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貴州省旅游
貴州省文物古跡介紹
遵義市
黔西南州
黔東南州
黔南州
六盤水市
貴陽市
畢節市
銅仁市
安順市
貴州省文物古跡
貴州省紅色旅游
貴州省名人故居
貴州省博物館
貴州省十大祠堂
5A級景區
4A景區
貴州省十大景點
貴州省十大免費景點
全部
貴州省特產
貴州省美食
貴州省地名網
貴州省名人
[移動版]
261、
中水遺址
中水遺址2006年5月9日,威寧“中水文化”正式成為“2005年度中國大十考古新發現”之一。中水遺址包括雞公山文化、吳家大坪遺址、紅營盤墓地、銀子壇墓地和大河灣遺址等。三千年前,這里是貴州最大的糧倉、是貴州絕無僅有的陶器生產地,是當前揭開夜郎神秘面紗的突破口之一。中水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填補了貴州商周時期考古的空白。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考古學者們在中水發現了漢墓群、陶品、骨器、稻谷、大坑及被扭曲了的人的骨架等遠古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于是,中水成了夜郎文化討論的熱點。2000年至2005年,中水一度成為全國考古的圣地、熱點和焦點。……
[詳細]
262、
高家渡鐵索橋
高家渡鐵索橋又名普濟橋,位于水城縣新街鄉和營盤鄉之間北盤江上,距離六盤水市中心80公里。橋身長79.6米,寬3米,由17根平列鐵鏈、2根護鏈、54塊鐵拉板構成,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建成使用。從河底看,如騰空長龍,望之驚心動魄。橋兩端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及碑刻。從始建至今,除橋亭及部分碑文被毀壞外,主橋尚保存完好,是水城橋梁建筑史上的一創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市中心提示:市區至北盤江大峽谷高家渡鐵索橋景區從水盤中線四級公路行80公里到達。車費20元/人次。目前水城至龍場中巴車從此通過,夜晚可住營盤農家旅館品嘗農家菜肴或返回市區。……
[詳細]
263、
寨頭薩瑪祠
寨頭薩瑪祠侗族人民非常崇拜的薩瑪祠遍及村村寨寨,規模大小不等,有史記載最早的薩瑪祠建于清嘉慶年間,最大的薩瑪祠是車江鄉寨頭薩瑪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門樓、花墻、天井、正殿組成,占地面積223m2,每年在寨頭舉行祭薩活動,場面宏大,氣氛古樸、熱烈,反映了侗族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 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 從榕江縣城坐三輪車或公交車。另外任何去黎平方向的小巴都會經過此地 門票 包含在車江三寶侗寨的門票內開放時間 8:00-17:00 景點位置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車江鄉寨頭村……
[詳細]
264、
習水袁錦道墓(祠)
袁錦道墓位于三岔河鎮杉林村楊家溝組,距袁錦道故居約400米。袁錦道作為貴州乃至西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最早的實業家,在長達39年的時間里,開辦了48家工廠及作坊,涵蓋了農業、冶煉和鑄造等諸多領域。袁錦道死后,其后人在離其故居不遠的地方為其修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墓——袁錦道墓。袁錦道墓從外觀上看,其樣式與同期發現的其它古墓相近,但又存在明顯區別。通過現場查看比較,袁錦道墓上方兩行豎著的對稱雕刻,僅僅完善了一行。據袁錦道后人介紹,當初在修建墓葬時,由于雕刻掌墨的匠人師傅突然過世,導致袁錦道墓未能全面完工,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詳細]
265、
施氏居宅
位于老城區沙田路81號,明國初年建正房,1948年配南北廂房,平臺布局為四合院式,占地面積194平方米。建筑物均為木構穿斗式懸山頂,有臨街過廳,南北廂房和正房。正房石闊三間11.56米,進深7.2米,前帶廊,廊深1.05米。兩廂房各石闊間2.94米,過廳石闊13.3米,進深1.75米。各房均高二層,檐高5.15米,此居宅建筑布局較特別,表現在:南北廂房座向與過廳、正房一致,即兩廂房兩山頭相對,屋檐口與過廳、正房屋檐口相銜接,便于排水和增大天井采光量,使天井在視覺上增大空間,這種結構布局實屬少見,現保存完好。……
[詳細]
266、
許升墓
許升墓許升墓位于卓林坡南麓旁,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墓主許升,原任明南京右衛指揮僉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征思洲,十九年(1386年)征靖洲,功升指揮同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潤四月領兵開辟平溪,建衛筑城,為掌印指揮使,封鎮國將軍。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立墓碑,墓碑正文為“明故平溪衛指揮同知始祖鎮國將軍許公升墓”,左刻“公江南全椒人也,世襲南京右衛指揮,洪武十八年,從思州山同蠻,十九年,征靖州各處判蠻,功升指揮同知。二十三年閏四月初一日,領軍開辟平溪,始建衛治,創筑城池,屯田世守,為平溪開創許氏始遷之祖,原葬于此。”……
[詳細]
267、
廣順廣福寺
廣福寺廣福寺位于廣順鎮北場村后街下段北側,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距縣城27公里。其始建年代為清乾隆九年(1744)。八字廟門而入,有一六角塔,為六月二十八燒千障(紙錢)用。經一院壩是廟的四合院,左兩間叫“孤魂祠”,右五間為“道人舍”,五間大殿,中供“城隍主者輔德大帝”(簡稱“城隍老爺”)塑像,左右供東獄、南獄大帝,還有各種泥塑木雕菩薩。每年農歷七月半都要抬城隍老爺出游,俗稱“抬神”大批信男善女跟隨出行,各家各戶備紙燭果品迎接,場面熱鬧非凡,這已成為廣順民俗的一大特色。……
[詳細]
268、
龍德壽墓
龍德壽墓龍德壽墓,位于惠水縣城南8公里臥龍長坡西側地勢高曠之處。墓坐東朝西,呈橢圓形,封土高約1米,南北長約5米,東西最寬處約3米。墓前有草坪拜臺。明代所立碑記早已蕩然無存。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立的墓碑正文為“明敕封御前安撫事龍公諱壽德大人墓”,右面小字豎書“大清嘉慶二十年季春吉谷旦”,左面豎書“長官司男文光祀,十七世孫長官司定和等重建”。龍德壽系懷遠大將軍(佩虎符),于五代后梁時受楚王馬殷派遣率柳州八姓兵馬討伐黔中道兩江溪洞蠻,經過幾年戰爭,取得了勝利。為防止反叛,龍德壽與八姓兵馬屯駐戍守,古稱“八番”。……
[詳細]
269、
貞豐文筆塔
文筆塔位于貞豐縣城西北0.5公里的塔山頂上,塔形宛若毛筆,故稱文筆塔。據清道光《興義府志》載,文筆塔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高23米,共7層,實心,遞減收分,呈八角形。建筑石料騎縫壘砌,無黏合物,建筑工藝精湛,雖經百余年風雨剝蝕,石縫處仍難插一張白紙。塔南面立有一碑,刻有“筆點青云”四個大字。字體為柳字變異,清秀而剛勁。1978年該塔被毀,僅存半壁。貞豐縣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文筆塔為縣級文物保護位。1993年縣人民政府集資修復。貞豐縣——文筆塔,途徑塔山大道,駕車約行駛10分鐘,無門票。……
[詳細]
270、
龍天佑總兵墓
龍天佑總兵墓龍天佑總兵墓位于保基鄉垤臘天橋。龍天佑(1644——1690),彝族,世襲土司,康熙十八年歸附清朝廷,因征討吳三桂有功賜總兵爵位,死后追封為光祿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官銜。其墓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成圓形,清康熙三十年修建,座北向南,造型獨特,主體部分為四柱三門二重檐牌樓式,正脊為平頂檐,墓碑通高3.6米,面寬5米,進深1.9米,正中楷書“皇清特授光祿大夫左都督正一品總兵官大柱國總兵顯考龍公之墓”二十八字。其余四柱皆有對聯,雕刻花草和梅花萬字格,雕刻工藝精湛。墓至今300多年,保存完好,極具觀賞和考察價值。……
[詳細]
271、
鐘昌祚墓
鐘昌祚墓位于貴陽市開陽縣雙流鎮的賴陵東側,封土高2米,墓碑高1.86米、寬0.8米、厚0.16米。正面書“鐘先烈昌祚墓”墓碑后有銘文,記敘鐘昌祚家世生平。198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此處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鐘昌祚(1870—1912)一名元黃、號錫周、山玉。開陽縣雙流人,曾就讀書于貴陽“經世學堂”、“武備學堂”,1905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學法政,兩年后回國,加入貴陽自治學社,后任社長,臨時軍政府第一任參議員,1912年被劉顯世殺害于安順,遺體運回開陽雙流安葬。……
[詳細]
272、
敇賜碑
敇賜碑的全稱叫《敇賜梵凈山重建金頂序碑》,是梵凈山值得一看的明代文物,此碑建于明萬歷46年,即公元1618年,是御僧妙玄奉神宗皇帝之命將梵凈山金頂古佛道場重新鼎興之后,由神宗皇帝下圣旨敕建的。執筆者為戶部郎中李芝彥。戶部郎中相當于中央朝廷的副部長。碑文全是楷書陰刻,共計1349個字,其中序文838個字,附文511個字。文章寫得駢麗華美,氣勢汪洋恣肆;內容豐富詳實,感情酣暢淋漓。是記錄靈山佛教發展歷史,確定靈山佛教地位的最權威、最有價值的資料,也是描寫梵凈山山川形勝的第一美文。 景點位置貴州省銅仁地區梵凈山……
[詳細]
273、
九龍寺
九龍寺九龍寺位于惠水縣城西部的大龍鄉,距縣城8公里,油路直達景區,交通便利。九龍山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順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間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呈九龍搶寶之勢,在億萬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聲地演繹著“九龍浴佛”的莊嚴場景,九龍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開山祖師古源禪師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佛法成就感得種種瑞應,定義此山乃天然的“九龍浴佛”圣地,創建了九龍寺,作為“太子佛”應化道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九龍寺面積500多畝,是全國唯一的太子佛道場,是貴州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九龍山……
[詳細]
274、
紅花崗劇院
紅花崗劇院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碧云路口北端,1958年修建,1960年正式投入使用。劇院坐西向東,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建筑,前后樓各高三層,前樓為展覽廳。觀眾席分堂坐和樓座,共有座位1465個。舞臺面闊24米,進深15米,臺口寬14米,高8米。紅花岡劇院修建已有50余年的歷史,曾被譽為西南最大影劇院,是遵義城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建國后貴州省最早的公眾文化服務機構和場所之一,是遵義市文化建設起步階段的實物見證。同時紅花岡劇院也是研究上世紀50年代建筑技術發展狀況的實物證據。……
[詳細]
275、
川黔驛道息烽段
川黔驛道息烽段位于息烽縣永靖鎮馬當田村、養龍司鄉養龍司村,201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存較好的有大風埡段和十字路段。大風埡段長約1公里,從原貴遵高速路側至大風埡,沿山南北向分布,用石板鋪成,寬約1.5米。十字路段位于養龍司鄉養龍司村十字路組,沿山南北向分布,用石板鋪成,寬約1.5米,因原為十字路口而得名,是當時川黔古驛道和到開陽古道的交叉路口。清初川黔古驛道改為由四川經遵義過烏江渡入息烽,通扎佐達貴陽。清末川黔古驛道息烽段拓寬為馬路,隨著公路的發展而廢棄。該殘段對研究息烽交通發展歷史有一定的意義。……
[詳細]
276、
肖輯軒故居
位于老城區小山巒119號,清末建筑,平臺布局,為四合院式,建筑物只有大門,圍墻和正房,占地面積2346.56平方米,建筑面積107.78平方米。正房木構穿斗式懸山頂,石闊洞10.36米,進深6.51米,檐高4.95米,現保存完好。此房為水城著名民主人士肖輯軒(1901—1973),名錦,早年畢業于貴州省師范學校和南京鐵路學校,曾任水城縣教育局局長,上海煉鋼廠廠長秘書、水城縣中學校長,參議會議長等職,在此期間,支持中國0和愛國進步活動,險遭-政府殺害。新中國成立后,當選為縣政協一至四屆副主席,省政協委員。……
[詳細]
277、
萬峰林萬佛寺
萬佛寺修建于明朝,后來被水沖毀現在的寺廟是后來重建的,于07年重新開放。該寺位于興義市區的東南面,與萬峰林景區融為一體,洞中奇觀千姿百態,塑有釋迦牟尼、彌勒、觀音、地藏諸菩薩像,建有大雄寶殿、彌勒殿、觀音殿、地藏殿、齋堂、客堂。洞中可容納萬余人,是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主要佛教活動場所,是著名的天然洞穴寺院道場。 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 乘19路公交車至終點站可達 門票 免費開放時間 8:00-17:30 景點位置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風景區內……
[詳細]
278、
觀音山戰斗遺址
紅軍戰場遺址 1935年3月中央紅軍南渡烏江經過龍里。4月6日先頭部隊由開陽縣進入洗馬河一帶。4月7日紅軍主力進入龍里。8日,左路軍佯攻龍里,于今響水河景區內的播箕堡前與敵滇軍孫渡手下龔順壁旅十四團遭遇,經激戰敵敗退播箕橋南岸對峙。紅軍向觀音山急進,在哨關田與滇軍十八團遭遇急戰。敵軍飛機轟炸元寶、哨關田、王關等地,紅軍犧牲15人。紅一方面軍曾在觀音山與敵激戰4小時。1936年1月紅二、六兵團在觀音山會師。觀音山革命戰斗遺址于198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279、
中天塔
中天塔中天塔座落于思南縣思唐鎮城東椅子山頂,始建于明朝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參政史賢始建。屢經修葺,塔身七層、六方,高40余米,額“鼎峙中天”。于烏江鲇魚峽口仰望塔身,高插云際;眺望江中,波光閃閃,塔影搖,為思南之名景,古以“雁塔標霞”榮居思南八景之列。有古詩贊日“夕陽反照撲窗紗,雁塔澈舟起暮霞;瑞彩運連村樹杪,晴光高壓郡人家。浮圖七級煙云擁,文筆千尋錦繡夸;對此詩情應更愜,椅山月上晚風斜”。“百尺飛來塔,中天鼎峙雄,峻撐關氣紫,平插嶺霞紅。仙帆拖殘影,霓裳拂半空;還疑五色筆,散彩赤城東”。……
[詳細]
280、
復興江西會館
復興江西會館復興江西會館,位于赤水市復興鎮。又名萬壽宮。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緒八年(1882年)被火焚毀,宣統二年(1910年)重建。坐南向北,中軸對稱,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由山門、戲樓、兩廂、正殿、后殿等建筑組成。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4米,進深3間、通進深10.5米,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封火山墻青瓦頂。前后檐柱、廊柱用直徑0.57米,高11米石柱24根。撐拱、雀替、掛落、駝峰等構件雕刻精湛。后殿除體量稍小外,制式與正殿一致。……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貴州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貴州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貴州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貴州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貴州省A級景區名錄
·
貴州省國家級濕地公園
·
貴州省國家級森林公園
·
貴州省國家級水利風景點
·
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