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渭南市 > 富平縣旅游

富平縣文物古跡介紹

習仲勛陵園
  -陵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陵園位于富平縣城西北陶藝果林園附近,陵園內植有側柏、龍柏、白皮松、火球等,-同志的石刻座像座落在陵園中央,陵園莊嚴肅穆簡樸大方,2002年2月被共青團陜西省委批準為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我縣的紅色旅游基地。-陵園下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陵園位于富平縣城西北陶藝果林園附近,陵園內植有側柏、龍柏、白皮松、火球等,-同志的石刻座像座落在陵園中央,陵園莊嚴肅穆簡樸大方,2002年2月被共青團陜西省委批準為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我縣的紅色旅游基地。-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陜西富平縣淡村。1926年5月在縣立誠中學高小讀書時加入中國GC主義青年團。1928年4月轉為中國GC黨黨員。后從事農-動。1930年1月被派往楊虎城部警備騎兵第三旅開展兵運工作。1932……[詳細]
唐中宗李顯定陵
  唐中宗李顯定陵定陵位于富平縣北十二公里的宮里鎮三鳳村北的鳳凰山,鳳凰山是由三個東西排列的石灰巖山峰構成,靠北圍繞著一個半圓形的高峻山梁,中峰由山梁正中向南伸出,形似鳳頭,左右兩峰對峙,尤如鳳凰展開的雙翅。從南遠望,仿佛一只美麗的鳳凰在浩翰無際的天空翱翔。中宗定陵地宮就在鳳凰山下。中宗,高宗第七子,母為則天順圣皇后武氏,唐代第四位皇帝,顯慶元年(656年)剛剛被冊封為皇后的武則天為高宗生下第三個兒子,賜名哲,后更名顯。永隆元年(680年)8月被立為皇太子,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崩,遺詔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軍國大事聽從天后旨意,武則天操縱了唐的朝政,李顯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登基不足兩月即被廢,封為廬陵王,徙往均州,不久又遷至房州。在武則天晚年,圣歷元年(698年)3月,李顯被接到神都洛陽![詳細]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成陵是宇文泰的陵寢,宇文泰(507-556年)一名黒獺,代郡武川鮮卑族人,曾參加六鎮起義軍,占據關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并擁之,授大丞相。次年宇文泰廢并殺之,建立西魏,立元寶矩為帝,設都長安。從此宇文泰-長達20年,556年卒。子宇文覺繼位,追為文帝,號墓為陵。成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宮里小學院內,南距富平縣城11公里,東距宮里鎮政府170米。地理坐標東經109°081′,北緯34°51′,海拔高度530米。周圍坡形地帶,原封地因陵周圍歷代居住建宅無法考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陜西巡撫畢沅為文帝成陵題寫陵碑。1956年4月29日,富平縣人民委員會公布成陵為縣級保護單位。1996年4月20日,成陵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陵位于富平……[詳細]
4、獻陵陪葬區
獻陵陪葬區
  獻陵陪葬區獻陵位于富平縣南5公里荊山原上,主陵位于三原縣徐木鄉境內,是大唐開國皇帝高祖李淵的陵寢。其陪葬莫居諸陵陪葬墓之第二,其陪葬區在主陵的東北部,即富平呂村鄉境內。當地傳說昔年大冢成群,松柏滿原,荒草遍地,人煙稀少。有段民謠:“荊山原頭四季青,松柏蒼蒼映太空。狐兔竟竄百鳥鳴,墓冢嵬嵬罕人跡!本瓜狄黄陥@景象。據《唐會要陪陵名位》載:“唐高祖獻陵附陪各氏: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王孝恭、襄邑王神府、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鄭王元懿、虢王元鳳、王元亨、徐王元禮、滕王元嬰、鄧王元裕、魯王元夔、霍王元軌、江王元祥、密王元曉、并州總管張綸、榮國公樊興、平原郡公王長楷、譚國公邱和、巢國公錢九隴、邢部尚書劉德威,刑部尚書沈叔安”合計二十五墓。據其它史料記載,獻陵陪葬者多少不一,最少者二十五……[詳細]
唐代宗李豫元陵
  唐代宗李豫元陵李豫(公元727-779年),唐肅宗長子,母吳皇后。初封廣平王,名為俶。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37歲,在位18年(公元762-779年),病死,葬元陵。年號廣德、永泰、大歷。唐代宗元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西北15公里的檀山,海拔851米。代宗李豫,肅宗長子,“安史之亂”之際跟隨其父于兵馬之間,至德二年(757年)-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邊軍20萬與郭子儀等收復長安、洛陽。乾元元年(758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豫。由于肅宗寵幸的張皇后,不是李豫的親生母親,而張皇后又無子,反而對李豫這個太子很不放心,千方百計地不讓李豫繼位皇帝。公元762年4月,肅宗病重,張皇后與其黨羽密謀矯肅宗詔旨請李豫進宮,想把他殺掉,然后擁立肅宗次子、越王李系為太子。但事未成功,李豫被宦官擁立為皇……[詳細]
唐文宗李昂章陵
  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文宗章陵,1956年8月6日,陜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昂(809-840),是穆宗李恒的次子,敬宗李湛的異母弟。繼敬宗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憲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貞獻皇后蕭氏生于長安東內。穆宗長慶元年(821)封江王。寶歷二年十二月八日(827年1月9日),敬宗遇害,宦官劉克明、蘇佐明等偽造敬宗遺詔,脅迫絳王李悟(憲宗李純第六子)入宮為帝。兩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謙等率禁軍入宮殺死絳王,擁立18歲的江王李涵即位,改名李昂,拈民“大和”(《舊唐書.文宗本紀上》卷17上)。章陵位于陜西富平縣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鄉與齊村鄉交界處的天乳山之陽。天乳山又名西嶺山,海拔783米,孤聳而立于臺塬上。章陵……[詳細]
西魏文帝寶炬永陵
  西魏文帝永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大冢堡北。西魏文帝元寶炬,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孫,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宣武帝時期,元愉對朝庭的政治-不滿,被宣武帝軟禁在宗正寺。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6年),元寶炬出生,第二年其父因被誣告謀反而被殺。宣武帝死后,元寶炬一家得以平反。孝明帝對他十分賞識,提升元寶炬為直閣將軍。武泰二年(公元529年),封邵縣侯,永安三年(公元530年)進封南陽王。孝武帝即位后,又晉升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公元533年)晉升為太保、尚書令等職。后因高歡反叛,永熙三年隨孝武帝入關,投奔宇文泰,拜太宰、錄尚書事。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年底宇文泰鴆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第二年正月元寶炬正式登基,改年號為大統,史稱西魏。元寶炬登基后,任宇文泰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軍政大權……[詳細]
唐代帝陵
  唐代帝陵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高峰時期墓葬制度的代表,是中國陵寢發展史上重要的階段,是唐王朝興衰歷程的見證。 唐代從公元618年建國,至公元907年滅亡,歷時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曄和陵和哀帝李柷溫陵分別在河南澠池和山東菏澤外,其余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陜西省乾縣、禮泉、涇陽、三原、富平、蒲城6縣,東西綿延100余公里。幾乎與渭水漢九陵成平行一線。據宋敏求《長安志》記載,昭陵和貞陵周圍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圍八十里;泰陵周圍七十六里;定、橋、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簡、靖等13陵周圍四十里;獻陵周圍二十里。清代陜西巡撫畢沅曾對18陵進行整修,樹立題碑。 唐代帝陵從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開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構筑在山上!耙郎綖榱辍币环健[詳細]
鐵佛寺鐵佛
  鐵佛寺位于富平縣西北20公里的覓子鄉南張村,建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鐵佛也于是年鑄成。清同治年間,寺毀于大火,抗日戰爭前夕,對鐵佛寺進行了修繕。1990年,國家投資20萬元重修鐵佛寺大殿,殿中有4根大紅水泥柱支撐,高敞明亮,灰瓦房頂,紅漆大門。殿內正中為保存完好的金代鐵佛。鐵佛與站臺連鑄在一起。站臺分上、下兩部分,下部高8厘米,為八角形。上部高37厘米,周邊鑄蓮瓣320枚,分內外兩層,圍成圓形。像高5.23米,身著袈裟,袒胸跣足,兩耳垂肩,頤鬢豐滿,啟唇明齒,隆嘴寬頷,聰耳肅聽,悅色和顏,神態端莊,肅穆泰然,右手上舉,略低于肩,無名指內曲,掌心向外作“無畏印”。左手舉至胸側,稍高于肘,拇指與小指自然外蹺作“與愿印”,衣擺寬敞拂地,袈裟大方飄灑,屹立于蓮臺之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在蓮……[詳細]
節愍太子李重俊墓
  節愍太子李重俊墓(唐)節愍太子李重俊墓位于富平縣宮里鄉南陵村北,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從發掘情況看,墓園由兩部分組成,即地面和地下兩部分構成,地面文物由于年代久遠,幸存無幾,封土堆因雨水沖刷和人為的蝕食。現為覆斗形,系夯筑,夯層厚12─15厘米,底部邊長37米,高20余米。已探明陵園東西120米,南北150米,中有門闕一對,面積10×10米,四個角有角闕11×11米,四個角闕有夯筑城墻相連,寬2─2.5米,門闕前有司馬道,寬約20米,司馬道兩側原有大量石刻,今僅存石人一尊,石蹲獅一座,地下部分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壁龕、墓室等六部分組成,全長54.25米,在壁龕、天井、過洞、甬道、墓室出土大量的文物,有彩繪陶俑、三彩殘片、白瓷……[詳細]
11、法源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源寺塔
  法源寺塔法源寺塔位于富平縣東北33公里處的美原鎮西寺小學內(法源寺舊址),塔的東、西、北為居民。據《富平縣志》樊志卷二載:“法源寺在美原鎮,創建未祥,內有塔數級”。寺貌既不復見,當年規模無從考證,據傳塔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建美原縣后所建,高近20米,外周周長29米,壁厚1.75米。樓閣式七級八角中空花塔,青磚仿木結構,塔頂造形別致,有如。辩娨豢,端放塔巔,插蓮瓣于1鐘上,小巧玲瓏,風格獨秀,塔之四面鑲有浮雕石刻佛像,別具特色。整個塔身,工藝精湛,雄偉大方,塔身三層向上,留有修補痕跡,何年何代,無從查考,一二層表層磚塊已有剝蝕銳落現象。從塔的造型、外貌看,確屬唐代遺物。細察塔身微向東南傾斜,塔體有裂縫,或受地震影響。從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仍巍然屹立,保存原貌?梢娢覈糯鷦趧尤嗣窠ㄖ[詳細]
12、漢太上皇陵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太上皇陵
  漢太上皇陵又稱萬年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杜村鎮姚村南2000米。1983年富平縣人民政府立(省保)的標志碑。2006年12月陜西省人民政府立(省保)標志碑。漢太上皇陵是荊山塬景區中歷史文化園區的重要歷史遺跡之一,也是中華原上現存歷史遺跡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各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漢太上皇陵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父親劉湍的墳冢。劉邦遷都長安后,于公元前197年將古都櫟陽城改制萬年縣,轄3萬人口,直屬西漢王朝中央政府掌管宗廟禮儀的太常管理,以奉葬于櫟陽城以北十多華里的太上皇劉湍的陵寢。萬年縣以縣制之小,隸屬之高,職能之專,用今天的話說,恐怕要算是中國最早的特區了。太上皇陵平地起墳,封土呈覆斗型,底邊長68米,高約17米,有昭陵皇后墓陪葬。陵前,樹有……[詳細]
富平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文廟大成殿位于富平縣老城正街,明洪武三年主薄陳忠信創建,經洪武九年,天順三年,弘治五年,正德六年四次修繕。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關中大地震毀。隆慶七年(1573年)知縣史燦,縣函李果始重修,大殿座北向南,座落于臺基上,臺基長(東西)21.4米,寬(南北)16.6米,高1.5米,大殿為歇山頂,四角有區檐,有角柱,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面闊17.7米,進深12.7米,磚木結構,中間最寬,向兩邊遞減,中間三間柱礎有浮雕二龍戲珠。檐下重疊斗拱并有彩繪等,屋面飾琉璃瓦,大殿內北壁有孔子的線刻畫像,前面院中有明崇禎年間朱國棟修筑的豐池,文革中填平,據有關人事講,豐池基本完好,大殿歷經萬歷八年,崇禎十年、十二年,清順治十八年,康熙十九年、五十二年,乾隆元年、十一年、咸豐元年,同治二十年,民國……[詳細]
唐順宗李誦豐陵
  唐順宗李誦豐陵豐陵位于曹村鄉陵前村的金翁山之陽,系唐代第十個皇帝順宗李誦陵墓。李誦,為唐德宗李適之子,公元805年在位。為太子時即與王叔文,王胚等籌劃改革政治,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即位,任王叔文為翰林學士,下令罷免貪酷的京兆尹李實,減免一些捐稅,停止宮市,并籌劃從宦官手中奪取兵權。以患風疾,行動不便。同年八月宦宮俱文珍等,勾結大官僚及藩鎮勢力,改元永貞,迫其退位稱太上皇,立太子李純為帝,次年病死。公元806年七月壬寅葬至豐陵。他是政治上較有作為的皇帝。豐陵封內四十里,下宮去陵五里,陵基高程約800米,依山為!,F在陵南尚有半裂華表一座,陵北石獅一只埋在地下,清代所立墓碑一通,“文革”時墓道被掘十余米,石刻大部分被破壞。1956年8月6日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富平圣佛寺
  圣佛寺圣佛寺位于富平縣城西效中山原頭。該寺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原名叫靈感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都統王鐸將兩川興元軍屯靈感寺,即是這里。圣佛寺分別在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兩次進行重修。建國初尚存前后兩殿。在圣佛寺前院,有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八月立的靈感寺碑。碑高2.15米,寬0.85米,厚0.24米。兩面有文字,正面上部陰刻尚書禮部牒文,下部為碑文,字跡不清,現圣佛寺已成為學校。圣佛寺唐塔,七級八角空心型,青碑筑成;鶎又荛L18米,第一級正南石額陰刻“釋迦如來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寶塔”十四字;第六級正南石額陰刻“大乘妙法蓮花會上菩薩”十四字。此塔系唐代元和年間(公元806年——820年)創建,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最后一次修葺。今仍……[詳細]
鄭國渠遺址
  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余公頃。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F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后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遺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后,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爭準備。鄭國渠首遺址,目前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跡。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詳細]
17、王翦墓
王翦墓
  王翦墓秦將軍王翦墓位于陜西省富平縣到賢鎮東門外3里許的紀賢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較長,東西稍窄,呈橢圓形,高約9米、周長達136米。在古墓西側約100米處,從南到北還依次排列著六座小冢(今已不存),這六座小冢,據說里面埋著的是六國王侯的衣冠、圖書和俘虜等。1956年8月6日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翦,頻陽(今富平縣)人,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的名將,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先后率軍攻破趙國、燕國和攻滅楚國,后封武成侯。其子王賁同為秦將,先后率軍攻滅魏國,攻取燕的遼東和攻滅齊國,封通武侯。……[詳細]
18、富平望湖樓
富平望湖樓
  望湖樓望湖樓位于富平老縣城內東南隅富厚倉庫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縣江匯川建筑。民國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毀于“逐陸”(承武)之役。民國12年(1923)重修為磚木結構日本式三層樓。第一層,門額石匾題“禮堂”二字。第二層,北門石匾題“建議”,南門題“望湖”;第三層,南墻正中匾題“藏書”,落款與二樓南匾同;北匾鑲匾題“尊經”兩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書于鄭州軍次胡景翼”![詳細]
唐懿宗李漼簡陵
  唐懿宗李漼簡陵簡陵,位于富平縣西北三十公里長青鄉紫金山上(又名虎頭山),懿宗的陵寢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咸通十四年(875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簡陵。廟號:懿宗,謚號:昭圣恭孝皇帝。1956年8月6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米家窯地下交通站舊址
  米家窯地下交通站舊址時代:近現代地址:富平縣梅坪鎮岔口村保護范圍:東至舊址本體外擴10米,南至舊址本體外擴30米,西至舊址本體外擴20米,北至舊址本體外擴5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20米。2018年,米家窯地下交通站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激情小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