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 > 中衛市 > 中寧縣旅游

中寧縣文物古跡介紹

石空寺
  石空寺石窟始開鑿于唐代,據史書《隴右金石錄》、《甘肅新通志》記載: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創于唐時,就山行鑿石窟、窟內造像皆唐制”,是唐代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文化宗教基地,1961年被自治區人民0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石窟寺共有石窟13個,自西向東分別為:焰光洞、萬佛洞、百子觀音洞、老君洞、三清洞、玉皇洞、無量洞、九問無梁洞、財神洞、藥王洞、娘娘洞、龍王洞、睡佛洞。其中的九間無梁洞規模最為宏大,是該石窟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寬13米,內塑88佛,加上菩薩、羅漢、供養人等共有360尊之多。正面有三個大佛龕,正中為一鋪五身群像,當中的大坐佛高達五米,為石胎泥塑而成,螺鬢、圓臉、長眉、大眼、雙手垂肩、袒胸盤膝,身披紅色袈裟,儀態雍容,溫和慈祥。脅侍菩薩頭戴花冠,頸佩瓔珞,袒胸露肩,腕戴釧鐲……[詳細]
寧舟寶塔
  寧舟寶塔寧舟寶塔簡稱舟培,坐落在中寧城西舟塔村柳青渠北岸的河溝邊。始建于唐朝大順二年(891年),是豐寧城(今古城)為紀念北魏刁擁軍在該地設置碼頭,一冬造船200艘,首創黃河航運業,于碼頭寺廟修建的一座磚塔。寧舟寶塔的建筑鳳格比較特殊。塔基實心,低于地面二.67米。基坑面積比塔基大數倍,四面以磚石砌墻。寶塔立于基坑中心,哪桅桿矗立于船艙里面。在當地流傳的一-詩中有“寺壁當舟蟹培服桅峰”等句。塔身七級,平面八角形,每邊寬五尺。塔內空心呈圓形,直徑1.5米,階梯以銜磚盤旋上攀,直達峰層。塔身用有色素面磚平鋪,石灰勾縫。外格為在理牙子相間砌成,轉角處懸掛風鈴。塔剎為葫蘆式,表面鑲黃銅蕉葉鉆尖塔頂。塔身的第一層敞門,第七層設南門;其余各層有前門一、西門一。東門二。在第三層的北面有一方磚匾額,正面是“……[詳細]
鳴沙洲塔
  鳴沙洲塔 原名安慶寺永壽塔,原是一座八角落13級樓閣式磚塔。始建于西夏,塔建在一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臺上,塔底邊長3.14米,六層以上已塌毀,殘高約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為42米。塔身底層較高,為6.64米,往上逐層距離漸漸縮短。每級塔身都以疊澀磚作挑檐,檐下每面正中與轉角處飾以斗栱,檐角掛有風鈴,面南辟有高1.65米,寬0.65米的券門可通塔室。室內原有木梯,可逐級攀登遠眺。永壽塔原為鳴沙州安慶寺內的主體建筑,據《重修安慶寺碑記》載:“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坤道弗寧,震動千里,山移谷變,寺院傾頹。”《重修鳴沙州安慶寺永壽塔碑記》載:“自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以來,屢施營膳之費,工程浩大,未易速竣。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三月上旬告完,僧復起塔名為“永壽”。康熙……[詳細]
石馬灣巖畫
  石馬灣巖畫位于中衛市中寧縣石空鎮岌岌溝內,年代為新石器—西夏。2005年9月15日,石馬灣巖畫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羊灣巖畫
  黃羊灣巖畫位于中衛市中寧縣余丁鄉黃羊灣村,年代為新石器—西夏。2005年9月15日,黃羊灣巖畫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衛華嚴塔
  中衛華嚴塔位于中衛市中寧縣恩和鄉華寺塔,年代為清。2005年9月15日,中衛華嚴塔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洪崗子道堂
  洪崗子道堂位于中衛市中寧縣喊叫水鄉,年代為清。2005年9月15日,洪崗子道堂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