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塔城地區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旅游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文物古跡介紹

敖包特庫熱廟
  敖包特庫熱廟敖包特庫熱廟位于和布克賽爾縣城鎮敖包特廟西街007號,距克拉瑪依市200公里,217國道39公里,318省道兩公里。又名“阿勒布都布楞”(蒙古語,堅固、昌盛之意,又稱“王霍雄庫熱”,明崇禎三十年(1640)建于現今縣城王爺府后的土山上。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第三次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清廷理藩院賜匾“普恩寺”。第四次建于同治三年(1864),為十二世夏律宛呼圖克圖-主持興建,歷代夏律宛呼圖克圖-居住之處。至光緒十四年(1888),當時名聞中外的拉薩三大寺之一的色爾德廟-江布克日甫,應和布克賽爾之邀來縣城,再次修建此廟,起初建在托格日克哈爾嘎,后于光緒十九年(1893)搬遷至和布克賽爾。1913年,該廟有廟房50間,-500多名。1945年8月三區民族軍攻克縣城后,在……[詳細]
準噶爾古城遺址
  準噶爾古城遺址準噶爾古城遺址位于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以東5km處(距318省道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古城為方形,規模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墻為土墻,高5.2米,底寬8米,頂寬5米。看可分為墻皮和墻芯兩部分,墻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長0.4米,寬0.25米,厚0.11米墻芯為夯筑,夯層0.15米,跨度4米。城墻土坯為灰黑色,至今保存完好。城墻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圓形的崗樓,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門。城中的遺跡大都分布在偏北部分,有房設殘垣,有夯土臺等,散落的青磚、簡瓦、瓦當、瓦片上有獸頭、花等圖案。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遺跡,發現有-、泥制佛像和銅念珠,1972年尚存,后遭雷擊而毀。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是為數不多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未開發,四周環境優美,具有較高的考古旅游開發價值……[詳細]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
  時代:明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位于北緯48o46,東經85o48,在和布克賽爾縣城東南5公里處,距莫特格鄉2公里,占地面積16.81萬平方米。古城呈方形,邊長為414米Ⅹ414米,墻的方向北偏西20o,北墻保存較好,在北墻中段有一缺口,寬20米,可能是城門,現已成為一條干河床,河床在城內呈“人”字形分布,其首部即在北墻缺口,一條支流伸向西南,一條伸向東南,東墻保存一般,沒有城門,南墻正中有一門,西墻有一門,保存較好,可以看出痕跡,門洞寬10米。在古城西北角有一殘破的藏式佛塔,城內發現有-、泥制佛像和銅念珠,現盡存一塔基,高約3米。據當地牧民講,1970年以前此塔尚存高約10米,后被雷擊倒。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在和布克賽爾蒙古治縣縣城東南方向,與縣城直線距離為22.5km。加林塔然古墓葬共有六處,300座占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在長期侵蝕作用影響下,一些石棺墓的頂部已被剝蝕掉,用來砌石棺的石板己露出地表,石板為厚5-10cm的頁巖,圍成方形、圓形或六邊形等形狀。其中有一方形墓,大小為3.2mx2.2m,內有一方形小墓,大小為0.85mx0.82m,上方緊靠著它的是一近人頭形的圓弧,直徑約為1.8m。據考證,加林塔然石棺古墓為公元前7-5世紀賽種人的遺跡或為6-8世紀突厥人的遺跡,該墓群的年代大約在2500年前。加林塔然石棺石堆墓群具有較高的考占價值,是研究草原文化的重要依據。……[詳細]
駱駝石舊石器遺址
  和什托洛蓋鎮駱駝石舊石器遺址,是一處罕見的大規模舊石器制造場,這是新疆迄今發現的一處最古老的人類活動地點。該遺址因為一處形似“駱駝”的雅丹地貌較為醒目,所以被命名為“駱駝石高臺”遺址。2014年7月21日,駱駝石舊石器遺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午夜天堂亚洲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