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 > 渭濱區旅游

渭濱區文物古跡介紹

寶雞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神龍鎮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重要場所之一。寶雞為炎帝故里,據說炎帝生于寶雞天臺山的蒙峪溝。寶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多次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當地在炎帝的出生、創業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炎帝陵分為陵前區、祭祀區、墓冢區3部分。這里雄偉、神圣、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的謁陵拜祖的圣地。每年農歷7月7日及清明節的炎帝祭日,海內外各界民眾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進行盛大的公祭儀式,共同拜祭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景區地址:寶雞市南七公里常羊山票價:30元/張咨詢電話……[詳細]
炎帝祠
  炎帝祠坐落在寶雞市區經二路西段的炎帝園公園內。寶雞市歷史上的多處炎帝祠皆因戰亂被毀,炎帝園內的炎帝祠是1993年8月重新修建落成并對外開放。門額上 書“炎帝故里”四個金色大字,是原國務院副總理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于1993年中國寶雞炎帝節之際所題。民盟中央原主席費孝通也為炎帝園題寫了園名。每年清明節,寶雞市委、市政府組織黨政干部、海內外人士和各界群眾在這里舉行公祭炎帝活動。炎帝祠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863平方米,主殿高21米,為仿秦、漢高臺建筑,外觀氣勢雄偉。祠內塑炎帝像,高5.5米,莊重而宏大。殿堂壁畫214平方米,是一組內容為農業之神、太陽之神、醫藥之神的大型壁畫,生動地再現了華夏始祖炎帝率先民創制農具、教農耕種五谷、采藥解除病魔、為民嘗百草、制琴普樂的情景。西廊有眾……[詳細]
石鼓山墓地
  石鼓山墓群時代:西周早期地址: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石鼓山墓地位于寶雞市區正南的渭河南岸臺地上,是2012年6月石鼓山村民建房時偶然發現的。之后,省、市、區三級考古文博單位即組成聯合考古隊,在詳細調查與全面鉆探的基礎上,連續兩年進行發掘,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類文物共計230余件(組)。其中,多達92件的青銅禮器與26組銘文及族徽符號,特別引人矚目。這不僅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又一次精彩的亮相,也堪稱陜西乃至全國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發現。保護范圍:東至斷崖,西至斷崖,北至斷崖,南至石嘴頭四組與張家溝地界交界處。建設控制地帶:東臨茵香河,西臨巨家河,北臨西寶南線,南到石嘴頭四組與張家溝地界交界處,南北長約800米,東西約300米。2014年,石鼓山墓群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詳細]
寶雞燃燈寺
  寶雞燃燈寺是天臺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南依饅頭山,北臨-街,東西分別與東溝河、洙浴河毗鄰,加上又距渭水咫尺之遙,這里稱得上是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燃燈寺,古稱少祖山,因佛之鼻祖燃燈佛在此圓寂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天臺山的佛教寺院。相傳,燃燈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自宋朝大至年間,塑造諸神金身,多年以來,善男信女,香火不絕。以后歷朝歷代,皆有翻修,且屢次有增添,至清代,寺廟及亭臺樓閣共達十七間,分布于山嶺之上,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并有城墻環圍,城垛相嵌,南北各有城門一座,整個建筑十分考究,富麗堂皇;寺內木刻、泥塑佛像百余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壁書法、壁畫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寺院之內,古柏參天,灌木蔥郁,給這清幽的境地增添了無限的風韻,使這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達到了和諧與統一……[詳細]
九龍泉神農祠
  神農祠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渭河南岸峪家村,北距市區5公里,是為紀念炎帝神農氏而建。祠內有正殿,內供神農塑像;東西有配殿,兩邊有鐘亭、魁星亭等建筑;祠外為九龍泉。相傳神農氏生于姜水蒙峪,其母為姜氏。神農氏在瓦峪長大,有圣德,教民制農具,種五谷,嘗百草,為民治病。《通志三皇記》載:神農氏為了尋找醫藥,皆嘗而身試之,一日間而遇70毒。又傳說,神農氏嘗百草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最后,因為他嘗吃了“斷腸草”,死在秦嶺天臺蓮花山。神農氏死后葬在湖南酃縣西南,其陵墓據說是宋太祖登極時找到的。……[詳細]
寶天鐵路烈士紀念碑
  寶天鐵路紀念碑坐落在寶雞火車站西邊炎帝園內,是1952年10月1日由寶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建立的。紀念碑高24米,碑身正中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陜西軍區修建西北鐵路寶天段紀念碑。”碑座四周鐫刻著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紀念碑曾在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11月由寶雞市人民政府進行了重新整修,恢復了歷史本來面目。……[詳細]
嘉陵江黑龍潭
  黑龍潭位于景區內神沙河上游,這里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中悠閑游戲,跨過河上小橋,沿著河邊小路蜿蜒前行500m,遠遠便可聽到水聲如雷,只見河水從20m高的河床斷崖上跌落,形成水深12m,面積約800平方米深潭,潭周群山環抱,濃蔭蔽日,譚水如墨,故名黑龍潭。這里日照時間短,空氣濕度大,四周深遂幽靜,更為黑龍潭增添了幾分神秘。 ……[詳細]
嘉陵江第一瀑
  嘉陵江第一瀑又稱飛云瀑,距中心區3km,是嘉陵江水自源頭形成的第一個瀑布,瀑寬8m,高16m,江水從密林中沿著河床緩緩流出,在這里突然跌落,響聲悅耳,霧氣騰空,水珠四濺,似行云流水,如玉帶懸空,令人浮想聯翩。……[詳細]
茹家莊遺址
  茹家莊遺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茹家莊西周墓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茹家莊,1974~1975年由寶雞市博物館發掘。1號墓墓主為弓魚伯,2號墓墓主為井姬,年代約在昭、穆之際。……[詳細]
  姜城堡遺址 位于姜城堡村東,其范圍東起馬路,西至清姜河,北至崖邊,南達燈泡廠。東西700米,南北300米,總面積約21萬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及西周文化遺址。文化層厚0.5~1米。采集有仰韶文化的泥質紅、灰陶及夾砂紅陶片,紋飾有繩紋,器形可辨缽、瓶、盆、甕等。1958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旭光村二號遺址 位于寶雞市渭濱區馬營鎮旭光村東約300米處,沙河和清水河分別從遺址西、東部流過,地屬兩河之間的二階臺地遺址范圍。該遺址東西700米,南北400米。遺址0-土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瓶、缽、盆、夾砂褐陶罐、三足甕、泥質灰陶盆,還有西周時代的夾砂灰陶鬲。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嘴頭遺址 位于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的渭河南岸二階地上。遺址東西350米,南北300米。1985年、1999年、2006年三次分別由西北大學歷史系、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及寶雞市考古隊進行了清理和發掘。出土器物有雙耳罐、鬲、缸、盆等。質料為泥質和夾砂紅陶,紋飾常見繩紋、籃紋、附加圓點堆紋等。遺址性質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有春秋及漢代遺存。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家村遺址 位于寶雞市渭濱區高家村東,渭河與清姜河交匯地帶的二階地上。遺址東西350米,南北250米。遺址內涵豐富,出土有泥質紅陶缽、高領罐、夾砂紅陶繩紋罐、石鐮等。另外,還有商周時代的泥質灰陶盆、夾砂灰陶鬲等。1990年7~9月份,寶雞市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發現了仰韶文化白家類型遺物。1957年5月31日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塔稍遺址 位于寶雞市渭濱區高家村鄉塔稍村南,渭河與清姜河交匯地帶的臺地上,與渭河北岸的福臨堡遺址隔河相望。遺址東西300米,南北10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遺址0-土的遺物有陶器和石器。泥質陶器有紅陶、紅褐陶,另有夾砂褐陶,可以識辨的器形有缽、尖底瓶、盆、紡輪等。該遺址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為主,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期的居住遺址。1957年5月31日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秦川機床廠毛澤東塑像時代:現代地點:寶雞市渭濱區姜譚路西段保護范圍:以塑像為中心,四周各外延4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10米。2008年,秦川機床廠毛澤東塑像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