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畢節市 > 七星關區旅游

七星關區文物古跡介紹

大屯土司莊園
  大屯土司莊園位于七星關區東北部大屯鄉境內的大屯村和平村民組,距離畢節市區108公里。大屯土司莊園,始建于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總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設計者在修建莊園的過程中,將傳統的中國建筑樣式輔之以彝族的龍虎圖騰等民族文化符號,使莊園顯得古樸中蘊含著典雅,處處匠心獨運,布局合理,結構別致,恢宏大氣,人文氣息濃郁。大屯土司莊園部分建筑依山勢而建,坐東南向西北,由緩坡低平的臺地逐次升高,遠望呈虎臥之勢。整個建筑呈中軸大體對稱的三路主體構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貫通,布局嚴謹,結構別致。莊園的左路為西花園(也稱時園),前為轎廳以大門相鄰,西花園通道由二堂右園墻開門而入,依次由㥞雅堂、祠堂和風雨橋組成。㥞雅堂是余達父先生讀書著……[詳細]
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
  貴州抗日救-司令部舊址貴州抗日救-司令部舊址位于市區和平路74號,建于清末。該館是貴州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圓先生的住所,也是司令部駐地。1936年2月,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征到達畢節。為了更好地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組建抗日武裝,按照團結民眾和一切愛國志士加入抗日隊伍,不分政治派別,不論成分,一致聯合起來,組建抗日救-的施政方針,紅二、六軍團以畢節地下黨掌握的席大明、周質夫、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裝為基礎,組建了“貴州抗日救-”,下設三個支隊。請曾任貴州軍政府行政總理的畢節愛國民主人士周素園擔任貴州抗日救-司令,0貴州省工作委員會委員、畢節地下黨支部書記鄧止戈任參謀長。紅二、六軍-李國斌、廖明、歐陽崇庭分別擔任三個支隊的政委,席大明、周質夫、阮俊臣分別擔任支隊長。司……[詳細]
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
  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川滇黔革命委員會舊址位于市區百花路19號,始建于民國13年(公元1924年)。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全面維修后,將“川滇黔革命委員會舊址”和“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兩處革命紀念地辟為畢節地區博物館,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1936年1月,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根據-指示,為了粉碎蔣介石的“圍剿”進入貴州,創建黔西北革0據地。2月3日渡過鴨池河天險進占黔西,2月6日進占大定,2月7日在任弼時同志的主持下,在大定福音堂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任弼時和代主席陳希云發表講話,闡述0、紅軍、革命委員會的宗旨、職責、任務。為有利打擊敵人,2月17日,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遷到畢節市百花山福音堂辦公。該舊址現有文物藏品近千件。地區博……[詳細]
畢節烈士陵園
  畢節烈士陵園畢節烈士陵園座落在倚山傍水的畢節城西北鳳凰山,占地面積87畝,面臨倒天河,背靠文筆山,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森林覆蓋率達95%,既是畢節市城區的風景名勝,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近年來,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地區民政局和畢節市委、市政府多次撥款對畢節烈士陵園進行大規模擴建和修繕,使之更加莊嚴肅穆。目前,陵園內安息著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和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抗日先遣隊司令員阮俊臣以及趙文海、歐陽崇庭、陶樹清、席大明、范建章等137位烈士。陵園內的“夏曦同志之墓”為肖克將軍親筆書寫,夏曦墓左右兩邊還立有謝光中、夏震雷(夏曦之子)、繆正元等同志題寫的碑刻。從陵園門口經中心道至革命烈士紀念碑兩旁,立有由原畢節地下黨和紅二、六軍團領導人……[詳細]
紅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
  紅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長征到達畢節,創建了黔、大、畢革0據地,開展了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紅六軍團政治部就設于畢節城區中山路12號原安息會會址內,政治部主任夏曦和政治委員-等領導同志在此辦公。黔、大、畢蘇區的開辟,使得紅二、六軍團贏得了時間,使長途轉戰的部隊得到休養生息,補充給養。軍團領導在此抓緊提高部隊軍事素質訓練,同時大力宣傳紅軍是為“干人”打天下的隊伍,積極開展“擴紅”工作。畢節的尹煥成、陶青龍,大方的張海青等人就是在紅軍宣傳中領悟到革命的道理,毅然參加紅軍的。此間,畢節500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這是紅二、六軍團長征過程中“擴紅”成績最為輝煌的階段。紅軍在畢節期間,帶領廣大窮苦人民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把當地土豪的姓名、占有土地和財產、壓迫剝削……[詳細]
畢節豬拱菁苗族起義遺址
  畢節豬拱菁苗族起義遺址位于畢節,類別為革命遺址、遺跡和革命紀念建筑物。豬拱箐位于畢節市西北部青場境內,主峰海拔二千二百余米,三面絕壁,唯有一路通往大山北門,地形雄奇險峻、巍然磅礴,易守難攻,是清朝末年苗族云、貴、川三省農民起義軍總部遺址。1982年4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朝咸豐十年八月,苗民陶三春、陶新春兄弟率眾于赫章縣韭菜坪起義,九月揮師轉移到畢節市豬拱箐建立義軍根據地。咸豐十一年二月,太平軍石達開部開往畢節,與苗族義軍會合,推動了豬拱箐苗族農民起義。之后十多萬義軍在清軍的傾力剿滅之中,堅持抵抗時間長達七年之久,創下了我國農民起義史上的奇跡。當時,豬拱箐的半山以上為內營,居住苗族精兵與親屬;山以下為大營,混居白彝、土僚、龍仲、蔡家等各族義軍。中間以大路為隔,苗為首……[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99 | 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不卡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