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跡介紹

塔合曼溫泉療養娛樂城
  塔合曼溫泉療養娛樂城塔合曼溫泉療養娛樂城位于慕士塔格峰西北面的溫泉山上,距縣城24公里,距314國道4公里,海拔3200米,此泉發源于卡比新峽谷飛也木克五克山西南巖石斷裂層底部,南西北三面被大小高山叢嶺環抱,峽谷東西長度為5000米,南北寬度1500米,定位為省級溫泉療養娛樂城。溫泉有兩口泉眼,可看到彌漫上升著的霧氣,可嗅到一股硫磺味,據塔吉克牧民反映,人們利用此泉水僅兩百年歷史,有“土蒙古包故址以作見證。溫泉早期使用是做一木質格子床,架在溫泉泉眼之上,沐浴者臥在床上進行水蒸氣浴。水溫可達80℃以上,可在15分鐘內煮熟雞蛋,似帕米爾高原沸水一般。溫泉西南及西側500米處,有玉眼泉,可供人飲用。此泉水經中國醫科院院衛所檢驗,PH值為7.5,屬弱堿水,有負硬度,沒有鈉鹽度,含有硫、磷、鈣、氟、錳……[詳細]
大漠上的神秘怪塔
  大漠上的神秘怪塔1957年夏天,克里木以翻譯兼向導的身份,領著中蘇聯合考察隊一行八人,其中有一個名叫冬尕巴依,家住吉木薩爾二工河的哈薩克族人,另一個是名叫塔勒甫的吐魯番籍維吾爾族人,他們騎著十二峰駱駝深入浩瀚無際的準格爾大漠進行勘測。一天,他們遠遠地看見了一個黃亮耀眼的神秘物體。等到他們走到近處時,才看清了拔地而起的這個黃亮耀眼的神秘物體原來是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塔。從塔上閃射出一縷縷極強的光芒,蘇聯人在地圖上作了標記,然后他們有點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怪塔,繼續前行。行至大約1公里處,考察隊員又發現了第二個塔,再往前行,又是一個!他們一-現了五個同等距離的怪塔,如航標般地在蒼茫、荒涼的大漠上熠熠閃爍著神秘的光線。走過神奇的怪塔,考察對象著西北方向又走了一段路途,他們便看見了一座紅色的沙山橫亙于……[詳細]
速檀歪思汗麻扎
  速檀歪思汗麻扎速檀歪思汗麻扎位于伊寧縣麻扎鄉境內阿布勒山北坡下,距伊寧縣城36千米,有218國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該麻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孫的陵墓,速檀歪思汗是伊犁最后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在伊犁地方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因此,幾百年過去了,但其陵墓仍然留存,成為各族伊斯蘭教人士朝拜的陵墓。該麻扎占地百畝,四周異常潔凈,麻扎是依據伊斯蘭教的風格修建的,其陵墓完全是中國民族風格亭閣式建筑。該陵墓頂部琉璃瓦及頂的伊斯蘭圖案—新月,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熠熠生輝,此麻扎以其獨特風格不僅吸引著穆斯林教徒,還有不少的游人及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地址:伊寧縣麻扎鄉協合買里村速檀歪思汗麻扎在阿布熱勒山北坡下的麻扎鄉,有一處占地百畝的陵園,白楊參天,風景宜人。一片細林簇擁著幾棵百年古榆,……[詳細]
三區革命烈士陵園
  三區革命烈士陵園伊寧市三區革命烈士陵園,又名新疆三區革命歷史紀念館。1957年7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建,位于伊寧市阿合買提江街人民公園內西側,占地面積6.67公頃,院內有七位三區革命領導人的烈士陵墓、紀念碑和紀念館。1944年8月,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為中心爆發了反對-反動統治的三區革命,而后在伊寧市成立了三區革命臨時政府。1949年8月,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卡斯木、伊斯哈克伯克.莫奴諾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達列里汗.蘇古爾巴也夫、烏斯曼江.那斯爾、羅志等人受毛澤東主席的邀請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飛機在蘇聯伊爾庫茨克上空不幸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1950年4月,烈士遺骸由蘇聯運回伊犁,被埋葬在原三區革命陵園內(位于現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財貿學校校……[詳細]
烏孫土墩墓
  烏孫土墩墓是我國古代在西北地區過著游牧生活的古老民族—烏孫人的墳墓。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5世紀,博爾塔拉一直都是烏孫人的游牧地區,因此在博州境內有大量的烏孫土墩墓。 烏孫始見于西漢初年,族源為商周時代的昆夷、昆戎。烏孫人的烏孫人原游牧在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山,它是哈薩克的祖先,公元前161年烏孫人在匈奴人的支持下趕走了大月氏,入居伊犁河流域,對伊犁河流域的開發和奠定祖國的西北版圖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前105年,烏孫昆寞獵驕靡畏懼匈奴的強大要求和漢朝通好,派遣使者獻馬,要求與漢朝聯姻,漢武帝欣然接受,便在公元前105年將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公主嫁給烏孫王獵驕靡,后來由于細君公主非常不適應烏孫國的生活習俗,兩年之后便病死了,細君公主死后,烏孫王繼續向漢武帝請求聯姻,于是,漢武帝又把楚王劉戍的孫女……[詳細]
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北庭西大寺位于吉木薩爾縣北庭鎮境內。北庭西大寺,又名高昌回鶻佛寺,位于北庭都護府遺址之西1公里處,西臨西河壩,東面有水池,周圍地勢平坦,現多已開發為農田。古寺為高昌回鶻王國皇家寺院遺址,專供王室成員供養佛像之用。佛寺殘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70.5米,東西寬約43.8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地面以下為夯土臺基,整個建筑分南北兩個部分,南面為殘高0.2—0.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庫房等建筑群;北面為正殿,其四周筑洞窟,兩部分銜接成一整體。目前東面有上七下八的洞窟殘跡,窟內殘留有高昌回鶻時期的壁畫若干。建筑材料為土木結構。宋朝初期,寺院興盛。宋使王延德曾親臨“遨樂于其間”。1275年,高昌王東遷時,日趨衰落,十四世紀時,毀于伊斯蘭教的-。西大寺現外觀大部殘毀,1979一1980……[詳細]
庫木吐拉千佛洞
  庫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區庫車縣西南約30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庫木吐喇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臺”。窟群分布在渭干河東岸的山麓或斷崖上,分為南北兩區,相距約3公里。北區的洞窟較為集中,已編號的洞窟有80個,但窟形和壁畫保存較完好的不到半數。南區洞窟分散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編號的洞窟有32個,保存較好的不到10窟。與克孜爾千佛洞齊名的庫木吐拉千佛洞,位于在庫車縣城西南30公里處的渭干河畔的卻勒塔格山崖上。清徐松《西域水道記》稱,這里“山勢斗絕,上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許,就壁鑿佛相數十鋪,瓔珞香花,丹青斑駁”。 庫木吐拉是庫車縣境內現存洞窟最多的一處石窟群,已編號的洞窟有112個。1961年經國務院宣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庫木吐拉石窟大約始鑿于……[詳細]
托庫孜薩來遺址
  托庫孜薩來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托庫孜薩來村。遺址包括托庫孜薩來古城、托庫孜薩來佛寺和圖木休克佛寺等。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處于漢唐西域的南、北道間,內涵豐富,是該地區晉唐佛教文化繁榮的證明,也是古絲綢之路上極具歷史、考古價值的文化遺址。-在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中發揮過重要作用。2001年6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托庫孜薩來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托庫孜薩來村。遺址包括托庫孜薩來古城、托庫孜薩來佛寺和圖木休克佛寺等。在北山和南山山腳均有寺廟遺址。古城依山而建,城墻為三重,南北開門,系夯土筑成。分內城、外城、大外城三部分。內城墻長756米由山腰到山頭。外城接內城墻續至山頂長1008米。大外城長1668米,由外城環繞到南山根。山腰、山頂均有土坯砌筑城墻遺跡還有城……[詳細]
麻扎塔格山
  麻扎塔格山麻扎塔格山(又叫紅白山)位于墨玉縣境內的和田河下游西岸,呈東西向橫臥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部,被和田河攔頭截斷。山體呈長條形,東西向分布,山體東臨和田河沖積平原綠色長廊,西側被沙漠環繞,處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區,它是受新構造運動的單面山,對研究塔里木盆地古環境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好材料。由下第三系的紅色泥巖、石膏和灰巖組成為白山,由上第三系的棕紅色砂巖、泥巖構成為紅山,兩山形似臥龍飲水。山體延伸至和田河而斷陷地下,翹首挺立于河邊;平均坡度30°,海拔1300-1570米,主峰海拔1570米,西高東低。山體受干燥剝蝕與風蝕作用,基巖裸露,多殘坡積物。麻扎塔格與南北走向的和田河交相輝映,塑造出令人生畏而獨具特色的荒漠景觀。在紅山嘴上有一古戍堡,背依紅山山……[詳細]
新疆人民劇場
  新疆人民劇場,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是一座電影院及劇場。劇場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三層結構建筑面積為9,880平方米。新疆人民劇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座獨具歐亞民族特色的宏偉的文化建筑。目前劇場已成為具有新疆最先進設備的多功能、多廳豪華影劇娛樂城,環境舒適、優雅。在不遠的將來劇場將真正成為自治區首府城市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文化藝術娛樂中心。新疆人民劇場是我區一座自治區級、具有首府地標性質、獨具歐亞建筑風格和民族特色的近代優秀公共文化設施。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9,289平方米。新疆人民劇場于1955年8月由兵團建工師動工修建,1956年12月中旬完工,1957年元月7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典禮。她的落成為新疆各族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場所。人民劇場自1……[詳細]
莫爾寺遺址
  莫爾寺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伯什克然木鄉,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遺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遺跡,是中國最西部佛教遺址之一,是罕諾依古城-標志性建筑物,是絲綢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較早的一處佛教遺跡,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帶盛行的有力見證,對研究佛教初傳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區佛教流行問題均具有重要意義。2001年6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爾”,維吾爾語意為“煙囪”,因遺址內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煙囪”的佛塔得名,這是中國最西部的、保存較好的佛塔。此外還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遺跡。始建于3世紀,一直到唐末,因為當地水源逐漸減少,人們開始遷移別地,同時,喀什地區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宗教,寺院隨之廢棄。佛塔用含麥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詳細]
熱瓦克佛寺遺址
  導 游 熱瓦克佛寺遺址位于和田洛浦縣玉龍喀什鎮40公里的庫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圍沙丘茫茫無邊人跡罕至。熱瓦克,維吾爾語意為亭臺樓閣,因佛塔中土塔聳立,故名熱瓦克,又譯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介 紹 熱瓦克是一組以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廟宇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兩個門形缺口,院墻每邊長45米。東墻外有一小廟,部分墻壁殘存,內壁涂石膏,廟東墻內壁有穹形壁龕,壁上滿刻逐層縮小的穹形紋路,線條規整流利,據說曾有立佛在內,此廟現毀壞殆盡。 四面院內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殘跡,以西、東墻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則毀壞不存。佛高約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風化的墻壁上均有壁畫,供養人像,此丘云氣紋和圖案插于佛佝之間,色彩單調,以褚色為主,泥塑佛像有明顯……[詳細]
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于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小河墓地給人的第一強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圓形、漿形的胡楊木樁,都4米多高很粗壯,多被砍成7棱體到11棱。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中亞歷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難解的千古之謎。20世紀初由羅布獵人奧爾德克首次發現。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F.Bergnm)在小河墓地發現了他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通過鑒定被認為是“印歐人種”。1939年,他在斯德哥爾摩發表《新疆考古研究》一書,對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調查……[詳細]
唐朝墩古城遺址
  唐朝墩古城遺址古城位于奇臺縣城東北角,與縣城緊緊相連,東臨水磨河,西南方緊連居民區,北靠菜園子(蔬菜生產基地)。該古城東西寬315米,南北長490米,為一長方形城郭,四面有城門、城垛,北城墻上有烽火臺,目前,殘存北面城墻。解放前,人們常從遺址中揀到唐朝時代的器皿,解放后,且文物管理所陸續從遺址內采集到紅陶侈口平底盆,灰陶平底三耳大瓶,灰陶單耳罐,宋青瓷器殘片,元代雙魚鏡,元代察合臺銀幣……,奇臺縣城得名—古城。196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墩古城久遠,據史料記載,此城為唐代北庭都護府屬轄的四個縣中的蒲類縣城,始建于唐貞觀十四年(640年),設縣于唐長安二年(702年),是北庭都護東路的咽喉重鎮,絲綢北道的必經之地,也是長安至碎葉城的國際通道。元代歸別失八里元帥……[詳細]
麻扎塔格戍堡址
  麻扎塔格古城堡位于和田河下游西側麻扎塔格紅山嘴上。麻扎塔格當地人亦稱紅白山,《宋史·于闐傳》稱“通圣山”。漢唐時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該山從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新疆和田河處戛然而止,翹然挺立,北有白山嘴,南有紅山嘴,自然景觀蒼茫獨特。城堡南距新疆和田市180公里,在和田墨玉縣境內,初步斷定為唐代遺址。城堡保存完整,城門口、了望臺、城墻歷歷在目。古城堡所有建筑由棕紅色膠泥夾胡楊樹枝壘成,城堡的下部有地道與地下倉庫相通。在城堡西50米處有峰火臺一座,高7.5米。城堡東北山坡20米處的臺地上,有一處佛教寺廟遺址。城堡東45米處,河岸的山腰上有一麻扎,據傳在十一世紀初的宗教戰爭中,有一個叫瑪江汗的和田佛教徒暗中為伊斯蘭教軍隊傳送情報,后被佛教徒察覺處死。-隊占據和田后,為他立了此墓,供……[詳細]
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是吐魯番地區目前已知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是高昌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石窟。石窟始建于4世紀。5~6世紀,北涼至麹氏高昌時期建寺鑿窟達到熱潮,并成為皇家寺院所在。7~12世紀,回鶻高昌時期也有開鑿或改鑿洞窟。13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逐漸廢棄。20世紀初,外國探險隊至此盜割盜掘,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洞窟沿吐峪溝兩側南北長約500米的范圍內分布。分東西二區,現存洞窟總計為94個,編號洞窟46個,其中僅有9個窟留有壁畫。其窟形可分為方型窟、中心柱窟和縱券頂窟。方形窟以其窟頂形式,又可分為平頂式、覆斗式、穹廬式。石窟類型有支提窟、毗訶羅窟和講經窟3種。以禪窟和講經窟數量最多,計37個窟,且分居于禮拜窟左右,與克孜爾石窟布局相似,反映了中國……[詳細]
拜都拉清真寺
  拜都拉清真寺拜都拉清真寺位于伊寧市新華東路的拜都拉清真寺(也稱麥的里斯),是伊寧維吾爾族穆斯林們進行宗教活動的最大場所。它是清政府直接撥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蘭教寺院。過去它同回族大寺、塔塔爾寺號稱伊犁三大清真寺院。清政府統一新疆后,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保障各民族人民信奉宗教的權利,特撥銀1萬兩,命伊犁阿奇木伯克鄂羅木札布在寧遠城為信奉伊斯蘭教的群眾修建這座清真寺。鄂羅木札布用此款和自己執掌的職權,又從各“回屯”征收田賦、糧食、財務,攤派勞力,并聘請內地的能工巧匠,據傳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成。拜都拉清真寺建成后,伊犁穆斯林無不歡欣鼓舞,額手相慶。據說一位來自土耳其的著名大毛拉,看到該寺雄偉壯觀和它在北疆所處的地位,特冠以“拜都拉”之名。“拜都拉”意為“天房”,是穆斯林朝拜的神圣……[詳細]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險區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險區慕士塔格峰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稱,以其高大、偉岸、挺拔的身軀屹立在帕米爾高原。100多公里,距離喀什和阿圖什直線距離分別是216里和262公里。1892年,英國皇家學會的康韋等人曾招搖而來,1894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也率領探險隊來到慕士塔格山下,他們曾六次試圖登上慕士塔格頂峰,但都未能如愿以償。直到近年來,國內外登山團隊相繼登頂,深圳萬科集團總裁王石于2001年7月登頂。由于慕士塔格峰與日本富士山頗有相似之處,因此還吸引了大量日本游客。從市場競爭力來看,慕士塔格峰以其海拔高、可進入性強、交通便利而雄據國際登山界,近年來,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隊都首先在這里熱身。慕士塔格峰位于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距離阿克陶縣城直線距離慕士塔格峰帛峰擊云,傲視蒼穹,因……[詳細]
阿克斯皮力古城
  導 游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縣城西17公里處的沙漠邊緣,東距杭桂鄉祖拉吾綠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維吾爾語意為“白城堡”或“白城墻”,為古城廢棄后的名稱。介 紹 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沒。現殘存北面城墻一段,其余三面墻已無跡可尋,墻為弧形,殘存的城墻長約百米,高約2.60米,厚約1.80米。城墻用的土坯砌成。土塊底面有刻劃出的符號,這些類似文字的符號,系用手指或樹枝刻劃而成。城墻有兩個部分:下部較寬,可供城內守衛者巡回行走,上部為胸墻,有一排間隔距離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觀察防守,因多年風蝕,古城已低于墻下原地表約4~5米。 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圍古跡范圍十分廣闊,古城遺址其實只在此范圍的東側,古跡處于沙丘綿延的沙漠,東西寬約5、6公里,南北長20公里以上,南接玉龍喀什綠洲,東鄰杭桂鄉,西靠吉亞鄉、北至沙……[詳細]
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清真寺(維吾爾語: Héytgah Meschit)位于中國新疆喀什市中心解放南路,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亞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艾提尕(gǎ)爾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全疆乃至全國最大的一座伊斯蘭教禮拜寺,在國內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響,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25.22畝,坐落在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廣場西側。這是一個有著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筑群,坐西朝東,由寺門塔樓、庭園、經堂和禮拜殿四大部分組成。這里原是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伊本·穆斯林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墓地,公元1442年,喀什噶爾王沙克色孜·米爾扎首先在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1538年,喀什統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為了紀念他已故的叔父,又將寺院擴建,16世紀,葉爾羌汗國君主將其擴建為能夠……[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一页 |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 五月六月欧美一区二区 | 香蕉国产免费天天视频频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