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鼓樓區旅游

鼓樓區文物古跡介紹

頤和路32號民國建筑
  在頤和路32號。1937年前國民政府首都警察廳廳長韓文煥,在此購地945.3平方米建造宅院。住宅小樓為三層磚木混凝土結構的花園洋房,樓內有會客廳、書房、臥室等15間,輔屬建筑2棟4間,共有514.7平方米。1948年2月,澳大利亞政府任命歐輔時為首任駐華特命全權大使來寧履任,租用南京頤和路32號韓文煥寓所為澳大利亞使館館址。1950年2月19日退租。現為南京軍區司令部干部住宅。……[詳細]
南京大學天文觀測樓
  南京大學天文觀測樓位于鼓樓區南秀村5號,年代為民國。該建筑坐南朝北,中式建筑,高三層,磚混結構,大門呈拱形狀,中門稍大,兩側門對稱。中門上端建有三層圓形天文觀測臺,三層頂上呈銀色球形狀。該建筑建于1955年,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3平方米。現為南大天文系辦公樓,保護狀況較好。2023年6月,南京大學天文觀測樓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保里建筑群
  清末時期建筑。位于原下關區天保里和天保路。據居住的居民反映,該處建筑群均是天主教堂同時期建筑,是當時教眾居住區,如“天祥里、天保里、天光里、天保路”等,帶“天”字的,均分布在天主教堂附近。包括天保里4幢,天保路2幢,均坐北朝南,二層磚木結構。該處建筑群的存在,對研究清末民初的居民生活遺跡宗教習慣,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同時天保里建筑群是南京為數不多的宗教教眾的建筑。……[詳細]
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
  法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高云嶺56-1號。這里最初為館舍,后升格為大使館。抗戰期間,使館被迫關閉,1946年1月,法國政府任命梅里靄為特命全權大使,17日來到高云嶺的大使館就職。現在的法國大使館舊址看上去境況不佳,因為一層的建筑被改建的十分嚴重,一層和院落已被后來附加的水泥房覆蓋了,幾乎看不出當年使館的風采,館外有文物保護碑。……[詳細]
南京招商局舊址
  南京招商局舊址位于鼓樓區江邊路24號,時代為民國。始建于1947年,距今已有60年歷史。1899年南京港正式開放,招商局在下關設立分局,收購菜地一塊計六畝六分,建筑局房,原為平房。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招商局回到南京,于1946年委托基泰工程公司按船型的形狀設計建筑了辦公樓,1947年竣工投入使用。南京招商局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臺山1號-1民國建筑(譚伯羽舊居)
  譚伯羽舊居建于1930年,總基地面積16153平方米,為譚伯羽和譚季甫共同所有,此建筑為譚伯羽自建,其樓坐東北面西南,米黃色拉毛外墻,四坡頂紅瓦,高二層,一樓內廊,二樓帶露天陽臺,大門在東側,建筑面積約4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2月,澳大利亞大使館曾租用,該處解放后,由政府代管,現為南京軍區司令部某干部使用,房屋保護較好。譚伯羽:交通部政務次長,譚延塏之子,逃臺。……[詳細]
天目路18號民國建筑
  天目路18號民國建筑鄭介民公館位于鼓樓區天目路18號。整個宅院占地1224平方米。公館主樓坐西朝東,為西式帶閣樓三層建筑,磚混結構,鋼門窗、內樓梯。一樓門廊朝東,二樓南部設外陽臺,三樓老虎窗采光,青平瓦屋面,黃色水泥拉毛外墻。另有西式平房四進,共計五幢25間房,總建筑面積675平方米。南京解放后為軍事單位進駐,該建筑現依然保存完好。……[詳細]
江蘇路21號民國建筑
  該建筑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數間,原產權人為朱石仙。朱石仙用已故丈夫趙霞蓀生前四十年教書遺款購置,朱石仙與女兒趙一蕓居住于此。目前,該處現有主樓1幢,其主樓坐西面東假三層,青磚外墻大坡架屋頂,青瓦帶老虎窗,東側一樓突出門廳,上帶突出露天陽臺,建筑面積330.2平方米,該處現暫空置。……[詳細]
華僑路81號民國建筑
  戴季陶故居位于華僑路81號大院內,占地23679.1平方米。戴季陶(1891——1949年),原名良弼,字選堂,又名傳賢,號天仇,法號不空,浙江吳興人,生于四川廣漢,1905年秋赴日本留學,1909年畢業回國,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2年,任孫中山秘書,追隨中山前后。歷任中山大學校長,南京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院長等職。……[詳細]
老虎山采石場遺址
  老虎山采石場遺址位于鼓樓區老虎山金燕路山麓,遺址共有8個文化堆積層,根據出土遺物的整理,時代可分為三個時期:現代、清至民國、明代。每個采石操作平面都可見因采鑿未完成仍在原處或因某些原因未運走的石塊。經考古和文獻證實,集慶門段城墻的部分石料就來自這里。2023年6月,老虎山采石場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沈舉人巷26、28號民國建筑(張治中舊居)
  張治中舊居位于沈舉人巷西端,東至慈悲社,南至沈舉人巷、西接沈舉人巷22號、北接慈悲社16號。該建筑始建于1934年,由著名建筑學家童寯設計,坐北向南,磚木結構,西洋別墅風格,假三層為老虎窗,其外墻為青灰色,瓦為青色,共有9幢59間,占地面積16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62平方米。2006年6月,張治中公館舊址被列為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仁霖舊居
  黃仁霖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15號。該建筑為勵志社總干事黃仁霖以其妻黃甘幗英之名,于1936年(民國25年)所建。由上海華蓋建筑事務所建筑師趙深設計,中華興業營造廠張時行承建,是西方現代建筑。曾為瑞士政府駐中華民國使館館用。現為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道圣堂舊址
  道圣堂舊址位于鼓樓區中山北路408號,時代為1916年。道圣堂為教會所建,用以傳道、禮拜,1921年后改作學校。今為南京市第十二中學。原有建筑六座:三幢二層歇山頂樓,二幢西式二層小樓,另一坐落在小山頂的中國民族形式小亭,現整組建筑保存完好。道圣堂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山北路40號熊式輝公館
  中山北路40號熊式輝公館約建于抗戰前,其占地面積4064.6平方米,現只剩兩幢主樓均坐北朝南,紅色瓦面,黃色拉毛外墻,假3層,西洋別墅式風格建筑,建筑面積656平方米。目前,該建筑為江蘇省省級機關幼兒園用房,2006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護狀況較好。熊式輝(1893—1974)字天翼,號西廣,江西省安義縣人。1915年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在李烈鈞部任團副,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戰爭,后被派赴日本陸軍大學留學。1926年北伐時先后任師黨代表、師長、上海淞滬警備司令等職。1930年5月后,相繼任蘇浙皖地區“剿匪”總指揮、南昌行營參謀長、江西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江西省黨部主任委員、江西保安司令等職,1942年2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國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后改任蔣介……[詳細]
赤壁路5號民國建筑
  赤壁路5號民國建筑此地是國民政府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劉鍇于20世紀三十年代購建。占地約898平方米,樓房為西式二層14間,平房1棟4間,房屋面積共308.6平方米。1948年10月,多米尼加公使館租用,1949年6月退租,使用不到一年。現是省行政管理局宿舍。……[詳細]
珞珈路46號民國建筑
  珞珈路46號民國建筑在珞珈路46號和寧海路15號。珞珈路46號是于1936年購地1146平方米興建的住宅,主樓為西式三層樓房,磚混結構,房間共有12間。另有平房2幢4間。1948—1949年瑞士政府租用此地為公使館館址。現為居民住宅。……[詳細]
天祥里8號民國建筑
  清末建筑,位于原下關區天祥里8-14號。建筑年代和下關天主教堂的建筑年代相近,坐北朝南,兩層磚木結構,木質樓梯,原有柱廊,局部裝飾花紋,建筑的結構改變,內居住多戶人家,建筑保存一般。從規格看,比天保里建筑規格要高,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頤和路6號民國建筑
  頤和路6號的宅地是實業部農業司司長徐廷湖于1936年購置,興建了西式磚木混凝土結構的小樓兩幢,一為三層,另為二層,還有平房數棟。建成不久便租給陳布雷。他們全家一直住到抗戰爆發,1937年12月南京淪陷,舉家遷往重慶。……[詳細]
漢口路22號之一民國建筑
  羅根澤舊居位于南京大學北園南側,該建筑坐東朝西,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建有閣樓,磚木結構,西式風格,占地面積約95平方米建筑面積282平方米。該建筑系當代著名學者和文學評論家羅根澤的舊居,現為南京大學裝備處辦公樓。……[詳細]
珞珈路48號民國建筑(竺可楨舊居)
  竺可楨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珞珈路48號。該建筑建于1935年,磚木結構,樓高二層,外觀為青磚青瓦,西洋別墅式風格建筑。原建筑產權為竺可楨所有,1965年9月,竺可楨將此處的私宅捐獻給國家。目前該處現有主樓1幢,平房1幢,其主樓坐北朝南,青磚外墻,高二層加小閣樓,尖頂,青瓦,東南側為多邊形,上帶露天陽臺,木制門窗,圓形門廊,帶壁爐,主樓北面一幢平房中間為連廊連接主樓。現該處為省級機關某干部職工住宅,主樓保護較好,院落及平房保護較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夫妇交换乱叫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色9 | 亚洲爱啪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亚洲美女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