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 > 繁峙縣旅游

繁峙縣文物古跡介紹

鐵家會遺址
  鐵家會遺址,位于繁峙縣杏園鄉鐵家會村和南關村之間的滹沱河南岸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南高北低,呈緩坡狀,東西橫跨2條季節河及3條小沖溝,南北跨砂高公路和京原鐵路。東西長2500米,南北寬400米,分布面積100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寬1.8米,深1.6米,圜底。采集有泥質素面紅陶片、夾砂繩紋灰陶片和泥質素面灰陶片?杀嫫餍斡行率鲿r代韶文化時期的缽;夏代的鬲、罐;漢代的豆。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韶文化時期、夏代和漢代的遺址。……[詳細]
22、太寧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寧宮
  太寧宮,位于繁峙縣砂河鎮東關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81.4米,東西寬10.2米,占地面積814平方米。據廟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碑記載,創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現存為清代建筑。三進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臺、獻殿、正殿、藏經閣。正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七檁前后廊式構架,單檐歇山頂,柱頭設騎馬雀替。廟內存清碑2通、石獅2尊。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下雙井遺址
  下雙井遺址,位于繁峙縣集義莊鄉下雙井村東南500米處。遺址所處地形被雙井河分為東西兩部分,北高南低,呈階梯狀。河西岸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分布面積6萬平方米;河東岸遺址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分布面積18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敞口灰坑,寬1.5米,深0.5米,圜底。采集有夾砂繩紋灰陶片。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下永興遺址
  下永興遺址,位于繁峙縣集義莊鄉下永興村北20米的滹沱河北岸一級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北高南底,呈緩坡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250米,分布面積10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文化層和灰坑,文化層厚0.5~1米;灰坑口寬1.2米,深0.6米,圜底。采集有夾砂、泥質繩紋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鬲。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和戰國時期的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瓦磁地遺址
  瓦磁地遺址,位于繁峙縣下茹越鄉瓦磁地村東50米的滹沱河北岸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00米,分布面積4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寬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夾砂繩紋灰陶片泥質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鬲和戰國時期的豆。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和戰國時期的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明煙村中。原名鳳林寺。坐北朝南。南北長32.3米,東西寬17米,占地面積549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明代建筑。二進院布局,中軸線上僅存過殿、正殿。寺內原有窯樓、西貼房,現均毀。正殿石砌臺基,基高1.5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七檁前后廊式構架,前檐明次間施以格扇門。寺內存明崇禎十六年(1643)重修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吉祥寺
  吉祥寺又稱清涼寺,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草坪村富家莊自然村東北500米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喇嘛塔,東西兩側為配殿。除文殊殿為清代建筑外,其余建筑均為1985年至2009年恢復新建。文殊殿石砌臺基,基高1.2米,面寬三間,進深三椽,五檁前廊式構架,單檐硬山頂。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琉璃塔
  繁峙琉璃塔時代:明地址:繁峙縣巖頭鄉莊子村原屬大護國文殊寺內建筑,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動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為八角十三層琉璃塔,高32米。底徑12米,頂徑4米;鍪殢浭,雕仰覆蓮瓣。塔中有閣,順塔洞可上至六層。塔身外表全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以綠色琉璃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萬尊,故稱萬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2019年10月7日,繁峙琉璃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平型關堡
  平型關堡,位于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平面呈矩形,周長1050,米,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保存情況一般,此堡設有三門,即東門、南門、北門。東門已全部損毀。南門現存底部情況:寬2.5米,高3.4米,進深5.6米,現存城樓殘高5.1米,建筑情況不明。此堡南北門外均有翁城,南門甕城已毀,北門甕城保存較好,門板尚在,甕城開東門,為一進二券式。屬明代遺存。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縣秋月寺
  秋月寺,位于繁峙縣大營鎮齊城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62.2米,東西寬52米,占地面積3224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現存為清代建筑。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臺、過殿、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和東西寮房。戲臺和過殿為新建,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前廊式構架,單檐硬山頂,前檐明次間均施四扇六抹隔扇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五龍寺
  五龍寺,位于繁峙縣下茹越趙家峪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31.8米,東西寬17.7米,占地面積563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除東殿為明代外,其余均為清代建筑。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戲臺、正殿,東側為東殿,西側為新建的廂房及山門。東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四檁前廊式構架,單檐歇山頂,前檐明次間均施以格扇門。寺內存清嘉慶元年(1796)功德碑2通![詳細]
岳前街城隍廟
  岳前街城隍廟,位于繁峙縣繁城鎮北城街村岳前街3號。坐北朝南。東西長17.4米,南北寬14.5米,占地面積252.3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明代建筑,F僅存正殿。石砌臺基,基高0.5米,面寬五間,進深七椽,八檁前后廊式構架,單檐硬山頂。前檐設斗栱,單昂,平身科明間二攢,次、稍間各一攢。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堡村西2.5公里的山巔。坐西朝東。東西長12.7米,南北寬6.7米,占地面積85.1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一進院布局,現僅存石窯一座,其余均為現代重建。石窟面寬三孔,每孔寬2.65米,進深6.7米,塊石砌筑。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奎峰寺遺址
  奎峰寺遺址,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安頭村北300米的山坡上。東西長200米,南北寬70米,分布面積1.4萬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原寺已毀,僅存遺址,現存建筑均為1988年重建。地面現存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碑1通,清重修及功德碑9通,墓塔1座,清鐵鐘1口。1985年4月15年,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型關過街戲臺
  平型關過街戲臺,位于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長8.7米,東西寬8.1米,占地面積70.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清代。戲臺石砌臺基,基高2.4米,中部辟門洞,南北貫通,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無廊式構架,單檐卷棚頂。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玉皇廟
  小玉皇廟,位于繁峙縣神堂鄉娘子城村中。坐南朝北,東西長4.6米,南北寬3.8米,占地面積17.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石砌臺基,基高2.1米,面寬二間,進深三椽,四檁前廊式構架,單檐懸山頂,施以隔扇門。廟內壁繪有人物造型壁畫8平方米。臺基上存清同治七年(1868)功德碑2通![詳細]
小砂東南遺址
  小砂東南遺址,位于繁峙縣杏園鄉小砂村東南400米處。遺址所處地形為滹沱河南岸二級臺地,南高北底,呈緩坡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400米,分布面積20萬平方米。采集有泥質紅陶片以及少量泥質彩陶片,可辨器形有缽。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遺址![詳細]
東文殊寺大雄寶殿
  東文殊寺大雄寶殿位于忻州市繁峙縣光裕堡鄉大李牛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東文殊寺大雄寶殿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關永泉寺
  北關永泉寺位于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北關村,年代為明、清、民國,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北關永泉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莊寨寶藏寺
  中莊寨寶藏寺位于忻州市繁峙縣東山鄉中莊寨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中莊寨寶藏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网站黄不卡 | 先锋影音AV资源在线高清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 |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