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吳中區旅游

吳中區文物古跡介紹

61、葑山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葑山寺
  葑山寺位于東山西南部的龍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筑石龍頭鎮妖而得名。島上風光秀麗,古跡眾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筑及古炮臺、千年石龜、石龍頭等古跡。明嘉靖年間修建,清代重修,由前殿、后院、東西兩廂組成。清乾隆帝南巡至此,在東廂訴月樓題“二”匾額,意即寺內景色迷人,“風月”無邊,今猶存。寺門臨太湖,藕塘阡連,夏季荷花爭妍,紅綠相映,湖光水色,美不勝收。……[詳細]
62、滅渡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滅渡橋
  滅渡橋位于蘇州城東南隅葑門外。跨京杭古運河,該處為水陸要津,原沒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0-,由僧人發起集資募建橋梁,取名“渡”。今訛稱覓渡橋。橋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10月,至大德四年3月竣工,歷時一年有余。明代正統間蘇州知府況鐘重修。清同治間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復石欄。2002年10月22日,滅渡橋被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保圣寺羅漢塑像
  保圣寺羅漢塑像保圣寺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離蘇州市以東19公里処的一個有2500年歷史的小鎮甪直(拼音:Lù Zhí)。保圣寺是建于梁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的千年古剎。極盛在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當時叫《保圣禪院》,有五千間殿堂,一千和尚,和杭州的靈隱寺齊名。保圣寺博物館藏有國寶——唐代楊惠之手塑的九尊古羅漢像。顧頡剛救了保圣寺羅漢塑像唐楊惠之塑古羅漢像原來有十八尊,但從清乾隆時代(1736年-1795年)到二十世記初都不曾維修過。1918年顧頡剛到甪直鎮訪友,第一次見到保圣寺羅漢塑像群。保圣寺大殿上一幅對聯寫道:“梵宮敕建梁朝,推甫里禪林第一;羅漢塑源惠子,為江南佛像無雙”。顧頡剛十分驚奇,小小的鎮上居然保存了唐代楊惠之手塑的十八尊古羅漢像。1922年顧頡剛重游甪直鎮保圣寺……[詳細]
三山島遺址及哺乳動物化石地點
  三山島遺址及哺乳動物化石地點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1995年4月三山島遺址及哺乳動物化石地點舊石器時代晚期吳中區東山鎮 ……[詳細]
范文正公忠烈廟及天平山莊
  范文正公忠烈廟即范公祠,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紀念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989--1052年)而建。紹興年間重修改建天平山附近范仲淹所建祖祠及其子孫增建的范公祠,揭宋帝所賜“忠烈”之榜于廟門。元、明、清三代,祠廟歷經戰火,屢塌屢修。民國初年也曾稍事修葺,并改“敕賜范文正公忠烈廟”額為“范文正公祠”。至1982年全面整修,次年竣工。1989年紀念范公誕辰一千周年之際,又在祠前建四柱三間三樓石坊,鐫刻范公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高義園位于天平山南麓。明萬歷年間,范仲淹十七世孫、進士、書畫家范允臨從福建棄官回鄉,為追念先祖,傍山筑室,亭觀臺樹,璀璨一時。引泉為沼,帶以修廊,通以石梁,遠望如蓬萊三島。有聽鶯閣、呪缽庵……[詳細]
斜塘土地廟及永安橋
  斜塘土地廟位于原斜塘鎮旺墓村,大門朝北,因此又被稱為“朝北土地廟”,廟西300米即為廣袤的獨墅湖,東北面則有一座三節平板石橋—永安橋。斜塘土地廟位處蘇州斜塘鎮旺墓村,自古便是蘇州東郊的貿易集市和蘇州到淞江的重要水上驛站。--物專家考古論證,從基礎填加罐瓦片中有“韓瓶”碎片分析,該土地廟為南宋廳堂建筑,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為研究江南地區的建筑歷史演變、建筑藝術、宗教及民俗等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重建于1443年的永安橋前身應與土地廟建造年代相符,同為南宋時期建造。永安橋橋身古樸,結構獨特,對研究江南地區古代橋梁建筑具有重要價值。2002年10月22日,斜塘土地廟及永安橋被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桃樹里某宅
  桃樹里某宅位于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含山107號,年代為明末清初。2019年8月23日,桃樹里某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王山摩崖題刻
  小王山摩崖題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1995年4月小王山摩崖題刻1927-1937吳中區藏書鄉 ……[詳細]
文德堂葉宅
  文德堂葉宅位于吳中區東山鎮人民街46號,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文德堂葉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承德堂周宅
  承德堂周宅位于吳中區東山鎮永安村古石巷,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承德堂周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尊德堂嚴宅
  尊德堂嚴宅位于吳中區東山鎮翁巷太平村,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尊德堂嚴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修德堂嚴宅
  修德堂嚴宅位于吳中區東山鎮翁巷太平村盤上,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修德堂嚴宅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山明月寺
  西山明月寺位于吳中區西山明月灣古村,年代為清、民國。2014年6月30日,西山明月寺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吳中黃氏祠堂
  吳中黃氏祠堂位于吳中區西山明月灣古村,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吳中黃氏祠堂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席氏支祠
  席氏支祠位于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山址朱巷,年代為清。2019年8月23日,席氏支祠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萬氏祠堂
  萬氏祠堂位于吳中區東山鎮東萬巷南口,年代為清。2014年6月30日,萬氏祠堂被公布為蘇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木瀆廊橋
  木瀆廊橋位于吳中區木瀆鎮南街市河上,年代為清末。2019年8月23日,木瀆廊橋被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覺寺橋
  大覺寺橋位于原吳縣車坊大姚村大覺寺遺址前。橋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1047),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梁式石橋,面為武康石,基礎為青石,其金剛墻以塊石錯縫累迭而成。寬2.70米,長5.15米。橋面由五塊略帶拱勢的長石條組成,中間三塊較寬,兩側各有一塊略高,組成沿口。沿口石側面雕飾精美圖案,東側為二龍戲珠,西側為寶珠、蝙蝠、仙人、天馬等。梁頭雕捧缽金剛力士,形象十分古樸。大覺寺橋是研究宋元財運雕刻藝術和建橋技術的寶貴實例。1995年4月19日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屋山摩崖題刻
  林屋山摩崖題刻位于吳中區金庭鎮林屋山。林屋洞是我國道教在太湖流域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場所,在唐、宋時代,凡是篤信道教的皇帝,幾乎每年都要派遣使者,組織道士在此打醮告祈,并向洞中投放金龍玉簡。宋代李彌大在林屋洞旁筑庵隱居,留下了《無礙居士道隱園記》,而后很多文人墨客在瀏覽林屋洞時都留下題刻。1979年,西山鄉政府開始挖掘林屋洞,疏浚洞內淤泥,整治周圍環境。1980年,江蘇省基建局撥款建設林屋山風景區,同時西山風景管理所成立,加強了對林屋洞及林屋山摩崖題刻的保護。1984年10月1日,林屋洞正式對外開放。林屋山摩崖石刻分布在吳縣市西山鎮林屋洞口及林屋山上,現有《無礙居士道隱園記》、范至先提刻、暴式昭五言詩等宋~明清各類石刻40余處,其中以宋刻《無礙居士道隱園記》最為珍貴,記述了李彌大在洞旁筑庵就隱的……[詳細]
棲賢巷門
  棲賢巷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相傳該村曾是秦末遺民商山四皓之一東園公隱居處。現在存留的只是棲賢巷門,即是東園公隱居于此經常出入山上的一條街巷。巷門就在街巷的北端,巷門跨巷而建,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一間,進深四檁。四周設青石壓沿,中間小磚鋪地。立柱四根,下置青石扁平礎,柱身略呈梭形,柱頭帶卷殺,上置櫨斗,四角刻海棠曲線,施雀替,支承脊檁。柱前出一擔梁及“丁頭拱”挑起檐檁。前、后柱之間,以月梁和穿插方相連結。后柱柱頭置櫨斗,承檐檁。月梁梁肩正中施單斗雀替承檁。后柱旁有門臼,現門已佚,前后柱之間設坐板,供人憩息。聽說村中建有東園公祠,門樓正面書“東園公祠”四字楷書大字,背面橫額為“商山領袖”四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人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