路規劃路北邊線,西至雅蘭酒店9層建筑東墻線。……[詳細]
潘氏家廟
  潘氏家廟位于海珠區同福西路龍慶北2號、龍溪南首約17、19號。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龍溪首約東側相鄰建筑外墻線,北至相鄰2層建筑外墻線,西至市第三十三中學主教學樓外墻線,南至龍慶北街現狀路南邊線,西南局部至相鄰建筑外墻線。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東側規劃路東邊線,北至同福西路現狀路南邊線,南、西從保護范圍外延約30米。……[詳細]
資政大夫祠牌坊
  資政大夫祠牌坊位于花都市三華村資政大夫祠(參見第三章第四節之一《資政大夫祠》條)內,作宗祠儀門。建于同治二年(1863年)。四柱三間四樓,連州青石打制,面寬9.35米、高9.8米,明間設兩層廡殿頂,上層檐下石制如意斗栱,正面懸刻“圣旨”,背刻“恩榮”及同治年間所頒的詔書。兩側次樓為廡殿頂,高6米,檐下額枋雕有圖案,柱前后立抱鼓石。1999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村心二街橫二巷7號古民居
  村心二街橫二巷7號古民居位于化龍鎮塘頭村村心二街橫二巷7號,年代為清。始建于清代,為“三間兩廊”式兩層民居,又稱敬義堂。主體建筑為硬山頂,鑊耳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基礎。正門前檐有山水繪畫和灰塑花鳥圖案裝飾。該民居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清代嶺南民居建筑風格。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村心二街橫二巷7號古民居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市頭蔣氏宗祠
  市頭蔣氏宗祠位于南村鎮市頭村市頭大道南1號,年代為清。市頭村蔣氏先祖,奉政大夫紀念祠。三間兩進,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和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存清代建筑風格。祠堂裝飾較為豐富、精彩,梁架、柁墩、雀替雕有栩栩如生的戲劇人物、花卉、動物等裝飾圖案。2010年11月8日,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公布市頭蔣氏宗祠為第一批番禺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捷何公祠
  三捷何公祠位于黃埔區聯和街道八斗村老屋八旺街33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三捷何公祠含八斗古井。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三捷何公祠東從祠堂建筑外墻外延5米,北至相鄰建筑南墻線,南至相鄰建筑北墻線,西至池塘岸邊線。八斗古井從古井外緣外延5米。建設控制地帶:三捷何公祠東、北、西側保護范圍外延20米。八斗古井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水仙古廟
  水仙古廟在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資政大夫祠旁,這座古廟是三進三出兩廊,規模不是很大,是清代道光年間(1844年)所建,廟內供奉的塑有真金鑲身的木雕神像何氏“御史大王”,這御史大王是宋代御史、番禺沙灣人---何紹基。傳說,有一年三華村一帶發生水災,有個木箱逆水漂流而上,被三華村大湖莊徐鎮捕魚時拾得。他開箱看到里面裝有神牌一塊,記載有“御史大王”和他的生辰八字,還有用紅布包裹的茶籽等物,拾到這個木箱后,水災便退,村民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于是集資建了這座廟,又將茶籽種在廟旁生成茶樹,茶葉甘香可口,相傳能治百病。由于神牌來自水中,茶葉便稱為“水仙茶”,廟名叫“水仙”。中路建筑為三間四進。山門面闊三間10.6米,進深兩間5.1米共九架。前廊梁架和封檐板雕有戲臺、戲曲人物、鰲魚、瑞獸、花鳥等紋飾,工藝精……[詳細]
鄭綺文故居
  鄭綺文故居位于耀華南街12號,在長壽西路和寶華路交接處的內街區里,與福音坊、興賢坊為鄰,街內有小別墅小洋樓一座,有別于西關住宅區的傳統建筑,坐北向南,有前內院。圍墻內外均有綠色植物,院內古樹蔥蘢,攀援植物滿布墻頭,使人產生“建在深街人未識”的感覺,特別雅凈清幽。兩層小樓、潔白粉墻和二樓的小外廊更顯高雅,既宜房屋主人于此居住、休息會客,更宜閉門練武,自然對主人演藝的提高大有裨益。……[詳細]
屏山二村黃氏大宗祠
  屏山二村黃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區石壁街道屏山二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相鄰東側建筑邊線,北至舊墻基北側相鄰建筑邊線,南從建筑邊線外延5米,西至玉樹大街現狀路西邊線。建設控制地帶:東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15米至南北向江夏云翟大街一線,北至得泉里一線,南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約20米,西至得泉里六巷一線。……[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区偷拍区综合区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