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壩遺址位于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頭壩村頭峽河口,系明、清時永昌東河地區農田灌溉的水利樞紐工程,對研究明清時期地方用水治水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金龍壩遺址始建于明代,清代沿用并進行加固維修,由南向北開鑿了一條引水隧洞,用來分水提灌。現在遺址附近的石頭上依然保留著維修金龍壩時留下的紀念石刻,分別留于“康熙二十八年”、“康熙三十一年”、“乾隆四年”。根據《甘肅永昌金龍壩水利工程遺址調查》等相關研究資料中不難看出,由于頭壩村地勢明顯高于東大河河床,頭壩人空守一河之水無法取用,勤勞智慧的先民在勘察地勢后,借助山勢,修筑了金龍壩,有效提升了水位,這樣既不阻斷河流,又保障了農田灌溉。這里也被認為是清代河西地區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代表了當時該地區開渠筑壩所采用的最為先進的農田水利技術,為研究古代西北地區農業史……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