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文物古跡介紹

蔡文姬紀念館
  蔡文姬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藍田縣蔡王村,是依蔡文姬的墓冢而建立的。一九五七年八月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有《蔡文姬生平展》詳細介紹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跡和東漢末年社會的風土人情。還有《藍田文物精品展》及現代著名書法家書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藍田蔡文姬墓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安城東南藍田縣三里鎮鄉蔡王莊村西北約100米處。蔡文姬,名琰,東漢末年女詩人。博學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戰亂沒于匈奴達12年。曹操思賢慕才,用金璧贖回。卒后葬此。1991年建立蔡文姬紀念館,館內陳列著蔡文姬所著《悲憤詩》和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及《后漢書》中的《董祀傳》等。蔡琰(約177-?):即蔡文姬,漢末著名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詳細]
62、蒲城考院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城考院
  蒲城考院博物館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城考院為館址,蒲城考院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關鎮東槐院巷27號,面積為6600余平方米。考院,始建于光緒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由當時在任縣令張榮升和邑紳商建,以解決小考都要搭考棚進行不便之宜;平時則作為省巡視來時歇息的“行轅”,用現在的話來講,過去的考院也就是蒲城縣招待所。因此,工程質量要求很高,均由當時的能工巧匠來承建。考院座北朝南,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從現在的大門往后,基本保持了當年的風貌。院內木刻、石刻、磚雕精湛,豐富多樣,就大門外“八”形磚墻刻有“鳳凰展翅”、“金雞報曉”、“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濃厚民間色彩的圖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迎二門是一道可啟閉的木版影壁,繞過寬敞的磚鋪甬道兩邊是過去文生考試的地方,舊稱“號舍”,對稱共二十四……[詳細]
鐘山石窟博物館
  子長縣原名安定。邊區政府成立前,其縣治一直在安定鎮。鐘山石窟就位于距安定故城10里的鐘山南麓,秀延河畔。距縣城15公里。鐘山石窟,又名石富寺、萬佛巖、普濟寺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第二敦煌”。石窟保護區包括鐘山石窟、蕭寺宮、石宮寺磚塔、惠善大和尚浮圖塔、松巖大禪師浮圖塔5部分。始建于東晉太和年間。過秀延河石橋,迎面為石窟牌坊。牌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北面刻聯“開方便門,登歡喜地”,橫額“鷲嶺飛來”。南面刻聯“自漢自唐數千載相傳勝境,為神為佛億萬年永固皇圖”,橫額“三教圣人”。上有佛、道、儒先祖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造像。牌坊后寺院山門為巨型塊石修砌的拱形門洞,門楣鐫刻“石宮寺”三字。過山門,跨數十級臺階,就到“萬佛巖”,即鐘山石窟。窟頂有“洞天福地”四個……[詳細]
64、涇陽崇文塔 AAA
涇陽崇文塔
  崇文寶塔位于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學院內,是我國至高磚塔,歷史久遠。此塔距今約360年,為全國保存最好的磚塔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文管所和專人保護。該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總高度83.218米,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筑原理設計,從塔下至塔頂全部用青磚修建。全部塔身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九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內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態各異,極為生動。二層南向塔門刻有“崇文寶塔”四個字,為全國磚塔之最,由塔內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天晴之時,登臨塔頂,西安、涇、渭、華岳、驪山景色皆歷歷在目。崇文塔巍然矗立于涇河北岸、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鄉東太平村。此塔于明代萬歷二十一年(15……[詳細]
八魚石墓博物館
  大荔縣八魚石墓博物館依石墓群原址而建,緊靠原址北邊,坐北朝南,新建成的石墓博物館大氣恢弘,四面高墻筑壘,更顯神秘。大荔八魚李氏家族石墓群,共發現大型石墓22座,清理發掘11座,從已發掘的情況來看,墓葬結構、規模及出土實物,對研究清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官僚制度,乃至當時社會葬俗文化,特別是其書法繪畫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價值。石墓群位于黃河流域華山腳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邊緣中段,距大荔縣城僅12公里,這里一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豐富。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是皇家放馬養鹿之地,史稱沙苑。明清兩代,同州轄治,商貿繁榮,文化生活燦爛多姿,據出土墓志記載,此清代李氏望族墓地群,最早可上朔到乾隆時期,最晚延續到民國末年,延續300余年。每座石墓和墓石構件上都雕刻書法繪畫裝飾圖案,達400幅之多。雕刻手……[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人稱“三決”碑。后院是柏林竹園,草坪花壇,四季如春,清爽潔凈,諸葛亮衣冠冢幽……[詳細]
67、寶雞炎帝陵 AAA
寶雞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神龍鎮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重要場所之一。寶雞為炎帝故里,據說炎帝生于寶雞天臺山的蒙峪溝。寶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多次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當地在炎帝的出生、創業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炎帝陵分為陵前區、祭祀區、墓冢區3部分。這里雄偉、神圣、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的謁陵拜祖的圣地。每年農歷7月7日及清明節的炎帝祭日,海內外各界民眾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進行盛大的公祭儀式,共同拜祭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景區地址:寶雞市南七公里常羊山票價:30元/張咨詢電話……[詳細]
68、水陸庵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陸庵
  水陸庵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坐落在一個形似臥魚的小島尾部。它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帝有青山聳立,周有河水環流,故稱水陸庵。據記載,今日水陸庵本是古時的悟真峪北普陀蘭諸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后,人們便把這個殿宇叫做水陸庵。據《藍田縣志》及碑所記載,水陸庵系六朝古剎,唐時與上、下悟真寺組成了一個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水陸庵是一坐規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廂房13間,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個院落顯得清幽古樸。彩色泥質壁塑是水陸庵的精華所在。所說壁塑,也稱“隱塑”或“影壁”,是中國繪畫、……[詳細]
良周秦漢宮遺址
  良周遺址良周遺址位于陜西省澄城縣劉家洼鄉良周村北,為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遺址。遺址中心區為一壕溝環繞成長方形,此范圍內遺跡密集,出土遺物較多。其東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較大。遺址范圍內發現有多處柱礎石,另見有云紋瓦當、磚及大量瓦礫。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記,在璧紋空心磚、滴水磚和鋪地磚上有“宮”、“與天無極”等字。良周遺址作為秦漢時期關中地區內涵豐富、保存較好的大型宮殿的代表性遺址,對研究秦漢時期關中地區的行宮布局、宮殿結構及其用途有較高歷史和學術價值。良周秦漢宮景區位于澄城縣王莊鎮良周村,距縣城30公里,西北有高聳的壺梯山,東北有宏偉險峻的杜公山,屬黃龍山脈與洛水之間的山前沖積扇形黃土臺塬,地勢開闊、較為平坦,曾是秦漢時主要的練兵……[詳細]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楊虎城舊居)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座落在蒲城縣縣城東槐院巷29號,原系楊虎城將軍1934年秋所建的宅院,1983年11月辟為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楊虎城將軍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蒲城縣孫鎮甘北村的一個農民家里,早年投身舊民主主義革命,在陜西靖國軍中先后任師長、軍長,曾任陜西省主席、國民黨五中全會中央常委。1936年與張學良將軍發動“西安事變”,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被蔣介石殘殺于重慶,終年56歲。解放后,公葬于西安南郊少陵原。紀念館分東西兩院,東院為正院,南北長75米,東西寬10米,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從前向后,分門廳、兩側外廂房、大廳、女廳(帶卷棚)、兩側內廂房、后樓等;西院為花園、南北長50米,東西寬10米,建筑面積258平方米,從前向后有門房、花園、書房、兩側……[詳細]
71、西安廣仁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廣仁寺
  廣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墻內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陜西省唯一藏傳佛教格魯派(又稱黃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康熙1703年巡視西陲,為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多民族國家政權統一,御批在西北重鎮西安創建了廣仁寺。廣仁寺占地20多畝,整體建筑布局較為獨特,形似一條臥龍,在寺院建筑中極為少見。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影壁、御碑亭、天王殿、東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經閣、齋堂、寮房,共計300余間。廣仁寺見證了社會歷史發展狀況,對于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廣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廣仁寺是陜西現存惟一的藏密黃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賞藏傳佛教的建筑風格、布局特點和雕塑藝術,并可領略到藏密黃教寺院獨特的氣氛。必看景點:康熙御碑、大殿、“乾隆蘭花缸”、藏……[詳細]
72、龍首壩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壩
  龍首壩龍首壩是一座石拱滾水壩,它橫跨于澄城縣交道鎮樊家川行政村管轄的狀頭村村西,處于與蒲城縣西頭鄉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漢武帝時創建的龍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該壩是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它位于澄城縣交道鎮西南8.5公里處,距離縣城17公里。壩為石拱滾水壩,壩軸為弧形,壩面為渥奇式。壩高16.2米,頂長187.67米,頂寬5米,壩基最大寬22.5米。壩體用工157669個,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銀元217881元。該壩由著名愛國將領楊虎成倡導,近代水利科學家李儀祉主持規劃,總工程師孫紹宗率隊堪測并全面負責工程實施,工程師李奎順具體設計,于1934年5月動工興建,次年6月竣工。當時的中央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題寫了“龍首壩”壩名,并在……[詳細]
安吳青訓班紀念館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北45公里處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是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領導下,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的名義,在當時的國民黨統治區陜西省涇陽縣安吳堡舉辦的培訓青年干部的重要場所。它是抗日青年的旗幟、革命青年的熔爐、中國青運史上的豐碑。2016年12月,安吳青訓班革命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位于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共中央為抗戰需要,在涇陽縣云陽鎮籌建旨在培養青年干部、發展抗日力量的訓練班(簡稱青訓班)。青訓班第四期以后遷至安吳鎮安吳堡村,時稱安吳青訓班。青訓班以吳氏莊園為活動中心,其前部為青訓班領導機關班部,中部為會議室和晚會處,后部為青訓班二連駐地。望月樓為青訓班副主任-及秘書處住處,其東挑角樓為青訓班……[詳細]
74、藥王故里 AAA
藥王故里
  藥王故里地處耀州城東部5公里的孫塬村,是孫塬鎮政府所在地,是耀州東部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南距西安及咸陽機場均為74公里北距黃帝陵80公里,緊鄰西銅高速公路、銅黃高速公路和210國道,交通便捷。現已形成以藥王祠、藥王墓、幼讀遺址和藥王出生地——老堡子城廓為主要景點的藥王故里文物旅游風景區和以藥材種植,花椒、蘋果采摘為特色的鄉村旅游觀光區。獨具特色的藥王醫藥養生文化、珍貴的文物古跡、神奇的醫藥保健產品與魅力無比的“鄉村風光”成為這里一個個難得的亮點。游藥王故里,探長壽之秘,已成為人們來藥王故里的旅游之緣。每年農歷的“二月二”和“九月”廟會成為人們紀念藥王,弘揚藥王美德的盛會。每到金秋,藥香飄溢,果實累枝,吸引著人們前來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美景。交通:①耀州汽車站乘中巴車前往;②從西安沿……[詳細]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是1937年至1946年期間,我黨我軍設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一個公開的合法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招收和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壯大革命力量;為陜甘寧邊區和抗日前線領取、轉運和采購戰爭物資。今天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中國0在西安市七賢莊一號設立了“紅軍聯絡處”,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后,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聯絡處”也改名為“八路軍駐陜辦事處”。先后由林伯渠、-同志任-表。八路軍駐陜辦事處舊址,包括七賢莊一、三、四、七號院。為了向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59年將一號院修復原貌,建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紀念館包括當年的接待室會客廳、辦公室、-表室、救亡……[詳細]
76、華陰關帝廟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陰關帝廟
  華陰關帝廟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后經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多次籌資修葺,至民國時形成規模,歷來受當地百姓愛戴。它的格局以山門、忠義牌坊、東西配殿、正殿、東西偏殿、后殿幾大部分組成,工藝精巧、構筑獨特,顯示著自己的卓爾不凡。走到山門前,關帝廟匾額很是醒目,立柱書有于右任所題的“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楹聯一副。順著臺階下來,就是忠義牌坊,旁邊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守護著。忠義牌坊兩側是東西配殿,里邊陳列著關羽的生平圖。到了正殿,不由得腳步聲都變輕了,連呼吸也放慢了,殿內塑有關羽的正身坐像,左側是關公義子關平執印站像,右側是大將軍周倉持刀站像。正殿東西墻壁繪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攻占襄陽郡、白馬解圍、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千里走單騎、斬顏良誅文丑等故事。東西偏殿、后……[詳細]
77、子洲西峰寺 AAA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子洲西峰寺
  子洲縣瓜園則灣鄉政府東北2公里處有一塊山地,名叫蘆草壇,其上有一西峰寺,依山而建。北臨乏牛山,西北與柏全山相望。蘆草壇雖不雄偉壯觀,卻也峻峭,人若站于其頂眺望,視野倒也開闊,更因其西峰寺而遐邇聞名。西峰寺坐西北面東南,占地約3畝,一個獨院。正殿由三孔拱形洞組成,純磚結構,頂呈硬山式,用黃色琉璃瓦鋪頂,飛檐翹角,獸頭獨尊,遙遙相望,頂上中有三層小0,獨特精致,引人注目。正殿走廊四柱支撐,朱柱彩壁,畫棟雕梁,十分生動。殿堂主奉三圣母娘娘,粉面金身,端坐蓮花壇,背靠火焰山,端莊自然,光彩照人。兩側陪坐催生娘娘、桃花娘娘、豆花娘娘、奶母娘娘、保命娘娘、送生娘娘、皇天后土娘娘、晴天之孫娘娘。造型生動,神態各異,線條流暢,旁有二小童,清秀溫和,衣帶飄逸,形態悠然。頂壁飾有十分精湛的八卦圖,色彩鮮艷,整個……[詳細]
78、李靖故居 AAA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位于陜西省咸陽三原縣城北9華里的魯橋鎮東里堡,當地稱作“東里花園”,占地面積48畝,最早為唐衛國公李靖修建,是馳名陜西的古典園林。后因楊虎城將軍及其母親在此居住,因此也叫做“楊虎城花園”。園內亭、臺、樓、閣建造奇巧,名花異草四時爭艷,假山秀石,曲徑通幽,更有魚池、石舫、遂洞關中八景縮影建筑等景觀,使整個園林步移景異。1918年靖國軍司令部曾設于此,1930年始楊虎城將軍主持陜政在此居住,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此園,使其更具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園內還有烈士墓及紀念碑。這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花園,當時稱李氏園,也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游此園后,曾走筆寫下《三原李氏園宴集》贊美:“莫春天早孰,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后因戰火,唐園成為一……[詳細]
蕭何曹參遺址公園
  蕭何曹參遺址公園在蕭何與曹參兩位漢丞相陵墓區的基礎上于2014年7月建成,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北杜鎮以東2公里的瓦劉村,是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第一個歷史文化保護項目,第一個生態園林項目。“蕭何月下追韓信”、蕭規曹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中國眾多歷史人文典故中,蕭何、曹參無疑是知名人士。但與他們的赫赫名聲相比,他們的墓冢遺址卻一直默默隱跡于田地間,經受著農耕及人類活動帶來的種種破壞。隨著西咸新區的建設,沉寂多年的蕭何、曹參遺址被列為西咸新區遺址保護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在經過生態、文化、休閑等多方位設計、完善后,作為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首個建成的歷史文化項目,蕭何曹參遺址生態園林將于2014年7月初正式開園,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蕭何和曹參兩位中國漢代開國名相,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創造了……[詳細]
小河會議舊址
  小河會議舊址分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司令部舊址(小河會議舊址)、“七一”紀念大會舊址等幾部分。小河會議舊址在1997年被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學院列為現場體驗教學點,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小河會議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194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轉戰陜北,從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們在靖邊小河生活戰斗了47個日夜。6月7日,黨中央冒雨離開了王家灣,山洪暴發,道路泥濘。全體轉戰人員,經一夜風雨行軍,于6月8日天明時到達小河村。到了小河后,主席來到了貧民曹九林家,受到了曹家和小河村人民的熱情接待。剛要做飯、架電臺,騎兵偵查員就前來報告,敵人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 玖玖资源站国产剧情 | 在线911精品亚洲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不卡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