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宜昌市旅游

宜昌市文物古跡介紹

1、西陵峽口風景區 AAAA
西陵峽口風景區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離三峽國際機場20公里,與宜昌市火車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專線車直達風景區各景點,交通十分便利。風景區東起葛洲壩,西至三峽大壩,總面積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位置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居“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榜首,是湖北省唯一通過IS09000和IS014001質量環境管理認證的風景區。“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鐘神秀在西陵(歐陽修語)!边@里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瀑不秀,無一處不可以成詩,無一處不可以入畫。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西陵峽口風景區以來,風景區現已形成了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五洲休閑娛樂園、下牢溪(天然……[詳細]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位于宜昌市秭歸縣鳳凰山,北枕高峽平湖,西和南依秭歸新縣城,東連三峽大壩,景區總面積33.3公頃,總投資3.3億元。2013年1月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3年接待人數達108萬人次,其中外賓6萬多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00萬元。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內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屈原祠遷建至歸州鎮向家坪,更名為“屈原祠”。2010年1月16日,三峽湖北庫區規模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竣工,屈原祠等24處古文物已全部復建完成,三峽湖北庫區文物保護工作結束,形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2006年5月,鳳凰山古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文物重點……[詳細]
3、當陽玉泉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陽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凈結廬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蕭察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晉王楊廣應智頭奏請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為“玉泉寺”;隋開皇十四年(594年),楊廣敕封智頭為“智者禪師”,并親書“智者道場”匾額。唐貞年間(672——649年)僧法瑱增建;儀鳳二年(677年)唐高宗詔請寺僧弘景為師;后周長壽三年(694年)金輪圣皇帝親授舍利并敕建七層磚塔瘞之;三朝國師神秀在寺創禪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肅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銀擴建,改額為“景德禪寺”;崇寧時又敕為“護國寺”。元世祖、武宗、仁宗皇帝敕修。明、清屢毀屢修。1949年后又進行了多次修葺,F存殿堂樓閣多具明清營造風貌,其間也……[詳細]
4、昭君故里 AAAA
昭君故里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鄉。王昭君是西漢時秭歸縣人,古秭歸今被分為姊歸縣和興山縣。她的故鄉--寶坪村,在興山縣城向西北方向行駛約六七公里。寶坪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的一條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經村前,溪水三西半繞著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寶坪”。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興山縣城西5.5公里處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王昭君,名嬙,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33)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請行,出嫁匈奴,為民族間的親善和好作出了貢獻。她生長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昭君……[詳細]
5、關陵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陵
  關陵,原稱“大王!,位于湖北當陽城區西北3公里處,坐西朝東,面臨沮水,和景山遙遙相望。與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并稱中國三大關廟,已有1700余年歷史。關陵是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2006年05月25日,關陵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靈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之一。史載,當陽關陵是埋葬關羽身軀的地方。《三國志》載: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孫權于臨沮夾石(今遠安縣回馬坡)擒關羽,斬關羽,權送羽首于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尸骸于當陽西北。故當地民間流傳有“頭枕洛陽,身困當陽”之說。關陵墓建于東漢末年,稱“漢義勇武安王祠”。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陽太守王銖在墓前修筑祭亭。元初修建墓門、墓道。明代成化三……[詳細]
猇亭古戰場
  夷陵古戰場位于今宜昌市猇亭區318國道旁。這里地勢險要,江流湍急,臨近長江西陵峽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蜀漢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為報孫吳襲荊州、殺關羽之仇,親率大軍東征伐吳。第二年前鋒進至夷陵,部隊沿江分布達數百里,大本營屯駐長江北岸猇亭。孫吳大將陸遜在盛夏時節用火攻蜀軍,“火燒連營七百里”,蜀軍大敗,劉備帶殘兵狼狽逃至白帝城,不久后病死在那里。從此,夷陵之戰作為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而載入史冊,F在,這里已修復了漢闕門、西塞樓、龍門哨臺、酒仙閣等古戰場遺址建筑,并仿古修建了劉備大寨、長江棧道垛口、營房寨欄等景區工程。猇亭古戰場瀕臨長江,與枝城市荊門山隔江相望,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代的三國猇亭之戰,楊素伐陳的江關之戰,西晉伐吳的索橋之戰等數十次戰爭就發生在這里,猇亭古戰場已……[詳細]
7、西陵峽 AAAA
西陵峽
  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而得名。西陵峽以三峽大壩為分界點,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全部在秭歸縣境內,峽中有“三灘”——泄灘、青灘、崆嶺灘,有“三峽”——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崆嶺峽,有屈原祠和全國最大文物復建保護地——秭歸縣鳳凰山,有中國唯一龍舟訓練基地——秭歸縣國際龍舟訓練基地。下段有兩峽——燈影峽、黃牛峽,有黃陵廟、三游洞等古跡。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位于香溪與長江的交點處,有昭君出塞之地—香溪河谷,有“兵書”(古懸棺)、“寶劍”等景觀。從兵書寶劍峽向東過新灘不遠,有牛肝馬肺峽。牛肝和馬肺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碳酸鈣沉積形成的鐘乳石。如今牛肝還完整,而馬肺則在清光緒二十六年被入侵的英-艦……[詳細]
鳴鳳古城墻
  鳴鳳西城墻是我縣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完整的古城垣,也是我省縣一級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古城墻之一。現存城墻為南北走向,南起原縣木材公司,北至老客運站,全長600米,城門門洞高3.45米, 底寬3.6米,呈拱型,門洞處城墻8.4米, 高4.2米,“城墻外為青磚砌筑,內側則壘土圍城”。   鳴鳳城墻建于明成化二年至五年(1466-1469),距今已有530多年的歷史。初建時主要是為了設兵備御,至成化四年(1468),縣治從亭子山(今舊縣鎮)南遷于此,遂大規模筑城建鎮,取名“鳴鳳”。據史料記載,當時縣城“城墻砌以磚石,高一丈二尺,周八百余丈,設四門”,“筑雉堞環列,因河為池,門四,東景和、西宣說、南 (音同穢)羽、北遵義”,“其城門以上各建城樓”,“城樓則遵奉欽定太監令,仿效均州體式……[詳細]
9、武陵峽
武陵峽
  遠安名景:武陵峽武陵峽是一處尚待開發而極有開發價值的風景區、位于湖北省遠安縣洋坪鎮陳家灣村.武陵峽全長5公里,兩邊皆懸巖陡壁,天如一線。最寬處也只有10來米,最窄處僅容1人通過。武陵峽一峽連四洞(月亮洞、楊樹洞、兵馬洞、天坑洞),洞洞相連,各有其景。在入峽口數丈之下,有一深潭,是一條暗河的出口處,人曰“龍潭口”。發水季節,暗河之水從龍潭口噴涌而出,自成壯景,枯水季節,龍潭口碧水如鏡,暗河潺潺有聲。在峽口的巖壁之上有古人刻下的“武陵峽口”四個大字,但看不清是哪朝哪代所刻。古人將此峽命名為“武陵峽”并不是牽強附會,當我們一進入峽中就感受到了陶淵明筆下的那種桃源武陵的意境。這里峽高林密,僻靜幽深,人跡罕至,別有洞天,真是一處世外桃源。入峽行至200米處,右邊石壁上一個圓形的大“壽”字就赫然映入眼簾……[詳細]
董市老正街
  董市原名董灘口,自古名人輩出、商賈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變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集鎮上共有四條街道,從東至西為三條直街,分別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頭還有一條橫街。據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縣志》記載:“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賈云集!比缃穸欣险诌留存著明清時期的傳統居民、商鋪作坊及歷史遺跡。古鎮董市歷史商業概況古鎮董市“半于邑城,商賈云集”,又是軍事要地,宗教圣地,也是經濟樞紐。明清鼎盛時期,集鎮有300多家字號,1000頭毛驢上街馱運貨物,年經營額值現幣3000萬元以上。物流興盛了商業水陸交通運輸業,也帶動了手工業作坊的發展。主要行業有糧食加工整米、榨油、豆作酥食、醬園;棉花加工有軋花、彈花、紡線、織布、踹染等;從事金屬制品加工有金、銀、銅、鐵、錫、……[詳細]
西陵峽快樂谷
  西陵峽快樂谷位于湖北宜昌市峽口風景區內,距宜昌市約八公里,據三峽大壩約三十公里,緊靠風景秀麗的下牢溪,與三游洞僅一橋之隔。仙人溪生態旅游區位于宜昌市西陵峽口風景區內,介于葛洲壩三峽人家之間,距宜昌市中心9公里,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使國家AAAA級旅游區,使“兩壩一峽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快樂谷分為游覽觀光區、運動區、別墅住宿區、游輪部組成。地址:宜昌市西陵區南津關路9號類型:主題公園游樂場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電話:0717-8862235;0717-8862143官方網站:http://www.xlxklg.com/開放時間:8:00-17:00。門票信息:成人票:148元。里面的游樂設施另外收費:三峽蹦極200元,大擺錘30元,飛天滑索40元,峽谷秋千30元,CS野戰10……[詳細]
關廟山遺址
  關廟山遺址位于枝江城東北11.5公里處的問安鎮關廟山村,有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遺址,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1米多厚,經碳—14測定,距今5000—6000年,其文化內涵具有大溪文化的典型特點,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專家們命名為大溪文化的“關廟山類型”。關廟山遺址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廟山遺址于1977年興修水利工程時發現,當時就引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隊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極大興趣,立即對該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在發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達5000多件。這些文物大致上分兩大類:一類為石質生產工具。品種齊全,磨制精細。有石斧、石錛、石鏟、石鑿、石網墜等,不僅適合當時不同的生產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關廟山先民們的生產方式,已由采集、……[詳細]
13、三佛寺
三佛寺
  位于江口鎮。始建于清末,原為三音庵比丘尼道場,現已擴建。由山門、大殿、大悲閣及廂房組成。由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昌明法師題寫寺名。該市環境清幽,塑像精美,現為峽東知名佛教活動場所。寺院簡介  三佛寺,位于湖北省枝江市江口解放路,肇建自明末清初的明朝宗禎元年,即清朝天聰二年(一六二八年),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而得名! ∷略簹v史  因寺“得天時之厚澤,據地利之要津”,歷史上許多文武雅士、遷客騷人對該寺題詠甚多,清朝大學士、官至刑部尚書的劉國仕就曾寫過《三佛寺碑記》一篇,他在文中描述的情景是“枝江口之三佛寺者,面闊九間,深五重,占地三十又六公頃..殿堂雄偉,雕梁畫棟,極盡威雄焉。”“十方僧俗,爭相朝拜,文武將相,亦多志詠..時有荊楚名剎之譽也。”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描述三佛寺的文獻……[詳細]
蓮沱九四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
  蓮沱九四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鎮蓮沱村。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宜昌縣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積極組織革命武裝斗爭,打擊土豪劣紳和封建地主,掀起土地革命風暴。 1928年初,縣委書記鄭熾昌帶領共產黨員楊生民、胡俊文等人到北鄉蓮沱一帶開展建黨活動,相繼在黃金口、路溪坪、栗子沖、黃家沖、沙道觀、古城等地發展楊繼平、趙德昌、萬成安、屈林道、鄭興昌等人入黨。8月,縣委在栗子沖萬成安家里,組建了中共北鄉區委員會(又稱蓮沱區委),楊繼平任區委書記。 1929年10月6日,中共蓮沱區委在鄂西特委和宜昌縣委的領導下,于樂天溪、路溪坪、沙坪、古城、黃家沖等地,舉行了威震峽江的農民武裝起義,史稱九四暴-動。暴-動隊伍第一路由楊繼平帶領70多名赤衛隊員,奔襲樂天溪的地主武裝,殺死土……[詳細]
15、鹽井寺
鹽井寺
  鹽井寺,又名“傳慶寺”,位于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龍池村鹽池溫泉附近。寺院建于唐而毀于文革,遺址內有佛塔兩座、義渡亭(又名:河神亭)一座。有關部門正著手修復。鹽井寺是湖北宜昌長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鹽井寺因為鹽池溫泉而得名,鹽池溫泉也因為產鹽才使古人在這里長聚不散。據《后漢書》記載:大約4000年以前,在鹽井寺發生巴人部落同鹽水部落為爭奪食鹽的戰斗。遠古時代的“泰坦尼克號愛情”巨片在這里上演,鹽水女神阻止廩君說:“此地魚鹽都有,土地廣大,我愿跟您一塊生活,不要再走了。”廩君說:“我將成為國君,所以我要尋找能生產糧食的土地,不能停止。”鹽神夜晚跟廩君一起睡覺,早晨離去變成了飛蟲。各種神都跟著鹽神,它們飛舞起來遮蔽了太陽。廩君想殺死鹽神,但沒法分辨,又不知天地和方向,像這種情形持續了十天![詳細]
16、鎮江閣
鎮江閣
  宜昌三江地段過去水患嚴重,給百姓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公元1700年(清朝康熙三十八年),當地政府在此修建了楊泗廟,意在鎮住洪水災害,上世紀90年代歷經火災的廟宇破敗不堪,宜昌市政府重建樓閣,并將葛洲壩治水歷史載入閣內,正名鎮江閣。被譽為"天下第四樓"。后毀于戰亂.今之鎮江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宜昌市政府在原址重建的,位于葛洲壩下游不遠處。鎮江閣三字是重建時輯于我國書法名家字帖,陰差陽錯的是鎮字三橫少了一橫,成為當今鎮江閣之趣談。看似不可能出現的低級錯誤卻有它內在的必然性,兩橫之鎮江冥冥之中暗合了葛洲壩、三峽大壩鎮鎖長江之事,真是名副其實,有其名必有其實也.為恢復宜昌歷史人文景觀,宜昌市政府于1987年元月選擇在現址重建鎮江閣,2006年12月20日,修繕后的湖北宜昌市鎮江閣煥然一新。如今的鎮江閣全……[詳細]
遠安鹿苑寺
  鹿苑寺,位于遠安縣城西北十五里鹿苑山中。據同治縣志記載鹿苑寺始建于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此地蘭香幽谷,鳥鳴空山,山巒險俊,溪水秀美,風光迷人,曾被譽為諾查丹瑪斯(預言家)的世界名山。南北朝梁荊山居士陸法和曾隱居于此,后出任梁國司徒(相當于宰相一職),成就偉業。鹿苑寺所處為丹霞地貌,但與平常所見紅色沙礫巖不同,鹿苑的丹霞卻生得怪,如雙龍匍匐,又凸凹對峙,凸成屏障,移風避寒,凹成洼壑,積風化納枯木,而鹿溪河的水則出自深山,清澈甘洌,到鹿苑處緩緩徐行,四季滋潤著這方礫沃的土地,使得鹿苑常年林蔭蔽日,雨水充沛,云霧繚繞。鹿苑寺中藏一絕品:鹿苑茶。鹿苑茶屬于黃小茶,風味十分獨特,色澤金黃隱底,白毫顯露,沖泡后湯色綠黃明亮,形狀條索扣環,彎月向心,俗稱“環子腳”,內質清香綿長,自然純厚,滋味醇……[詳細]
18、古佛寺
古佛寺
  古佛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區的培心路兒童公園內寺院簡介始建于元代。整座古剎坐東朝西,造型莊重,古樸典雅,是目前宜昌市內僅存的一座古寺廟建筑。由于廟殿年久失修,風飄雨打,佛身腐壞,經過同道者的倡議,熱心人的贊助,善男信女的解囊,各方的捐款,加上本身“香火錢”的積累。選廟址于珍珠嶺,設計繪圖,勘地投標,大興土木。歷經—年,一座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大廟終于落成,取名即為“古佛寺”。四月歷史據傳八十年前,宜昌有個叫陳漢卿的居士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東門“三圣宮”有尊如來古佛,由于廟殿年久失修,風飄雨打,佛身腐壞,過著凄苦的日子,向陳求救。陳次日邀約幾位道友,打道“三圣官”,走進宮門查看,果然有尊如來古佛,滿身塵垢,形象模糊。立即請人抬到自己的商號茂盛恒柴炭行,從各地聘來能工巧匠,按照如來古佛原有的造……[詳細]
19、夷陵廣場
夷陵廣場
  夷陵廣場是宜昌市中心廣場,于1997年三峽工程截流前夕(11月3日)建成開放,占地面積5.52萬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積3.2萬平方米。廣場采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設計,突出以綠化為主題、夜景為特色、凈化環境為重點,有各種燈具852盞,1個音樂噴泉,花壇15個,飼養以白色為主的廣場鴿1000余只,種植喬灌木8科14種282株,綠地率在57.97%。交通:乘1、8、10、11、12、13、19、20、22、23、25、26、27、28、30、100、105等路公車均可到達。鄰近景點:三峽大壩夷陵長江大橋馬鈴巖風景區中華鱘園天然塔西塞國森林公園車溪風景區三峽人文地理風情園濱江公園東山游樂園白馬洞曉峰風景區(野人谷)猇亭古戰場地址:宜昌市西陵區西陵一路類型:廣場游玩時間:建議30-60分鐘開放時間:……[詳細]
20、宜昌天然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宜昌天然塔
  天然塔位于長江北岸、宜昌市濱江公園延伸段內,為宜昌市城區唯一保存較完好的清代建筑物。1962年公布為宜昌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然塔,相傳始建于晉代,系由著名文學家郭璞于西晉末年僑居夷陵(今宜昌)時所建。至明代崇禎末年,大學士文安之(夷陵人)把原塔拆除擬建新塔,但未能如愿。時至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社會穩定,國泰民安,當地士民損資在原塔基處重建,但因技術問題和資金不繼,屢建屢圮,僅建塔基二級。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春,才由當時的士紳徐經業、王永言等10余人損資重建,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塔成。塔高43.35米,磚石迭砌,八棱七層,層層出檐,其下皆有三踩如意斗拱裝飾。塔室筑有登塔階梯可依次在一至七層出入。各層塔室自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久久三级中文欧大战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高速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在线看h片的网站免费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