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1、麗江古城 AAAAA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是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古城位于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詳細]
2、大理古城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現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墻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詳細]
3、崇圣寺三塔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圣寺三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離下關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圣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傳建于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磚,共10級,各高43米。崇圣寺三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用時參考3-4小時交通1、在大理古……[詳細]
國殤墓園(滇西抗戰紀念館)
  :國殤墓園位于疊水河瀑布一側的山坡上,是“二戰”時為光復騰沖而壯烈殉國的中國遠征軍九千烈士的靈魂棲息地,1945年6月建成。作為我國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國殤墓園自80年代修復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強烈的震撼力、感召力為海內外所共崇,前來拜謁憑吊者絡繹不絕。交通:到達騰沖縣城后,可步行前往。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騰越鎮天成社區太極小區2號類型:陵園/墓地紀念碑游玩時間:建議2-4小時電話:0875-5133679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全天閉館調整,法定節假日、重要紀念日照常開放門票信息:免費開放。交通縣城內可乘坐公共汽車到達,車費1元,出租車5元。如果住的不遠,也可以步行到達門票免費開放……[詳細]
西雙版納茶馬古道景區
  茶馬古道風景區是云南省集中展示茶文化、茶科技、茶產品的重要窗口。是集觀光旅游、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科研培訓、良種繁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園區。是按旅游景區規范標準建設的高起點、高檔次、大規模的生態旅游景區。景區充分利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優質茶地和科技優勢: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將古老的茶馬古道和現代的有機茶園,各少數民族的制茶工藝和飲茶習俗集中展現;將傳統的茶事活動同現代先進的茶葉科技、茶文化融為一體,集中展示茶的發展歷史和科技成果;是集中展現、傳承、發展普洱茶文化的旅游景區。區內地勢起伏、地貌優美、山水鄉間、風光秀麗是您選擇體驗生活、休閑度假的好地方。勐臘易武茶馬古道起源地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以北的一個山區鄉--易武鎮,主要由古茶園、老字號茶莊、古民居、茶馬古道……[詳細]
6、昆明大觀樓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昆明大觀樓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華浦和大觀樓、樓外樓、花圃和柏園等游覽區。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美。大觀公園有大觀樓長聯聞名于世。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向望。民國初年,大觀樓辟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觀公園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大觀公園因懸掛著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這副長聯,思想內容深刻,藝術形式完美,是我國豐富的對聯寶庫中一粒光彩奪目的明珠。對聯全文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詳細]
7、團山民居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團山民居
  團山民居團山民居位于建水縣西莊鎮團山村,距縣城13公里,是建水的歷史文化資源景點之一。團山張姓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間(1390~1406)由江西僥州府鄱陽縣貿易入滇,定居團山,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清光緒年間,村里的一批人走出家門,到個舊開發礦業,掙得錢財,便回鄉建蓋豪宅。以此光宗耀祖,輝耀門庭。現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有15處。古建筑7處,包括寨門3座、寺廟3座、宗祠1座。總占地面積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積16158平方米。整個民居建筑群的民居形式多樣,占地不等,規模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以其形制規整,布局靈活,空間豐富,外雅內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現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這些民居,木雕、磚雕、石雕藝術品遍布于房屋的梁檁枋拱、門窗隔板、雀替欄楣、檻墻花磚、石缸柱礎、束腰(須彌座)石雕等構件……[詳細]
扎西會議紀念地景區
  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紀念館位于云南威信縣扎西鎮北部,此地牌云貴川三省結合,素有“雞鳴三省”之稱,紀念館由扎西會議會址、陳列館、紅軍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組成,為紀念在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集結于此并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而建。扎西會議紀念館中的扎西會議址原為江西會館(又稱江西廟)和湖廣會館(又稱禹王宮),是當地常見的木結構建筑,古色古香,典雅莊重。會議陳列館倚山而建,有上下兩層四個展室,展廳面積2590平方米,共展出各種圖片170多幅,紅軍遺物70多件,較全面地反映和介紹了紅軍長征集結扎西、扎西會議、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隊和云南游擊支隊的革命斗爭歷史與活動情況。扎西會議中,以洛甫(張聞天)代替博古(秦邦憲)在黨中央負總的責任,保證了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指揮,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詳細]
建水學政考棚
  建水學政考棚,也稱提督學院考棚,是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長官提督學院定期到此集中滇南臨安、元江、開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區)四府學子舉行院試的場所。其明代舊址在府城西北,清康熙年間移至城東南隅,光緒年間遷建于今址。考棚坐北朝南,面寬40余米,縱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房舍整齊對稱,共百余間。整個建筑以甬道為中軸線,形成六進院落。其中,一進院為鼓廳、號門,二進院為龍門,三進院設有東西文場,四進院為致公堂,五進院為戒慎堂,六進院為欽命提督學政公署。現存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國西南古代科舉制度的絕好實物遺存,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水學政考棚的院試,為科舉前的預備考試。凡被院試錄取者,便可獲得優厚待遇,從此步入國家科舉選士的途程。此后再經鄉試考中舉人,經……[詳細]
松山大戰遺址
  松山戰役遺址松山戰役遺址位于龍陵縣臘勐鄉大松山,屬橫斷山系高黎貢山山脈,由大小二十余個峰巒構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頂上,北、東、南三面可俯瞰氣勢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峽谷。怒江東岸的高山峭壁與西岸的松山對峙,形成驚濤拍岸、飛峰插云的怒江天塹。著名的滇緬公路經惠通橋越過怒江后,在該山的懸崖峭壁間盤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擋關,萬夫莫開”之勢,是滇緬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事家稱為“東方直布羅陀”。二戰時期,中國南方最大的戰役——松山戰役就在這里進行。現在的松山戰役遺址,主要集中在臘勐鄉大埡口村東、西兩側的松山山頂一帶,范圍約四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黃土坡等大小七個高地上,地堡、戰壕、彈坑等隨地可見。其中較重要的足跡有:松山主陣地我軍坑道作業遺跡及大0坑;滾龍坡、鷹蹲山等戰場遺址;日軍發電……[詳細]
11、勐泐大佛寺 AAAA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傳佛教象征十二版納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納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該建筑在佛歷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豐年間)戰爭中被毀,距今已有169年。佛寺于2005年開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舉行了大型的土地開光儀式,于2005年5月9日舉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開光儀式,在大殿施工時,挖掘出大量的銀幣、銀盒、佛教法事用品等。佛寺于2007年11月3日一期工……[詳細]
12、建水文廟 AAAA
建水文廟
  始建于元代,規模僅次于山東曲阜孔廟的云南建水文廟,以廟為學,是開啟建水教育先河,兼有祭祀孔子和推廣儒學功能的禮儀性建筑。其祭孔儀式分為巡游、迎圣和祭祀三部分,把展示祭孔的盛大歷史場面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內有一殿、二廡、二堂、二閣、三祠、八坊,相互對稱,矗立于蒼松翠柏之中。廟內有一個橢圓形大池塘,名叫“學海”。正殿先師廟,為明朝重建。殿周有20根大石柱,每根高5米,重約萬斤,用整塊青石雕成,其中兩根有鏤空雕刻的巨龍盤繞。屋頂全鋪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正殿大門的22扇屏門上,雕有近百種飛禽走獸,工藝極精細。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臨安路268號‎類型:古跡歷史建筑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2小時電話:0873-7661575開放時間:08:00-18:00。門票信息:文廟、朱家……[詳細]
建水朱家花園
  建水朱家花園景區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是清未光緒年間朱氏族人耗時30余年建造的一座百年歷史私家毫宅,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有大小房舍214間,天井42個。其主體建筑呈“縱四橫三”布置,為當地“三間六耳三間廳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傳統民居并列聯排,又變通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群體,主體建筑分為內宅院、宗祠、后花園。宅院內宗祠、繡縷、商鋪、水榭、花廳、池塘、竹林一應俱全;院落縱橫有道,房舍鱗次櫛比,廳堂布局巧妙,空間景觀層次豐富;門窗枋板、柱礎欄階,無不精雕細鏤,文氣盎然,被譽為“滇南大觀園”。它既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晉中大院的氣派,又有蘇州園林的靈秀,融匯了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精彩,門、窗、檐、梁、柱、礎、欄、屏精美,一步一景、步移景換。……[詳細]
南甸宣撫司署
  南甸宣撫司署,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是德宏州唯一獨有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打算,將成為:“中國土司制度陳列專館”,讓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永久傳于后人,我們將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加強管理和修復。南甸宣撫司署,建筑群按漢式衙署式布置,由五進四院,47幢,149間房屋組成,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約等于10畝多土地),按土司衙門等級分為公堂、會客廳、議事廳、正堂、后花園、五進四院,逐級升高。南甸宣撫司署-相關南甸宣撫司署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南甸宣撫司署,梁河最早的古名叫南宋,元代設南甸軍民總管府,南甸這個地名從此叫起。為什么要叫南甸呢?因元、明、清時代我縣隸屬騰越州(今騰沖縣)節制。“南……[詳細]
15、哈尼梯田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紅河哈尼梯田是紅河南岸哀牢山脈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氣候,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開墾的上百萬畝農業生態奇觀,它既是人文景觀,也是自然景觀,是民族文化與自然生態巧妙結合的典范。紅河哈尼梯田歷史悠久,僅文字史料記載就有13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明代大農學家徐光啟將其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紅河哈尼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具有令世人震撼的歷史、科學、美學和實用價值。以耕作梯田著稱于世的哈尼族,其農耕生產生活過程中用水的獨特方式,對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節日慶典、人生禮儀、服飾、歌舞、文學均以梯田為核心,處處體現著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特點。哈尼族與其他……[詳細]
鳴鳳山金殿風景區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坐落在昆明城東北郊鳴鳳山,俗名鸚鵡山。鳴鳳山原名相度山,明萬歷年間始創太和宮金殿以后,改稱鳴鳳山,系明代以來云南著名的道觀風景名勝區。海拔2000米。清康熙年間重建鳴鳳山太和宮銅殿,“范銅至五百余萬之多”(250噸)。1980年清洗銅殿煙塵污垢時,發現銅殿正梁上通體被煙垢覆蓋的銘文,梁中間的字被藻井遮蓋,我爬上去看是“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筑”。銘文證實清康熙九年(1670年)吳三桂修葺太和宮,重建真武銅殿,銅鑄神像,豎“銅幡竿十余丈,亭亭特立”。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十六日竣工落成。因吳三桂康熙十二年(1673年)舉兵反清,故方志碑記只稱“清康熙九年重鑄”,回避是吳三桂重鑄銅殿。吳三桂重建真武銅殿后,鑄了一口“七星寶劍”懸掛在銅殿……[詳細]
17、景東文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東文廟
  景東縣文廟景東文廟位于景東老城中心地段,左鄰景東最高學府——景東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廟,又叫黌學,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總面積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戰亂焚毀,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國家撥款重修,整座建筑為多級臺階庭院式建筑群。文廟背靠巍巍無量山,面臨滔滔川河水,五條蛟龍朝圣人,一只采鳳拜先師。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在古梅、蒼松、翠柏的襯托下,更富有詩情畫意。文廟內有半池、欞星門、大成殿、廂房等建筑。其中半池是用條石砌成的一個月牙池,美觀大方。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據說,在中國古代的春秋時期,魯國的學校叫泮宮,泮宮前一個月牙形水池,稱為泮池,孔子是魯國人,在魯國講過學,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后來人凡修文廟時都要修個泮池。當時學生進學校讀書亦稱入池。泮池……[詳細]
18、巍山古城 AAAA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載:“(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筆樓為印柄。”從文筆樓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條主街道。由于種種原因,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古樓已毀,而今只有北門古樓和城中的文筆樓幸存下來。古城池形如棋盤,24條街和18條巷星羅棋布,縱橫交錯,是典型的明清風格“棋盤式”城池布局。走進古城,映入眼簾的是青瓦白墻、木雕大門、黑底鎏金的招牌、被歲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街道上的房子,底層一律是店鋪,臨街的門面都是木質的,把門板卸下來,整個屋子就向街心敞開著。店門也是家門,沒有扎眼的時尚招牌,也沒有走遍天下都一樣的紀念品。那些馬具店、碑刻店、古董店、剃頭店、小吃店……可以讓你逛個夠。小店的主人,悠悠地坐在草墩上,也不在……[詳細]
三十七部會盟碑
  現保存在曲靖一中碑亭內。碑高1.25米,寬0.58米,分上下兩截,全碑共403字。此碑立于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是大理國時代的遺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市北出土。碑文記載了大理國主段素順聯合滇東三十七部征討“妄服背思”的部落后,會盟立誓,-行賞的史實,對研究大理國官制歷史及宋代云南民族關系具有重要價值。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玉溪碧云寺風景區
  碧云寺,在縣城北約三十公里之翠峰鄉明星村碧云山上。這里山明水秀,林木蔥郁,遠望如碧云突起。碧云山上左有洪鐘石,以手拍擊,聲如洪鐘;右有石硼,高寬數十丈,石筍嶙峋,壁上有天生觀音一尊,形象宛然;山頂后有清泉一縷,聚而不流。碧云寺又名武當別院,據有關資料記載,建于清乾隆年間。正門八柱而立,有房屋殿宇三十余間,計有祖師、觀音、豬神、黃君、三皇、土地等殿宇,并有望海樓等建筑。建筑古樸典雅,精雕細刻,布局嚴謹大方,巧奪天工。碧云寺前臨撫仙湖,左有“青龍(山)展翅”,右有“白虎(嶺)雄踞”,真是明如鏡,秀似星,四時游人不斷,特別是魚汛季節,觀山游水,賞景吃魚的各方賓客不絕于道。“文革”期間,碧云寺毀于一旦。現僅殘存匾額兩塊:“武當別院”、“被佑蒼生”。一九八五年一月,明星村成立碧云寺修復小組,由群眾聚資……[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