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區旅游

西山區文物古跡介紹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位于西山區海口街道里仁村,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海口石城,稱:“閻辟曲折,層沓玲激,幻化莫測,鐘秀獨異。”清康熙時著名書法家許弘勛題刻“湖天鎖鑰”、“云莊”和“五律詩二首”等三方,皆為草書。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華亭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亭寺
  導游: 華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紹: 華亭寺的山門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層中式殿閣,與蒼勁的古樹比肩。大門兩側懸有的一副對聯,道出了許多游客的豪情逸興;交通: 前往西山公園華亭寺,可在市內乘公交車6路可到達;云南昆明……[詳細]
里仁清真寺
  里仁清真寺位于西山區海口街道,清代建筑,寺院坐西向東,合院式布局。建筑風格為傳統殿堂建筑,皆為中式木結構建筑,其中叫拜樓面闊三楹,重檐六角攢尖頂0-,造型獨特。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寺街馬驄舊居
  東寺街馬驄舊居位于西山區東寺街,建于1920年,為愛國民主人士馬伯安先生舊居,坐北朝南,布局采用典型云南民居傳統手法,具有“走馬轉角樓”和“四合五天井”特點。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昆明盤龍閣
  盤龍閣位于西山區金碧街道辦事處巡津社區盤龍路8號中共昆明市委機關內。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盤龍閣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建于1930年代,原系民國時期擔任過云南省財政廳長、民政廳長等職務的李培天的私人園林式住宅靜園中的主體建筑。今為原中共昆明市委3號樓,仍在使用中。盤龍閣坐西朝東,為磚木石結構兩層建筑,面闊八間,進深三間;中間兩間前后突出,單檐歇山頂,前帶反東立面雨亭為單檐歇山頂。雨亭左右老角梁下懸垂花柱,外檐油漆彩繪。兩翼建筑對稱,懸山頂。墻體全采用方形石塊砌筑。外墻門窗則采用西式手法,二樓窗框半圓拱券,以石線條延至一樓,構成寬大窗套。內部裝修簡潔精致。前設七級臺基,圍以石欄。盤龍閣為昆明市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幢采用中西式建筑手法設計建造的近現代優秀建筑。該建筑的建筑樣……[詳細]
昆明西園
  西園位于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龍門社區蘇家村西園隧道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西園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氏宅院
  李氏宅院位于西山區福海街道辦事處王家村35號,年代為1932年。李氏宅院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豐裕寺大殿
  豐裕寺大殿位于西山區海口街道海豐社區馬房村內,年代為清。豐裕寺大殿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氏宅院
  黃氏宅院位于西山區,年代為民國。黃氏宅院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炳潤烈士墓
  趙炳潤烈士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高峣社區居委會高峣村后山山麓。趙炳潤,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00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赤衛軍,1931年編入紅四軍,參加鄂豫皖蘇區各次反“圍剿”戰爭。1932年秋,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西進川陜。在創建和保衛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作出了貢獻。在紅軍中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職。經過長征到達陜北后,編入八路軍一二九師,奔赴抗日前線。1945年8月,任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供給部長。1947年,隨軍南征,挺進中原。1948年5月,四縱隊編入中原野戰軍,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任第四兵團后勤部部長,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中南、西南地區……[詳細]
張天虛墓
  張天虛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碧雞社區居委會高峣村后山山腰處。張天虛,原名張鶴,字友松,又叫劍平,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云南呈貢縣龍街。自幼聰穎,喜愛文學,14歲進入東陸大學(今云南大學)預科學習。在這里,他開始了最早的文學創作,1929年參加“濟難會”,積極參加救災活動和演出,在這些活動中,他認識了聶耳,并和聶耳結為終生不渝的好朋友。1930年,昆明政治形勢惡化,云南當局加緊對共產黨人和革命青年的鎮壓,張天虛被迫離滇出走到了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創作,參加政治斗爭。1933年初,張天虛回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長篇小說《鐵輪》的創作中,由于他表現出色,1933年他在上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日本東京,張天虛參與了郭沫若創辦的大型文藝刊物《東流》的、撰稿工……[詳細]
五家堆魯氏別墅
  五家堆魯氏別墅位于西山區五家堆,建于1927年,原系愛國抗日將領魯道源的園林式別墅,又稱“子泉別業館”。主體建筑為歐式平房,平面布局為“L”型,為昆明地區近現代優秀建筑。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昆明達天閣
  在羅漢山的懸崖絕壁之上,包括龍門石場、平臺、石室、石雕等組成。由慈云洞拾級而上或乘游覽索道方可到達.其地勢十分險峻,垂直高度380米,憑欄遠眺只見海闊天空,煙波浩渺,風帆點點,使人心曠神怕。特別是人們經歷了登龍門之驚險,觀賞石雕藝術之美妙,登高遠眺俯瞰煙波浩渺的填池風光,吟誦孫髯翁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的聯句,好似置身云霧之中,仙山樓閣,情景交融,飄飄欲仙,真有飄飄乎如遺世獨方,羽化而登仙之感。……[詳細]
34、戴雄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戴雄墓
  戴雄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鄉明東山,年代為清代。2023年12月,戴雄墓被公布為昆明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一得測候所
  一得測候所即現今的云南氣象博物館,位于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園太華山美人峰頂,昆明太華山氣象臺內。主體建筑為一幢坐北朝南的西式樓房,三層九間,磚木結構,建筑面積286平方米,配有水銀氣壓表、日照計、風向標、測雨表等數十種主要儀器。一得測候所是云南著名的氣象天文、地震事業的開拓者陳一德先生1927年7月自費在昆明錢局街53號創立的云南第一個私立測候所,也是全國第二個私人測候所。1938年測候所遷至西山太華山,在此其間“一得測候所”積累了大量的氣象、天文資料,并在全國首創“步天規”,繪制出了云南第一張“昆明恒星圖”。1950年2月20日,云南和平解放,陳一德把全部氣象資料和測候所交給人民政府。隨后測候所更名為昆明太華山氣象臺,裝配了天文觀測器、地震器等先進的設備。為我省的氣象、天文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詳細]
昆明國際無線電支臺舊址之紅廟收信臺
  紅廟收信臺遺址位于前衛街道紅廟社區紅廟寺村。全面抗戰爆發后,1937年8月,按照“交通部訓令電工字2606號文”,云南電政管理局建設昆明無線天線收發話臺,第二年投入使用,與成都臺共同承擔當時國際無線電通訊業務。其中,發信臺在黑林鋪團山,收信臺在紅廟現址。現存平房8間,占地約1.5畝,2011年1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完好。……[詳細]
37、楊杰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杰墓
  楊杰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具體在高蟯至華亭寺之間的公路上端約300米處。楊杰是云南大理人,國軍上將,曾在1949年被蔣指使的軍統暗殺于香港。楊杰將軍沒有親生子女,唯一的嗣子楊兆虎是楊杰之兄楊懋的次子。在1950年,楊杰嗣子楊兆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專程赴香港料理歸葬楊杰將軍遺骸,把將軍的骨灰運回了云南昆明,并在此修建了楊杰墓。墓地坐西朝東,靠山面水,呈扇形,占地90平方米,主體以青石筑臺,共3級,最上平臺疊石為墓。楊杰墓不僅是楊杰將軍的安息之地,也是后人緬懷他的一種方式。墓地周圍環境優美,背靠西山,面向滇池,景色宜人。每年都有許多人前來參觀,緬懷這位為國捐軀的將軍。……[詳細]
五家堆馬家別墅
  五家堆馬家別墅位于西山區五家堆,建于民國時期,為個舊錫礦商人馬玉梅的園林式別墅。抗戰期間周培源、任之恭曾在此租住。現存一幢別墅,磚木結構,中西合璧式樣。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慈群醫院舊址
  慈群醫院舊址位于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高峣村原碧雞稅務所內,年代為民國。慈群醫院舊址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巡津新村裴氏樓
  巡津新村裴氏樓位于昆明市金碧街道辦事處巡津新村5號,該建筑建于1940年代,歐式建筑,原系民國時期曾任軍事參議院總務廳廳長,昆明市市長、國民黨云南省黨部書記長裴存藩住宅。1950年后,為中共昆明市委管理使用。該建筑平面布局呈十字交叉,占地約257平米,建筑面積約550平米。磚木結構,二層帶閣樓。一側帶馬蹄型的客廳。屋頂坡度為正三角型,錯落有致,平瓦鋪就。閣樓窗突出于屋面。山墻設陽臺、煙囪。長方形楸木窗框。馬蹄型的客廳上為露臺。建筑的墻體由青磚砌成,外敷沙灰,再涂以黃色涂料,逾一米半墻基均為硬石砌成,石頭經半打磨堆砌。內部客廳寬大,裝飾圖案典雅的、彎曲的樓梯,壁爐精致。該建筑為抗日戰爭時期遷昆的著名建筑商上海陸根記營造廠營造,質量良好,經70多年整體結構及裝飾部分基本完好,至今仍在使用。它采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